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130章 全凭历史学的好

第130章 全凭历史学的好

        于佑任是谁?

        近现代着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同盟会成员,与孙中山先生同时期的革命先躯,以及国民党早期的中央执行委员,联合抗战时期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等等等等。

        而他最出名的是书法,以狂草为最,留传下来的作品非常多,价格却很高。

        与之相比,传世的画作可谓是麟毛凤角,估计超不过一巴掌。所以说,他的画出现在一本里面,就挺神奇。

        几乎是一眼不眨,李定安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犹记得,刚有了系统,他第一次进潘家园碰到的那块石经,就是于佑任花费重金从上海商人手中买下,又雇人送到了西安,最后捐给了西安碑林。

        之后还看了一段很是热血的小故事,也因此,李定安特意研究过于佑任的作品。

        关键在于,他的画风辩识度极高,用两个词就能概括:狂野潦草,妙笔传神。

        就如这本书的第一张插图:全是白描(不上色),每个人物都是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眼中的凶光似是要透纸而出……与他唯一传世的人物画作《钟馗图》如出一辄。

        所以,根本用不着系统鉴定,李定安一眼就能断个八九成。

        再看画中的开场诗,这不是于佑任的笔迹还能是谁的?

        捡漏了……

        轻轻嘘着气,他又翻了翻,插图还不少:这一本是全书的第一册,共三十六回,每一回都有一张插图,其本上都是人物叙事图,而且每张图上都有一首章回诗。

        毫无例外,全是于右任的笔迹。

        哈哈……谁说假货市场没真东西的?

        李定安心满意足的直起了腰,又发现舒静好的眼睛闪闪发光。

        看吧,该精明的时候,她是比谁都精明:自己只不过稍看的久了一点,她就知道又碰上好东西了……

        笑了笑,李定安又扬了扬手里的书:“老板,多少钱?”

        摊主想了想:“老板看着给。”

        扯什么淡?

        我要说五百,你当场敢还到五万。

        古玩市场的老套路了,玩的就是一个心理战术……

        李定安点着头:“嗯,这书不错,应该挺值钱……”

        摊主心里一喜:碰到棒槌了?

        但一眨眼,他又愣住了:李定安竟然把书放了回来?

        嘿,不是挺值钱吗,你倒是出个价啊?

        看他要走,摊主伸手一拦,心里也明白:什么棒槌,这位分明是内行。

        他想了想:“一千!”

        李定安笑了笑:“高了,五百!”

        “最少八百……这行小字看到没有:光绪二十四年叶菁誊抄于商州……晚清的东西!”

        “叶菁是谁?”

        摊主本来想胡吹两句,看到李定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心里一虚:“不知道!”

        “那你敢要一千……就六百……伱卖不卖?”

        摊主有些牙疼。

        倒是能赚个二三百,他就是觉得有些憋屈:被一个小年轻给上了一课?

        “行……扫码,拿走……”

        李定安接过了书,干脆利落的付账,然后转身走人。

        走出了七八步,舒静好扯了扯他的衣角:“捡漏了?”

        “对!”

        “善本?”舒静好偏着头,“但是叶菁……没印象啊?”

        “不是叶菁,是书里面的这些插图……”李定安翻着书页,“看到没有,全是于佑任画的……”

        “谁,于佑任?书上那些……全部都是?”

        “对!”

        李定安点点头,又觉腰里一紧,一回头,舒静好竟然站着不动了。

        嘴张的能塞一枚核桃,手里还紧紧的攥着他的衣角。

        “怎么了?”

        “于佑任啊……他的字去年才拍过,拍了三千多万……”

        李定安想了想。

        还真就是?

        就是经常被网友们调侃为“去他妈的”的那幅“春池嫣韵”,四个字,两平尺,成交价三千八百万,加上佣金,快四千三百万了。

        不过那是他晚年时期的成熟之作。

        虽然这些插图上面也有字,但全是楷体。再看扉页上的时间就知道,这是他青年时期的作品,所以要说价格,肯定要差很多。

        “没那么值钱,估计也就几百万……”

        “到底是几百万,一百万,还是九百万?”

        李定安想了想,给了个比较保守的数字:“最少两三百万吧!”

        舒静好彻底不知道说什么了。

        三百万,已经完全够她在三环内买套小户型。

        而李定安才花了六百……

        直播间更是炸了锅。

        “于佑任画过画?听都没听说过……”

        “你没听过不代表没有,陕西文史馆就收藏有他的两幅画作,一幅《国香》,一幅《老进士》……沪上大学也收藏有一幅《钟馗图》……”

        “是不是很值钱?”

        “不知道,因为从未有过他的画作的成交记录,不过比对他的条幅价格,两三百万绝对不止……”

        “才几百万,对李安之来说只是小意思……不看他现在赚钱,都是以‘亿’计了?”

        “对主播来说是小意思,对普通人呢?我一个月工资八千,三百万不吃不喝得干三十年……大哥你呢?”

        这位也不说话了……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有人喊他的名字,李定安下意识的回过头。

        乌乌央央十多位,有男有女,个个光鲜靓丽。

        再一细瞅,嗨,这不是巧了吗?

        关德海、吴有为、方文章都在。而这会,这三位就像是在看西洋景,定定的盯着他。

        李定安刚准备打招呼,本能的觉得这三位的眼神不对,下意识的一回头。

        我去……你还拽着呢?

        舒静好也反应了过来,红了一下脸,飞一般的松开。

        “三位老师,今天聚这么齐?”

        “圈内的朋友在这边开了一家新店,过来捧捧场……”

        吴有为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又看了看他身后的舒静好,“和女朋友逛街呢?”

        “啊……吴老师别误会,是同学!”

        “噢……”关德海拉着长音,又和方文章、吴为民对视了一眼。

        别人不知道,他们可不要太清楚:沪上的时候,哪一天的李定安不是和陈静姝一起到会场的?

        没有!

        当时就觉得,果然是郎才女貌……养眼倒是极次,关键是登对。

        所谓人老成精,这三位更是其中的翘楚,所以渐渐的,他们就看出了点东西:陈总对李定安,应该是有那么点意思的。

        这下倒好,才几天,李定安却领了个漂亮的从画里走出来似的小丫头逛街?

        同学……扯什么淡。

        就没见过单独两个异性同学一起逛街的,逛街也就罢了,还牵衣角?

        这三个的神情越来越怪,李定安心知肚明,却有嘴说不清。

        总不能指天发誓吧?

        他眼珠一转,从舒静好手里接过了画,往关德海面前一递:“正好,关老师给看一眼?”

        知道他在转移话题,关德海也不点破,接过了画轴:“行……先找个地方!”

        也是巧,朋友的店离的不远,李定安和舒静好也跟了过去。

        店不大,装修的很别致,可谓是古色古香。

        有木架,也有柜台,摆的全是文房四宝,不过不是古董。

        瞅了一眼,李定安暗暗点头:萃华居,京城老字号了……

        一阵寒喧,介绍李定安时,关德海说他是圈里极有名的后起之秀,众人也没当回事。

        就只有老板身后的一个女孩盯着李定安,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大部分的人都去柜台边看东西了,关德海拿着画坐到了茶几边,除了吴为民和方文章,又跟过来了几个人。

        老板招呼着店员倒茶,舒静好也坐到了李定安的身边,又捅了捅他。

        “怎么了?”

        “她在看你!”

        李定安抬起头瞅了瞅。

        挺白净,也挺漂亮一女孩,岁数和他差不多大,这会儿正在给客人介绍一方洮砚。

        “哦……”

        李定安点点头,“很正常!”

        声音不大,但该听到的都能听到,女孩下意识的一顿,突然间就忘了词,不知道给客人怎么介绍了。

        原来你是这样的李安之?

        舒静好也有些无语:从来没发现,李定安这么自恋?

        一打岔,她就把女孩瞅她比瞅李定安还多的事情给忘了。见关德海铺开了画,她又竖起了耳朵。

        “江上晚阳图……仿的乾隆御笔?”

        只看了一眼,关德海就抬起了头,“但这画工只是一般!”

        “对,关老师你再看看。”

        还看?

        看来还有点东西……

        关德海想了想,从口袋里摸出了放大镜,又瞅了瞅,一下来了兴趣:“嗨……闫善之的字,倒是少见?”

        闫善之?

        吴为民仔细的想了想:“没印象啊?”

        “民国画家,算不上什么特别有名的大家,不过乾隆的字仿的极像,鉴定字画的水平也极高,所以在京城很有名……”

        “没错,就是闫辅的字……”

        关德海点点头,又看着李定安,最后把目光落在舒静好脸上,“小姑娘要是出,嗯……二十万!”

        舒静好有点懵:刚才李定安才说过,也就值十万左右?

        稍一转念,她就明白了:要不是李定安在,估计十万都卖不了……

        舒静好能想到,李定安自然也能想到。

        怎么办,难道说不卖?

        他想了想:“卖吧!”

        “谢谢你……”舒静好拿出手机,甜甜一笑,“谢谢关老师!”

        这小丫头挺有意思:先谢李定安?

        关德海扫了码,顺手把画放到一边:“是不是还有一件,别藏着了,也拿出来看看。”

        这眼挺尖啊?

        李定安笑了笑,把书放在了茶几上。

        什么东西……话本?

        还是繁体字。

        关德海拿起来翻开,围观的人就知道了,是民国时期手抄的《三侠五义》。

        规整的簪花小楷,再看留款:叶菁?

        好像没听过……

        能让李定安藏那么严实,肯定是好东西,因此关德海看的很是认真,几乎是一页一页的翻,也包括插图。

        但翻完了整本书,足足一百多页,他也没看出这里面有什么值得李定安重视的东西。

        字还行,画……也还行,就是画的稍嫌潦草了些。

        他看完后又想了想,确实对这个“叶菁”没什么印象,就准备问问李定安。

        刚要开口,他旁边的一位伸出了手:“关老师,能不能让我瞅瞅?”

        “哦……不好意思刘老师……”关德海歉意的笑了笑,把书递过去,又给李定安介绍着,“这位是文遗院的刘研究员,也是字画类专家……”

        文遗院?

        全名应该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是“文物研究院”,属文物局直属机购。

        上一个被评定为“年度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就是他们开发的,所以这两天经常听国博和故宫的老师念叨。

        两人没吱声,又问了声好,刘竟成只是点了点头,专心致志的看起了书……哦不,插图。

        瞄了一眼,李定安就明白了,专业的果然是专业的,说真心话,这位的鉴赏水平可能要比关德海高那么一丝丝。

        不看关德海依旧苦苦思索,眼中却尽是迷芒……

        看了快十分钟,他若无其事的抬起了头,笑眯眯的:“小李是吧,这书你出不出!”

        李定安很肯定的点头:“出!”

        “多少钱?”

        李定安想了想:“二十万!”

        二十万?

        围观的人很是不解。

        虽然是晚清的手抄本,但并非名家手抄,值个千儿八百的顶天了。

        但这小伙子张嘴就是二十万?

        刘竟成却是狂喜:才二十万?

        太便宜了……

        他琢磨着再杀杀价,但话还没出口,李定安又笑吟吟的吐了几个字:“一页二十万!”

        二十万,穷疯了吧?

        这书少些也有一百五六十页,难不成值三千多万?

        舒静好也瞪大了眼睛:他之前才说过,值两三百万,这一转眼,就翻了一倍还多?

        刘竟成则是心里一咯噔:一页就敢要二十万?

        所以,他说的不是书页,而是插图。简而言之,这小伙子是知道这里面的玄机的……

        他想了想,扶了扶眼镜:“你知道?”

        “知道!”

        “哪里?”

        “这里……”

        李定安翻开封面,指着第一张插图,“这上面虽然是楷体,但明显仿的魏碑,而根据史料记载,他这段时间确实是在苦练魏碑。还有这画……是不是很是简约,还很是潦草……他后期的字,全是这种风格……”

        “哈哈……走眼了?”

        刘竟成突然笑了一声,又站了起来,郑重其事的伸出了右手,“惭愧,刘竟成!”

        李定安笑了笑,也站了起来:“刘老师客气,李定安!”

        心里却不由的感慨:有修养的人果然不一样!

        眼睁睁的看着大漏没捡到,这位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失望。还直呼走眼、惭愧?

        换任志荣和香港的曲胖子,早急眼了……

        旁边的人都有些懵圈:这两人打的是什么哑谜?

        而且刘老师怎么就这么正式,突然间对这小伙子就这么尊敬了?

        反应再慢的人也琢磨过味来了:真就……一页值二十万?

        关德海精神一振,拿起放大镜,又蒙头看了起来。

        年轻的时候仿的是魏碑……再看时间,光绪二十四年。

        后期的字很简约,很潦草,意思就是……主工草书?

        再看地点:商州……

        那个时间在商州的书法大家,又是青年时期,好像就只有……于佑任?

        一道灵光闪过,关德海恍然大悟:“于佑任?”

        “什么,于佑任的手抄本?”

        “不是字……不对,就是字,但指的是插图上的字……”

        “于佑任也画画?”

        “画,不过极少,传世的就那么三四幅。”

        “我去……但这本书里,好像有三四十幅吧,全是他画的?”

        “八成是……不然怎么会说:一页二十万?”

        众人齐齐的一扭头,先看了看李定安,又看了看刘竟成。

        两人的动作的出奇的一致:点头。

        “嘶……”四周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吃惊于传世的画作极少的于佑任,竟然还有几十幅作品遗流于世?

        整整三十多幅,完全可以重装成一本画册,如果上拍,七八百万轻轻松松。

        更吃惊于,这小伙子才二十出头,眼光竟然这么毒?

        至少,比关德海要高上那么一点吧?

        要知道,关德海并非什么籍籍无名之辈,而是上过京城电视台的鉴宝栏目的……

        再反过来一想,之前关德海说的那句“后起之秀”,原来并不是吹捧?

        “年少有为!”刘竟成叹了口气,“还没请教?”

        “刘老师客气!”李定安笑的很腼腆,“我还在京大读书,老师是吴湘吴教授,学的就是‘宋元明清考古’……当然,也有古玩鉴赏的课程!”

        稍一顿,他又说:“不过我大学读的是近代史,所以能认出这东西,也是运气:全凭历史学的好……”

        众人绝倒。

        要按这种说法,京城这么多双一流院校,难道历史学院的教授都是鉴宝高手?

        没这么扯淡的……

        网友也绝倒:信了你的鬼……

        “原来是吴教授的高徒?不过你这种说法,还是第一次听……”刘竟成笑着说:“当然,我肯定没那么多钱,所以抱歉……”

        “没关系的刘老师,我再问问……”

        他话还没说完,关德海按住了书:“别……八百万,我收了……”

        这可是于佑任的画?

        肯定没他的字值钱,但问题是……它少啊!

        古玩这一行讲究的就是一个“物以稀为贵”,甭管是他青年时期,还是中年,更或是老年之作,只要是名家,只要传世的作品少,价格就绝对不会低。

        所以,八百万绝对值……

        李定安没犹豫,笑着点头:“可以!”

        六百块……八百万,这是多少倍的利润?

        舒静好都觉得大脑快当机了。

        而不远处,女孩两眼放光,不停的点着鼠标,再看电脑屏幕:好家伙,七八个监控摄像头,拍的全是李定安。

        正面、侧面、上方、后脑勺……各个角度,各个方向……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