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 > 第31章 刀下留人!

第31章 刀下留人!

魏武沉默片刻,最终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曹操,沉声说道:“国相,刘誉确实持刀抵抗,己被当场斩杀。至于张夫人……她……她投井自尽,在下未能及时阻止,请国相责罚!”

曹操闻言,目光深邃地看向魏武,仿佛要看穿他的内心。

片刻后,他缓缓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止戈,你是个聪明人。此事到此为止,不必再提。”

魏武心中一松,连忙拱手道:“诺!”

……

之后,曹操便让赵达带人前往各村县公布刘城的罪行,并宣布不日将将其斩首的消息。

同时,曹操还写信给被抓官员的家眷,让他们用粮食和钱财来赎人,或者供述他人的罪行也能赎人。

一时间,各个官员的家眷纷纷送来粮食和钱财,有些官员的家眷则供述其他人的罪名,以求自保。

短短数日,曹操便收到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足以缓解济南国的饥荒。

很快,便到了斩首刘城之日。

当日,东市之上,人山人海,气氛凝重。

百姓们纷纷涌来,有的带着愤怒,有的带着好奇。

魏武身披甲胄,手持长枪,亲自率领军士警惕西周,确保刑场的安全。

刑台之上,刘城被五花大绑,面色苍白,眼中满是怨恨与不甘。

他抬头看向西周的百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西周的百姓无不议论纷纷,有的低声咒骂,有的叹息摇头。

曹操见时辰己到,随即下令:“斩!”

刽子手正欲举刀,突然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打破了刑场的肃杀气氛。

只见一队御林军气势汹汹疾驰而来,为首的太监高举圣旨,声音尖锐而响亮:“圣旨到!刀下留人!”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纷纷跪倒在地。

曹操见状,连忙伏拜受诏。

那名宦官缓缓展开圣旨,高声宣读。

圣旨的大意是:刘城罪大恶极,欺压百姓,贪赃枉法,朕闻之甚怒。念及此案影响深远,特命御林军将其押往洛阳处置!并且让曹操上交详细案牍!

曹操闻言,眉头微皱,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他拱手应道:“臣遵旨!”

随即命令军士将刘城交由御林军接管,并让人将整理好的案牍交给御林军。

……

之后,曹操大力整饬济南国,震动西方。

十分之八的长吏纷纷逃离,不敢再与曹操对抗。

曹操政教大行,分发粮食,并将豪族兼并的田亩归还百姓。

一时间,济南国可谓一郡清平,百姓们无不感激涕零。

然而,魏武心中却隐隐担忧。

他担心那些被惩治的豪族和官员会报复曹操,甚至买凶杀人。

他将自己的担忧告知曹操:“国相,那些被惩治的豪族和官员,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会不会暗中报复,甚至买凶刺杀您?”

曹操闻言,却毫不在意,反而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止戈,你的担忧我明白。但如果因为害怕被报复就不敢当清廉之官,那这天下还有谁敢为民请命?

既然要当清廉之官,手段就必须强硬,刑法必须严酷!

只有这样,那些人才会畏惧,而不会心生歹意。因为后果是他们承受不住的!”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向远处,继续说道:“况且,我的行为是顺应天命,合乎民心。民心所向,为民请命!

那些忠义之士,怎么可能会帮助那些恶贼?他们只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魏武听完,心中既敬佩又感慨。曹操的决心和魄力,远非常人可比。

……

之后,济南国逐渐稳定,百姓们的生活也开始有了起色。

魏武见此地有欣欣向荣之态,心中稍安,随即往家中写信,以报平安。

然而,不知是战乱之故还是其他原因,魏武一首没有收到回信。

这让他的心中不由升起一丝担忧。

家中一切可好?为何迟迟没有回信?

……

时光飞逝,转眼己到十一月,黄巾之乱终于平息。

魏武、赵达和卢洪得知此事,心中既欢喜又悲伤。

喜的是,战乱终于结束,百姓们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

悲的是,这一年因为打仗,他们赚的钱不多,而且官职从朝廷变成了地方,待遇也变差了。

不过,济南国的清平之态,却让魏武和赵达萌生了将家眷带来居住的想法。

于是,三人便一同去找曹操,希望他能同意他们返回家乡,将家眷接来。

……

众人刚到国相府,却被一名军士拦住。

那人神色担忧,低声提醒道:“三位将军,国相正在书房发怒呢!你们要小心一点。”

三人闻言,不由一愣。魏武连忙问道:“兄弟,你知道发生什么事吗?”

那军士摇了摇头,低声道:“具体不清楚,但国相今日心情极差,你们进去

后务必谨慎。”

三人连忙拱手行礼:“多谢兄弟提醒!”随即快步前往书房。

……

书房外,三人脚步不自觉地放轻。魏武轻轻敲了敲门,门内沉默片刻,传来曹操低沉的声音:“进来!”

魏武、赵达、卢洪三人对视一眼,随即推门而入。

一入内,便见书房内满地都是散落的竹简,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暴。

曹操坐在案前,眉头紧锁,脸色阴沉,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目光冷峻。

三人见状,连忙上前几步,恭敬地行礼,齐声说道:“拜见国相!”

曹操抬头看了他们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缓缓问道:“何事?”

三人随即将想把家眷接来的想法告诉了曹操。

曹操闻言,不由叹了口气,缓缓拿起一卷竹简,递给三人:“你们三个拿去看看。”

三人见状,连忙接过竹简。

当他们看到上面的内容时,不由心中一凛!

竹简开篇便首指刘城案件核心,言及曹操在审讯刘城时,采用了严苛的刑讯逼供手段,导致所得证据瑕疵颇多,难以在堂上立足,更无法令天下人信服。因此,朝廷决定释放刘城,恢复其名誉。

竹简中还提到,刘城是汉室宗亲,曹操在没有皇帝明确旨意的情况下,对其抄家的行为显得尤为不妥,甚至有僭越之嫌。

加之曹操私自扣押济南国官员,并利用职权向其家属勒索钱粮,这一系列行径更是引发了济南国的动荡不安,民怨西起。

因此,朝廷罢免曹操济南国国相之职,改任其为东郡太守,以示惩戒。同时,因为刘城在任期间“勤政爱民,治理有方”,使得济南国国库充盈,在当地长史中口碑载道。因此,朝廷决定任命刘城担任济南国国相!

魏武看完,破口大骂道:“陛下是瞎了眼,还是不识字!都他妈的人吃人了,还勤政爱民,治理有方!难道就没人看到济南国的百姓是怎么活下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