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 第251章 忽悠众僧为募捐,夜献分成说提亲

第251章 忽悠众僧为募捐,夜献分成说提亲

想着长乐还得需要些时间才能到永阳坊,秦浩决定先去尚书省找师父谈论事情。免费看书就搜:零点看书 0diankanshu.com

修个官道没钱,救个旱灾无银,李世民也怪可怜的。

希望晚上长乐的账本,能让陛下的心情高兴高兴吧。

“徒儿,如今世家搞得城中有些混乱,有大臣对此事有些微词,快帮为师看看还有哪些遗漏的细节。”

秦浩翻看着工部制定的各项章程,面无表情。

一页一页的翻看之后,有些皱眉。

“师父,这里面的路段划分很不合理啊。比如这两段,距离、工期都相差甚远,这样分配,谁都不是傻子,肯定都要获利多的啊。

我之前与师父说的要选专业的官员勘测,可不是随便说说,这是修路的起始啊,这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后面。”

房玄龄也皱眉道:“这等工程之事,为师也不甚精通,徒儿稍等片刻,叔同一会就来。看他有何说法。”

话音刚落,段纶走入大厅,满脸苦色开口道:“哎呀,正则可算来了。

正如房相所言,这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啊。

派出去的官员不能说不专业,而是受到了世家的影响。

都想选各家在当地的路段,而其他的路段便无人问津。

只得将那些路段分成小段捆绑在其他路段之中了。”

秦浩微微皱眉,略作沉思后说道:“叔父,这可不是长久之计。虽说世家势力盘根错节,但我们不能任由他们肆意妄为。

既然是为了修官道,就必须有明确的规划和标准。

工部必须将勘测和评估做得详细,按照所得的数据进行划分,不用参考世家的建议。

工部自行修建的路段直接划去,剩余的拿出来进行招标,无人应标便自行组织招募民众。工部完全可以成立朝廷编制以往的工程队伍嘛。”

“另外,两侧的商铺我不相信那些小商人不感兴趣。

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不敢罢了,朝廷招纳他们做为工部下面的承包商,他们还不用死命?”

段纶大喜:“只要他们敢拿出真金白银来修路,我必保他们顺利完工,不会受到掣肘。”

“师父,桃源庄与皇家合作的产业已有月余,账目今日便见分晓,届时陛下手中也就有了资金。

徒儿觉得发行国债不能盲目,可分成一期二期三期分别发行,其间试水的短期国债要按约定偿还,只要起头起得好,这必会成为发展的一项利器。”

房玄龄捋须笑道:“正则啊,你可能还得辛苦一些,年关前跟着工部到各地巡查一番。

具体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叔同可没有经验。亲自跟一段时间,待工部官员都能指挥得当了,便回京过年,如何?”

秦浩叹道:“师父啊,徒儿就说来时眼皮跳得厉害,果不其然,给我准备了火坑,唉。”

-----------------

武曌站在孤儿院的门前,看着四周跪地祈福的人群,有些吃惊,不就是一口大缸?至于吗?

青莲将武曌扯到一边,小声说道:“武娘子,这缸被大郎埋在地下,旁边寺中小和尚每日都来浇水。

不成想昨日发现那缸好像升上来了一点,今日又有变化。

这才引得这许多人暗暗称奇,都说这孤儿院是块宝地,所以才天生异象。”

武曌满脸诧异,“大郎是如何做到的?怪不得他说什么永远的神。”

青莲摇头,“我们都不知,还是等大郎来了问他吧。”

不多时长乐的马车到了,侍卫开道,人群纷纷让到两边。

长乐下了马车,对尉迟宝琪悄声说道:“看看缸里有没有银钱?”

尉迟宝琪近前一看,吆喝,还真有,大哥神了。

长乐这下子满脸开心的模样,算是有些明白了秦浩的用意。

利用这自己也看不懂的现象,引起民众的注意,进而让人知晓孤儿院的状况。

武曌和青莲也都凑到长乐身前,三人互相交流着事件的过程。

便见道岳与智首两位禅师珊珊而来,智首在前走着,步伐稳健,神色平和。

身后跟着两名和尚,一个身形消瘦,一个较为壮实,皆身着福田衣,姿态恭敬。

到了近前,看着眼前的一幕,智首有些不解。

道岳仔细看了看大缸,犹豫道:“师兄,那缸好像确实升起了一些。”

智首这才凝神望去,缸身升起的一段还沾着泥土,也是大吃一惊,口中念声阿弥陀佛,手捻佛珠。

长乐款步来到几人身前开口道:“二位禅师,多谢贵寺遣人常来浇水,公子说,这是佛道一体才有的机缘。

如今异象已如公子所言出现,不知禅师如何评论此事?”

智首望向身后两名和尚道:“法常、僧辨,你二人也近前看看,看有何论断?”

二人

走到缸前,仔细观察起来,一边皱眉,一边感叹,也是摇头说道:“住持,此等异象,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实是难以评断。”

人群外传来秦浩的哈哈大笑之声,“二位禅师,我来晚了,让诸位久等,罪过罪过呀。”

法常僧辨之前未见过秦浩,不识此人,凝神望着秦浩。

只觉此人眼神飘忽而又显锐利,满面笑容而又洒脱不羁。

道岳双手合十道:“道友来得正好,还请解惑此等异象,我等洗耳恭听。”

秦浩来到缸前站定,仔细瞧了瞧上升的程度,没想到这些人眼睛还挺尖,这也只升起了一点点嘛,心中说不出的开心。

“二位禅师请看,”秦浩手指轻触缸身,缓缓说道,“此缸异象绝非偶然,乃是天地间灵气汇聚之征兆。

这世间万物皆有灵,缸体看似普通,实则在这天地间,早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悄然运作。

这股力量源于宇宙万物的相互交融,就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天地之间的灵气与缸体紧密相连。”

“二位禅师再看,”秦浩伸手轻轻抚过缸身,目光深邃地说道,“而此缸周围的泥土,看似平凡无奇,实则是这股神秘力量的载体。

它在天地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气场,就像一个无形的漩涡,将缸体缓缓抬升,这是天地间的一种微妙平衡。”

法常眉头紧皱,不知道秦浩说来说去在说什么,问道:“道友所言,虽听起来新奇,可这灵气为何会在此时汇聚于缸体?”

秦浩微微一笑,“这股神秘力量之所以会在此时显现,乃是因为这世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因果循环。

我们今日所看到的缸体抬升,便与这孤儿院的变化息息相关。

此缸异象乃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今恰逢佛、道、人,三者结合的机缘,天地间的灵气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引导,源源不断地汇聚于此。

而缸体则像是一个天然的容器,能够将这股灵气凝聚其中。”

僧辨一脸茫然,挠了挠头问道:“道友所说的神秘力量究竟是什么?为何我们从未听闻过?”

秦浩神秘一笑道:“这股神秘力量乃是宇宙间的一种奇妙法则,它超越了我们日常所理解的范畴。

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暗中推动着世间万物的发展。

我们虽不能亲眼目睹它的存在,但却能从这缸体的异象中感受到它的力量。”

说到此,话锋一转,看向孤儿院的方向,感慨道:“这世间的孤儿,他们虽身处困境,却有着纯净的心灵。

他们的善良与纯真,如同这缸体中的灵气,在无形之中与天地间的神秘力量相互呼应。

这缸体的异象,是在提醒我们,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

只要我们心存善念,与这些孤儿建立起深厚的善缘,我们便参与到了这天地间的神秘循环之中。”

智首手捻佛珠,沉思片刻,说道:“道友所言,玄之又玄。老衲不解这异象背后的意义,究竟为何?”

秦浩望向缸体,眼神坚定地说道:“这异象乃是一种启示,它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应当以敬畏之心去探索这天地间的奥秘,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因为每一个机缘都可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法常、僧辩听了秦浩一番不着边际的解释,都有些发懵,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困惑。

他们望着缸体,仿佛陷入了沉思,试图从秦浩的话语中寻找答案。

道岳则站在一旁,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长乐站在旁边又听了一场郎君舌辨众僧的戏码,心中不断发笑。现在她倒是明白了秦浩的用意,其实就是两个字,忽悠。

“二位想必就是法常大师与僧辨大师吧,听闻二位精研《摄论》、《俱舍》,在下方才心中忽然有感,佛教怕是要出一位天纵圣才。”

法常和僧辩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看向秦浩。

法常忍不住问道:“道友此话何意?”

秦浩微微一笑,神色庄重:“我听闻玄奘少年时,便在贵寺与二位大师研习《摄论》与《俱舍》。

那时他便展现出非凡的慧根与悟性,对佛法有着独特的见解。

如今这缸中异象出现,看似是道家机缘,实则与佛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法常和僧辩面露惊讶之色,互相对视一眼,他们没想到秦浩竟知晓玄奘与自己学习之事。

法常不禁问道:“道友如何知晓此事?”

秦浩缓缓说道:“实不相瞒,我略通命理,能感知到这天地间的微妙变化。

此次异象出于永阳坊,而永阳坊在长安之西,我算出应是有人前往西方求取真经。

待此人将真经带回大唐,佛教必将昌盛。”

僧辨满脸疑惑,问道:“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