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经费(求订阅)
嗡!
整个农学专业的同学,全都回头看向陈国华,投去了好奇而震惊的目光。
好家伙!
考上北大也就算了,居然还申请了自学?
而且看样子,陈国华他们的北大教授还同意了,否则他怎么可能在周二这样的时间跑来京城农业机械化学院呢?
马秉裕倒是不吃惊,毕竟之前他去翠胡同找过陈国华几次,当然知道后者的近况。
齐希韶闻言,表情惊愕地问道:
“你是北大的学生?你们教授还允许你自学?计算数学是什么专业?是数学专业么?”
很明显,计算数学这个专业,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是的,老师您看,这是我的学生证。”
陈国华没办法,只好把自己的学生证拿了出来。
丢人呐!
堂堂一个北大学生,只能靠一张证件来证明自己的学生身份?
但这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何况,刚才他都说了徐献瑜教授的名字了,对方也没有听说过,他也只能这样了。
“计算数学是一门关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理科专业.”
除了拿出学生证之外,陈国华还给对方解释了一下这个专业到底是干嘛的。
尽管齐希韶也是一名大学讲师了,但他不是教授,属实是没有接触过这些。
听到这里,他已经确定了陈国华就是北大学子。
于是就把陈国华的学生证还了回去,还好奇地感慨道:
“想不到我居然也给北大学生上课了?对了,伱喜欢农学的什么部分?”
接下来的课程就好玩多了。
反正就是因为陈国华在教室里,导致马秉裕他们班上的同学,全都十分认真。
而且齐希韶也想试探一下陈国华这位北大学子的成色,在课堂上提了几个问题,都是让他来作答的。
后者的回答,当然是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啊。
不过这些都只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对陈国华这个后世的人来说,问题并不大。
下课之后,陈国华就拉着马秉裕出去外面走廊聊天了。
他可不想跟后者的同学闲聊浪费时间。
今天来这里,主要是想跟马秉裕聊一聊关于大棚蔬菜的事儿。
“这个恐怕很难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内地现在根本没有像样的塑料薄膜,而且还死贵死贵的,怎么搞?”
马秉裕闻言,直接摇头道。
大棚蔬菜这东西,早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了。
十九世纪的时候,西方就已经发明了大棚技术,那个时候就叫温室大棚。
不过一开始是普通的大棚,加上通风、灌溉、加热和照明等技术。
后来就是塑料薄膜的发明,也被应用在了温室大棚上面。
但成本的原因,温室大棚种植出来的蔬菜,自然是非常昂贵的,普及成为十分困难的问题。
民国时期,内地的蔬菜大棚主要是栏杆和竹木为框架,搭配草帘、竹帘等材料来覆盖。
但这些技术的限制,是非常明显的。
外国的塑料薄膜大棚,很多学农学的学生或者老师都知道,毕竟这东西书本上就有提及过。
“我当然知道啊,要是没有难度的话,我还来找你干嘛?”
陈国华没好气地说道:
“我这才刚提出来,你就直接否决了我的提议,你这样不行啊.”
先是给马秉裕这小子一顿训斥,纠正对方的思想观念之后,他这才接着说道:
“要干大事儿,就不能因为有困难,直接选择退缩。”
“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嘛,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所以,这个温室大棚种菜的事儿,我就拉你小子入伙了。”
“你们学校有没有像样的地儿啊?到时候我找到材料之后,直接找你们学校申请”
马秉裕闻言,只能说佩服。
但,关于申请土地的事儿,只怕很难做到了。
只因为他们学校的地,都有用。
何况,农学专业这一块,在他们学校来说,其实占比并不高。
因此也不是十分受重视,毕竟现在二五计划,国家都在大力推广相关技术方面的发展。
也因此,更多是推广关于拖拉机、农业种子技术、增产等方面的技术,而不是温室大棚!
陈国华听了之后,大失所望。
靠!
算了,找马秉裕这家伙,没用,还是他自己折腾吧。
转眼第二天,周三下午,陈国华拿着写好的计划书,直接找到薛亚军。
二把手这次看到陈国华找到自己的办公室来,特别是听说有一个科研项目找他审批,顿时让他两眼放光。
可当他看完陈国华提交过来的计划书之后,却有些懵逼了。
“你要研发一款农用型塑料薄膜?并且还想要找一块地,准备这个月就开始进行蔬菜大棚的种植研发工作?”
除了这些之外,陈国华还希望找几个懂种菜的人帮忙。
比如保卫科的夏孟远,这个老头是种菜的一把好手。
问题是,塑料薄膜如何研发呢?
现在都十一月份了啊,这个时候研发塑料薄膜,是不是太晚了呢?
“是的,领导,我是希望您能支持我,我敢保证,您让京城塑料厂那边的科研人员,直接按照我计划书上面的配方进行研发,我保证不出一周的时间,就可以研发出来了.”
陈国华十分笃定地说道。
这些塑料薄膜的配方,那都是现成的。
按照原时空的轨迹,六二年这一年,西山农学院的一位农家子弟赵鸿钧就会给轻工业部的领导提出建议。
然后第二年,也就是六三年,农业地膜就面世了。
因此,陈国华现在不过是提前几年罢了。
“那你上面提出来的科研经费就一千块钱,这真的够吗?”
薛亚军点点头,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对此,陈国华十分耐心地给出了解释。
这科研经费的大头,还是塑料薄膜的研发和制造,剩下的话,就是购买木材或者说蜂窝煤这些。
毕竟温室大棚这东西,陈国华需要给大棚进行加热。
否则的话,京城零下十来度的气温,那蔬菜不都冻死了嘛?
现在是十一月初,气温还只是零上三四度左右,还不算寒冷。
可进入十一月中下旬,特别是小雪过后,那气温老低了。
“那行,没问题,这个项目,我批了。”
听完之后,薛亚军沉吟半晌,直接就批了。
也不用开会,毕竟科研经费也就是一千块钱而已。
何况,这些钱的大头,也都是购买塑料薄膜和蜂窝煤等东西,大棚使用到的竹架等物件,那都是现成的。
不贵!
“对了,领导,这个塑料薄膜这一块,就麻烦您安排人跑一趟塑料厂那边,我就不去了。”
听到陈国华的话,薛亚军顿时诧异道:
“这京城塑料厂就在一公里开外的地方,离我们这儿也不远,你不去跑一趟么?”
“再说了,你才是技术员,你去的话,不是能说得更清楚么?”
前者郁闷不已,只好坦白地表示,他跟京城塑料厂不合。
不合?
这一下子就勾起了薛亚军的好奇心。
毕竟在他跟陈国华接触的这大半年时间里,后者都是很好说话的好好先生。
或许他是领导,所以陈国华不是讨好谄媚的人,但也是与人为善的好同志啊。
比如陈国华跟华居佐这些研究小组成员,又比如跟保卫科、设计部等同志,都没有听说过跟谁不合的事儿。
即便是从配件研究小组离开的邓韵秋,那也只是因为工作,私底下的时候,陈国华还跟对方打过一两次招呼呢。
很快,薛亚军便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也因此,老薛高兴之余,也挺生气的。
“还好,要不是他们塑料厂不懂得珍惜人才,你也不会被老白发现”
“既然这样,那我就替你去走这一遭吧。”
陈国华闻言,感谢地说了几句好话,然后脚底抹油就开溜了。
他确实不太想去塑料厂那边见人,主要是不想看郑勇军这些人的嘴脸。
当初的郑勇军,在他已经翻译好了注塑机说明书,并且解决了注塑机的技术问题之后,前者依然不想给他翻译稿酬。
如果不是他一再开口,那么当时那笔十三块五毛钱的稿费,就拿不回来了。
尽管现如今的陈国华,已经不觉得十三块五毛是很大一笔钱,毕竟他空间里面还有两万多美金。
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那就是一笔巨款。
何况这是他应得的劳动成果,凭什么不给?
京城塑料厂的事儿,陈国华不想再关注了。
但接下来蔬菜大棚的事儿,他就得多多关注了。
不到半天的功夫,段云平突然安排人把陈国华给喊去办公室了。
“我说小陈,你怎么不务正业了?”
老段是听到了风声,知道陈国华要去搞什么蔬菜大棚的事儿。
这事儿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事儿。
毕竟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好好待在配件研究车间,抓紧时间把那些板簧加工设备给改进好呢。
对于老段的问责,陈国华早有准备。
“领导,您也知道,我这个人闲不住!”
陈国华摊了摊手,道:
“现在配件研究小组那边,已经步入正轨了,冲床加工设备已经改进好之后,我们就开始了折弯机的改进”
“设计图纸和技术原理等,华同志他们五人已经吃透了。”
“他们现在可努力工作了,这还得依赖于段书记您的英明领导和培养”
“而且,除了周一和周二之外,我平时可是会好好盯着配件研究小组的,可没有偷懒.”
“就这,白主任都说我不务正业了,每次在设计部都见不着我人影,要跑来配件车间这边喊人.”
身兼多职的陈国华,彻底成为了‘无业游民’。
他除了是学生身份之外,在北汽制造厂内还有两个身份:设计部的第一小组组长和配件研究小组的组长。
同样是组长,同样是干设计工作,但后者所需要的技术明显更高一些。
因为设计部这边,目前正在设计的是军用越野车,这玩意儿虽然说是自主创新设计。
但是,它还是可以参考北方的嘎斯越野车,进行重新设计的。
第一小组有十名组员,陈国华自然不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啊。
每次跑设计部检查一下,指出技术错误、细节等位置,让吴梦雨她们重新修改就可以了。
毕竟组员们进步了,才是他这个组长应该做的。
而且,领导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必躬亲,一种是委任责成。
所以,陈国华选择了后面这一种。
人家段书记不也是选择委任责成这种方式么?
因此陈国华刚才便直接说明了一点:依赖于段书记您的英明领导和培养!
这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华居佐他们这些人才会如此卖力工作,陈国华才能抽身出来,干点别的事儿。
见他如此巧舌如簧,段云平不为所动,皱眉道:
“你小子别给我打马虎眼,前几天我可是给你说过了,你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如果三个月内你完成不了,你说怎么办?”
“这要是在部队里,我肯定让你接这个军令状的。”
看得出来,段书记十分重视板簧加工设备的技术改进。
或许这是一份很重要的功绩吧。
要不然老段不会看得那么紧。
陈国华没办法,只好老老实实地保证,并且表示每隔一周的时间,就会给领导汇报工作进度。
得到保证之后的段云平,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然后接着询问起陈国华现在捣鼓的这个蔬菜大棚项目。
老段也知道这个项目是薛亚军亲自跟进,而且科研经费只有一千块钱,这么小的项目,糊弄谁呢?
板簧设备加工的改进项目,光是原材料就已经超过一千块钱了,更别说还有相关设备,以及调拨的五名大学生和十二名技术工人了,这些可都是成本呐。
“领导,这个项目的起源,其实跟我本身有很大关系.”
陈国华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一下。
一来他自己喜欢吃青菜,这大冬天的,确实很难买得到青菜吃。
即便有冬储白菜,但那应付不了。
二来他父亲陈恭禄是地道南方人,今年也已经五十七岁了,人老了,就很怀念家乡的一切。
比如大冬天的冰天雪地,如果能在家里吃上暖烘烘的南方式火锅,那真是美极了。
他这个当儿子的,自然是想着孝敬父母。
而南方的火锅,除了鸡肉之外,还得有绿油油的青菜啊。
现在是鸡肉不好弄,但青菜还是可以想想办法的嘛。
拿孝顺当借口,确实无懈可击。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领导,您看,我们京城入冬之后,万物寂寥”
“我们国家现在百废待兴,大家都吃不饱肚子,我就希望能尽一份力量,看看能不能帮点忙什么的”
身为龙的传人,种菜这一天赋可是深深刻印在血脉当中的。
即便是北汽制造厂这样的单位,也有夏孟远这样的种菜‘大户’。
那么多一个陈国华这样的种菜先锋,不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么?
段云平听到这里,顿时冲陈国华竖起了大拇指。
“好好好,你能这样想,真的很好,我们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们北汽制造厂才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接着,他拍了拍陈国华的肩膀,勉励道:
“那就好好干,争取把菜给种出来,到时候我们都沾你的光,大冬天也能吃上绿色的蔬菜.哈哈!”
尽管蔬菜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
但老段却在畅想未来:万一冬天也能种植粮食呢?
这个时代是非常缺粮食的,全民都希望每年风调雨顺,谷物大丰收。
只有粮食丰收了,才能吃饱饭,才能建设美好的国家。
陈国华谦虚了几句,然后离开了一把手办公室。
当天回到家,他就将这件事跟家里人说了一下这件事。
于沫离和她娘亲甘如霜还没离开翠胡同,听到这事儿,也跟着讨论了起来。
甘如霜和云婉裳两人都是教授,虽说不是理科教授,但作为中文教授,她们也了解很多资讯。
蔬菜大棚这不就是之前的那种菜棚子么?
十多年前的民国时期,京城这边就有人试着栽种过呢。
但现在却没有听说过了。
“大哥,大冬天还能种菜?”
陈小敏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
她二姐和三姐也同样目瞪口呆,刷新了她们的三观。
要知道,马家坟那边就是菜农啊,整个生产队都是种菜的。
在她们三小只的印象中,冬天不都是窝在家里猫冬的么?
现在却是冬天还要继续种菜,天啊!
而且冬天真的可以种菜么?
那些菜,不会被冻死么?
“当然能种菜啊,为什么不能种?”
陈国华呵呵笑着说道。
他这是给家里人提前打预防针,免得到时候他带菜回家,一家人大惊小怪。
“什么东西不能种啊?你们要种什么?”
这个时候,从外面回来的陈恭禄,大声笑着说道。
刚说完,他人就出现在了客厅。
一家人都在屋里呢,云婉裳还冲他招手,赶紧过来烤火。
其实外面现在还不算很冷,但家里已经开始烤火了。
主要是云婉裳,她上年纪了,所以得烤火才行。
很快,陈恭禄也知道了要种菜的事儿,不由道:
“大冬天种什么菜啊?这不是劳民伤财的事儿嘛?”
“再说了,冬天有冬储大白菜就够了呀,难道你们还想吃绿色的蔬菜?”
“现在国家那么困难,到处都缺粮食,就你们北汽制造厂那么有钱?”
老陈终究是读书少,格局不够大。
不过他的想法也十分正常,毕竟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节省,而不是钱去研究什么蔬菜大棚的事儿。
此事儿即便放在领导层面,估计还是会有不少人赞同老陈这个观点。
云婉裳和甘如霜两人连忙提出了反对意见。
“冬天能吃饱穿暖,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很多技术都需要去研发,去改进”
“而且伟人也说过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老陈当然是说不过云婉裳的,所以只好闭嘴。
反正就这件事,家里议论了许久,甭管反对还是赞同,陈国华都会进行下去的。
大嫂胡萍姑回来之后,对这件事倒是蛮支持的。
她认为,如果京城的冬天,还能有蔬菜供应,那绝对是天大的喜事儿。
到时候每年都不需要冬储大白菜了,她们街道办也就不需要那么忙碌了。
这两天,冬储白菜已经开始上市了。
她们街道办的人,就必须加班加点了。
后天就可以轮到陈家这边采购大白菜了。
因为大卡车数量不够的原因,道路交通也不太行。
所以大白菜想要运进城里来,只能分批次进行。
导致街道办这边也是因此需要帮很多忙,人力还不够。
陈国华的蔬菜大棚要是能搞出点动静,未来这冬储大白菜估计会不需要了。
“大嫂,我觉得您还是期待我们国家实力变强,把道路铺平,有更多的大卡车运输大白菜,这样会更实际一些。”
陈国华闻言,却乐呵呵地说道。
“你这话说的没错,但这不也是你们北汽制造厂肩负的使命任务么?你们得加油啊。”
听到他大嫂这么说,陈国华微微错愕了一下,于沫离却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哈哈!
大家也跟着乐了。
外面天色已经很晚了,陈国华只好亲自送于沫离和甘如霜母女俩回去。
第二天,陈国华回到中科院,夏培肃却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晶体管计算机的设计方案已经基本完成了,华院士准备今天就去找上面的领导,协调这件事。
这种新型计算机,想要更进一步,那么需要的材料更多,攻克的技术难点也同样如此。
设计图纸是出来了,可不代表技术也出来了。
“教授,您说上面会不会支持这个项目啊?”
陈国华有些迟疑地问道。
在计划书上面,他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华罗庚他们可是提出了六十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
太多了,估计上面领导不会赞同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