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开局就杀皇帝 > 第二百八十四章中牟城外

第二百八十四章中牟城外

        翌日,

        卯时初,

        寿春城,

        宫墙上禁军持刀而立,宫墙下火把如龙,底下身穿朝服的楚国官员更是已经等候许久,不似于往日谈笑风生的轻松氛围,此刻反倒是有些压抑,便是空气中都有一种沉闷的感觉。

        而这一切自然是因为昨日那魏使张仪肆无忌惮的言语,而今天也是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了,不论走向如何,仅仅是因为其中利息牵扯实在太大了些,便连带着昨晚那些官员退朝后都没能睡个安生觉。

        “张先生。”

        “还请上车一叙。”

        华美的马车旁上车帘被掀开,一个苍老的嗓音传出,看着迈步而过的中年文士,昭和的面色带着温和的笑意开口道。

        “那仪便却之不恭了。”

        张仪笑了笑迈步入车。

        “听闻先生昨日丑时方才出宫?”

        “承蒙陛下厚爱,在御书房中相谈甚欢,”

        “以至于忘记了时辰。”

        张仪对着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手。

        “哦?”

        “相谈甚欢?”

        “可为何老夫并未感受到半分陛下的欢喜。”

        昭和不可置否的笑了笑,以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和与陛下的私交,御书房的言谈自然是当夜一字不差的送入了自己府中,当看清那陛下浓墨重写下的八个大字后竟是惊讶得一夜未眠。

        陛下的字里行间透着毫不掩饰的讥讽之意,

        可至始至终对于这人的能力确是没有半分质疑的,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够高看张仪一眼了,可还是没想到在陛下心中,这人的评价竟是已经高到了如此地步。

        “窃国!”

        “窃国!”

        昨夜这两个大字在脑海中轰炸响,以至于一早便等候在宫门外,有些话自己也必须面对面对当年那个门客相谈一番。

        “嘭……”

        放在马车角落中一个木匣被昭和打开,扑鼻而来有一股墨香,张仪定睛看去上好的宣纸上有着龙飞凤舞八个大字。

        “还请先生赏鉴!”

        昭和将宣纸平稳的递出,目光死死的顶着张仪,那狭长的眼眸注视着张仪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

        “窃玉者辱,窃国者相。”

        张仪轻声念道。

        “好字!”

        “好字!”

        掀开宣纸,

        看完之后张仪赞叹出声。

        “这字,”

        “又大,又粗,”

        “落笔如千军万马所向披靡气势恢宏,收笔更是如同绝顶剑客收剑入鞘般干脆利落,毫不脱离带水,想来能写出如此好字之人定然不凡,单单便是瞅着这字里行间的气魄就晓得那人定然身居高位,在书法上更是颇有造诣。”

        张仪望着身旁得昭和一本正经的评析起来。

        “先生又何必如此?”

        “非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成?”

        昭和看着张仪语气也是渐渐冷了下来,有些话陛下那个身份的人不好说,可自己却顾不得那么多。

        “凡夫俗子若是起了歹意,”

        “最多不过行盗窃抢夺之事,所得图也不过是珠宝钱粮罢了,受到其害的也不过是一家一户,最多不过一乡一城的利益。”

        “可若是学富五车,腹中沟壑万千者,”

        “一旦心生歹意.......”

        “那所图又岂是区区钱粮珠宝能够满足的?”

        “其中损害又岂是寻常盗贼能够比拟的?”

        昭和目光灼灼的望着张仪一字一顿道。

        “哦?”

        “如此说来,在昭相的意思里,”

        “仪便是这白字黑字上的窃国之人?”

        张仪饶有兴趣的挑眉问道。

        “先生自知便可。”

        “商於六百里之地,扼乾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武关巨防,一举而轻重分焉!”

        “先生莫忘了自己答应的事,若是当真出了丝毫纰漏,我巍巍大楚便是舍了这咽喉要道,舍了这同盟之国,也要寻回先生,非要讨个说法不可!”

        昭和沉声道。

        “要知道在老夫眼中,”

        “先生可比这六百里商於之地来得重要!”

        “有些事情还请先生自重一些。”

        “离了口中三寸之舌。”

        “先生可就别无所有了。”

        昭和狭长的眸子中透着森冷之色,

        眼下更是毫不掩饰的威胁道。

        “在魏地之时,吴将军给外臣讲的是香火情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如今昭相更是直接给外臣头顶悬下了一把刀子,更加透彻直白一些。”

        “外臣能够得诸位如此看重,也是外臣的福分了,不过很多事情,明明知道结果会是怎样,你们还是会这样选择。”

        “因为不论是南阳三郡之地,补足骑兵短板,还是如今的商於六百里之地当做添头乾,楚结盟共同抗魏,皆是尔等所愿之事,皆是尔等有利可图。”

        “所以!”

        “尔等同样没有拒绝的理由。”

        “此乃阳谋!”

        “堂堂正正!”

        “昭相又能如何?”

        “若是想要!”

        “仪口中三寸之舌昭相只管来割便是了。”

        张仪毫不在意轻笑出声,

        昭和面色铁青默然不语,

        ……

        “吱呀,吱呀……”

        皇城外厚重的宫门徐徐开启,

        午门钟响,

        百官入朝,

        张仪自顾自的迈步走出马车往皇城而去,步履悠哉悠哉对于昭和的威胁丝毫没有放在眼中,因为自己知道在自己还有价值的时候,这天底下没有人能杀得了自己,即便恨之入骨也是如此。

        大殿之上,

        “外臣张仪拜见陛下!”

        “昨日外臣所提之事。”

        “还望陛下拿出个章程来。”

        流程走完之后张仪往前迈步郎朗出声,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张仪身上,望着那怡然不惧的模样心神流转。

        为臣者自然当揣摩圣意,朝堂之上没有人敢直勾勾的盯着陛下看,可偶尔抬头看着楚皇眼眸之中并没有丝毫怒意,在看文官最前列的昭和虽然面色不好,可同样没有丝毫阻止的意思,眼下大抵也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御史之中两人对视一眼睛,

        一同迈步而出,

        “启禀陛下!”

        “齐国乃是不忠不义之国,早些年间……”

        御史本就是朝堂之上口无遮拦之类,原本就可以捕风作影,何况中原诸国之间本就是恩怨纠葛不清,这趟看清了陛下的意思自然有的是愿意当枪使的人。

        “陛下,老臣恳请陛下断绝齐楚之交。”

        那头发花白的御史略微抬头看着楚皇没有丝毫的动作,眼下更是心中大定。

        “陛下,齐国素来以天下文风最盛自居,可谁又晓得斯文败类……”

        朝堂之上,

        唾沫横飞,

        看清了局势之后,所有的脏水不管有的没的全都往齐国身上倒,此番言语若是全部记录下来,可以算得上是罄竹难书。

        半个时辰之后,

        那些御史也是说得口干舌燥,

        那文臣最前列身穿紫袍的昭和与楚皇四目相对,后者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昭和苦笑一声终于还是走出了队列。

        ……

        “陛下,老臣附议!”

        昭和走到殿中高呼一声,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随着昭和的表态朝堂众臣也不在犹豫,一时间大殿之上跪满了人,楚皇低头望去全是乌泱泱的脑袋。

        “罢了,罢了。”

        “齐国虽礼乐崩坏,可奈何为盟。”

        “朕实在不愿负那盟友。”

        楚皇无可奈何的摆了摆手。

        “陛下!”

        就在楚皇做表面文章之时,

        一老臣咬了咬牙大喝出声。

        “齐国不通礼仪,也无教化。”

        “如那竖子一般不足以与我大楚为谋。”

        “老臣死谏!”

        “断交于齐!”

        ”说完,”

        “咚!”

        那老臣的额头竟是重重地磕在了深红色的地毯上,虽是不硬,可沉闷的声响确是在大殿之上传出很远。

        “陛下,臣等死谏!”

        “陛下,臣等死谏!”

        一众没脸没皮的老臣瞅准了机会自然也是不愿放过,一时间十余位臣子竟是一同跪倒在地,哀嚎不止。

        “这……”

        “哎……”

        “奈何众位爱卿如此。”

        “朕也不能一意孤行。”

        “实非朕所愿也……”

        “来人!”

        “拟旨!”

        楚皇长叹了一口气。

        张仪只是默默地看着这出朝堂大戏,说起来论演技这帮人比那些戏班子出身的角还要来的精湛,不过此刻自己看来有些可笑罢了。

        毕竟为君者讲究个名正言顺,

        明明是我不仗义在前,可这脏水必须的泼出去,泼得对方禽兽不如一般,临了,还得卖弄,卖弄,自己的大度,最后在一群老鞋帮子的

        “愿我楚,齐,魏,为盟于天下,”

        “而今齐国礼乐崩灭……”

        “遂解除同盟之宜……”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楚皇最后一句话音落下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跪倒在地的大臣齐整叩拜出声。

        “成了?”

        “竟真的成了?”

        大殿外那高大门客听着那道圣旨难以置信的喃喃道,原本以为是天方夜谭之事,仅仅在两日之间便见了分晓。

        大殿之外,

        “先生,孟常替我大魏一礼!”

        那身材高大的门客长剑顿地,

        竟是直接跪倒在地对着张仪磕头不止。

        “无需多礼。”

        张仪扶起跪倒在地的孟常轻念出声。

        “先生如今大事已成!”

        “回国之后定能青云直上,便是……”

        那高大门客说话时语调中都带着不了遏制的轻颤,出魏都后这两个月下来自己对于眼前这个似乎天塌下来都能云淡风轻破去的文士已经敬佩到了极点。

        “不着急。”

        “还得去一趟韩国。”

        张仪眺望着赵地的方向在心中轻念道,算算日子,想来如今殿下已经到了赵地,如今仅仅余下一个韩国,且待臣为您说来。

        ……

        赵国,

        中牟城外,

        绣有黑色蟒纹的徐字大纛在四方官方上徐徐露出,燕赵皆是居于北境,狄戎蛮夷杂居之地,素来民风彪悍,更早一些的时候,为了抵御蛮夷,赵国的都城是在更北端晋阳城。

        隐隐有天子守国门的意思。

        可奈何后代总想着靠近南边的地方,一则是便于窥视于中原腹地,二则,也是苦寒的日子过够了,谁又不愿意过几天好日子?

        讲到底南边总比北边好过得多。

        所谓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可到了后边仅仅余下一个燕地,

        自迁都于中牟后便是如此,

        毕竟长时间安逸的生活难免会让那些皇族,勋贵,享乐之人懈怠下来,便是骨子里那股子血性也会淡下许多。

        如今的中牟也算得上,

        城外阡陌田间,

        城内商贾不绝,

        赵国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

        在当今天下是仅次乾,楚,魏,第二等的强国,若是单单只论军事实力甚至于还要凌驾于楚国之上,毕竟长年与蛮夷交界,兵卒再不济也比多年不动武的中原兵卒强上许多。

        ......

        正值酉时,

        夕阳西下,

        中牟高大的城郭下,

        一清瘦老者正骑着一头驴子悠悠的往城外走出,定睛看去浅色布衣已经浆洗得发白,脚下的步履更是有线条露出,可周遭那股出尘之气却是让人过目难忘。

        “吱呀,吱呀...”

        十里之外一辆马车正徐徐而来,周遭还有数百名红衣黑甲的兵卒护卫在左右,那扑面而来的悍勇之气让素来彪悍的赵民也是为之侧目。

        “看样子他还是比我们快上一步。”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没有理会阡陌田间的赵民,而是起身感受着那天地间微弱的浩然之气轻念一声道。

        “这篮子已经漏水三,两个月有余了。”

        “想来里边的水也都该空了。”

        少年郎眺望着那中牟城的方向喃喃道。

        “殿下说的可是那孟夫子?”

        一旁的百晓生思绪流转片刻后问道。

        “自然。”

        “短短三两个月的时日便跑遍了天下,也是难为他老人家了,不过如今所谓的大势已经彻底扭转了,又岂是他一人可以改变的?”

        少年郎的言语中并没有嘲讽,反而带着几分唏嘘之色,深处还有一丝微不可察的惋惜,毕竟在永安城那一剑始终没有落下,他心底还是装着苍生百姓的,如名字一般修行百二十年得一身正气,本可以带着一身荣光隐退。

        “只是可惜,临了夙愿未成,心愿未了。”

        “还得身死于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