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乱清 > 第二十七章 拍卖的奇迹

第二十七章 拍卖的奇迹

        “慈善拍卖”是个什么东东?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儿!



        居然将自个儿的妆奁统统“拍卖”了上缴国库?大方到这个地步的公主……呃,还有额驸,大清开国两百年看,没见过呀!



        还有,既然这些妆奁是“太后和皇上赏的”,那么就是“御赐物件”了——“御赐物件”拿出来鬻售,更是亘古未之有也!



        平头老百姓,再有钱,“御赐物件”神马的,也是闻不着、摸不到的;就算你花大把银子捐官,一直捐到了捐官的“顶衔”——道台,如果对朝廷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御赐”二字,还是和你八竿子打不着。



        现在,不但闻得着,摸得到,还可以真真正正地据之为己有,炫耀于人前,传之于子孙!



        要知道,王公大臣犯事儿了,一切“御赐物件”都是要追缴回去的;大员出缺,如无特旨,子孙也要上缴该员生前所得“御赐物件”的——就是说,某种意义上,所谓“御赐”,不过是皇帝叫你暂时替他保管着这些物件罢了,就是个虚好看,一点实惠都没有,你还得小心翼翼的供着它们,生怕磕着、碰着,成日价心惊胆战的。



        怎么及得上“拍卖”来的“御赐物件”?那才真真正正叫做“落袋平安”!



        还有,这个“御赐物件”,不是寻常“御赐物件”,而是“公主妆奁”——是荣安公主、敦柔公主的嫁妆!这两位,不但是固伦公主,还是……嘿嘿,绝色公主哦!她们的老公,可是当朝第一人的轩亲王哦!这桩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的婚事,可是亘古未见的盛事哦!



        哦,哦,哦——唉,都不晓得该怎么说好了!



        拿二十一世纪的话,就是。嗯,这个“想象空间”呢,特别、特别的大;“附加值”呢,特别、特别的高啊。



        还有。大伙儿都说,荣安公主、敦柔公主两位,这辈子只好成一次婚;今后,别的公主“釐降”,想来不会再有荣安公主、敦柔公主的体面。更不会再有“拍卖”公主妆奁的花样了,则这一次的“慈善拍卖”,不仅前无故人,更加后无来者,拥有“御赐物件”加“公主妆奁”的天赐良机,只此一次,错过了,您就悔青了肠子跳脚吧!



        上边儿这段话,有一个潜台词,翻译成现代卖假古董的忽悠买家的话。就是:这批“公主妆奁”,有着巨大的、难以估量的升值空间,简直……咳咳,一眼望不到头啊。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说,怎么可能有这样子的好事儿?别是以讹传讹,忽悠人的吧?



        不几日,上谕明发,“公主、额驸拳拳之意,甚慰慈心。朕乃恭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敕下有司,着将公主妆奁鬻售事宜,一切妥善办理”。



        这个“有司”。指的是“顾问委员会”。



        好,再无可疑了。



        京城内外,中了魔怔一般,沸腾起来了。



        “公主妆奁拍卖会”,不是一次过的,而是分成了“绸缎衣物”、“文玩器皿”、“首饰镜奁”、“木器家什”四个专场。入场之前,先要买筹,凭筹入场。



        这一根筹子呢,作价五十两。



        就是说,您要把“公主妆奁拍卖会”四个专场转一圈儿,就算一个“御赐物件”也不“拍”,也得先掏二百两白花花的银子。



        看起来不少,然而,在有意参加“公主妆奁拍卖会”的人士中,能够拿到这根“认筹”的,还不足五分之一。市面上,一根“认筹”,直炒到了一千两银子。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公主妆奁拍卖会”的好处,不能叫北京人全占了,不然就不公平了嘛。为示“圣恩普降,雨露均沾”,顾问委员会决定,“公主妆奁拍卖会”在上海另设一“分会”,亦分为“绸缎衣物”、“文玩器皿”、“首饰镜奁”、“木器家什”四个专场。



        于是,举国上下,都沸腾了。



        江浙皖一带的富商,蜂拥而入上海,



        广东的富商,坐海船北上;两湖的富商,沿长江水道,买舟东下,目的地相同:上海。



        围绕着“公主妆奁拍卖会”,上海一时众商云集。



        大半个中国都晕乎乎的,连洋商也争先恐后的搀和进来了。



        同样的“公主妆奁拍卖会”,北京和上海,还是有着微妙的分别的:北京,更多的人盯着“公主”二字;上海,更多的人盯着的,是“轩亲王”三个字。



        后来的事实证明,同样热潮滚滚,但“轩亲王”三字,似乎比“公主”二字,更有吸引力。“公主妆奁拍卖会”的收益,上海的“分会”,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强,远远超过了北京的“主会”。



        说到“收益”,嗯,所有的人——包括关卓凡自己,都或多或少的被最后的数字吓到了。



        “认筹”加“拍卖”,再除去办这个“拍卖会”的各种使费,余款一共是三百五十五万六千三百两白银。



        三百六十台公主妆奁,几乎是一台一万两白银。



        不对,应该是三百五十八台,那两张紫檀雕花的“合卺床”,并没有参加“拍卖”——这也是唯一没有参加拍卖的“公主妆奁”。



        这是期望值最高的两件“公主妆奁”,如果参加“拍卖”,“起拍价”大约要白银数以万计,成交价十倍于“起拍价”亦不稀奇,偏偏——唉!



        三百六十台公主妆奁中,这两张“合卺床”是公主和额驸唯一正经使用过的,是额驸抱着公主在上边儿打过滚儿的,“想象空间”最大,“附加值”最高。



        可也正因为如此,才不适合拿出来公开拍卖。



        唉,理解一下吧。



        回到三百五十五万六千三两白银这个数字上来。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雍正三年,朝廷岁入总额三千五百八十万两白银。



        就是说,一个“公主妆奁拍卖会”,就收净入了“康乾盛世”某一年岁入之什一。



        上自两宫皇太后,下到六品户部主事,大伙儿统统懵了:这个戏法,是怎么变出来的呢?



        没有人不佩服轩亲王的“鬼斧神工”,其中,对关卓凡最最服膺的,甚至可称得上“五体投地”的那一位,是户部尚书阎敬铭。



        因为,这三百六十台公主妆奁,并非大伙儿想当然的“花费甚钜”,其中的大部分,几乎可说是“无本生意”。



        这笔“无本生意”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阎敬铭完成的。



        怎么回事儿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