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515.新的合作方式

515.新的合作方式

        川省一直是薯类生产大省,红薯和马铃薯,种植面积1900多万亩、总产量2700多万吨,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有市场、有产业、有支持。

        所以科技支撑力度也很强大,川省的农科院都有薯类研究项目。

        绵阳农科院也是如此,在种植啊、养护啊、储存啊、加工啊都有涉猎。

        而其中重中之重,自然是品种。

        如今骤然看到一个味道如此甜美,口感如此独特,明显是好东西啊。

        而且都送到眼前了,还能让它跑咯!

        骆一航和王绍鹏,被请到一间会议室。

        茶水倒上,农科院特产摆好,负责人请出,专家们到位。

        大家一起坐下来聊一聊嘛,聊一聊加深感情。

        聊起来之后,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合作啊,共同开发啊,优势互补啊。

        即便骆一航已经说了这种红薯产量不高,亩产不过两千斤而已。

        绵阳农科院的人也表示不介意。

        “骆总啊,您要这样想,一个品种刚出来的时候产量,和种植技术完善之后能达到的产量,是不一样的。”

        “就像商薯19,我们这边现在普遍种植的一种红薯,零零年刚做区域实验的时候,亩产才四千斤。而到了一四年,把它脾气全都摸透了之后,亩产轻轻松松七八千斤,一万斤都常见。”

        不愧是研究红薯的农科院啊,数据张嘴就来。

        骆一航有些惊讶:“有这么夸张啊,翻了一倍还多。而且,需要十多年这么久?”

        “那是以前。”农科院的人摆摆手,“零几年的时候早育早栽技术还没弄出来,红薯一年只有一熟,需要的时间自然要长。现在不一样,现在能一年两熟,时间少一半。”

        然后人家又说了,产量的高低,品种是一方面,品种决定基准线。

        至于产量是高于还是低于这条线,得看土壤、光照、气候、病虫害防治,以及种植技术。

        而以上这些,绵阳农科院全都有。

        就差把合作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大家都是熟人了,又是合作单位,骆一航也不好拒绝。

        所以先给文英打了个电话,把事情说了一下。

        文英是无所谓的,她只管育种,培育出来就撒手不管,怎么合作怎么推广全是骆一航的事。

        她倒是省心。

        王绍鹏此时突然问了一句,“骆总,这红薯您那边在卖着吧,卖多少钱?”

        骆一航回答说:“我卖的是加工好的,二十五一斤。”

        王绍鹏点点头,假装恍然大悟的样子,“那原薯零售价十块差不多,地头价怎么也得三四块一斤。一茬六七千,一年两茬就上万了啊。”

        骆一航眼珠一转,懂了,王绍鹏倾向于和农科院合作。

        正好骆一航也已经倾向,就跟着补充道:“我卖的还行,种了一百亩,收了二十万斤;月中上的,月底差不多就能卖完,市场挺认的。”

        “对啊,毕竟是好东西嘛。现在的人啊,对吃喝肯花钱着呢。”王绍鹏紧接着应和。

        俩人这一唱一和,就是在要好处,谈条件了。

        合作嘛,得互利互惠,互帮互助。

        农科院这边也很痛快。

        可以拿出来三块试验田,加起来四百亩以上,并投入人力物力,还会向王绍鹏那边提供技术支持。

        而且早育早栽技术也没必要引进了,育苗这块农科院包了,他们一切都是现成的,经验也足。

        包括王绍鹏那边德阳的苗也包了,可以提供七百亩的种苗。

        条件是,农科院要种植经验和数据共享,以及优先引种权。

        骆一航则又添了一個种植出来的红薯优先采购。

        总体而言算是互利互惠。

        跟农科院合作的话,王绍鹏那边这次省心了,复制豌豆颠时候的模式,赚笔快钱,技术方面农科院包了。

        他现在的事业方向也不是农业技术,而是变成了做农业的商人。

        骆一航得到的好处是原材料供应,今时不同往日,七八百亩,一百五六十万斤糖墩墩红薯,还是能消化掉的。

        而且种权还是骆一航的,谁也抢不走。

        绵阳农科院别看付出这么多,但拿到一个优先引种权就完全能够回本,还大赚。

        而且赚两遍。

        地方农科院,受到当地财政拨款,有义务回馈当地。

        优先引种,等摸索出来种植技术之后,本地就可以先种,他们可太知道一个优秀的新品种在开始阶段有多挣钱了。

        这就是功绩,也是农科院的存在意义。

        而且农科院还有农业技术服务、咨询和培训;还可以成果转化,以及农产品售卖。

        第一年旱涝保收,骆一航全买走,赚钱。

        后面骆一航收不完了,他们自己还能卖,也赚钱。

        好处多着呢。

        ——

        这次合作就相当于年初时候在德阳王绍鹏那里搞的第一次区域试种。

        区别在于,豌豆颠时间短,几十天就行了。

        糖墩墩时间长,要半年。

        豌豆颠开始时候只有一处,糖墩墩是两处。

        还有豌豆颠时候种植技术是自己摸索,时娟和罗宏志长期出差就泡在了德阳。

        这次糖墩墩种植技术改成农科院去摸索,时娟不用长期出差了。

        但短期还是得来。

        谈完合作之后,农科院的人还挺急。

        当天就跟文英时娟那边开了个视频会议。

        详细了解了一番糖墩墩的技术特点、种植方式之类。

        骆一航跟着听了一段。

        说的是什么“价值高可以尝试用小棚,竹片片骨架,便宜简单,提早半个月上市也好。”

        “块茎比较小,密植也可以试试。”

        “高低垄技术能用上么,要不然都试验一下。”

        “……”

        结果就是时娟又要出差了,来绵阳一块研究研究。

        没办法,谁让文英是实验室科学家,种植这块并不擅长,而时娟是全能呢。

        ——

        处理完在绵阳的事情之后。

        骆一航和王绍鹏返回了德阳。

        先去看了王绍鹏联系的田地,一共三百多亩。

        因为合作方式改了嘛,骆一航也就不用再深入了解试验田的事情。

        大概看一下就好。

        这次包田、种植、养护、采收,全是王绍鹏的事情,骆一航只管最后定个价全给收走。

        看完回程的时候。

        路过了最开始的豌豆颠试验田。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