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话落,众人皆是一惊。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com 本文免费阅读
即便是对天子甚为失望的袁绍和素来跟许攸不对付的郭图,也觉得许攸实在大胆。
但此时营中都是自己人,许攸这话说说倒也无妨。
不过袁绍转念一想,觉得这提议也有道理:
只要另立天子,那袁家就不是逆臣,想要平反简首易如反掌。
而郭图也觉得另立天子,就可以凭借从龙之功,名利尽收,不用在这里跟吕布死磕。
届时还不是要什么有什么?
袁绍微微有些心动,还未开口,大帐便被人撩开。
一道人影快速闪入帐篷,急急出声反对:
“此事万万不可!”
正沉浸在思绪中的袁绍受此一惊。
但当他看清来人面貌时,瞬间心虚:
“文……文若啊。”
这可就糟了!
子远这话本就大逆不道,可偏偏荀彧闯进来不说,还听到了这话,难办了……
也怪自己,不该为了拉拢荀彧,许他入帐不需禀报。
袁绍暗自懊恼,却听荀彧再度开口:
“袁太守,一朝如何能共存两位天子?此乃分裂大汉之罪举!万万不可!”
袁绍干笑两声,岔开了话题:
“文若啊,此事不过是子远一时提议罢了,何必当真?来,快坐!”
见荀彧驳斥了自己的意见,许攸脸色微变,目光不善。
在渤海有个荀谌压着自己就算了,到了酸枣竟还来了个荀彧!
荀家人可真是阴魂不散!
许攸面带敌意,冷哼一声,挑衅道:
“久闻荀兄大才,不知荀兄可有计策解了明公之忧?”
看荀彧一出现,袁绍就摇摆不定,郭图自觉荀彧打碎了自己的名利路,此时也不计前嫌的跟许攸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对荀彧冷嘲热讽起来。
“不错,天下皆知荀兄有王佐之才,对天子忠心耿耿,不知荀兄有何计策,能退那吕布?”
郭图两只吊脚眼闪着狡诈的精光,不怀好意地问。
许攸脖颈微微扬起,斜睨着荀彧,暗道:
就算你才比天高又如何?
除非你能把吕布劝降了,不然,自己的办法,就是最好的!
看着下面明争暗斗,袁绍皱眉,但大敌当前,他更关心荀彧有何良策,便也催促道:
“若文若有妙计,不妨详述?”
荀彧环视一圈,看着各怀心思的三人,心中满是失望。
但为汉室计,他还是如实道:
“截断汜水关粮草,诱吕布出战,伏杀之。”
袁绍一听,就觉得此计甚好。
若是能一击得逞,那如今的困境不是迎刃而解了吗?
许攸却冷冷拆台:
“吕布是何许人也?就算他出城,又有谁能伏杀他?”
这话像是一桶冷水,泼在了袁绍头上。
子远说的对,连文恒都不是吕布的对手,还有谁能杀了吕布?
就算群起攻之,能勉强获胜,那不也是惨胜吗?
袁家被灭,袁术又与他决裂,手下诸侯西分五裂,袁绍仅剩的依靠就是手里的大军了,他自然不敢随便冒险。
郭图也出言嘲讽:
“此言便可知荀兄将我等性命置于身外了。
那吕布如此骁勇,若是未死,反而激怒了他,他带着手下大军前来攻伐,届时我等数万大军岂不是要尽数被灭?”
荀彧气得暗自咬牙。
名利之徒,贪生怕死之辈,竟如此颠倒黑白!
荀彧深深呼出一口气,沉声道:
“袁渤海,此计定可……”
话还没说完,就见上首袁绍一抬手,打断了荀彧的话:
“荀先生不必多言,绍心中有数。
但此事关乎数万大军性命,绝非等闲,容绍再考虑考虑!”
说完,袁绍就借口自己累了,让荀彧回营休息。
临走前,荀彧看着高傲的许攸,得意的郭图,对袁绍彻底死心。
好谋无决,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还如此偏听偏信,这样的人,何当明主?
荀彧一走,许攸立刻对上首的袁绍道:
“明公,我等不可继续与吕布在此对峙。
为今之计,应尽快回渤海!扩张势力,另扶天子才是正道啊!”
郭图眼珠子一转,也提议:
“明公,如今天子下令剿除袁氏,明公处境甚是危险。
虽说冀州牧韩馥乃是袁家门生,但难保不会出卖明公,还是得早做准备!”
郭图的话处处都在为袁绍担忧,听得袁绍心里暖暖的。
被这么一提醒,袁绍也清醒了。
别说他早有觊觎冀州,扩张势力之心。
单凭这一场讨董,他一无所获还面临性命之忧,也早就该回渤海了。
许攸见郭图如此抢风头,冷冷觑了郭图一眼,不甘示
弱道:
“韩馥胆小懦弱,能成为冀州牧也是董贼之意,若有强敌入冀州,何愁韩馥不会放弃冀州?”
郭图不服气的看了一眼许攸,当下又道:
“图愿为明公分忧,前往说服韩冀州!”
只是袁绍还有些犹豫:
他若是就这么走了,岂不是显得心虚,坐实了谋逆之名?
但若是不走,错失良机,日后恐无立身之地!
袁绍纠结了半晌,最终还是道:
“既如此,再等月余,若是无法攻克汜水关,我等便率军回渤海。”
说完,袁绍又对郭图道:
“公则,你近日便与韩馥多多接触,若能劝得他将冀州让出,便是最好!”
郭图喜笑颜开,在许攸“溜须拍马”的酸话中,笑着应了袁绍。
袁绍压力稍减,顿觉轻松,转头就开了宴会。
而另一边。
荀彧出了中军大帐,扭头就离开了酸枣大营。
其实荀彧并不在乎天子是谁。
但是他不能看着大汉分崩离析。
袁绍己然对汉室不忠,但北有曹操,南有刘备,远有刘虞,他不信没有忠汉之臣。
考虑到身在武德的好友还没有给自己回信,荀彧思索片刻,沿着官道往南去了。
可荀彧不知道的是,戏志才如今正忙着给郭太下套,压根就不在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