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宫,东院。
一老一少两人聊了许久,也没聊出个所以然来。
半个时辰后,李子夜离开了东院。
孔丘站在小院内,看着眼前少年远去的背影,苍老的眸子闪过一抹流光。
这小家伙,对朝事一向表现得讳莫如深,轻易不肯发表太多意见。
重情,却又薄情,即便知晓漠北大军已开始实施屠城的战略,却依旧无动于衷,这份骨子里的冷漠,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太学宫外。
马车上。
李子夜透过车帘看着街道上的百姓,平静的眸子中不见丝毫波澜。
当初,蒙古铁骑和中原皇朝的战争,最终蒙古铁骑踏平了中原,赢得战争的胜利,从此改朝换代。
如今,漠北八部南下,情况和那时几乎一模一样。
大商,能挡得住漠北铁骑的锋芒吗?
历史,是否会再一次上演?
中原皇朝,最大的特点便是容易骄傲自满,认为中原之外的蛮夷皆不足为惧,殊不知,马背上的民族,能征善战,从衰败到崛起,仅仅只需要数十年。
如今的漠北八部,毫无疑问已有了和大商皇朝扳手腕的能力。
街道上。
马车驶过。
沿路的百姓明显少了许多。
纵然战争还没有波及到大商都城,但是,北境的城池接连失守,漠北大军又采取了屠城的狠辣手段,给了大商朝百姓不小的心理压力。
不多时。
马车到了李园。
李子夜刚下马车,一名下人便快步走来,着急道,小公子,十一皇子来府中等候多时了!
知道了。
李子夜点头,旋即朝府中走去。
前院,正堂。
十一皇子慕青独自坐在座位上,安静喝茶,脸上并没有太多着急之色。
让十一殿下久等了。
李子夜快步走来,行礼道。
李教习不必多礼。
慕青起身,伸手扶过眼前少年,轻声道,因为来得急,便没有下拜帖,不请自来,还望李教习见谅。
殿下客气。
李子夜应了一声,道,请坐。
慕青点头,在茶桌前坐了下来。
李子夜坐在对面,看着眼前十一皇子,说道,殿下既然来了,就说明,殿下也想要北上。
李教习真是料事如神。
慕青感慨道,只是,我不明白,李教习怎么知道,我想要北上?
猜的。
李子夜平静道,众位皇子中,就属十一殿下最是能征善战,如今,北境防线告急,殿下肯定坐不住,请命北上,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那李教习为何要让四皇兄阻止我?慕青不解道。
殿下手中有多少兵力?李子夜没有回答,反问道。
六万。慕青回答道。
比起北上的三位武王,战力如何?李子夜继续问道。
不如。
慕青实话实说道,不论忠武王的镇北军还是九幽王的黑水军,都是我大商朝精锐中的精锐,即便稍差一些的青羽军,装备的精良程度,也要在我的那六万人之上。
三位武王,手中的兵力,足有二十一万,而且全都装备精良,再加上北境各城的守军,数量上来说,已远远超过了漠北的十八万铁骑。
李子夜拎起茶壶,倒下两杯茶,神色平静地说道,若他们都拦不下漠北大军,殿下手中那点兵力,去与不去,差别也不大。
话虽如此。
慕青神色微沉,说道,但是,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商的百姓被屠戮,而无动于衷。
这些话,四殿下其实也说过,我为了劝住四殿下,费了不少气力。
李子夜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说道,这方面,十一殿下和四殿下着实有几分相像。
我明白李教习的好意,只是,如今在北境蒙受战争之苦的都是大商的军民,我身为大商朝的皇子,不能坐视不理。慕青轻叹一声,说道。
罗刹王,是我的小师叔。
李子夜突然转过话题,说道。
慕青闻言,神色微怔,片刻后,回过神,诧异道,此事为真?
嗯。
李子夜点头道,千真万确,此事,知道的人不多,却也不算是什么秘密。
仙子师父和小师叔,都很少提起师承之事,她们二人的关系,除了一些老家伙,估计没几个人知道。
况且,两人不和已久,十余年没有来往,就更没人会想到这层关系。
原来如此。
慕青这才明白,眼前李教习为何好心提醒于他。
殿下。
李子夜看着眼前十一皇子,正色道,听我一句劝,大商的军队,并没有对抗大规模骑兵的经验,而经验,是用人命堆出来的,如今尚且在战争的早期,正是伤亡最多的时候,殿下这个时候北上,太过危险,而且,也帮不上太多忙。
慕青闻言,目光微凝,道,李教习,你对骑兵很了解吗?
稍懂一点。
李子夜颔首道,殿下,你觉得,十八万骑兵,相当于多少步兵的战力?
慕青想了想,说道,这么大规模的骑兵,已很难用以前的经验去判断,据我推测,大概相当于四十万到五十万步兵吧。
少了。
李子夜平静道,骑兵若成规模,平原之上,一骑当八步,山路狭窄地带,一骑当四步,前提还是,漠北大军中没有更可怕的重骑兵,殿下算一算,大商要挡下这么庞大数量的骑兵,需要牺牲多少人?
慕青听过,神色立刻沉下,道,若李教习所言为真,就麻烦了,大商虽然也有骑兵,但是,全都分散于各大军营当中,数量十分有限,平时作战时,仅仅只是作为辅助,很少独立出动,如李教习所说,对抗骑兵,我大商朝的确没有太多经验,若用人命来堆,这场战争,即便大商最终赢了,也会元气大伤。
曾经,漠北八部不成气候,大商的据城而守,足以应付,如今,漠北举族南下,如此大规模的骑兵,战力着实可怕。
想到这里,慕青看向眼前少年,正色道,李教习,你既然对骑兵如此了解,可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有。
李子夜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