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他一个农家傻子,竟是科举状元 > 第31章 地皮消

第31章 地皮消

王伯把他们送到驿站的时候,己经有好几辆马车等在那了,也有不少想租车的学子在跟车夫讨价还价。免费看书搜索: 新天禧小说 newtianxi.com

今日是休沐的日子,眼前跟车夫讨价还价的学子,也是跟李青云那样,从遥远的村子来县城求学的。

王伯带着他们转了两圈之后,在一个穿着一袭青色长衫的瘦高学子旁停了下来,那学子看着有十二三岁左右,或许是家中条件艰苦,他和车夫正磨着价钱。

李青云细细一听,他是隔壁刘家村的人,恰巧跟他们是一个方向。

见那少年一首讲不下价钱,王伯凑上去帮腔道:“若是你答应他这个价钱,我这也有两人一起。”

马车夫是个精瘦的汉子,他看了一眼王伯身旁两个书生打扮孩童的身量,思索片刻,便应了下来,“行吧,一人80铜钱。”还叮嘱他们等会要是有人上车,不能把价格说出去。

太山村离曲阳县五十里路程,一般十里路收费20铜钱,五十里就要100铜钱,一个人少了20铜钱,李青山和李青树两人就能省下40铜钱。

省下的钱都可以买一只大公鸡了。

那青衣少年感激的对着王伯拱了拱手,道了声谢。

王伯让他不必客气,指了指李青云和李青树说:“若是公子方便的话,路上请帮我多多照看他们俩。”

青衣少年得知李青云和李青树是太山村的人,很是爽快的说:“既是同路,自是没有问题。”

王伯又交代了李青云几句,这才转身离开了驿站。

三人一齐上了马车,车夫至少要凑够六人,才会发车,等人的时候,三人谈话间,就相互熟悉了起来。

少年名唤刘明远,是明德书院的学子。

一听到明德书院的学子,李青云不禁眉头轻蹙,很是疑惑,眼前的少年一看就不富裕,可以说跟他们一样穷酸,不然也不会在跟车夫在那磨价钱。

李青树一听他是刘家村的人,便主动问起认不认识刘大根,对于这个曾经的姐夫,李青树还是十分唾弃的,他就是想知道他现在是什么下场。

刘明远表示何止是认识,刘大根就是他们刘家村“大名鼎鼎”的人物。

一个得了断绪之症的男人,放着勤劳贤惠能干的妻子不要,竟然要一个肚里怀着不知是谁种的女人,还把她风光娶进了门,这么荒谬可笑的事情,几乎成了刘家村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刘大根把那女人娶进门之后,简首当观音娘娘一样供着,吃穿用度都要最好的,还请了一个奶娘专门照看孩子,双手不沾阳春水,连扫帚倒了都懒得扶一下,气得刘家二老每日轮番在院子里破口大骂,隔着十里地都能听到。

逢人就在那诉苦,说他们刘家到底造了什么孽,说他们儿子竟然摊上这么一个女人,被迷得五迷三道的,连活都不干了,整天尽围着她转。

家中的银钱就像流水似的花花往外流,把刘家二老心疼得都要快胸痹了。【胸痹:心梗】

李青树听后不禁笑出了声,痛快的说了句:“活该,如此负心汉,就该他家倒霉。”

纵使李青云活了两世,也没听过如此离大谱的事,话本子都不敢这样写。

刘明远听了李青树的话眸色一怔,疑惑的问道:“小兄弟,听你这话,貌似你和他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李青树正欲开口说他阿姐的事情,李青云留了一个心眼,立马抢答说:“如此荒诞不经的事情,我们自然也是听说了,我阿哥就是觉得他这样一个负心汉,活该遭此报应。”毕竟家中有姊妹被休或者和离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这事还是少提为妙。

三人说话间,车上人数很快就凑齐,除了他们三人,后面上来的都是从各地乡村来县城求学的学子。

因为李青云和李青树身量都比较小,车夫还多拉了一位急匆匆赶来的一个农妇。

那农妇身穿淡黄色短衣外加青色半臂,下着藏色湘裙,皮肤黝黑粗糙,娥眉淡扫,眼神中带着些许疲惫。

她发现周围都是读书人,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揪紧衣角,肩膀微微向内收拢,蜷缩在一旁。

妇人一上车,车夫才缓缓的驾车开始出发。

等到城门口时,卯时将尽,旭日初升,朝晖洒落在曲阳县县城的城墙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芒,城门缓缓洞开,出了城门,车夫才开始策马扬鞭,沿着官道疾驰而去。

一开始马车里很是安静,可是走了一段路之后,大家都热络了起来。

都是读书人,一下子把话题说开了,没过多久就把话题说到凌山一带山匪把县令征收的十万旦粮食抢了去,县令大人至今都没有找到那山匪的藏身地,急得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说到粮草,必然就谈到朝廷征兵打仗的事情。

会坐上这辆马车的人,几乎都是和李青云一样,家中贫苦的子弟,说起征兵北伐的事情,大家你一言一语的发表起了看法。

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家中要征几个人,要是去 了,基本就是个死,十有八九都不可能活着

之类的话。

当然也有几人不这么认为,大乾朝自当今陛下登基以来,每次开疆扩土,行军打仗,从来没战败过,上一次东征还是十几年前,休养生息这么多年,国力蒸蒸日上,繁荣昌盛,这次北伐必胜。

“不管胜败,战场上刀剑无眼,要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并没有护身的功夫,家中人要是去了肯定是凶多吉少。”刘明远中肯的发表观点道。

被他这么一说,大家短暂的陷入了沉默,他说的并没错。

到后面大家都有些唉声怨气,言语中尽是对亲人的担忧。

那妇人见大家都把话说开了,也跟着附和道:

“谁说不是呢,我男人就被征了去,自从他走后,我都担心受怕了好一阵,幸好前阵子他写信回来报了平安,还说北方地界现在正是炎热干燥,嗓子容易发炎,军中需要大量的地皮消,让我采摘了往药铺卖,这不昨儿,我采摘了不少拿到县城药铺果然卖了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