江云濯在天边与宝泉神僧一番讨论。宝泉大师让他暂时放过那只白狐,自己会引导她向善。
这边江云濯刚下到寺庙里,就听见江安和那白狐在那禅房里说话。
其实对于江安来说他还是不忍心杀了这只白狐。
这小子自幼有一副好心肠,也喜欢些阿猫阿狗,在寺里和这白狐相处了几年,虽然时间不长可是江安心里挺喜欢这小狐狸,你看她长得白白的,毛茸茸的。江安还给这白狐起了一个名字叫小白英。
江安进入寺庙没一会儿看见小白英了,起初江安也生气养了这么多年被她挠了一下他可不生气吗。
小白英一看只有江安并不害怕,她一撒娇,江安一肚子埋怨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了。
江安说:“得了,小白英你赶紧跟我回去见我家少爷”。
“什么?跟你去见你家少爷,那我还活得了吗?我非死不可啊”。
江安一拍胸脯“不会的,我家少爷大德宽容你可梁国打听打听谁不认识江云濯啊!”
小白英说:“我不担心你家少爷主要是见你家少爷之后怎么办啊,把我交给皇上,我把皇上小舅子杀了他们还不得把我皮扒了啊”。
江安一拍桌子“谁让你掏人心练功的,你这是歪门邪道,就应该教训教训你”。
“那……那我也是没办法啊,我法力没恢复这不是快吗,再说了我杀的都是负心汉啊,他们杀妻卖子弄得妻离子散的我还不能杀了?”
江安一听她说的还挺有道理,还好早跟江云濯学了几句,他把手里这棍子往桌子上一磕,壮壮声势“胡说八道~,什么歪理邪说,那个什么~对了,以暴制暴以黑吃黑的前提是你已经深陷泥沼,你好不容易脱了牢狱之灾本该重新生活,你怎么能自甘堕落呢,别人杀了人我们也要去杀吗,那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吗”。
小白英说:“你得了吧你说的这话他就不像你能说出来的。我还不知道你,就你读书那两下,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还敢在我这说教。我比你大几千岁,我在人间闯荡的时候你曾祖爷爷都不知道在哪呢,你闭嘴吧你”。
江安气的不说话,小白英也不说话。
江云濯在一旁看着觉得有意思,心想“哎呦呵,这俩人挺有意思啊,你一唱我一和的,这么看这白狐也并非灭绝人性之辈,最起码对江安还有情感,愿她能有正路吧”。
就在这时就听天边传来声音:“白狐何在?玉泉神僧在此还不快来相见,更待何时?”
这一声呼唤,把那小白英吓了一跳,屋中三人也只有小白英个江云濯听到了。
小白英思来想去毕竟是在人家地盘避而不见终究不合适,既然邀请那便去吧,于是也纵身离开禅房使个神通来到神僧面前。
这边江云濯回归本身。林星竹询问:“云哥,如何?”
江云濯伸手去寻茶壶“来吧喝茶,自有人安排咱们也当一回甩手掌柜”。
林星竹并不多问,她明白江云濯这么自信必然是胸有成竹的,她本来也不爱管这闲事儿,累了一夜了在这儿歇会儿吧。
不到一壶茶的功夫,就听寺外锣鼓喧天,声乐阵阵。江云濯问:“这是谁来了?这么大阵仗?”
林星竹摘耳细听,说道:“听这鼓乐声应该是皇亲国戚吧”。
戒色大师道:“二位你们稍歇,我去迎客”。
就看戒色大师起身离开了禅房。
禅房中的二人闲来无事想着聊聊天。江云濯问林星竹:“星竹这半泉寺建了也有些年了吧?”
“是啊有三百年了吧”。
“天啊这么久了,那这殿中供奉的那位神僧可是这寺院第一任方丈啊?”
林星竹道:“这里面有一个故事,你喝茶我与你慢慢道来……对了你觉得这茶好喝吗?”
江云濯这么仔细一吧唧,你别说这茶还真不错水质挺好。“挺好啊,这同那宝泉神僧有什么关系呢?”
“那当然有了,你别急啊你听我娓娓道来”。
那时候啊还没有梁国呢,正逢乱世。就在现在这个地方,这里本来也没有什么宝泉寺原来是一座村庄,因为这村子中被一条清泉贯穿,所以啊这村子就叫清泉村。
在这个清泉村里有一个有泼皮无赖,他姓黄叫黄元宝,你别看他这名起的挺阔气,可其实他家里就四面墙一张床,其他什么也没有。
这个黄元宝不但穷而且也不上进,整日里在村里胡作非为,今天上王家偷只鸡,明天去李家偷个酒,后天去张家祖坟砍个树。
这小子长大膘肥体壮膀大腰圆,一般人也打不过他,所以啊他在村里为非作歹也没人管,主要事没人敢管。
也就是那一年不知道从哪来了一游方和尚,走到村里渴了,正好走到这黄元宝的家门口于是进屋掏水,一进屋看见黄元宝在那查钱呢。这钱啊是他刚偷的邻居王寡妇家的鸡卖的钱。
他这边查的正火热呢,这老和尚进来了,“阿弥陀佛施主贫僧有礼了,不知施主可否施舍贫僧
一碗水啊”。
老和尚这么一说话可把黄元宝吓一跳,心想这老家伙什么时候进来的。
老和尚一看他不说话,继续施礼:“施主可否施舍贫僧一碗水喝啊”。
黄元宝脑瓜一转,这坏主意就上来了,心想“好你个老秃驴你敢吓唬我,今个我让你知道知道你黄爷爷的厉害”。
想到这他一伸手把一旁那个酒坛子拿起来了,一晃荡这里面剩的不多了。这黄元宝也是个酒蒙子,平时对待酒可扣了不给别人喝,今天一看面前是个老和尚,他来了坏主意了。
他告诉和尚“呦,大师你请坐!”
老和尚一看自己身后有个凳子,这凳子就剩俩腿了,剩俩前腿。后面没有腿了怎么办啊,黄元宝有办法他搬了一块大石头,把大石头垫在这破凳子底下,你还真别说高度正好,就是偶尔左右摇晃。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这黄元宝从身旁拿了一个带缺口的白搪瓷碗,把这酒倒在碗里递给了这老和尚。
你还别说黄元宝这酒啊还不错,这么一倒啊酒香四溢。
再看这老和尚满脸不在意,他把这搪瓷碗接过来一饮而尽。
把这黄元宝弄得一惊:“嗨,你这个老秃驴,你是出家之人怎么能喝酒呢?再说了,我就这么点酒你怎么能都给我喝了呢,你赔我酒”。
老和尚说:“这是你给我的啊,你施舍我水酒我哪敢挑肥拣瘦的,只得一饮而尽啊”。
这话一说啊把黄元宝气的,顺手把这酒坛子就给抄起来奔着老和尚的头猛的就是一下,老和尚一闪身没打着。
黄元宝一看这还是个练家子啊,我非教训教训你不可,想到这他挥拳奔老和尚就来了。
老和尚用余光一扫他,一挥衣袖往他脑袋上这么一抹。
黄元宝就感觉眼前金灯银灯乱撞,不一会儿他都看见他太奶跟他招手了。
等他在一醒,发现自己被绑住了,他再一看周围围了不少人,仔细瞧瞧这些人都认识都是他同村的人。
黄元宝放声大骂:“你们这群死催的你们要干什么?”
周遭村民也不搭理黄元宝转头跟那老和尚说话:“哎呦大师啊,你把他收走了那真是给我们村除去了一大害啊,没什么好感谢的,自己家里种的玉米你留在路上吃”。
老和尚没有拒绝收了些粮食放在车上,随后赶着驴车离开了村子。
路上黄元宝问老和尚:“老秃驴你要把我带哪去啊?”
老和尚也不生气,笑道:“带你回寺里讲经说法”。
“你放屁老子才不去呢,老子不去什么鸟不拉屎的寺院,你赶紧把我放下来,不然我告你拐带人口”。
“阿弥陀佛,随你去告前提是你得能出去啊”。
就这样黄元宝被老和尚带到了自己平时清修的普度院,强制给他剃了头之后,黄元宝过上吃斋念佛的日子,法号宝泉。
别看这小子人在这,那心可没在这,一看老和尚挺厉害所以他不敢来硬的,这小子索性想了一个坏主意。
由于这院里并不只有他师徒二人共有二百多和尚,这小子起了坏心眼,不是骗和尚喝酒就是劝和尚吃肉,最过分的一次给和尚看春宫图,把寺院弄得乌烟瘴气的。
有人跟老和尚反映,一次两次都被老和尚给压下去了,时间长了老和尚也压不住了。没办法把黄元宝赶下山去了,临走前给了黄元宝一封书信,上面就几个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当时正逢战乱民不聊生,黄元宝一看难以生存最后参军入伍,他当时参加的是三江王的队伍。
这黄元宝从山上学了点武,而且他长得膀大腰圆,从军十五年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打下一块根据地,可是三江王宠信爱妃不思国事,不到两年就被灭了。
这些逃出来的人约有二百多号,这些人无以为生后来决定上山做土匪。就这样又过了七八年,由于山上的人都老了,不久山寨被另一股势力剿灭,黄元宝再一次好运的逃了出来。
这时他已经奔五十了,早已没了当初那份似火的心性,最后他信马由缰也不知怎的又回到了那座清泉村。
等回到清泉村之后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惊,只见土地荒芜,家家关门闭户,街上也无行人。
他顺着街道回到了自己之前的家,推门一看里面有人居住是一个四十多岁汉子。那人一看见黄元宝来了跪在地上磕头“大王,我家真没吃的了,我媳妇都被你们抓走了你们还要怎么样啊?”
黄元宝心想“你这都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他用脚踹踹那人”。
“我说你干嘛呢,这不过年不过节的你跪下干什么啊,我哪有钱给你啊。我是这房子老住户二十多年没回来了,今天刚回来这村子出什么事了吗”。
这男的一听是这样直接坐了起来,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黄元宝。
其实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两年前啊在这清泉村东十五里的土龙坡来了一群土匪,聚集了三百多号弟兄打家劫舍。由于天高皇帝远又逢乱世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