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老朱破防,你管这叫欺君? > 第72章 “没有亘古不变的制度?”

第72章 “没有亘古不变的制度?”

不言而喻,民户、匠户等群体的生活也不会太好。本文搜:常看书 changks.com 免费阅读

在怒不可遏的同时,他也深感挫折。

户籍制度是经过一番心血精心制定,

本以为可以保护广大民众,带来稳定生活,

维护大明的长久和平。

未曾想这一制度最终变得千疮百孔,

完全背离了最初设立的目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竟会这样?

朱元璋一时觉得脑中一片混乱。

他原本向来自信满满。

但此刻,接连从韩成口中听到那些他引以为豪的决策在后来竟演变成了这般情形,这让他感到些许不安,自信心受到了动摇。

自己这样做真的错了吗?这个念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脑海一时间如同一团乱麻。

片刻之后,朱元璋望着韩成问道:“难道朕所制定的这些政策真的一无是处吗?”

韩成摇头答道:“陛下莫要如此想。

您制定的许多政策,确实在某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例如您推行的户籍制度,虽然到后来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它在维持大明内部稳定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若不是这些政策,大明能在两百七十多年里顽强生存,恐怕也颇为不易。”

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显得有些困惑:原来这些政策还真起了这样的效果?

明明后世它们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若不是这些弊端,或许大明能存在更久一些?

此时,朱元璋隐约察觉到一些什么,但他马上又深陷于更大的疑惑中。

想要找出一个打破‘三百年王朝魔咒’的解决方案谈何容易!曾经自以为不错的种种政举,却被韩成指证往往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偏差。

“其实,陛下在这里有一个非常严重的认识误区……”

听到韩成这一句,朱元璋猛然抬头,眼神紧紧锁住韩成,急于知晓他将要表达什么!

我怎么会陷入这个误区呢?

---

朱元璋定定地看着韩成,期待着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如果换个旁人说朱元璋陷入了严重的思想错误,十有八九他会大发雷霆,甚至心中充满不满。

然而此刻,同样的话出自韩成之口,朱元璋竟连半分怒意也没有,他只希望从韩成那里找到答案:到底自己在哪方面出错了,且为何如此之重。

一系列自以为成功的政策,在韩成的分析下,显现出巨大的后续缺陷,这对朱元璋来说十分痛苦。

更为困扰的是,他自己完全想不出如何解决这些弊病。

在此关键时刻,韩成指出他的思维误区,使朱元璋反而感到由衷的欣喜,并迫不及待地希望能知道自己的具体错误所在。

如若外人看到这位向来雷厉风行的洪武大帝,在韩成面前展现出这般求知的模样,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惊讶得目瞪口呆。

韩成接着说道:“陛下您的误区就在于,总是试图制定一个永恒不变、一劳永逸的政策,寄望用一条方针永久性地解决所有问题。

但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不断更新手段和措施以应对新情况。

政策应当顺应时局进行调整和完善,而不是试图设定一个可以被无限期传承的完美制度。

任何一个政策都具有时效性,不可能永远适用于未来的所有情境。

正因为此,后世我们才会把政策称作时政,意在突出其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说到你所设立的户籍制度,在当前形势下确实非常实用。

初建大明,百废待兴,社会人心不安定,还有大量的荒地可供分配,安置民众。

在这样的情境下,这套政策能够凝聚民心,促进社会更快地恢复稳定和秩序。

对当下的大明而言,确实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新问题也层出不穷。

这就如出现了新的矛盾,需要对这些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

韩成正在与朱元璋随意谈论这些事情。

一方面,韩成觉得老朱总是希望找到一种能够永久适用、完美无瑕的治国之道,这种观念过于理想化,并可能会引发诸多的问题。

另一方面,韩成想把老朱的关注点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以此避免他继续追问关于太子朱标的问题。

韩成不是不愿意提及朱标的事情,只是不愿在今天提起这事。

因为今天是中秋佳节,一个团圆欢乐的时刻。

作为后世经历二十多年生活的现代人,韩成深知节日能大大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目前,他己经和宁国公主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适逢佳节,他计划利用系统赠送的精致月饼和其他中秋的美好元素,增进彼此间感情,更上一层楼。

如果不转移老朱的注意力,真的让他继续盘问朱标,那么依照他的性子,这天恐怕不会太平。

如此一来,韩成的所有打算都会泡汤!

并非韩成不愿意说出有关朱标的情况。

实则因朱元璋提问题的时机不当。

上次自己一时说漏嘴,提到永乐大帝的时候是在深夜;这一次又是中秋节,只能说运气太好了!

“任何政策都有其有效期?”

“没有亘古不变的制度?”

“政策应当与时俱进?”

朱元璋沉思着说道,目光熠熠。

韩成的一席话让朱元璋感到震撼!恍然顿悟!

他意识到韩成指出了自己的思维误区。

而朱元璋毕竟是个聪明且能力强的人,才能一步步从底层走到最高权力者的位置。

尽管受到出身和时代的局限,他在一些事上的认知有所不足。

但是一经提醒,他会很快醒悟。

特别是当他听了韩成讲了许多后世之事,知道了自己引以为傲却后来变得面目全非的政策,便更能理解和接受韩成的话。

一切原来是这样!

难怪我自认很好的政策,最后都变了样!

但很快,朱元璋又皱起了眉头,说道:“你说的道理不错,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隐患!”

“政策制定最害怕的就是 ,这样不仅让官府失去民众的信任,还会徒增诸多麻烦和负担。”

“你提出的政策不断变化,这不是正好与避免这种现象的原则背道而驰吗?”

朱元璋凝视着韩成,目光中充满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