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5章 假的

第35章 假的

        褐红色的外墙,宽阔的大门,粗柱的立柱与围栏,门头上立着一幅巨大的岩雕画。

        小学生来了都会看伟大的苏联红军与英勇的蒙古勇士抵抗日本侵略者。

        李定安盯着浮雕看了好久,又嘀嘀咕咕“看,像不像王处长?”

        “哪个?”

        “个子最矮,拿武士刀,长小胡子那个!”

        于徽音抿着嘴,捶了他一下。

        李定安“呵”的一声骂他是鬼子都算是轻的。

        说好的今天带他来涨涨世面,好见识见识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王处长是怎么给别人送礼的。王永谦倒好,整个考察组从上到下,一个不落,全带回来了。

        还见识个屁?

        总不能往哪一扔就不管吧,没办法,李定安带他们来了阿尔拜赫雷(前杭爱省省会)博物馆参观。

        东西有多少不知道,但建的非常具有年代感,要说这是国内哪座城市的抗战博物纪念馆,绝对没一丁儿的问题。

        看了介绍才知道,还真就是由苏联时期的革命博物馆改建的。

        门票不贵,合人民币五块钱,刚进门,就有人介绍,馆里有会中文的翻译,也不贵,四小时一百。

        李定安兴致不高,懒得动嘴,一次请了两位。

        楼不高,只有两层,但占地面积很大,展览文物也很多,基本囊括了从石器时代到二十世纪的主要历史时期。

        可惜,两个翻译的水平都不怎么高,汉语磕磕绊绊,还夹杂着不少蒙语词汇,除了范蓉,其他人越听越胡涂。

        看李定安魂游天外,跟睡着了一样,于徽音捅了捅他“李定安,什么是‘该基’时期?”

        “这是汉语音译商称鬼方,周称赤狄,合称‘鬼狄’,指当时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

        “商周时期不是北戎吗?”

        “戎是戎,狄是狄,一个在阴山之南,一个在阴山之北。先秦时期时常联合南侵,所以统称为狄……但到汉武帝时期又有了区分阴山之南为羌,阴山之北为胡,故谓‘隔绝羌胡’。”

        “蒙古部落联合会指什么时期?”

        “赤狄之后的匈奴部落联盟时期,大约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然后一直到蒙元建国之前。”

        “民族和部落很多吗?”

        “多,跟牛毛似的,数都数不过来,但只需要知道主要的几个时期就行赤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坚昆、蒙元……不是……”

        李定安回过神来,“有翻译,你问他啊?”

        于徽音眨巴着眼睛,没说话,李定安侧着耳朵听了一会明白了,真就只是翻译,只能照着标签讲。

        超过标签以外的,就开始乱讲了匈奴是被柔然赶跑的?

        中间的鲜卑哪去了?

        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的功劳被谁吃了?

        范蓉小声翻译,舒静好、小田、小蒋、包括方志杰,都鼓着包子脸,跟看笑话一样。

        半天才一百块钱,国内的县城博物馆都没这个价,你们还想有多高的要求?

        李定安瞪着眼睛,咳嗽了一声,霎时,所有人神色一正。

        他又转过身“谢谢两位,我们自己转一转!”

        导游如蒙大赦,扭头就走。

        “李定安,他为什么要乱讲?”

        “还真不是乱讲,你顶多说他不专业。”

        “为什么?”

        “四五十岁,出生于七八十年代,接受的自然是阉割后的文化教育,他没讲是斯拉夫人赶走的匈奴就不错了,再加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自然就讲的七错八漏……”

        “怎么可能?”于徽音瞪了他一眼,“他都会说汉语?”

        “别怀疑,自学的!”

        范蓉作证“于小姐,他们确实是自学的,因为以前蒙古没有专门教汉语的学校……”

        于徽音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大致看了看,一群人分成两组,于徽音跟着李定安,其他人跟着范蓉。

        舒静好本来要跟过来,李定安借口说要和于徽音说几句话,她也没怀疑,蹦蹦跳跳的到了那边。

        于徽音奇怪的看着他“怎么让她走了,你以前到哪都带着小舒?”

        李定安叹了口气我是忙,不是蠢。

        就权英来的那天,帮她挑完衣服之后,李定安明显感觉到,于徽音看舒静好的眼神不太对。

        也不止是舒静好,还有小田、小蒋、范蓉……只要是有事没事就往自个身前凑,于徽音的眼神都很奇怪。

        原因不知道,但他至少知道,应该怎么做。

        “你说话啊,叹什么气?”

        李定安随口敷衍“她肯定要问这个,问那个,但今天没心情,不想讲!”

        “我问你讲不讲?”

        “讲!”

        于徽音眯眼笑着,挽住了他的手臂。

        一楼大都是遗址和模型类,随便转了转,两人上了二楼。

        二楼基本全是文物,看介绍,从石器时期到二十世纪全有,大都发掘于鄂尔浑河谷地区,李定安稍稍提起了点兴趣。

        别说,游客挺多,许多都是外国人。

        于徽音叽叽喳喳,兴致不减。

        “这是什么,捣药的工具”

        李定安低头瞅了瞅一块桃叶型石板,边缘刻着一道一道的痕迹,上面横担着一根圆型的石杵。

        “平的是案板,圆的是擀仗!”

        “啊?”

        于徽音瞪着眼睛,一副你别糊弄我的表情。

        她虽然不认识蒙文,但识数,标签上就有800—300b,b就是公元前的意思。

        那时候的蒙古人就会擀面了?

        “真不骗你,不过是用来擀粟皮的,应该都是从新石器时期的兴隆聚落流传过来的。”

        “兴隆……中国吗?”

        “对,遗址在内蒙敖汉,就在青龙山旁边。”

        “哦……”

        两人又继续看。

        “唉,李定安,看,汉字拓片?”

        李定安瞄了一眼,顿时就乐了“阙特勤碑,唐玄宗御笔……发掘地点离这不远,哈拉和林往南四十公里!”

        “啊,这么厉害,那你笑什么?”

        “这是唐玄宗悼念已故突厥阙特可汗的悼文,你看第一句所受逮朕躬,结为父子……我给你翻译一下我是你爹……那边,像蝌蚪文一样的字看到没有,那是突厥文,刻在碑的阴面,据说是阙特可汗的弟弟毗伽可汗亲手刻的,也是悼文。我再给你翻译一下汉人都是坏蛋……”

        “啊?”

        于徽音觉得,李定安又在糊弄他。

        “真不骗你,国内史料中记载的比这详细多了,《唐书》、《新唐书》都有,不信你查。”

        “我就是好奇。”

        两人又继续往下看,走着走着,前面围了好几位,堵住了整个过道。

        没办法,只能从旁边绕。

        四周好像是随从,只有中间的一男一女在看东西。典型的亚洲面孔,说的是日语“是不是这一件?”

        “是的藤原先生!”

        问话的是男的,手里还拿着放大镜,看了一阵,他摇摇头“我暂时看不出来真伪,那他们拿什么保证?”

        “可以延期付款,竟拍后有三天的时间,不论是请专家鉴定,还是做检测,完全足够了……”

        “那就没问题了……除了这一件,还有什么?”

        “一整套金马具,共二十四件,还有一顶银冠,一块玉璧,一本经书!”

        “都在这里?”

        “对!”

        “价格呢?”

        “两千万美金!”

        “嗯,先看一看!”

        男人直起了腰,恰好,李定安走到和他们平行的位置,下意识的往柜台里瞄了瞄。

        好家伙,玉剑璏(剑鞘饰玉)?

        男人也看到了他,眉头一皱“中国人?”

        这次说的是蒙语,李定安不动声色,也回了一句蒙语“怎么了,有事吗?”

        男人摇摇头,还做了个请的姿势。

        李定安笑了一下,径直往前走。

        “很纯正的蒙语,带有典型的西尔里文的卷舌音(类似俄语)!”

        “嗯,可能本地人!”

        “阁下,放心吧,既便是中国人,也听不懂日语的……”

        李定安冷笑我听不懂你大爷?

        厉害了?

        如果自己没有理解错国有性质的省级博物馆,里面的文物竟然能上拍?

        而且还是玉剑璏?

        不用怀疑,只要东西没问题,绝对是汉人皇帝赐给匈奴或突厥可汗的,绝对出土于哈拉和林附近。

        区别只在于是哪一朝的皇帝赐的,是汉,是晋,还是隋,或是唐。

        李定安耐着性子,于徽音一直问东问西,他有一句没一搭。

        因为心思压根就不在这边。

        “你怎么了?”

        “没怎么,继续看东西!”

        差不多半个小时,等那群人下了楼,李定安三步并做两步,走到了剑璏所在的那节柜台。

        看标签,确实出土于哈拉和林附近,据考证,是公元前49年至公元78年之间的匈奴贵族墓葬。

        据推猜,应该是西汉元帝赐婚时,赐给匈奴呼韩邪单于的玉器之一。

        赐婚……呼韩邪单于……这岂不是就王昭君的嫁妆?

        李定安登时一个激灵。

        再看形制,确实像汉玉,玉质还是上好的和田玉,乍一看,好像挺真,确实有点像埋了上千年的样子。

        但细一看,总觉得玉泌有点浅,只流于表面,像是泡出来的一样。

        瞄了几眼,越看越不对,李定安又掏出了放大镜。

        随即,他眼睛就瞪圆了哈哈,假的?

        那真的去哪了?(本章完)

        inf。inf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