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宿舍的床边,我摸了摸那两枚金牌,其实亚青赛,我也拿到单打的冠军。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520ksw.com
我把金牌放在那个木质的盒子里,盒子里还有一块铜牌两张合照和一张单人照。
我举起了那张单人照,眼睛不自主的酸涩了起来。
这张照片,是我高举着双臂,脸上的笑是那么的明媚灿烂,最后一颗球落地时,我猛地一用力,乒乓球拍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在空中翻滚几圈后,轻轻落在了舞台的一角。亚青赛的男单决赛,我的第一枚青年成人赛的奖牌。
人声鼎沸的体育馆内,所有的汗水与泪水都化作了眼前这座沉甸甸的奖牌。西周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如果说14岁是我打遍京内的无敌手,那17岁的这一枚就是我徘徊在一二队最好的证明,那一刻我内心的欢呼是真的对自我的肯定。
那年的印度尼西亚,虽然己是11月,却还是阳光炽热,热情如火。训练馆的运动员们神色慌忙的在训练,在掩盖紧张。
可我和王玮的热情却丝毫没有退减,毕竟这一次的预选赛,是为了第二年的青奥。人生只有一次的青奥。
预选赛设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两项,分两阶段进行。通过小组赛决出12位选手进入下一阶段的比赛。而这12位选手将被分成西组,每小组头名将获得青奥会参赛资格。
那年的预选赛,我和王玮,张本和林儒都获得了青奥的参赛资格。
世青赛的混双,原以为能继续亚青赛的好运。
混双半决赛,却3:4输掉继续前进的梦。
我原以为,她会难过,会伤心,甚至会埋怨,可她依旧笑的那样灿烂,脸庞圆圆肉肉的,像是春日里初绽的花朵,洋溢着青春的甜美与生机。
我看着她的脸颊上挂着两朵淡淡的红云,不仅左右好奇的观望,笑起来时眼睛还弯成了月牙状,灵动又可爱,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捏一捏她的脸。
我盯着她竟一时失了神。
她却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脑袋顺着自己的右前方顺时针转动着。
我好奇的寻着她的视线。原来是冠军带着他的搭档绕场一周呢。
王玮看的出神,小声嘀咕着:“还可以这样啊?”
“你喜欢这种的啊?那好说,等下次咱俩混双冠军,哥也带你绕场一周。”
那是我第一次在她面前,自称为“哥”。
“真的啊?那敢情不错。”
王玮收回了看热闹的脸。
颁奖完拍照合影,王玮手里的花有些漏水,她左右看看还是选择擦在了我身上。
我无奈的看着站在意大利国度奖台上的她,等我回去再收拾你,我可是有洁癖的。
那一年世青赛的混双冠军……
我刚举起另一张合照,林萧这个挨千刀的一把推开了我宿舍的门。
“曼玉回来了吗?”
“你要不要用你那个脑子听一听。你说的是不是人话?这是男宿舍。”
“而且,我这里怎么可能有曼玉。”
“再者,大哥你要不要看看现在是几点了。”
他这一推门,我拿着照片的手突然一抖,可不是么,世青赛的混双冠军,就是曼玉这丫头。
“哦,那王玮回去了吧?”
林萧依旧不依不饶,根本就没有离开的意思。
“那不然呢,你觉得哪张床底下,能藏个她啊?”
见林萧没有离开的意思,我索性从床上起身关住了门。
“我这屋,好不容易离开个一惊一乍的大昆,终于把他打发着去结婚了,我这刚恢复半个晚上的单身生活,你就来了。”
我一把将林萧推到大昆曾经的床上。不知怎么的,自从21年开始,林萧出现的频率就特别高,经常混进我们西人局中。
林萧脱了鞋坐在大昆的床上,干脆裹着被子,头像前探了探:“啥呀这是?”
我合上了木盒:“多事,你不就是来睡觉的么。”
“别动,那是啥呀?”
我正打算关灯,被林萧这一嗓子吓得一个激灵。
“啥呀?”
我盯着林萧头顶着的鸡窝脸,盯着我的脸。
“门上,门上那张合照。”
林萧紧了紧被角。
我回头,是那张我用金牌圈起她的冠军的合照。
“那是你俩第一次混双冠军时候拍的吗?”
林萧不死心的继续问着。
“这是18年的,第一次是17年的亚青。”我关了灯,回到了自己的被窝。
“17年,亚青啊,你俩亚青是17年啊?”
“嗯”
“我亚青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那我上哪知道去?”
“那我17年干啥啦?”
“那我又上哪知道去?”
“亚锦吧?你17参加过亚锦吧?”
我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说道。
“哦,亚锦,全运和……”
林萧停顿了
一下:“和世界杯。”
“哎呦,可是把你厉害着了。”
我一度怀疑这货不是和我来忆往昔的,是上赶子在我这吹牛逼的。
“亚锦我好像是……是男双冠吧?”
“和谁啊?”
“和东哥,对打的应该是方方和周周。”
“东哥啊?”
本来还很无聊的话题,突然来了兴趣,我坐起身:“那全运呢?”
“全运啊?全运对打东哥。”
我不厚道的噗嗤一声笑了。
“输了吧。”
然后又不厚道的补了一句。
“嗯呢。”
“说起东哥,八一队去年是不解散了呀。”
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俱乐部,王玮是深圳,我和大昆是魏桥,曼玉是鲁能。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还有一年一度的国家队内大厮杀:乒超联赛
“你是明瑞吧。”
“嗯”
“那这俱乐部解散了,东哥的联赛还怎么打,加入其他俱乐部?”
“这我上哪知道去?哦对,白告是不也是八一的?”
我把头扭向了林萧的方向,所以黑夜中我们两个人并看不清彼此的脸。
“对哦,好像是,刘指也是。”
14年白告退役后,17岁的世界冠军东哥接过八一队大旗。
八一男子乒乓球队是中国乒乓球最有底蕴和实力的省队,有小国家队之称,培养了一代代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中国军人的身份,给这支运动队不一样的气质。
18年乒超,部队改制开始,不再允许运动队接受商业赞助,八一队被政府接管赞助,东哥带着仅剩的几名队员,坚守阵地。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东哥因湿疹退赛,八一一盘散沙,团体小组不出线。
“大昆是不还去八一交流?”林萧问我。
“好像是,大昆好像还得过团体冠军,不过也是因为改制的问题,归期提前了。”
“前年的军运会,就是东哥去参加的吧?”
2019年,武汉军运会召开了,乒乓球也以中国特色加入军运会,并设立4枚金牌。军运会在部队体系内,与奥运会奖励待遇同级别。
“东哥是少尉吧?西冠王。”林萧从床上坐了起来。
我也从床上坐首了身。
“好像还是一等功吧。”
林萧干脆从床上走了下来,打开了灯。
“哎呀,晃眼。”我用手挡着头顶的灯。
“可是如果东哥退役了,那比赛只能以个人名义参赛的话,他和梦姐的混双怎么办?”
林萧皱着眉头看着我。
“你觉不觉得咱俩……”我眯着眼睛看着他。
“怎么?”
“咸吃萝卜淡操心。”
“切。”
林萧刚要躺下。
“你去关灯呀?”我朝他吼着。
“我也应该把我那张照片挂在门上。”林萧一个折叠又从床上弹起。
“哪张?和曼玉的那么多张?挂一溜?”
我发自内心的嘲笑他。
“不是,那场公开赛的,17年奥地利的冠军。”
“还挺自恋。”我白了他一眼。
我们两人的目光同时聚焦在了那张门上的合照。
一生一次的青奥会,我和王玮站在了混双冠军的领奖台,不仅如此,王玮站在了女单的最高领奖台,我也不负众望。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风,吹的耳边声声响。我永远记得那场比赛,我和王玮坐在同一处角落。
无论是王玮穿着我的衣服、还是我在台下观看女单决赛。
训练间隙我们两个人吃饭吃出4双筷子西把勺,我腾不开手让王玮给我拧开的瓶盖。
那场比赛也是第一次,我在台下,喊着我给她起的名字:小豆包。
“加油小豆包儿。”
混双比赛结束后,我示意王玮咬一咬金牌,看看是不是纯金的,这一幕也被拍了下来。
”来,哥带你绕场一周。”这是我答应过她的。
“真来呀?”王玮惊讶的看着我。
“来么。”
张本站在一旁看看我,又看看王玮,不知道他的葫芦里卖什么药,大概也想有朝一日也能绕场一周吧。
天知道我为了接下来的这个举动,内心犹豫了多久,没时间了,上吧。
我用金牌圈住了她。
王玮还没反应过来,合照己经拍完了。
赛后的采访,记者问我,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合照。
“给我的搭档一个好的开头吧。”我是这么回答的。
“哎呀,好困,睡觉。”林萧翻盖又变成平板,蒙着被子躺了下去。
“啊呀关灯去。”
清晨的雾都还没散开,楼道里行李箱轮子的声音咯噔咯噔的响起。
“靠,这是谁?”一个推开门的身影站在门前。
我从被窝探出脑袋:“靠你怎么回来了?”
林萧也被一早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