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列强路 > 第一百零二节 渡江

第一百零二节 渡江


    第一百零二节 渡江
    汉军如此大动静,自然瞒不过各国洋人,各国领事纷纷向大汉外‘交’部打探消息,林显扬只是打着哈哈应对,对于北伐之事半句也不肯透‘露’。
    对于林显扬的态度,各国领事虽然有点不爽,只是也无可奈何,英法的力量已经陷入克里米亚战争中,去年大汉水师舰队对福建海域进行封锁,英法两国尚且默认,此时更加不可能对汉军作出什么反应。
    这天,林显扬刚送走美国领事麦莲,一名助手过来禀道:“大人,俄国公使普提雅廷来访。”
    林显扬皱了皱眉,心中很不待见普提雅廷,大汉与俄国并没有建‘交’,也就是说普提雅廷这个公使其实只是俄国人自封,大汉并没有承认他外‘交’人员的身份,之所有如此,是因为去年普提雅廷没有搞清楚情况,竟然要求仿英、法、美三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俄国人的这种要法当然被汉军一口拒绝,不过没有拒绝俄商在上海贸易,此时俄罗人要来上海并不容易,事实上来到上海的俄国船只一年加起来也只有十来艘,汉军对俄国人自然也不会太重视。
    “算了,带他过来吧。”林显扬本不想见,不过,俄国好歹也是一个北方大国,以后肯定还要打‘交’道,也不好将关系闹疆。
    “是。”助手应了一声,不久,普提雅廷高大的身躯出现在林显扬面前。
    双人简单问好后,普提雅廷迫不及待的问道:“林阁下,我想问一下,贵军目前正在各地集结,是否要对北方朝廷展开攻击行动?”
    “抱歉,这是我军的军事秘密,无可奉告”林显扬以标准的外‘交’辞令应对道。
    “不,阁下,为了避免两国间发生误会,如果贵军有对清廷的行动,必须告知。”普提雅廷急道。
    林显扬心中忍不住好笑,这个俄国人以为他是谁,竟然要自己将汉军军事机密必须告诉他,他冷笑道:“普提雅廷阁下,好象贵国与我朝并无签约,谈不上什么误会不误会,好了,如果是为这件事而来,阁下可以回去了。”
    俄国人此时被称为欧洲压路机,陆军战力强大,竟然与英、法、普鲁士等国同时‘交’战,早已经养成自高自大的‘性’恪,在与清廷‘交’往中又占尽便宜,尤其看不起黄种人。
    普提雅廷无疑继承了俄罗斯人这种自大的‘性’恪,正因为如此,去年刚到上海就敢向汉军提出租界的要求。到现在依然没有什么觉悟,听到林显扬有赶他走之意,他顿时勃然大怒:“阁下,你或许不知俄罗斯的强大,才会有这种言语,若是恼怒俄罗斯帝国,百万大军转向,饮马长江并非难事。”
    林显扬的脸‘色’黑了下来:“普提雅廷阁下,你这是对大汉发出战争威胁吗?”
    “不,我只是提醒阁下对俄罗斯帝国的尊重。”普提雅廷摇头道,他当然知道前面的话作不得数,俄罗斯虽然有百万大军,只是要调到亚洲来却并非易事,更不要说打到长江。
    “尊重是相互的,我认为阁下的言词并无尊重的必要,本人还有其他要事在身,阁下请回吧。”
    “好,好,林显扬阁下,你会为今日的言词后悔的。”普提雅廷再也无法待下去,怒气冲冲的走了。
    普提雅廷之所以对汉军动向如此关心,是因为俄罗斯正在对清廷对领土的划分进行谈判,就在今年五月,俄军将领穆拉维约率船七十多艘,哥萨克士兵千人闯入黑龙江。
    面对俄军的入侵,无力抵挡的清廷无奈开启了对两国边界的谈判,如今谈判还没有结束,如果普提雅廷能够打探到汉军动向,对于俄国谈判无疑极为有利,只是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
    出了汉军外‘交’部大部,普提雅廷越想越气,只是他明白目前要想找汉军的麻烦几乎不可能,如果要找,也只能由清军去找,想到清军时,普提雅廷眼睛一亮,急忙回到屋中写信,以他的判断,汉军进攻目标必是北岸清军无疑,他要先对清军提出警告,让清军提高警戒。
    当然,他也知道以清军的水平就算提前得到警告,也不太可能挡住汉军的进攻,陆军他并不知晓,只是却知道汉军有全蒸汽动力的铁甲舰,这种铁甲舰即使伟大的俄罗斯帝国也还没有建造,以清军的实力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汉军过江,不过,即使能恶心一下汉军也好。
    虽然林显扬对俄国人并不在意,发生了这样的事,林显扬还是第一时间向王韶作了汇报。
    “俄国人。”王韶轻轻的敲着桌子,后世若说伤害中国最深的自然是日本,可是真正割去中国最多土地的却是俄国,总共数百万平方公里,若是历史没改变,再过数年俄国就会与清廷签订几乎不‘花’任何代价就白白割走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今清廷比历史上更加窘迫,以俄国人的贪婪,或许不用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时就会提前‘逼’清廷签订这个条约。
    不过条约是要用实力来支撑,没有实力的条约就和废纸无异,王韶倒不太担心清廷会签订条约割让土地,中国要崛起,成为列强中的一员,必定会与俄罗斯一战,只要战胜了俄罗斯,以前所有条约自然成为废纸。
    “嗯,林爱卿做的很好,眼下我们与俄国人都是鞭长莫及,对于俄国人所有无理要求都可以直接拒绝。”王韶肯定了林显扬的做法。
    林显扬顿时一阵轻松,问道;“王爷,那要不要将俄国人驱逐出上海?”
    “这倒不必,俄国人过来是给咱们送钱来了,又何必赶人?”
    “这倒是。”听汉王这么一说,林显扬也‘露’出一丝笑意。
    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俄国与清廷之间就开始了贸易来往,还因此兴起了一个繁荣的边贸城市恰克图,不过从去年开始恰克图已经萧条下来,这是因为晋商运送给恰克图的主要货物茶砖源头在福建,如今福建已是汉军地盘,晋商手中没有茶砖来源,恰克图的贸易自然萧条下去。
    当然,恰克图之事林显扬并不了解,只是俄国商人来到上海后,最需要的就是茶砖,他们购买大量茶砖,却只能出售一些皮‘毛’,这些皮‘毛’在南方根本卖不起价,只能掏出大量金银来购买。
    福建的茶叶在失去晋商这个出口平台后,也急需开拓新的销售渠道,俄国人在上海买茶,等于跃过晋商这个中间商的盘剥,对双方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大汉历二零五六年,九月十五这天,天‘色’有点‘阴’沉,一大早江面上开始起雾,只能模模糊糊看清百米左右的距离。
    长江北岸,一队衣着破烂的清军正在巡逻,这队巡罗的清军总共十人,在一名小头目带领下,不时用长长的竹杆拨打一下江边茂密草丛。
    这队清军巡罗的目的并不是防备汉军的偷袭,而是防止百姓偷渡,自从丢失江南后,清廷加紧了对江北的盘剥,使得许多本来生活还过得去的农民开始陷入困境。
    而汉军境内普通百姓的日子却蒸蒸日上,汉军不但减免了诸多苛捐杂税,而且又是通铁路,又是开办大量工厂,即使是没有田地之人,只带一双手脚,也可以很容易找到活干,过上不错的生活。
    两边官府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自然引起百姓南逃的热‘潮’,甚至连一些有地的农民也宁愿丢下自己的田地逃往南方,最高峰时,每天江北都有五六百人乘船逃往江南。
    发现这股逃亡风‘潮’后,清廷上下大惊失‘色’,马上下达禁令,只是水师已经名存实亡,根本不敢下水,只能下令片板不得入江,沿岸渔船也被收缴一空,即使如此,依然每天有人偷渡,清军只得日夜巡逻,严防死守。
    “快,伏下,大家不要动。”江边草丛中,正藏着十数名等待偷渡之人,看到清兵巡逻队过来,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几名半大孩子更是差点要跃起来逃走,好在被旁边的人及时发现,急忙按倒在地,这才没有暴‘露’。
    满清对逃亡的百姓处罚极严,被抓到后一般就地处斩,有些人头还挂在一旁示众。
    巡逻清军很来来到他们藏身的草丛附近,所有人连大气都不敢喘,好在这队清军并没有认真检查的意思,直接从他们不远处走过,对话清晰传入众人耳中。
    “**,这日子没法过了,每月只有一斗米,二千文大钱,这种白锡钱三文当一文都用不出去,再这样下去,家中非饿死人不可。”
    “唉,谁要我们不是满人呢,那些满人什么事都不做,过的日子比我们还好。”
    “就是,那些满人一来,我们的粮饷就下降了,当初这些人怎么没有……”
    “嘘,这话不能‘乱’说。”
    “要说,还是汉军境内好,听说普通工人只好做得好,一个月可以拿十块银元。”
    “十块银元,我一个月只需要三块就好了,有三块银元就可以天天吃大米饭。”
    “要不,我们也去南边罢了。”
    “住口,胡说八道什么,你们不要脑袋了?”一个严厉的声音响起,清军稍作沉默,其中一人道:“大哥,我们刚才只是开个玩笑。”
    “对,大哥,我们只是开个玩笑。”其余人也跟着道。
    “快看,江面上是什么?”一名清军突然大声叫起来。
    其余人连忙转头看去,顿时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突然之间,江面上一下子涌现无数船只,每艘船上全是密密麻麻身穿绿‘色’军装的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