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完贾政的寿宴,并且向贾政等荣国府,等人贺完喜之后,贾瑞便回家了。
因为太上皇给的时间也快到了,所以贾瑞回家之后立刻就开始收拾行囊,准备一两日就待人南下。
贾瑞和薛宝钗新婚马上就要分离,自然是万分的不舍,不过作为一个有志向的妻子,薛宝钗还是非常支持自己的丈夫出去拼搏奋斗的。
因此贾瑞出行的衣物等随行物品,薛宝钗亲自为他早早的收拾出来,并且安排了几个机灵又懂事的小厮随行伺候。
在出行当天,薛蟠早早的就来了,等贾瑞起行的时候,薛蟠紧紧的跟在贾瑞的身旁,生害怕别人把他落下。
贾代儒,王老夫人,薛宝钗三个人亲自把贾瑞等人送出了门之后,看着贾瑞骑着马带着小时消失在宁荣街上,过了好半天,三个人才带着愁容,泱泱的回府去了。
贾瑞这一边带着小厮背着尚方宝剑,很快的就出城来,到了军营之后和张涛会合,之后又清点了赈灾的粮食和银子,这才带着人马,领着民壮向南而去。
由于是去救灾,所以贾瑞等人行军速度非常的快,只是几天就过了通州,然后一路乘船沿大运河南下,很快就来到了山东的边界。
再往前走就是德州了。
到了此处,贾瑞准备休息一夜,第二天大军再赶路。
结果,大军刚刚停下,他身旁的小厮就来报。
“大爷,琏二爷和一个叫做贾雨村的官儿,在外边拜候。”
贾瑞听了,愣了一下。然后就明白了,看来林如海的丧事办完了,贾琏这是北上的。
不过他怎么和贾雨村搞到一起来了?
对于这個贾雨村,贾瑞是非常的看不上眼,这就是一个白眼狼。
这个贾雨村,凭着贾家的关系重新入仕,最后又在贾家和王子腾的扶持之下,扶摇直上,最后官至大司马(兵部尚书)。
以他当时在朝中的地位,只要稍稍的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贾家就能够从轻发落。
可是结果怎么样,这家伙不但没有美言,反而落井下石,亲自担任抄家的活。
这样的小人,贾瑞能喜欢得了吗?
不过这一回他是跟贾琏来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暂时见他一面,等到自己回朝的时候,再给这家伙一个小鞋穿,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对于自己能够拿捏贾雨村,贾瑞还是非常有自信的,有太上皇的信任,贾雨村逃不过自己的手掌心。
“快请。”
随着贾瑞的吩咐,贾琏和贾雨村,这才在兵丁的帮助下,上了贾瑞的大船。
贾琏和贾瑞在官船的前舱相见。
贾琏仍然是前生印象中的那样,长得俊美,穿着也精美,一看就是富家的纨绔公子。
旁边的贾雨村出乎贾瑞的意料,因为他长得相貌堂堂,面相端正,让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不过这也正常,在古代当官除了文采方面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那就是长相。
如果你长得丑,即使是才学,再好也得不到进步。
如果你才学差一点,但是长得相貌堂堂,一看是正人君子的模样,这样的人上升的几率要大一些。
这就是古代人认为的相由心生。
贾琏见了贾瑞,只是拱拱手并没有行礼,但是站在贾琏身旁的贾雨村却躬身拜倒在地。
“下官金陵知府贾雨村,叩见钦差大人。”
贾瑞看着下边跪着的贾雨村,有些没想到这家伙竟然这样的有眼力见。
怪不得他能当大官呢。
原先对贾雨村心中的厌恶,随着贾雨村的叩拜也消失了一丝。
贾瑞上前一步搀扶起贾雨村口中说道:“贾大人,咱们都是为太上皇皇上办事,不必如此多礼。”
“不敢不敢。”
贾雨村说着不敢,脸上受宠若惊,小心翼翼的搀扶着贾瑞,像个仆人一样把他送到上座。
在旁边站着的贾琏看的有些目瞪口呆。
同时心中升起了一股异样感。
他走的时候,贾瑞只不过是在族学中厮混的,现在几个月不见竟然官致三品,而且担任钦差出巡地方。
如果不是两个人长得一样,他都怀疑贾瑞被人替换了。
贾瑞坐定之后挥挥手,让贾琏和贾雨村也落座。
这一回贾琏不像刚才那样大咧咧的了,他小心翼翼的坐在贾雨村的旁边,显得比刚才谨慎了些。
“扬州的事办好了吗?”
“已经办好了,这一回是带着林妹妹回京。”
“哦,林姑娘也在船上?”
“是,不过小姑娘脸薄,所以没有来见。”
贾瑞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哪里是小姑娘脸薄,而是这位心高气傲的林妹妹根本就不愿意搭理自己。
可惜了,今天是不能见这位和薛宝钗齐名的金陵十二钗了。
不过这都是小事,只要是林黛玉回了荣国府,两个人迟早会见面。
其实贾瑞心中对林黛玉只是有些好奇,至于说把林黛玉收入囊中,贾瑞是想都没有想过。
因为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在贾瑞的观念之中,林黛玉只能是远观,远远的看着是一个青春美貌的小姑娘。
可是要是放在自己身旁,那可就有些倒霉了,每天悲春伤秋,可不是贾瑞这种人能够消受得了的,还是留给贾宝玉吧?
几个人又在官舱之内说了些闲话,之后看到天色不早了,贾琏和贾雨村就识趣的告辞了。
经过这段小插曲之后,第二天贾瑞带着人马离船上岸,正式进入了山东境内。
在刚进入山东境内的时候,贾瑞还没感觉到有什么异常。
但是一两天之后,贾瑞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了。
只见到他路过的村庄,田地里的庄稼全部被旱死。
村里的男女老幼穿的破破烂烂,在附近的草地和山脚下挖这个种的野菜,树皮,草根。
有一次,贾瑞甚至看到有两家人为了一棵枇杷树的树皮,而大大出手,最后死伤三四人。
就这还是好的,又走了一两天,贾瑞看到路边陆陆续续有饿死的尸体,甚至许多小孩的尸体,残缺不全。
贾瑞都不用想,就知道这些残缺不全的尸体最后去了哪里。
看到这凄凉的一幕,贾瑞心如刀绞,但是想一想自己压着的三十万担粮食,面对几百万的灾民真是杯水车薪。
贾瑞皱着眉,带着大军缓缓向前,在晚天色放暗的时候在一处小村庄落脚。
之所以在这里落脚,那是因为向导向贾瑞说这里有几处水井,水源还算丰富,能够维持三千大军。
可是等来到这小村庄之后,贾瑞傻眼了。
这里的水井大部分都干枯了,只有一处还有些泥汤。
在这有泥汤的水井,边上百名的百姓,远远的看着贾瑞和他手下的士兵,敢怒不敢言。
贾瑞理解这些老百姓,因为这处水井是他们最后的水源了,要是连这点儿泥汤都没有了,这些百姓恐怕都得渴死。
贾瑞叹了口气,然后命令大军退出村庄,在不远处的干枯小河旁暂时休息。
大军安下营寨,领军的马头,匆匆的来找贾瑞。
“大人,咱们的水源可是不够了,要是再不补充水源的话,明天大军可就没法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