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他一个农家傻子,竟是科举状元 > 第160章 夫子该不会跑路了吧?

第160章 夫子该不会跑路了吧?

几人出现在王伯面前时,王伯吓了一跳。

眼前这群孩子满脸漆黑,模样十分可怜,王伯心生怜悯,正打算给他们拿些吃食。

几人开口,这才知是李青云几人。

王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惊讶地喊道:

“你们怎么变成这副模样?”

王伯的神色明显透着担忧,他本以为孩子们玩两天就回家了。

唐大德刚要跟王伯讲述他们的遭遇,李青云抢先说道:

“我们想体验一下人间疾苦,尝尝当乞丐啥滋味。”

其他几人虽不明白李青云为何这么说,但都默契地闭上了嘴。

王伯听后,松了口气,嗔怪道:“你们夫子一走,就开始胡闹,太不像话了!”

话虽带着责备,可眼神里满是关切。

几人洗漱一番,换上干净衣服,王伯又给他们做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李青云西人饿坏了,吃得狼吞虎咽。王伯见状,忍不住长叹一声:

“我看你们就是没苦硬吃。”

对此,李青云几人只是笑笑,没作声。

事后,唐大德疑惑地问李青云为啥不跟王伯说实话。

李青云解释道:

“王伯年纪大了,哪经得起这般惊吓?上次咱们被绑到山上地窖的事,你忘了?”

“当然没忘。”唐大德想起上次王伯得知他们被绑架,见到他们回来时老泪纵横的样子,声音不自觉低了下去。

王伯这把年纪,确实经不起大悲大喜。

他们能瞒过王伯,却瞒不过郑文柏。

不过郑文柏向来话少,见几人不愿说,也就没多问。

几人吃饱后,早早回房休息。

这一觉睡得踏实,等再醒来,己是第二天中午。

前几日担惊受怕,他们都没睡过一个好觉。

睡足了觉,精神养好了,几人便向王伯告辞,准备回家。

王伯叮嘱他们路上小心。

李青云没让李西来接,而是去驿站租了马车,他不想让他爹特意跑一趟。

这么早休假回家,李家人着实有些意外。

特别是李铁头,满脸担忧地问李青云:

“石头,你夫子是不是出啥事了?”

在李铁头心里,魏夫子就是李家的大恩人。

村里人都说,镇上的县学都难找出这么好的夫子。

要是他出了状况,那孙儿往后可咋办?

而且夫子收的学费还这么低,上哪儿再找这么好的先生去。

李青云见他阿翁如此紧张,便把魏夫子要出远门办事的事儿跟家里人说了。

李家人这才放下心来,只要没啥大事就好。

李青云接着向李铁头询问药材的种植情况。一提到药材,李铁头立马来了精神,喜笑颜开地说:

“按你写的法子,那些药材长得可好啦!”

为了种好药材,李铁头严格按照李青云写下的步骤,一丝不苟。

浇多少水、一天浇几次,都做得分毫不差。

李西在一旁笑着打趣:“你阿翁现在恨不得一天往田里跑八趟,还打算在田间搭个茅草屋,住到那儿去呢。要不是我们拦着,他早就住田里了。”

李西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他也是心疼李铁头。

老爷子年纪大了,天气又渐渐冷了,万一出点意外,那可不得了。

李青云没想到他阿翁如此上心,心里既感动又震撼,赶忙叮嘱道:

“阿翁,这些事儿以后可以交给我爹他们去做。”

种药材是个长久的生计,可要是成了,李家往后就多了一份稳定收入。

要是能带动太山村的人一起,说不定还能做成产业,到时候全村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过年。

今年可和往年不一样,李家出了两个秀才,族里为此办了一场隆重的祭祀。

腊月三十,天刚蒙蒙亮,李氏祠堂前人声鼎沸。

祠堂大门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门环上的红绸随风轻摆。

门口两侧,火把烧得正旺,映红了族人们兴奋的脸庞。

族长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神色庄重,有条不紊地指挥众人布置祭祀现场。

巨大的香案被抬到祠堂中央,上面摆满了羊肉、猪肘、鱼肉,还有糕点和新鲜果蔬等祭品,琳琅满目。

香案后面,李氏祖先的牌位整齐排列,牌位前的蜡烛粗得像小孩儿的胳膊,烛光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家族的过往。

族中子弟们有的忙着张贴写满家族美好期许的对联,有的则在悬挂灯笼,不一会儿,祠堂就被映得红彤彤的。

李青云和李二身着崭新的衣袍,头戴黑色方帽,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来,脸上满是对这场祭祀的敬畏。

巳时,吉时己到。

族长手持三根长香,口中念念有词,随后将香稳稳插入香炉,香烟瞬间袅袅升腾,弥漫了整个祠堂。

紧接着,族人们按照长幼顺序,依次上前上香、叩拜

李青云和李二作为家族的骄傲,站在最前面,恭恭敬敬地行起三跪九叩大礼,以此感恩祖先的庇佑,也向家族许下自己的承诺。

叩拜结束后,族长站到祠堂中央,高声宣读祭文。

以往祭祀的祭文都是族长写,今年族长特意找到李青云,让他来写。

族长的声音激昂有力,在祠堂里回荡。

祭文里,先缅怀了祖先们的功绩,接着着重赞扬了李青云和李二为家族争得的荣耀。

李家族人都静静地聆听着,沉浸在这份庄重的氛围中。

祭文读完,祠堂外鞭炮声骤然响起,噼里啪啦。

李氏家族的人带着欢声笑语,陆续走出祠堂,这场祭祀圆满结束。

在此之前,李青云从未感受过如此浓重的家族祭祀氛围。

上辈子在李府祭祀时,他因为腿脚不便,连上香都是下人帮忙插在香案上的。

经历了这次宗族祭祀,李青云心里不自觉地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觉得自己身上担着家族的荣耀与未来。

过完年,李青云就九岁了。

不知不觉间,他的个头蹿高了不少,身形也越发修长。

在斗学学堂,吃得好、睡得香,自然长得快。

年后,李青云一首在家专心学习、温习功课。

他一边等着唐大德他们几人参加县试,一边盼着夫子回来,可始终没等到夫子的消息。

倒是传来了苏开宇的好消息,几人中只有他通过了县试。

李青云得知后,赶忙给他回了封信表示祝贺。

后来,苏开宇都参加完府试了,魏夫子还是没有回来。

这让李青云心里犯起了嘀咕,暗自寻思,他们夫子该不会是跑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