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20章 项目提前

第20章 项目提前

        晨曦渐露,日出东方。

        荒漠涂染了一层霞光。

        还有几天就是惊蛰,但感觉气温并没有回升多少。沙丘的阴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呼几口气,眉眼见霜。

        李定安甩动胳膊,大踏步进了餐厅,迎面撞上了高胜东和白如。

        后面人还很多,全是元明系的研究生,看来是刚吃过,准备进舱。

        “你笑什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你准备提多高?”

        没错,他能力是有,研究、教研水平更是不差,但那又怎么样?

        这是京大,顶尖学府,群英荟萃,和他同水平,资历比他老的讲师一大堆。

        更关键在于,李定安不至于到了科创局之后,几月几月不回来。

        但搞学术研究,不管是谁的助理,助理只是助理。想评职称,想晋升,就必须拿真东西说话。

        浑善古城与唐代长安大明宫之关系。

        唰唰几笔,吕本之记在了纸上。

        体制内是水涨船高,领导晋升,秘书也会晋升。

        高胜东登时怔住。

        确实很高,但李定安真就拿她当驴使唤,补助高点理所应当。

        唐末五代内蒙地区军政建置考古。

        看到李定安,何安邦招了招手,又冲他扬了扬手里的那张纸。

        “我和老吕商量了一下大致的考古和研究方向,你过来看一看,还要不要补充!”

        他是晋升了副教授,但全学院的人,从院长到学生都知道,他这副教授是怎么来的课题内容是李定安给的,论文方向也是李定安给的,甚至是投稿、发表、刊登,全都有李定安的影子。

        从唐末古城看浑善沙漠的变迁。

        马献明的眼睛直勾勾的,“怪不得调他们到研究组,舒静好和方志杰都不愿意去?”

        “好!”

        涉及地理、地质、历史、军事、政治、人文、宗教……林林总总十多条,哪还需要补充?

        “是不是太多了点?”

        吕本之愣了一下,眼睛慢慢睁大我刚还说老何胃口太大,没想到你胃口比他还大?

        能在研究方向前面标注“中国”的前缀,那就必须得是国家级重大考古项目……等于告诉上级单位,研究成果肯定能达到这个级别,不信你等着看。

        “你怎么就死脑筋?”

        他又和同班同学打招呼“班长、阿秀、宗江……这两天有点忙,还要出去一趟,等回来后,咱们聚一聚!”

        “换个人也行!老马说,他本来要调你进研究组,你不去?”

        “汤吧……其实我自己来就行!”

        高胜东转身而去,李定安摇头笑笑,摁灭了烟头。

        这次也一样。

        当然是级别越高越好。

        机会来之不易,所以这次教研组如果研究不出足够亮眼的成果,高胜东也就只能止步于副教授。

        “肯定去,不过需要他两头跑,要辛苦一点。”

        好像是这样?

        舒静好和方志杰知道了,估计能高兴哭。

        “上面能通过立项?”

        然后又朝马献明挥了挥手。

        搞研究最怕打断思路,所以他向来是饿了再吃,压根就没有什么“饭点”的说法。但餐厅总不能为他一个人服务,能有的吃就不错了。

        再要多点,出本文献论著也不是不可能……

        李定安想了一下“反正迟早都得报,那就再加一条中国风水文化—通辽奈曼青龙山风水遗址、锡盟浑善古城风水遗址发掘与研究!”

        李定安噎了一下。

        何安邦叹着气,“他既然不提,就说明助理组完全够用……写几篇论文而已,舒静好和方志杰还不是手到擒来?”

        “吃过了?”

        “我来吧……等批下来,我差不多也考察完回来了……”

        李定安笑了笑“是你说的,师兄弟之间,客气什么?”

        何安邦挥挥手,看他进了内舱,提起笔,在“中国风水文化”后面加了三个字李定安。

        能达到什么级别,要看最后的研究和学术成果,同时也关系到后期遗址保护和管理级别。

        马献明想了想“那他不在的时候,课题具体由谁负责?”

        李定安接到手里,随意一扫

        内蒙地区典型唐末遗址—浑善古城。

        玄学、星象与宗教理论在唐代都城布局中的应用……

        何安邦捏着下巴“怎么也得达到《考古中国》这种级别吧?”

        “那也得有人负责啊?”

        发掘立项级别暂时是部一级,老何说的是研究立项和课题级别这个是先往上报,文物局和部里会酌情增加或删减,等研究结束再评定验收。

        “你还能给我当一辈子助理?”

        “谢谢!”

        这两个字,他说的有点多,但高胜东委实不知道,再如何表达。

        同学们忙笑了笑。

        关键是舒静好的悟性贼高,论文还写的贼溜,尽让她干伺候人的活,委实有点屈才……

        哦对……

        为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也怕有学生不明白这次的发掘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吴教授临走时,还是稍稍的透露了一点好好表现,能不能留京,能不能入编,就看这一次了。

        高胜东很想说点什么,但嗓子里像是塞了一团布,喉咙止不住的滚动。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六f九

        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李定安哭笑不得,“别婆婆妈妈了,去忙吧,盯紧点……”

        当然是顿顿冷饭。

        那就是妥妥的国家级重大考古项目。

        李定安顿住。

        纯牛肉馅的包子,皮薄肉多,咬一口直流油。

        “李老……”

        “研究方向太少,怎么提高项目评定级别?”

        学生们在项目组的后勤打个转,都能在履历中多上光采的一笔,那教研组的负责人呢?

        曾担任京大文博学院某某教研组组长,参与某某遗址项目发掘,并组织研究某某课题……

        “我还能反悔?”

        吃的不少,但前后也就十来分钟,进了考古舱,离八点还差一刻。

        七个人不住点头。

        李定安起身,“你是领导,剩下的你定,我进去看看!”

        马献明接过来瞅了瞅“中国风水文化……他不去科创局了?”

        稍想了想,他点点头“先吃饭!”

        如果凭高胜东自己,需要多长时间?

        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年……

        前舱密密麻麻站满了人,林林总总上百号,马献明正在给各组分派任务。

        “废话,我们倒是想让别人负责,但也得有人懂才行!”何安邦把纸接了过来,“先说好,报上去可就改不了了?”

        “就按这个报。”

        研究方向真就不是一般的多,覆盖内容也不是一般的广。

        “没什么……他是负责人,他说了算!”

        “那就先这样报……但还有问题……”他抬起头,“如果批下来,这最后一项谁负责?”

        申报的时候也会这样写,等于研究方向设计与具体研究,都是由李定安负责。

        说残酷点如果不是李定安指定,再过十年,都轮不到高胜东。

        李定安点点头“应该能吧。”

        “哪有当你助理的收入高?”

        “嗯,出书?”

        “高师兄,白师姐!”李定安又朝后面挥挥手,“各位师兄师姐好!”

        “你这是因果倒置……应该这样想正因为他们没去研究组,李定安才将项目时间提前……”

        烧麦也很不错,李定安连吃了两笼,又喝了两碗汤。

        “他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基本都覆盖在各组的研究内容当中,拿过来就能用,不需要专门组织人研究……他抽空归纳总结一下,再定一下大致框架和具体方向就可以……”

        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必然是“蒙古瓷项目”时期的好几倍,时间跨度至少也要好几年。所以马献明以为,要等科创局的项目告一段落,李定安才有可能着手计划……

        所以不得不说,马献明考虑的很周到。

        转过身,舒静好正站在不远处。

        一位博四的师姐,应该是助教,刚张开嘴,就被李定安打断“李师弟,叫名字也行!”

        何止是几篇?

        全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体系,十几二十篇只是起步。

        吕本之突然明白,老何刚才为什么那么高兴《考古中国》基本是稳了,区别只在于哪一年评定。

        所以再见到李定安,心境又有了不同,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

        白如带队进舱,高胜东又特意留了一下。

        狐疑着,吕本之看向何安邦。

        何安邦和吕本之在内舱,好像在研究一份文件。

        恍然间,他又努力回忆这句话是什么时候说的?

        是在沪上拍卖会,第一次见李定安,给他发了一套研一的学习纪要资料,还是他来报导,自己帮他办饭卡、办学生证、借书证的时候?

        只是微不足道的两件事,仅仅过了一年,但好像过了半辈子那么久?

        一家人搬出了不足十平米的地下室,自己晋升了副教授,又成为课题组的负责人……仍旧只是一年,自己达成了两个半辈子都不敢奢望的成就……

        舒静好看着他“让你自己来,你一个月能不能吃上一顿热饭?”

        “嗯,等你……今天有羊肉烧麦和牛肉包,我让师傅给你留了两笼……喝什么,稀饭,胡辣汤!”

        这可不是辛苦“一点”的问题全新的研究方向,想找点儿依据都不可能,必须从头开始构建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难度很大,但也并非没可能别看只是一座小破城,但对唐末五代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都城营造与建筑艺术、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以及地埋地质在历史各时期的演化和变迁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老何正呲着笑。

        对唐代灭亡时间的再研究。

        更不要辜负李定安好不容易为你们争取来的机会……

        她往餐厅里支了支下巴,“听说阎厅长还是副处长的时候,殷秘书就跟着他?”

        反正是馆长说的李定安,你先得敢想,敢干,再考虑怎么干好……看,我够敢想了吧?

        这么肯定?

        两人到餐厅旁边,高胜东掏出烟盒,又挡着风,替李定安点了烟。

        “等当不了再说。”舒静好笑了笑,“方志杰不也没去吗?”

        说夸张点儿李定安就是这个方向的开山鼻祖,等论文发表,成体系的论著出版,各大高校文博古建类的专业肯定会引用一部分,增添到教科书当中。

        既便是第二、第三作者,也足以自傲。

        再以李定安秉性,肯定会让他们以第一作者发表一部分论文,这不比进课题组,给姚川、卫自立打下手强上百倍?(本章完)

        inf。inf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