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何事?”
冯瑞科有些好奇,他感觉除了盎撒人的事情没有完结,其他都处理差不多。首发免费看书搜:求书帮 qsbxs.com
己经准备回国,毕竟巴西还在展开大战。
“您作为汉人君主,于情于理,应当拜谒明之十三陵。”
冯瑞科闻言,恍然大悟。
女首人进关后,为获得汉人的心都会装装样子,维护明朝皇陵。
康麻子南巡,还多次去南京拜谒太祖的明孝陵。
自己现在不是一个小势力,而是汉人的王,以后更会称帝。
这些礼仪,必须要做到。
“好,一应礼仪劳你们帮我准备,挑选吉日往昌平去一趟吧!”
“臣等遵旨!”
几个老头见冯瑞科欣然采纳,也都兴喜异常;
也肯定了他们心中的一些猜想,要不说这些老头心眼子多呢。
11月1日
是一个黄道吉日,圆明园外聚集了两千骑兵,整装待发。
主要将领和那些老头,都穿上一身礼服,等候这冯瑞科。
“出发吧!”
冯瑞科一声令下,队伍向着昌平而去,昌平距离位于海淀镇的圆明园,只有二十多公里;
马车一个小时就到达陵园门口,所有人下车下马,接下来只能徒步进入。
以示尊重。
沿着神道,先去朱棣的长陵,毕竟这个追亡逐北的皇帝,还是很让人敬佩的。
“殿下,这些地上建筑保存还算完好。”
说话的是潘祖荫,时任大理寺少卿,左宗棠被弹劾的时候,他上疏力保。
北京被攻破,城内的各级官员,都被闲赋在家。
而潘祖荫因为有左家的渊源,而被冯瑞科聘用整理各种古籍。
潘家可是家学渊源,懂的东西很多。
“嗯,满清在这方面,做的还不错。”
这是冯瑞科这么多年,唯一夸赞满清的一句。
按照祖传礼仪,拜谒长陵后,开始每一座皇陵都参观拜谒一下。
“殿下,前面就是英宗的裕陵了!”
拜谒了六座皇陵后,大家都很疲惫,步行可真是耗体力。
“不去,下一个!”
冯瑞科对这个“叫门天子”很厌恶,被俘虏了不自尽,丢尽汉人的脸。
一桩桩,一件件,都懒得说。
“呃!”
众人也不好劝,只是心里默默记着:殿下过裕陵而不入。
转眼就到了下午,就剩最远的思陵了。
“这太寒酸,满人为了笼络汉人官员,做的一点面子功夫罢了!”
他转头对潘祖荫说道:
“东华国出钱,给我将思陵扩建,至少要达到十三陵中,中等以上的规模。”
生前都不为自己建陵墓,死后只能埋在妃子的小墓穴里的皇帝;
刨除亡国之君,还是令人敬佩的。
帝、后、妃合葬,崇祯这些年住的应该很挤吧。
跟北漂一样。
潘祖荫听冯瑞科将这任务交给他,有些意外,更意外的是对崇祯的态度:
“殿下似乎对思宗看法不一样?”
“嗯,朱祁镇给大明丢掉的脸,算是被朱由检给捡回来了。”
冯瑞科看着简陋的帝陵,一般大户人家的家族陵墓都比这个大:
“在我看来,一国之君,两种情况必须殉国:一为战场被俘,二为都城被破。”
“如宋之徽钦二宗、明之英宗,实乃汉人之耻!”
潘祖荫不敢像冯瑞科这样,对历朝皇帝这么明显的贬低。
而是反问道:“可是,崇祯帝是亡国之君。”
“唉!”
冯瑞科摇摇头:“王朝的覆灭,无法避免,岂能归咎于皇帝,当时所有人都有责任。”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他要的是皇帝的骨气,封建时代,皇帝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气节。
任何时代,皇帝和百姓,是最不希望王朝覆灭的,也是在同一条船上。
唯有那一群少数人,单独乘坐另一艘船,河断流了他们会找另一条河。
“臣,领命!”
潘祖荫回答这一句,表示愿意接受这个任务,也愿意出仕东华国。
他从要拜谒皇陵开始,就开始对冯瑞科刮目相看。
而见对朱祁镇和朱由检完全两种态度,也让他心里有了决定。
恐怕,这也是所有汉人官员,心里所想。
冯瑞科的一言一行,都在开始扭转人心。
……
“哦?何事?”
冯瑞科有些好奇,他感觉除了盎撒人的事情没有完结,其他都处理差不多。首发免费看书搜:求书帮 qsbxs.com
己经准备回国,毕竟巴西还在展开大战。
“您作为汉人君主,于情于理,应当拜谒明之十三陵。”
冯瑞科闻言,恍然大悟。
女首人进关后,为获得汉人的心都会装装样子,维护明朝皇陵。
康麻子南巡,还多次去南京拜谒太祖的明孝陵。
自己现在不是一个小势力,而是汉人的王,以后更会称帝。
这些礼仪,必须要做到。
“好,一应礼仪劳你们帮我准备,挑选吉日往昌平去一趟吧!”
“臣等遵旨!”
几个老头见冯瑞科欣然采纳,也都兴喜异常;
也肯定了他们心中的一些猜想,要不说这些老头心眼子多呢。
11月1日
是一个黄道吉日,圆明园外聚集了两千骑兵,整装待发。
主要将领和那些老头,都穿上一身礼服,等候这冯瑞科。
“出发吧!”
冯瑞科一声令下,队伍向着昌平而去,昌平距离位于海淀镇的圆明园,只有二十多公里;
马车一个小时就到达陵园门口,所有人下车下马,接下来只能徒步进入。
以示尊重。
沿着神道,先去朱棣的长陵,毕竟这个追亡逐北的皇帝,还是很让人敬佩的。
“殿下,这些地上建筑保存还算完好。”
说话的是潘祖荫,时任大理寺少卿,左宗棠被弹劾的时候,他上疏力保。
北京被攻破,城内的各级官员,都被闲赋在家。
而潘祖荫因为有左家的渊源,而被冯瑞科聘用整理各种古籍。
潘家可是家学渊源,懂的东西很多。
“嗯,满清在这方面,做的还不错。”
这是冯瑞科这么多年,唯一夸赞满清的一句。
按照祖传礼仪,拜谒长陵后,开始每一座皇陵都参观拜谒一下。
“殿下,前面就是英宗的裕陵了!”
拜谒了六座皇陵后,大家都很疲惫,步行可真是耗体力。
“不去,下一个!”
冯瑞科对这个“叫门天子”很厌恶,被俘虏了不自尽,丢尽汉人的脸。
一桩桩,一件件,都懒得说。
“呃!”
众人也不好劝,只是心里默默记着:殿下过裕陵而不入。
转眼就到了下午,就剩最远的思陵了。
“这太寒酸,满人为了笼络汉人官员,做的一点面子功夫罢了!”
他转头对潘祖荫说道:
“东华国出钱,给我将思陵扩建,至少要达到十三陵中,中等以上的规模。”
生前都不为自己建陵墓,死后只能埋在妃子的小墓穴里的皇帝;
刨除亡国之君,还是令人敬佩的。
帝、后、妃合葬,崇祯这些年住的应该很挤吧。
跟北漂一样。
潘祖荫听冯瑞科将这任务交给他,有些意外,更意外的是对崇祯的态度:
“殿下似乎对思宗看法不一样?”
“嗯,朱祁镇给大明丢掉的脸,算是被朱由检给捡回来了。”
冯瑞科看着简陋的帝陵,一般大户人家的家族陵墓都比这个大:
“在我看来,一国之君,两种情况必须殉国:一为战场被俘,二为都城被破。”
“如宋之徽钦二宗、明之英宗,实乃汉人之耻!”
潘祖荫不敢像冯瑞科这样,对历朝皇帝这么明显的贬低。
而是反问道:“可是,崇祯帝是亡国之君。”
“唉!”
冯瑞科摇摇头:“王朝的覆灭,无法避免,岂能归咎于皇帝,当时所有人都有责任。”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他要的是皇帝的骨气,封建时代,皇帝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气节。
任何时代,皇帝和百姓,是最不希望王朝覆灭的,也是在同一条船上。
唯有那一群少数人,单独乘坐另一艘船,河断流了他们会找另一条河。
“臣,领命!”
潘祖荫回答这一句,表示愿意接受这个任务,也愿意出仕东华国。
他从要拜谒皇陵开始,就开始对冯瑞科刮目相看。
而见对朱祁镇和朱由检完全两种态度,也让他心里有了决定。
恐怕,这也是所有汉人官员,心里所想。
冯瑞科的一言一行,都在开始扭转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