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唐朝好地主 > 第1103章 李家三年义务教育和扫盲班

第1103章 李家三年义务教育和扫盲班

        今天八连更了,码了整整一天的字,求大家来点支持给点动力吧!谢谢大家的月票和打赏,谢谢大家!

        琉求如今的农桑方面是非常不错的,琉求一个县,却有一个道那么大的地盘了,有的是土地,移民不断增加,开垦的田地也在不断的扩增,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的迅速增加了。

        可以说劝课农桑和户口增长,这两顶已经都极好。

        不过眼下文教方面却还不足,目前为止,也就琉求城里设了几所学校,但琉求岛上五万多人口,几所学校哪够。

        不过如果官办教育,那是要钱的。

        李家虽然已经把琉求的税收交给了县衙,但县里收上来的税他也不能随便自用,先得三分之一给李家,然后三分之一缴纳中央,三分之一缴福建道,三发之一留州。县里的财政,最后得由州里再拔款下来。

        如今李超提出李家出钱来办教育,各屯庄都建起学校来,并负责开支维持,这对范履冰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礼物。

        “怎么能让李家一家出钱呢,使不得。”范履冰连忙道。

        “都让李家出钱,也确实名声不好听。”李超见范履冰的态度,笑了笑,“要不这样吧,由我李家牵头,建立一个琉求文教基金会,向各方募捐。收到的钱呢,就用于在琉求建立学校,并聘请老师,供应学校开支,让移民琉求的百姓子女们,都有机会上学。”

        “在这里我提议,基金会收到的所有捐款都用于学校开支,基金会的运作开支,由李家单独捐赠,所有账目定期公开。”

        范履冰想了想,这比起李家一家来出资倒要好多了。

        “这个基金会就跟以前越王在长安灞上建立的白鹿书院一样啊?”

        当年李超建立白鹿书院,也搞募捐,也弄了一个基金会管理资金,账目透明。白鹿书院早已经成为了大唐最有名的书院之一,现在拥有小学、中学甚至有一个大学院,拥有三千多名学员。

        虽然论起规模来,远不如国子监八千多学员的规模,可做为一个私人书院,已经够厉害了。尤其是白鹿书院的名声好,里面的学生成绩也都很好,贞观开了四届科举,书院里已经有不少人考中明经和进士。

        而且白鹿书院大学院还获得了朝廷特颁的资格,大学院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每年朝廷的吏员考试,而白鹿书院学生的考试成绩也确实很好,已经为官府提供了许多优秀学员入职为吏。

        现在白鹿书院已经计划在汉京、洛阳各开一所分院,计划每院招生千人以上。

        不少人都说,用不了多久,白鹿书院就将超过国子监。

        李超在陇右时办的临潭书院,学生也超过了两千,名声很好。

        李超办学的名声是摆在那的,办哪所学就成功哪所。

        一个屯庄建一所小学,这个花费不少。

        这种事情其实官方来办更好,但让官方现在推行义务教育,肯定是不现实的。办学虽然要钱,但收获的名声也是极大的。

        中国古代,地方上,乡绅他都比较热衷于办学,哪怕只是办个小私塾,也能获得不少声望。李家不缺钱,但推行这种免费小学,确实能够收获许多名声。

        对于李超来说,琉求那就是他眼中的李家私人领地,办学,也能让琉求更快发展。

        “我计划是让每个屯庄都有一所小学,小学分为初小和高小,初小三年级,高小三年级。初小呢,五六岁可入学,希望履冰能用县衙名义下令,所有琉求百姓适龄子女,必须通过初小三年教育,这是强制性的。”

        “初小三年义务教育,免一切免费,学校还提供早午餐,发给校服、纸笔等。成绩优秀者,还可以发给奖学金。”

        “至于高小三年,则由百姓自愿选择。愿意继续读的,依然免费。不愿读的,也不强求。但如果是成绩好的,学校可以发给奖学金,让他们有机会读完。”

        把小学分为初小高小,也是考虑到实际情况。

        在许多百姓家里,五六岁到七八岁的孩子,还干不了多少事情,让他们父母送孩子来读书,如果是免费的,许多人家不是愿意的。但等到八九十岁的时候,这些孩子已经能在家里算半个劳动力了。

        有许多人已经不愿意让自己家半大小子继续读书。

        毕竟读书虽是好事,可供应一个孩子读出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读几年,不做个睁眼瞎就好了。

        再往上读,肯定要钱了,李家也不可能办起全民免费教育。顶多是免费的普及教育,小学六年能供完,都非常不错了。

        也确实有不少孩子,并不一定都读的出来,成绩不好,再多读也未必有出息,李超会认真对待实际情况。

        三年初小强制义务教育,三年高小则属于自愿。

        哪怕百姓的孩子只接受了这三年教育,那也非常不错了,起码他们不会再是文盲。

        小学教育不但要教孩子们识字、算数,也要推广大唐的官话。尤其是对于琉求这样一个全是移民组成的地方来说,推广官话非常有重要,这都是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当然,这也是一种恩惠,是一种收买人心的办法。

        小孩子们打小就接受李家资助的教育,他们从小就会留下李家是好人,越王李超是好人的印象。这种观念一旦留下,那就跟烙印一样了。

        “还有一件事情,等各屯庄的学校开起来之后,我希望能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对屯庄里的百姓进行扫盲。”

        “扫盲?”

        “不识字的就是文盲,睁眼瞎。识字不超过五百的,是半文盲。只有识字超过一千的,才能说不是文盲。”

        大唐的识字率才百分之五,有四千八百五十万文盲。

        这么多的睁眼瞎,对于一心想要推动工商业发展,想要改变这个时代的李超来说,那就是一只巨大的拦路虎。

        不识字就容易愚昧,不识字也会妨碍生产。工坊、商铺里,连字都不识的伙计,肯定大大影响工作。

        “办扫盲班,教百姓识字脱盲,同时也教他们官话,和一些简单的夷话。要不然,咱们这里天南海北来的移民,平时交流都成问题。”

        范文履对于李超提出这个天马行空般的扫盲班,惊愣了许久。然后他想了一会,如果这个扫盲班真的有效果的话,到时他治下琉求县百姓识字率从百分之五,哪怕提升一个点,也不得了啊。

        那可就是文教的赫赫功绩啊。

        若是到时识字的百姓增加个万八千的,那全县识字率就能上升到两三成,这就能逆天了。只怕到时就能直达天听,震惊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