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走,我们去投奔董卓去~~~
东汉末年,盗匪横行。
女子出嫁,通常都需要有足够的护卫保护。
河东卫家迎娶蔡琰,自然是考虑到了安全问题。
他们派出了十余骑精悍的骑奴去迎接,外加卫家在河东之地的名气,等闲之人也不敢招惹。
可这些骑奴,半路上被某个不知名的强力人士给灭了。
等待护卫的蔡琰耽搁了行程,遇上了外出劫掠的白波贼,给掳掠回了老营。
也就是徐晃有见识,得知其身份后没享用,而是打算用人来换钱粮。
可去卫家送信的人,却是灰头土脸的回来了。
“卫家说,蔡氏女陷于贼巢,无颜入卫氏门第。他们不给钱粮,也不要人。”
听闻这话,陈然当即转首望向了蔡琰。
蔡琰的小脸上面无表情,好似早已经知晓了会是这般结果。
徐晃曾经做过郡吏,对这些倒是有所了解。
他小声对陈然说道“主公,卫家乃是士族,关注颜面。蔡氏女家中跟脚不足,自是如此。”
士族也就是所谓的书香门第,门阀的入门级存在。
家族颜面,自然是远高于一切。
就像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他们家的面子比金子还贵重。
蔡琰吃亏在她父亲蔡邕因为党争而倒霉,十几年来都处于逃亡状态,跟脚不硬。
若是蔡琰出身袁氏,别说只是身陷贼巢,就算是抱着龙凤胎去卫家,卫家都得捏着鼻子认下来。
“不给就不给吧。”
陈然倒也没很在意“姑娘有何打算?可要去寻蔡议郎?”
蔡琰微微垂眸“小女子也不知家父身在何方。”
她倒是想回去寻父亲,可惜蔡邕到处流亡,现在去哪儿了都不知道。
实际上蔡邕要等到董卓入主朝廷之后,才会被赦免回朝。
算算日子,倒也不算太远。
“既如此,姑娘就暂且跟着我等。待到寻着了蔡议郎踪迹,送姑娘去寻亲如何。”
蔡琰没别的选择。
不知道父亲在哪,未婚夫那边又不要她,还能怎么办呢。
难不成要自己跑出去?
别说笑了,她若是敢自己跑路,天没黑之前,就得被不知道哪儿的贼人或者是黔首给压在床上舒坦。
陈然望向徐晃“召集众人,我要点兵。”
徐晃麾下的人手数量不少,足有五六千之众。
可真正的青壮却是不多,只有两三千人罢了,其他的都是家眷。
陈然点兵之后,倒是对青壮们的素质略显满意。
这些青壮们,很明显都是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并非明末那种麻木不仁的农夫。
大汉在军略方面,用的是‘藏兵于民’的策略。
黔首们就兵,兵就是黔首。
青壮年都要服役,都要接受军事训练,可以说只要是个男人就都是预备役。
也正是因为如此,汉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游牧部落却是始终处于被压制状态。
毕竟面对着数百上千万接受过军事训练的男人,什么样的游牧部落也得老实挨揍。
要一直等到司马家‘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外加八王之乱勾结外人进自己家打自己人,才给了游牧部落真正侵略中土之地的机会。
点兵之时,徐晃向所有人正式宣布,陈然成为自己这支兵马的主将。
‘徐晃修改已达成,现在发放奖励。’
‘发放青椒肉丝盖浇饭,十万份。’
陈然‘(︶︿︶)’
你这奖励真奇葩,我得吃多少年才能吃的完?
自己吃肯定会吃腻,不过好几千人一起吃,那就不够用了。
正式接管兵权的第一天,陈然就请所有人都吃了一顿盖浇饭。
虽说大家伙都没见过什么青椒,可肉却是认识的。
至于大米饭,更是有许多人很久未曾吃过了。
一顿肉香满满的盖浇饭请下来,众人立马将陈然供奉起来,表示坚决追随陈将军鞍前马后,愿效犬马之劳。
蔡琰也吃了一份。
她好奇的地方在于,这些东西都是哪里弄来的?
陈然不会向任何人解释,愿意吃就吃,不愿意吃就滚蛋~~~
“主公。”徐晃略显紧张的上前禀报“杨奉得知我等这边之事,已起数万大军前来征讨。”
陈然自是不急,他干脆询问“杨奉所部战力如何?”
“与本部相差无几。”
“那就行了。”
陈然起身嘱咐道“粮食,财货,马匹,牲畜等等,都散乱仍在营寨之中。老弱退入山林,青壮随我埋伏于侧。”
杨奉要来讨伐背叛了自己的徐晃。
他号称起了数万大军来讨伐,可实际上就算他有这么多人,也不可能都带来。一半以上的老弱还在营中,保护老弱的力量,防备其他方面的力量都要留下。
最终跟着来的,也就是四五千的青壮罢了。
这些人杀到谷前,见着营门大开,疑惑之下派人入内,旋即得知里面的人早就跑光了,只留下了满地的物资。
众人当即一拥而上,各种哄抢。
甚至为了抢夺财货,自己人之间都拔刀子互砍。
杨奉也没有办法控制。
这等事情就连朝廷的官军都不可避免,他麾下的乌合之众更是控制不住。
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抢够了之后,再行整顿。
就在此时,徐晃亲率数百名,用三份盖浇饭招募的勇士,从营地里的埋伏之地杀出,到处乱砍乱杀,还高喊各种话语用来扰乱军心,引起混乱。
外面的杨奉听到营中喊杀声震天,当即派人入内支援。
乱哄哄的调兵之际,陈然带着青壮从身后杀出,顿时惊的杨奉所部阵脚大乱。
“别慌!他们人不多!”
马背上的杨奉,竭力想要控制陷入混乱的兵马。
可遭受伏击前后夹击情况不明,这等时候除非精锐,否则谁也得乱。
满头大汗的杨奉忙着收拾队伍之时,只见一骑快马好似利刃切肉一般,横扫面前的一切,直奔自己而来。
感受到了危险,他当即挺矛上前迎战。
哪怕是在大汉的官军之中混日子,也得有足够的武力,方能服众。
像是袁绍,曹操等人其实个人战能力并不差。
而贼军之中,那就更是如此了。
武力值不足,早就被人干掉了。
杨奉的武力值不低,也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他选择正面硬刚。
然后
两边快马交错,只一个照面的功夫,杨奉就被刺于马下!
“杨奉已死,降者不杀~~~”
陈然招呼众人高呼,战场局面已然是一边倒。
战斗清扫战场,真正战死的人不过数百而已,毕竟杨奉所部大乱之后,忙着到处逃跑。
俘虏倒是有两三千之多,剩下的那些,全都逃之夭夭。
徐晃很是高兴“主公,去攻打杨奉的老营吧。”
在他看来,接下来就该是吞并杨奉所部,然后再吞并白波贼各部了。
可陈然却是干脆摇头,且提点于他“你的眼界不高,只局限于这河东太原之地,你应该睁开眼睛看天下,好生看看天下走势。”
徐晃一头的雾水。
他之前不过是本郡小吏,这也是非门阀世家,也不是刘姓宗室出身之人,更加不是外戚与宦官的顶点了。
后来入了白波军,也都是在河东郡内打转,哪里会去看什么天下。
“皇帝死了,新君登基,朝中风云跌宕,要出大事。”
徐晃依旧不解,朝廷那边的事儿,都是门阀世家与官宦子弟,再加上宦官与外戚的事儿,与我等何干?
陈然也不多做解释,干脆询问“你可知并州牧何在?”
这個徐晃倒是知道“听闻是屯兵于安邑一带。”
“好。”
陈然笑容不减“整顿兵马物资,咱们去投奔并州牧。”
所谓并州,乃是河套云中,太原上党等地。
现任的并州牧,则是天下闻名的豪杰,董卓。
没错,在当上太师之前,董卓的确是天下闻名的豪杰之士。
平定西凉叛乱之后,董卓被皇甫嵩连捅两刀,不得不离开西凉根基之地,仅仅带着数千铁杆心腹去往并州上任。
不过他得知皇帝病重的消息后,当即停留在了河东观望局势,不再往并州出发。
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打算趁乱弄些好处,最好是能把自己调回西凉去。
可未曾想,已经下定决心要取大汉而代之的袁家,选中了董卓来做脏刀。
袁绍以私人的名义,大将军何进以朝廷的命令,调遣董卓所部入雒阳。
这一切的起源,明面上是十常侍之乱。
新皇年幼,权势掌握在何太后的手中。
而何太后的哥哥,也就是外戚何进成为了大将军。
这也算是大汉的一个传统了。
可何进是杀猪户出身,哪里能玩得过那些世家门阀的心眼子。
何进与十常侍争权,在有心人的调拨吓,两边逐渐不死不休。
用曹操的话来说‘只管甲士入宫,斩杀殆尽就是,何须招外兵入京!’
可袁绍却不同意,反倒是立主招董卓过来杀人。
明面上自然是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可实际上,不过是袁家看透了刘氏天下的衰败,想要乘机取而代之。
而此时被袁氏当做脏刀的董卓,正处于实力最低谷,身边只有数千人马,且粮饷不济。
当他得知有名唤陈然字子厚之白波将领,率数千青壮携大量辎重来投,顿时大喜过望,甚至主动出迎二十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