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红楼帝业 > 第43章 泰顺帝决定出手(上)

第43章 泰顺帝决定出手(上)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在神京城西郊修建了一座“清华园”,人称“李园”。

    大庆景宁帝将这座“清华园”扩建成了“畅春园”,成为一座避喧理政的大型皇家园林,一座集江南园林之精华的皇家离宫。

    景宁帝在位时,常待在畅春园,如今退位当了太上皇,也依然要如此。

    畅春园全园面南背北,划为南北二区。其南为宫殿之区,乃议政栖居之所;其北则为园林之域,以水景为主。

    园中引玉泉之水,凿池叠嶂,楼台亭阁,参差错落。春日,牡丹芍药竞芳菲;夏日,荷塘月色交相映;秋日,丹桂馥郁满园香;冬日,梅林傲雪斗寒霜。

    景宁帝在位时还兴建了一座园林,将这座园林赐给了他的四皇子,亲题园名“圆明园”,寓意“圆而入神,明而普照”。

    不过,尽管如今四皇子成了泰顺帝,他却不在圆明园避喧理政,而是在畅春园。因目前的圆明园比不过畅春园,更因他在畅春园理政,才方便随时向太上皇景宁帝请示重要朝政。

    泰顺帝在畅春园的日常理政场所和寝宫都在澹宁居,而非畅春园的正殿九经三事殿。而泰顺帝在皇宫里的日常理政场所和寝宫都在养心殿,而非内廷的正殿乾清宫。

    泰顺帝虽已登基,然太上皇景宁帝依然大权在握,尤其是军权!

    景宁帝之所以禅位,主要在于他又老又病,力不从心,治理不好国家了,而禅位于泰顺帝,哪怕大权被景宁帝掌握,泰顺帝也可治理国家。

    景宁帝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又深知古代几位太上皇的悲剧。比如,赵武灵王赵雍,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唐玄宗李隆基,唐顺宗李诵,宋徽宗赵佶。因此,景宁帝不愿将大庆皇权都放给泰顺帝,只放了其中一部分。

    “泰顺”这个年号,也是景宁帝取的。“泰”是泰顺帝做亲王时的封号,“顺”则是希望泰顺帝哪怕做了皇帝,也要对他这个太上皇孝顺顺从。对外没这么宣称,宣称的是顺应天命和治国顺利。

    虽说泰顺帝的上头压着一个太上皇景宁帝,他却很勤政。自他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每常睡眠不过二三时辰。

    ……

    ……

    畅春园中的澹宁居,建筑格局暗合“天人合一”的哲理。青砖黛瓦,飞檐反宇,与周遭的假山池沼相得益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三月初八,即姜念进京后的翌日。

    泰顺帝照常于凌晨起床,值夜的两个宫女蹑足掌灯,服侍他更衣盥洗。

    铜盆中的温水腾起袅袅热气,泰顺帝濯面时,铜镜映出了他略显憔悴的面容,不过他自己看不清——他是近视眼,度数还挺高。

    进行简单的晨练后,泰顺帝戴着眼镜盘膝于案前,就着烛火进行早读。

    早读两刻钟,他便忙着批阅奏折了,但见他执笔于折上勾画,或疾书,或凝思,眉宇间常露凝重之色。

    批阅奏折,是大庆皇帝最重要的工作。至于早朝,一般情况下,只在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天举行。

    泰顺帝批阅了一个时辰的奏折后,才开始用早膳。

    待到用完早膳,泰顺帝去向太上皇、皇太后请安。

    请安毕,他又回到澹宁居,继续批阅奏折,同时召见大臣、下发谕旨……

    今日天朗气清。

    明媚的阳光透过雕镂的窗棂,洒在暖阁内精致的青砖地面上,映出斑驳陆离的光影。

    今年已四十六岁的泰顺帝,盘膝坐在榻上,身着明黄色的龙袍,衣襟上绣着精致的云龙纹样。榻上的案上堆满了奏折,或已批阅毕,整齐叠置一旁;或方展阅,纸上犹带淡淡墨香。

    暖阁的一隅,一只青铜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起,檀香味淡淡弥漫。

    窗外有几只鸟雀在枝头轻啼,声清悦耳,为澹宁居增添了几分生机。

    这时,泰顺帝今日召见的第一位臣子步入了暖阁,乃是他最亲近的兄弟也是最信任的臣子——忠怡亲王。

    忠怡亲王行礼道:“臣弟恭请圣安!”

    泰顺帝道:“起来吧,落座。”

    忠怡亲王也不故作推辞,起身后又坐了下来,目光落在泰顺帝略显憔悴的脸上

    泰顺帝特意将暖阁中的太监屏退,仅剩下他与忠怡亲王两人。

    这时,泰顺帝拿起一份奏折,指尖在朱漆封面上顿了顿,才递了过去:“十三弟,这份奏折是昨晚紧急送来,你且看看。”

    忠怡亲王忙起身,躬身接过奏折,重新坐下后展开奏折,仔细看了起来。只见这份奏折上,蝇头小楷密布其间,字里行间透着来自西部的烽火气息。看着看着,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数月前,为保禅位顺利,景宁帝将十四皇子兼抚远大将军袁禵召回神京城。此后,青海的罗卜藏丹津乘着袁禵回京,开始叛乱。上个月,景宁帝命驻西宁的兵部侍郎汪寿往谕,命罗卜藏丹津收兵。

    而眼下的这份奏折,奏的是,罗卜藏丹津扣留了汪寿!

    “罗卜藏丹津实乃狼子野心!”忠怡亲王合上奏折,目光如炬,“圣上,事到如今,咱们须备战平叛了。”

    泰顺帝揉了揉太阳穴:“若备战平叛,依你之见,该任命何人为大将军?”

    “这事儿父皇岂会容四哥你做主的?”忠怡亲王心中暗叹,嘴上却道,“四川提督岳琦,可为大将军。”

    岳琦是泰顺帝提拔起来的亲信武将,且军事才能出众。

    泰顺帝苦笑摇头:“朕又何尝不想令岳琦为大将军?然,岳琦只是四川提督,资历未深,不足以当大将军之任。”

    泰顺帝压低声音,继续道:“况且,岳琦算不得父皇的亲信。西征大将军,须得是父皇信得过的臣子。”

    忠怡亲王默然。

    泰顺帝又无奈地说道:“适才朕去给父皇请安,议了此事,父皇亦觉得,咱们须备战平叛了,他已有了大将军的人选。”

    忠怡亲王好奇:“是何人?”

    泰顺帝道:“王子腾!”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