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列强路 > 第七十八节 福建攻略(二)

第七十八节 福建攻略(二)


    第七十八节 福建攻略
    向荣可以领大军一走了之,作为福建总督的李廷钰却不能走,他有守土之责,而且他要报闽浙总督王懿德的知遇提拨之恩,结果一犹豫就走不了,被汉军重重包围。
    李廷钰出身将‘门’世家,二十二岁时承袭三等伯爵,授二等蓝翎‘侍’卫,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李廷钰时任‘潮’州总兵,率四百多名亲兵驻守威远炮台,而关天培守靖远炮台。
    鸦片战争时面对英军的入侵,威远、靖远炮台都奋力反击,关天培的靖远炮台首先失守,关天培壮烈牺牲,英军全力攻打威远炮台,李廷钰弹尽粮弹,又迟迟得不到增援,无奈之下只得撤出炮台。
    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去职,作为主战一派,李廷钰也受到牵连,被夺职回家,闲置了十年,直到今年小刀会起义,王懿德以李廷钰将才难得,重新向朝廷推荐,李廷钰才起复,此时他已经六十一岁,一下子提为福建提督。
    对于王懿德的推荐和提拨,李廷钰无疑是分外感‘激’,因此在镇压小刀会起义时颇为卖力,足有数千小刀会众死于李廷钰刀下,被小刀会直接称之为李屠户。
    对于这位李屠户,汉军原本没有放在心上,不过是一个满清老官僚罢了,在包围的第一天就发起了强攻,强攻一起,汉军马上就发现李廷钰是一块硬骨头,李廷钰手下不但装备了数千支火枪,而且还有十余‘门’大炮,借着城墙掩护,与汉军展开对‘射’。
    原来李廷钰一直对于洋人犀利的火器难予忘怀,满清将他重新起复后,马上劝说王懿德向洋人采购大量火器,王懿德同意了他的要求。五个通商口岸,福建独占厦‘门’和福州两处,洋人来往较多,李廷钰很快就采购到了所需军火,其部才会有这么多的火器。
    发现清军有着诸多火器后,汉军顿时放慢了进攻节奏,不再强求一次消灭清军,这一放慢动作,却宛如小刀割‘肉’,打得城中清军叫苦不迭。
    建宁府的城墙早已让汉军炸开多处,清军并没有城墙优势,双方只能进行巷战,因为汉军处于攻的一方清军才能有地利优势,只是这点地利优势却不足予弥补双方巨大的武器和素质差距,汉军的后膛枪远比清军火枪‘射’得‘精’准,‘射’距更远,汉军还有手雷优势,素质方面,汉军已经有不少从军一年的老兵,清军虽然不少是几年的老兵油子,在火器方面与汉军相比却差得远。
    汉军一放慢进攻,双方伤亡比迅速拉开,开始的一比二,迅速上升到一比四,一比六,甚至一比十,短短数天时间,清军伤亡二千余人,丢掉建宁城的一半,若不是李廷钰治军严励,剩下的清军早跑了大半。
    对于李廷钰的被围,最着急的莫过于闽浙总督王懿德,他亲自跑到龙岩哀求向荣出兵,只是向荣好不容易从建宁跳了出来,哪会再自动跳进去,不停找各种借口拖延。
    又是数天过去,建宁府的清军伤亡已达三千余人,李廷钰再也阻止不了部下逃亡,他的部下锐减到不足四千人。
    “大帅,突围吧,守不下去了。”他的副将劝道。
    李廷钰的副将是当年跟随他一起镇守威远炮台的老兵,面对副将的相劝,他只是摇了摇头:“丢了建宁城,老夫又还有何脸突围,此事不必再说,老夫已作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你们有谁愿意突围,那就走吧,我不拦着。”
    “大帅不走,我们也不走。”其余亲兵都异口同声的回道。
    “好,好。”李廷钰大笑了数声,问道:“你们说,这些贼军的火器与当年的洋夷相比如何?”
    一名老兵回道:“大帅,除了火炮不足外,赋军的火器比洋人还要犀利。”
    “是啊,贼军火器比洋夷犀利,可毕竟还是从洋夷处买来的,十余年时间,洋夷的奇巧yin技进步如此快速,大清却一直固步不前,真不知数十年后又会怎样,好在老夫就要走了,看不到这一步。”
    说完,李廷钰脸‘色’沉重,或许当初与洋夷‘交’战时就不该撤下来,与关天培一起战死疆场多好,也不必受之番忧心之苦。
    所有人脸‘色’都变得沉重起来、他们即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也看不到大清的未来,按理到了此时,他们不应该留下来,至少可以悄然而走,只是出于对主帅的敬仰,还是选择留下来。
    接下来清军崩溃的速度更快,两天后,李廷钰身边只剩下数百人集中在府衙抵抗,其余清军或死或降,再也不剩一人。
    一名汉军团长看着府衙中还在抵抗的清军,不禁摇了摇头,为了攻占建宁府,汉军伤亡已过千人,虽然比起清军的伤亡来说不算大,可是这已是汉军最大的伤亡,他不想再‘浪’费士兵宝贵的生命硬冲。
    可惜这群鞑子到现在也不肯投降,既然如此,那就只好不客气了,汉军团长如此想,道:“命令炮兵,覆盖‘射’击。”
    “是。”
    “轰隆。”
    随着汉军炮兵对府衙炮击,府衙的清军伤亡惨重,半天之后,清军最后的抵抗终于瓦解,十二月二十一日,汉军攻下建宁城,清军福建总督李廷钰以下大小官员数十人全部阵亡,其所部一万余人,伤亡五千,被俘四千余人,还有一千余人脱入军服,化装成平民逃走。
    建宁一下,虽然四周还有不少县城挂着清廷的旗帜,却再也没有大股的清军,汉军以连为单位,分散开来接收各县,基本上只要汉军大旗一到,城上就开‘门’投降,少数几个顽固的县城被汉军用炸‘药’炸开城墙,杀入城中后,原本想要抵抗的清军马上四散而逃,官员则成为汉军的俘虏。
    到了年底时,福建八成地盘已经落入汉军手中,只剩下龙岩和背靠广州的地盘还在清军手里,鉴于马上就是年关,而龙岩的清军聚集了三万余人,非短时间能攻破,汉军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开始转入休整。
    南京,街上已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像,许多地方都挂上红灯笼,一幅迎接新年的气象。
    今天的新年可不一般,前线又传来了胜利的消息,大汉已经拿下福建大部分地盘,汉军起事不过一年多时间,如今已经拿下三省多的地盘,统治的民众达到六千万,这样看来不用几年,岂不就可以一统天下吗。
    对于汉军最终取得胜利,如今谁也不会产生怀疑,这是汉军用一场场胜利换来的,甚至连洋鬼子也在汉王面前低头,答应赔偿他们打死的华工一人一千两银子,乖乖,以后咱们的命也‘精’贵了,不能随便让洋人欺负。
    汉王府同样张灯结彩,‘侍’‘女’和下人们早将整个王府打扫的干干净净,整个王府被装点一新。
    在汉王府的侧院,各个‘侍’‘女’下人分外小心,走路都轻手轻脚,生怕惊忧什么人,而王韶正坐在院子正中的厅内,用关切的目光看着自己的侧妃陆琼。
    陆琼坐在椅子上,脸‘色’有点苍白,她正伸出一只小手,由一名五十多岁,胡子‘花’白的郎中搭着脉,这几天,陆琼感到不舒服,又是头晕,又是呕吐,这才请了郎中来到王府诊断。
    这名五十多岁的郎中是南京城最有名的大夫,姓徐,据说是名医徐大椿的后人,只是要给汉王侧妃瞧病,心中还是难免有点紧张,手搭上半天,却一直没有作声。
    若不是这位徐大夫都已经五十多岁,王韶恐怕怀疑他是不是故意吃自己妃子的豆腐。
    突然,徐大夫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收回搭脉的手,拱手道:“恭喜王爷,恭喜王妃娘娘,这是喜脉。”
    “喜脉,当真?”王韶还没有反应过来,陆琼脸上已经泛起红‘色’,显得‘激’动不已。
    “当然,徐某行医四十年,绝不会看错,若是有假,甘愿摘了招牌。”
    “恭喜王妃,贺喜王妃。”两旁站立的‘侍’‘女’娇声道,她们眼中‘露’出羡慕不已的目光。
    王韶也反应过来,心中欣喜不已,叶蓁的肚子一直不见动静,他还以为自己出了问题,没想到自己并没有什么问题,一时之间,又是欣喜,又夹杂着一丝茫然,自己要做父亲了吗?
    “来人,赏徐大夫诊金一百两。”
    “多谢王爷赏赐。”徐郎中连忙道谢,一百两的银子不少,只是徐郎中名气够大,更多的赏赐也得到过,不过汉王的赏赐却分外不同,有了汉王这个赏赐,以后徐家的医‘药’生意不火也难。
    “其余人也各有赏,每人先到柜上领十两赏银吧。”
    “谢王爷,谢王妃。”‘侍’‘女’,下人也是一脸惊喜。
    当天,王妃有喜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南京城,汉军的文武官员比前线打了胜仗还要高兴,纷纷登‘门’道贺,差点要将汉王府‘门’槛踏平。最高兴的莫过于陆建瀛,听到‘女’儿怀孕的消息,不顾自己的年龄,兴奋的跳了起来,随之,陆家也是贺客不断。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