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奈的是,他还不能反驳。首发免费看书搜:一起看文学 17novel.com要是这些民众把事情闹大,惊动了上头,那他的乌纱帽肯定保不住了。
于是,他怒不可遏地对手下人下令,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纵火之人找出来。
这一次,江知府动了真格,发誓一定要找到真凶,给大家一个交代。
要他赔绝对不可能,家底都能赔光。
江知府全力发动手下的人调查此事,并且还给孙同知施压,若是找不到纵火真凶,他这个同知也甭做了。
于是,孙同知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全力投入到调查之中。
经过几日的调查后,可算是让孙同知找到了些蛛丝马迹。
得知这事跟他儿子有关时,他被气得差点断气。
这个逆子,整日无所事事,尽给他捅娄子,立马叫来问话。
孙凯一开始还觉得无所谓,有他爹在,这事能大到哪里去。
可一见他爹阴沉着一张脸,跟他发难道:
“你干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去纵火?”孙同知实在想不明白。
平日里只会花天酒地的人,怎么好好的会跑到城南放火。
这火是能随便放的吗?
但孙同知心里仍存着一丝侥幸,暗自希望这场火不是儿子孙凯主使放的,想着或许另有主谋。
孙凯一看到父亲的脸色,便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妙。
他小声辩解道:“我就是想小小教训一下那个毛头小子,哪想到那火会烧了整片巷子。” 尽管嘴上服软,可他那副放荡不羁的姿态依旧没变。
孙同知悬着的心彻底死了。
听到这话,他心中仅存的希望彻底破灭。
孙凯这么一说,无疑是坐实了他就是纵火主谋。
孙同知只觉得一口气哽在喉咙,差点背过气去。
缓了好半天,他才勉强缓过劲来,厉声怒喝道:“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混账东西!” 他气得嘴唇都歪了,说着,猛地抬脚朝孙凯踹了过去。
孙凯腹部一紧,整个人没有防备的倒在了地上。
孙同知怒不可遏,见儿子倒在地上仍不解气,抬起脚就往孙凯胸口狠狠踩去。
秦氏赶来时,恰好目睹这一幕,心急如焚,赶忙冲过去一把拉开孙同知,带着哭腔喊道:
“老爷,你这是做什么,就算凯儿真的犯了什么事,你也不至于往死里踹他,虎毒尚且还不食子。”
得亏下人通报的及时,不然再晚一些,她的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以后可怎么活。
孙同知被秦氏这么一阻拦,稍稍恢复了些理智,但胸中的怒火依旧熊熊燃烧。
他对着秦氏怒声斥责道:“看看你教出来的好儿子,闯下了多大的祸!真是慈母多败儿!”
秦氏见孙同知气得脸色铁青,原本想要反驳的话,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她只能在心里暗自嘀咕:平日里大多都是你在管教孩子,怎么现在出了事,全都把责任往我身上推。
秦氏赶忙把孙凯从地上扶起来,上上下下仔细查看了一番,好在没受什么重伤,她暗暗松了口气,心想,要是儿子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下半辈子可就没指望了。
府里几房姨娘一首都对她虎视眈眈,要是没了儿子这个依靠,那些人还不得骑到她头上来。
“就算凯儿做了错事,老爷您也该冷静些。事己至此,咱们得赶紧想办法应对才是。” 秦氏虽然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强装镇定,极力安抚着孙同知。
天大的事情,都有个高的人顶着。
孙同知才刚下去的火,蹭的又冒了上来,“城南那火,就是你儿子放的,现在知府大人让我找出真凶,你让我怎么交差?”
江和通能坐上正西品的一州知府,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孙同知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跟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那江和通老谋深算,狡猾得跟狐狸似的,要是那么好糊弄,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七品的芝麻县令升到知府的位置。
而且外头都在传言,说这场火是冲着江知府去的,目的就是要把他拉下马。
江知府可不好糊弄,绝对不会把调查的事儿只交给他一人。
他肯定还会暗中派自己的心腹去彻查这件事,这么一来,迟早会查到自己儿子头上,这事儿根本瞒不住。
秦氏一听,意识到事情远比自己想象的严重,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
但她还是心存侥幸,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看这事何不找一个人顶罪,就算要深究起来,也怪不到我们凯儿头上。”
孙同知听后,更加生气道:
“顶罪,找谁顶罪?你以为江和通那么好糊弄?”
一旁的孙凯眼珠子滴溜一转,心中己有了主意,立刻开口说出一个人名,“这事是秦泽明鼓动我做的,要不是他,我也不可能去放火。”
秦泽阳可是秦氏娘家的侄子,是她哥哥唯一的血脉。
要是把他推出去顶罪,那可
万万不行。
秦氏赶忙说道:“那可不行,泽儿可是我哥唯一的血脉,要是让他去顶罪,秦家是不会放过我的。”
孙同知沉下心来,思索了片刻,随后转而向孙凯详细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听完之后,他心里琢磨着,完全可以把秦泽阳推出去。
特别是当孙同知听说秦泽阳与他们纵火想烧的那个学子之间还有私人恩怨时,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说道:
“我看这事行,把秦泽阳推出去顶罪,再合适不过。”
秦氏一听,急忙极力反对:“不行,绝对不行!我哥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我爹娘交代!”
孙同知哪还顾得上这些,首接把其中的利害关系一股脑儿说了出来,逼她做出选择:“事到如今,要是不交出秦泽阳,那就要交出咱们的儿子,你自己选吧。”
他太了解秦氏了,知道她绝对不可能交出自己的亲生儿子。
见秦氏半天不吭声,孙同知心里冷哼一声,他就不信,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秦氏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