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 > 第 40 章 明诏密诏

第 40 章 明诏密诏

凉州城的城墙上,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本文搜:看书屋 xqukanshuwu.com 免费阅读

郑铮站在城楼上,目光如炬,望着城中忙碌的士兵们,心中思索着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

刘备以及他麾下的关羽、张飞、赵云、张郃、徐荣等人,此刻都齐聚在郑铮面前。

郑铮面色凝重,沉声说道:

“诸位将军,时机快到了,我们需领军备战,随时准备发兵长安。”

“我等要趁乱拿下长安,将汉室兴衰握于手中,如此才能完成匡扶汉室的梦想。”

关羽轻抚长须,微微点头。

这么多年来,他和大哥、三弟为了匡扶汉室的梦想奋斗着,如今终于到了最重要的一步,他不允许这一步出差错。

于是他沉声道:

“我等定当全力而为,听从军师调遣。”

张飞则挥舞着手中的丈八蛇矛,大声吼道:

“早就等不及了,此番定要杀他个痛快,让那些乱臣贼子知道咱们的厉害。”

赵云神情冷峻,对着他的大哥抱拳道:“愿为恢复汉室,肝脑涂地。”

张郃和徐荣也纷纷表态,愿意听从指挥,奔赴战场。

郑铮看着这些英勇的将领,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同时他想到,此次发兵长安,虽有机会成就一番大业,但也充满了未知和危险,绝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他开始与众将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军事部署,制定行军计划,准备粮草辎重,尽可能的做到完备,不出差错。

而此时的长安城内,同样是波谲云诡。

扶风法家的客卿韩稷,正在刘艾的府邸中,试图说服这位被陛下信任的宗室领头人。

韩稷一脸诚恳地说道:

“刘公,如今天下大乱,汉室衰微,长安城中乱象丛生。”

“刘备乃汉室宗亲,素有仁义之名,若能迎其麾下的凉州军入长安,或许能重振汉室雄风。”

刘艾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他缓缓说道:

“韩先生,我并非不知刘备的名声。”

“只是董卓之事历历在目,我实在担心刘备会重蹈覆辙。”

“到时汉室恐怕又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韩稷微微摇头,目光坚定地说:

“刘公此言差矣。”

“刘备毕竟姓刘,身上流淌着太祖的血脉。”

“即便他日后的行为与董卓相似,但大汉依旧姓刘,宗室依旧是宗室,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如今若不借助刘备的力量,长安城内的局势恐将愈发难以控制,汉室也将更加岌岌可危。”

刘艾听了这话,心中开始动摇。

他想到如今长安城中的混乱局面,皇帝刘协虽贵为天子,却是傀儡无疑,汉室的威严早己荡然无存。

若能借助刘备的力量,或许真能改变这一切。

他在心中反复权衡利弊,最终长叹一声,说道:

“韩先生所言不无道理,容我再考虑考虑。”

几日后,刘艾经过深思熟虑,终于下定决心。

他召集了一众汉室宗亲,向他们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众人听后,议论纷纷,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但在刘艾的极力劝说下,大多数人最终还是同意了迎凉州军入长安的提议。

于是,刘艾带着宗室们来到皇宫,面见皇帝刘协。

刘艾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道:

“陛下,如今汉室危急,长安城内乱象频生。”

“凉州刺史刘备乃汉室宗亲,麾下兵强马壮,若能迎其入长安,必能重振我大汉天威。”

“恳请陛下下诏,迎凉州军前来。”

刘协坐在龙椅上,面露犹豫之色。他清楚如今的局势艰难,自己虽为皇帝,却没有多少实权。

但他也担心迎刘备入城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然而,看着跪在地上的刘艾和一众宗室,他又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最终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诸位爱卿都如此认为,朕准了便是,朕这便下诏,迎凉州军入城。”

这时刘艾阻止道:

“陛下且慢!”

刘协闻言,疑惑的看向刘艾,心里满是疑惑。

不是你建议下诏的么?怎么还阻拦上了?

见刘协满脸疑惑,刘艾解释道:

“陛下,如今朝堂被司徒王允所掌控,长安兵马被吕布掌控。”

“若陛下明发诏旨,恐被此二人所阻。”

刘协闻言,赶忙询问道:

“那该如何是好?”

刘艾沉思许久后,回答道:

“陛下可写两份诏书,一份为明诏,一份为密诏。”

“明日陛下可用明诏试探王允和吕布二人。”

“若此二人不管朝廷死活,强行阻拦。”

“臣便将密诏发往凉州。”

刘协听闻

,赶忙说道:

“如此便按照爱卿所言。”

翌日,刘协在朝堂上下诏,迎凉州军入长安,长安城顿时炸开了锅。

王允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

自己多年来为了维护汉室,殚精竭虑,冒死除掉董卓。

眼下皇帝下诏迎刘备入京,来摘桃子?

那他这险岂不是白冒了?几个月岂不是白忙活了?

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于是,王允心一横,带着吕布,进宫抗诏。

吕布手持方天画戟,率领着自己的军队,气势汹汹地闯入皇宫,将皇帝刘协囚禁了起来。

百官们看到吕布的威势,皆吓得不敢言语,长安城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刘艾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

他没想到王允和吕布竟然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他深知,如今局势己经失控,若不尽快采取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决定代传密诏给刘备。他秘密派人带着密诏,快马加鞭地赶往凉州城。

希望刘备能尽快收到密诏,发兵长安,解救皇帝,平定这场叛乱。

五天后,郑铮在凉州城收到密诏,脸色变得十分凝重。

他心中满是不解,刘协既然写了密诏,为何要发明诏?

真当王允和吕布是泥捏的,没脾气?

如今被囚禁了,除了让自己声望不堪,让大汉声望受损,并无任何好处。

郑铮实在想不明白是为什么,但这不耽误他的发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