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要做皇帝 > 第五百七十八节 考举再开

第五百七十八节 考举再开

        库里提奥斯完全不知道,有人正透过北阙公车署中的窗户观察他。



        他现在非常快乐。



        自从被汉朝皇帝接见了之后,他的待遇,就陡然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直接从夷狄,变成了夷狄之国的使者。



        这两者的区别,就好比黄金和青铜之间的差距。



        现在,库里提奥斯,享受的是汉朝的千石官员待遇。



        一个叫少府的机构,为他提供了单独的住处,还为他准备了仆人以及下人。



        除此之外,一位博学的学者,出任了库里提奥斯的老师,负责教授他语言和文字。



        在长安待了将近一个月后,库里提奥斯如今有些汉人的模样了。



        至少,他已经明白了,在汉国,衣襟是不能随便秹,衣襟向左还是向右,在汉国,是区别野蛮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另外,束发也很重要。



        头发披散,或者留短发,那是野蛮人才干的事情。



        真正的文明人会选择束发,并且按时清洗头发和身体。



        这让库里提奥斯大开眼界。



        另外一个与罗马-希腊模式完全不同,但却同样灿烂无比的文明世界,向他敞开了大门。



        通过简单的学习与科普后。



        现在库里提奥斯已经知道,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真正的名字,应该是中国。



        而中国人自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三皇五帝。



        那是一群,在久远的远古时代,存在过的一些贤王。



        他们用着自己的言传身教,深深的影响了所有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



        直至今天,中国的国家机构和政府机构以及思想文化,依然深受那些远古的贤王影响。



        最高的统治者皇帝,也常常在命令和法律条文里,提及那些伟大人物的名字与言行,以此来强调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以及律法的合法性。



        甚至。就是皇帝这个称呼。



        也是由三皇五帝而来。



        抬头看了看张贴在一颗柳树下的一张白纸。



        库里提奥斯有些尴尬的摸了摸下巴。



        中国的文字,对他来说,简直太难了。



        那些方块字的笔画与结构太过于复杂了。



        哪怕是他,这样一位在罗马都算得上号的聪明人。至今也只认得几个简单的汉字。



        至于书写,那就更不可能了。



        库里提奥斯只能期待自己的几位刚刚结识的汉朝朋友,能帮他翻译翻译,那张贴在树下的白纸上的文字了。



        在中国这么久,库里提奥斯的最爱和最喜欢的中国造物。就是白纸了。



        这种轻便简单整洁易于书写的人工造物,在库里提奥斯看来,简直就是文明最好的载体了。



        与中国的白纸相比。



        罗马的羊皮纸,可以丢到厕所去擦屁股了!



        没多久,库里提奥斯的几位朋友回来了。



        “考举又要开始了!”一位年轻的士子手舞足蹈的说道:“陛下已经下诏,今岁七月初八,考举重开,明天起,所有士子皆可报名!”



        其他人也都是兴奋不已。



        他们留在长安的最大动力之一,就是考举。



        通过考试。获得官职,然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哎,恐怕,今年,我等儒门子弟,又要被打压了……”另外一位士子摇摇头叹道。



        去年的考举,儒家被法家、黄老派、墨家甚至是农家,联手狙击。



        朝中的列侯阶级们也强势反弹。



        最终。儒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许多考中的士子,都被波及,甚至有些人,本来明明都已经够资格能留在长安城的九卿衙门为官。最终,却被迫下放到了地方。



        而将那些清贵的职位,留给了列侯子弟。



        今年,恐怕,又要重演去岁的悲剧了。



        “没办法,谁叫我等儒门子弟。人微言轻呢……”有人愤愤不平的说道。



        长安的列侯和朝臣中,倾向儒家的人太少太少了。



        甚至,就是墨家,现在也比儒家在朝廷中的人脉更广。



        前任少府令岑迈,现在的郎中令义纵,据说,都与墨家关系很好。



        另外,当今天子,也是墨家的最大靠山。



        据说,天子每旬必去一次墨苑,与墨者们交谈。



        甚至还会常常让人从宫里将酒肉以及被褥等物,赏赐给墨苑。



        甚至,有传言,墨家的弟子,压根不需要通过考举。



        他们只要在墨苑里做出了成绩,天子,就会给予他们想要的一切。



        这让儒门弟子们,看着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库里提奥斯不知道这些事情,听了也是满头雾水。



        因此,问道:“诸君在说何事?什么考举?”



        其他人看了,呵呵一笑。



        面对这位可爱的夷狄使者,大家都觉得有必要好好给他上上课,普及一下常识。



        教化夷狄,那可是大功啊!



        于是,纷纷七嘴八舌的跟库里提奥斯介绍起了考举的来龙去脉和历史。



        库里提奥斯听了,却是更加迷糊了。



        想要让习惯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罗马人了解中国‘唯才是举’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传统,确实有些困难。



        但,好在儒家的人,别的长处可能不如其他诸子,但,耐心方面,他们是一绝。



        于是,大家就细致的给库里提奥斯说明了一下考举的制度和办法。



        库里提奥斯总算明白了过来。



        原来这是中国独创的一种全新的选拔官员的模式。



        不通过血统,不以爵位评论,单纯以知识作为评判标准。



        通过三轮由浅至深的考试,选拔地方和各个中央机关中的下层官吏。



        这个名为考举的模式,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是中国人,无论是奴隶还是贵族,都可以参加。



        通过三轮筛选后的人,可以出任镇长、百夫长一类的官职。



        而在未来,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可以成为国家的重臣。



        现在的中国贵族里,就有不少人,是从这个模式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他们中职位最高的。甚至做到了相当于罗马总督的位置。



        这让库里提奥斯目瞪口呆,简直无法置信!



        在罗马,别说是总督了。



        就是一个镇长,也需要有公民的身份。



        至于奴隶和平民?



        想要爬上去,只能是呵呵!在库里提奥斯离开罗马时。罗马的平民阶级就已经对此大为不满了,库里提奥斯听说,几位保民官为此想向元老院提议,加强对平民的优待,但可惜,直接被元老院驳回。



        而在东方的汉朝,阶级的界限,虽然有。



        但并不明显。



        从一个奴隶,做到总督的也并不是没有。



        库里提奥斯就听说过,中国的一位侯爵。在十几年前,甚至只是另一位侯爵的奴隶的儿子。



        但如今,这位过去的奴隶之子,现在已经是中国皇帝的亲戚,太后的侄子,一个名为魏其候的大人物的重要属下。



        统领着数万人的军队,甚至有传言,他将出任郡守,这相当于罗马的总督!



        “我要是将我在这东方的见闻,回去告诉罗马的公民们。恐怕,没有什么人会相信……”库里提奥斯不由得感慨着。



        但,对这一切,他除了感慨外。并无其他任何想法。



        东方的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政体,用什么模式统治。



        跟西方的罗马,关系不大。



        共和国的元老院和百人队长会议,也不会在乎一个跟罗马足足有三四年旅途距离的国家,用什么办法统治国家。



        但库里提奥斯还是决定。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个东方古国的社会和政治。



        或许在未来,他能借此,更进一步,成为一位保民官呢!



        嗯!



        库里提奥斯觉得,中国的平民的处境,罗马的平民们肯定会非常羡慕。



        等他回到罗马,或许可以打起‘像中国平民那样活着’的旗号,竞选,平民们肯定会将票投给他。



        带着这样的想法,库里提奥斯道:“诸君,我们还是回去吧,老师还在等着上课呢!”



        如今的库里提奥斯,与这些士子,算是师兄弟的关系,他们都是王臧的弟子。



        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库里提奥斯对于儒家的理论什么,感触不深,也没有什么身为儒家子弟的觉悟。



        在他看来,那位老师,跟他过去在罗马,教导他学习的家庭教师,差别不大。



        当然,必要的尊重,还是有的。



        在罗马,尊重老师,虽然不如东方的中国这样。



        但也很看重。



        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教出了亚历山大后,许多贵族都开始重视教师和学者了。



        ……………………………………………………



        刘彻这个时候,并不在长安。



        他数日前,就已经离开了未央宫,带着妃子和孩子们,前往甘泉宫避暑。



        这是他即位以来,首次在夏季,将办公地点移到甘泉宫。



        主要是为了将宣室殿腾出来,进行维修和翻新。



        刘彻让少府,制作了一块大牌匾,准备挂到宣室殿的殿堂之上。



        这是学的满清。



        满清在紫禁城的勤政殿上,挂了一块正大光明的牌匾。



        先别说,这个东西,满清的皇帝们信不信,但,最起码,忽悠了不少百姓和文人。



        后世的辫子戏,更是大赞特赞。



        在刘彻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宣策略。



        最起码,能忽悠人。



        当然,刘彻可没打算效仿满清,挂个正大光明的牌匾。



        因为,那根本不可能,也无济于事。



        政治本来就是黑暗的,政坛本来就是无数的黑箱操作。



        挂个正大光明,除了自欺欺人之外,别无他途。



        刘彻让人挂的是: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这是尧帝禅让给舜帝时发布的策命中截取出来的。



        全文是:兹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穷苦,天禄永终。



        意思就是:舜啊,现在我按照天命,将大位传给你,你要诚实恰当的执行中正之道,假如,天下的百姓陷入穷困之中,那么,上天就要收回赐予你的天命了!



        刘彻挂这个牌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提醒自己。



        同时,也给后世子孙画一条红线。



        你们可以吃喝玩乐,做木匠,炼丹什么的。



        但是,假如,百姓穷困,国家经济困难了,你们就等着做亡国之君吧。



        这是刘彻思虑了许久后,才选定的中心思想。



        并且,打算今后,将这句话,当成汉室政权的统治合法性来源进行宣传。



        就如同日后的天朝。



        将喂饱百姓的肚子,发展经济,作为国家的任务和目标。



        除此之外,商汤祭天时的祭文,刘彻也觉得,有必要勒石为记,就放在宣室殿的御座之前。



        这样,每一个皇帝,在登上御座之前,都会看到那段商汤鼎革之时对天所发的誓言:予小子履敢用玄社,敢昭告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在刘彻看来,中国古代的王朝帝王们,只要能读懂和记住这两位帝君的誓言和诰命,根本不会玩脱,也根本不可能出现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统治者们,压根不需要去学什么西方的民煮自由大宪章什么的,从老祖宗哪里,就能得到足够的智慧和策略。



        可惜啊,大多数人,都只是将老祖宗的话,当成了口号,当成了飙演技时,掉眼泪时的台词。



        而刘彻这么干,就是要逼着后来的子孙,不管怎样,至少在表面上,他得做个态度,做个表率出来。



        不然,他的皇位,马上就要不保!



        当然,这只是一个预防性的策略和保障。



        要真出个类似宋钦宗那样的奇葩,再怎么保障和预防也是没用。



        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脑残,能做出什么有智商的事情出来。



        人家硬要作死,你也无奈不是?



        所以,关键还是在自身,在于教育,在于传统。



        秦国七代君王的教育,刘彻看来,就很有必要学习学习。



        所以,刘彻现在来到了槐里县的茂乡。



        这个他未来的安息之所。



        虽然,视察自己的陵寝这样的事情,看上去怪怪的。



        但这却是汉室每一个皇帝的必修课。



        帝陵在汉室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帝陵的规格和制度,能直接反应出,当政的皇帝,对天下的态度和治政的思想。



        太宗孝文皇帝的霸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整个霸陵工程,尽量俭朴,尽量的没有加重人民的负担。



        甚至连霸山本身的地理地貌,太宗孝文皇帝,都禁止官员和后来者破坏。



        原因就是,他不喜欢也不想加重百姓的负担。



        到刘彻这里,帝陵工程,就开始承担更多的东西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