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十四弟?十四弟?就寝了么?” “哥……”
“呵!这是真没就寝!”
“哥,你就睡在旁边……”
海玥躺在床上,瞪大眼睛,翻来覆去。
明天就是公布县试成绩的时候了,突然失眠了。
这还仅仅是科举第一场,关键是他考的过程中也不紧张啊,怎么如今等成绩公布时,反倒不淡定呢?
好在海瑞也没睡着,双手枕在脑袋下面,开始聊天:“那三个安南贼人的尸体,被丢弃在府衙门口,便这般不了了之?”
“这等挑衅,不好回应啊!”
海玥道:“若是大肆彻查,真查到为那英报仇的黎人部族头上,如何处置?难不成为了几个外藩的恶贼,引得地方不宁?”
海瑞声音沉下:“失察则无信,亦是祸乱之源。”
“没办法的事情……”
海玥对于黎族没有恶感,这些少数民族在海南岛上接连起义,完全是反抗暴政和欺压。
以前的不说了,历史上二十年后的那场浩大起义,是一个叫黄本静的官员,下令他所管辖的黎族村庄,缴纳实物税,每户黎人必须上交一只鸡、一碗食盐和五升谷物,后来还盯上了这些部落的牛。
黎族人忍无可忍,将税吏驱赶,黄本静还不死心,借势要查封村落的粮仓。
于是彻底将黎人部落逼反,先杀酷吏,再攻县城。
县城迅速陷落,十里八乡的听说后,都来参加,起义规模越滚越大,不仅是黎人,海南当地的许多汉人,也都参与了。
天怒人怨,官逼民反,朝廷不干人事,就别怪老百姓造反,哪怕现在海玥正式科举,依旧是这样的观念。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战乱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黎人的处境每况愈下,同时战火也会摧毁汉人百姓居住的环境,这是一种双输。
所以每次起义之后,当地官员又开始安抚,直到好了伤疤忘了疼。
“地方衙门对待黎族的态度颇为矛盾,一边欺压,一边妥协。”
“剥削时毫不客气,真当衙门需要立威之际,又顾忌黎人的悍勇,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位知府,显然是不愿意大动干戈的。”
海玥用两句简短的话语,将如今的局势描述得明白。
海瑞叹了口气,声音里透出迷茫:“照此下去,符南蛇之乱,恐怕又会上演,黎民必须要治理,更要妥善安置,琼海才能太平……”
海玥趁机道:“那你就更要高中进士,来日入阁,做一位比起琼台先生更有实权的臣子,朝廷才会真正下力气治黎安黎!”
琼台先生丘濬,确实是海瑞的偶像,不仅是同乡,幼年丧父的经历都很相似,以致于电视剧大明王朝里面,嘉靖临死前与海瑞辩论的那场戏里,都特意提到了丘濬,还说海瑞学了丘濬的直。
但实际上,海瑞学到的不仅是直,更是丘濬学术理念里的务实。
海瑞听了此言,眼神也坚定起来。
他原本过得固然贫寒,却对于功名没有多少渴求之心,更多的是希望学以致用,改善家乡的环境。
可现在仔细想想,若无功名仕途,确实难以改变外界。
兄弟俩漫无边际地聊着,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沉沉睡了过去。
这一觉还未醒,就感到外面传来吵闹,海玥终究整日习武,马上睁开眼睛,坐了起来,来到另一侧的床头,推了推海瑞:“醒醒!”
“哈哈!恭贺两位小相公高中案首、高中前十,后生俊彦,琼山菁英!”
话音刚落,一群人已经涌了进来,当先的衙役喜气洋洋,敲锣打鼓。
县试理论上还没完全结束,但排名已经出来,消息也泄露了。
别说小小的县试,就连决定能否考中进士,改变一生命运的会试,名单都会提前泄露,以方便达官显贵招婿。
当然,相比起那种两三百人的进士名单,县试要简陋许多,不可能每个人的名次都告知,所以高中案首的海玥,是第一个被大伙儿知道,也是最先被恭喜的。
“十三弟文武双全,光耀我海氏门楣!”“十七岁的案首,前程无量啊!”“十四弟亦是前三,我海氏此番扬眉吐气了!”
“我第一么?”
众兄弟们都来了,笑容满面,齐齐围着他,海玥稍稍有些惊讶。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文章的水平也就那样,仿造程文程墨的痕迹过重,所以对于高中头名并不抱什么期待,甚至认为弟弟海瑞的机会都比自己大。
毕竟海瑞的文章是真有思想的,他写的纯粹为应试,难免空洞。
现在自己是第一,倒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惊讶之后,当然是喜悦。
要知道案首不仅可以直接取得秀才功名,成为廪生基本也是板上钉钉。
廪生肯定是秀才,秀才却不见得是廪生,而是要其中成绩最为优异的那一小撮,才能吃上皇粮,每月领粮米六斗,隐性的福利和地位更是不少。
海瑞的父亲海瀚就是廪生,一家人那时日子过得很舒泰,可惜死得太早,留下孤儿寡母,现在海瑞虽未中案首,却也排在第三,是相当高的名次,左邻右舍听说消息后,纷纷前来。
“恭喜恭喜!”“瑞哥儿从小就能瞧得出,是有大出息的!”“妹子你终于熬出头了!”
谢氏对于儿子教育严格,对邻里却是没话说,再加上守寡独自抚养一子,大伙儿本就敬佩,此时听闻喜讯,更是真心实意地恭贺。
“多谢!多谢!”
而听得儿子高中前三,谢氏终于露出笑容,皱纹都展开了,一路将大伙儿送出屋门,海瑞更是红了眼眶,对着娘亲连连挥手。
众人一路簇拥着两兄弟,来到县衙。
最后一场面试开始了。
这场面试和后面的殿试不同,殿试是要由天子确定考生的名次,分出三甲进士,而这里是县内排名已定,只是检查一下学子的素质。
主要是因为朝廷也知道,县衙的预考,能做手脚的地方不少。
未免过于滥竽充数的学子混进来,便让知县与考中的学子面对面的交流一次。
到了历史上的清朝,这种制度进一步明确,考前二十或三十名者,提考于县大堂,整个过程就叫“提堂”。
所以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许伟升听题的那种名场面不会发生在殿试,地方上倒有可能。
现在海玥作为案首,海瑞作为前十,都排在前列,在大伙儿羡慕的注视下,第一批走入县衙大堂,拜会县尊。
知县吴柯霜头戴二梁朝冠,身穿青缘赤罗裳,腰间内系银革带,革带上悬玉佩,还有黄、绿、赤织成的练雀三色花锦绶,正是大明七品官的朝服。
必须穿得正式,毕竟这场县试一过,他与这群学子就有了一个师生的关系,哪怕还算不上座师,毕竟县试的层次太低,但若是将来这批学子出息了,再见面官场上依旧是照应。
如此面试,自是其乐融融,更偏向于一场筵席,到了午时,学子们还真的在县衙内用了膳,这才散去。
既然没有滥竽充数之辈,下午县试的名单就会挂在县衙外面的墙壁上,正式出炉。
众人鱼贯走出县衙,海玥又被围住。
之前的安南王子遇害案,就已传得沸沸扬扬,琼山本地人不少都有所耳闻,如今高中案首,自然更想结交一下这个堪破真相的少年奇才。
还有些催更西游记的……
这就没意思了。
考完一定,不是还没考完么?
好不容易处理好大伙儿的热情,海玥松了口气,突然感到有一道视线看向这里。
他目光一扫,就见角落里,推官邵靖的师爷季华,正朝着自己招手。
海玥寻机走了过去,行礼道:“季师爷!”
“恭贺十三郎高中案首!”
季华显然想为他高兴,但脸上却是挤不出半点笑容,迫不及待地道:“十三郎可知,之前逃走的安南刺客,被杀死后丢在府衙前,还用血留了一个图腾示威?”
海玥微微点头:“听说了,府衙准备追查?”
“东翁是震怒的,但顾府尊不愿多事,本想着就此作罢,可现在……出大事了!”
季华哭丧着脸道:“就在昨日,广东巡按御史吴麟抵达琼州,在驿馆失踪了,现场也留下了同样的鲜血图腾!”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