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蜀汉的复兴 > 第一九零章 大司马很忙(一)

第一九零章 大司马很忙(一)

  魏晋禅代,是西元三世纪东亚国际政坛上的重大政治事件。
  然后呢?没有了。
  别说汉吴两国了,就连这块大陆上的高句丽、三韩、鲜卑、匈奴、西羌等落后国家和部族。大家其实早就知道,魏晋禅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当他真的发生的时候,大家也只是“哦”了一声,说一句:总算是搞完了。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不过具体到汉吴两国来说,他们也有一点小困惑。
  以前汉吴两国是联盟,这个联盟针对的是谁呢?曹魏。这个联盟的统治者还在地图上YY,预先把曹魏的地盘都分了呢。几十年下来,对曹魏,这两国的政策就是一个字:打!
  但是现在曹魏都不存在了啊。这新生的晋国,咱们该抱一个什么态度呢?
  特别是对于蜀汉这个自称继承汉室正统的国家来说。曹魏当然没啥好说的,篡逆之贼,必须打到底。但是自己这边没有消灭这个篡逆就算了,现在消灭了这个篡逆的晋国是什么呢?是英雄好汉?忠臣义士?
  所以,自从关彝开府后就一直忙着在后宫花天酒地的刘禅,终于难得的走到了前台,主持召开了一次大朝会。
  “陛下,臣樊建以为,应该遣使向晋国新皇致贺,两国停战息兵,互通盟好。”
  “嗯,尚令的意思,是要和晋国结盟?可是晋国的土地,昔年我大汉和东吴都是分了的啊。”
  “陛下,这正是臣想说的第二层意思。和晋国结盟后,我国对北方以防守为主,然后把主力转向东南。”
  作为昔年诸葛亮丞相府里走出来的荆州籍老人,樊建以前是稳健北伐派,即,北伐是需要的,但不要搞得太频繁。但是炎兴元年的那一场大战,让樊建的思想发生了改变:还好关彝力挽狂澜把敌军给消灭了哦。不然蜀汉就亡国了!蜀汉一旦亡国,他老人家就要去洛阳做寓公。这么一来,樊家将在九品中正制的晋国沦为三流家族而且生生世世不得翻身。
  这还了得?!所以当务之急,还是把荆州拿来!拿了荆州,荆州派才不是无根之木。人才梯队建设有了保障不说,就算万一哪天大汉不在了,樊家也可以在荆州成为一流世家
  可以说,樊建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荆州老人的想法。他们真的是被前年的那场大战给吓到了曹魏也好,晋国也罢,都太强了。一言不合就丢二十多万过来。关键是丢了二十多万还封王了,篡位了。这,对方实在是太强了!所以,趁着曹魏灭亡,蜀汉的政治负担明显减轻的好时机,和晋国结盟,然后柿子捡软的捏,朝着东吴下手吧。大汉四十多年在北方都不得寸进,还不如换个战略方向发展呢。
  “陛下,尚令之言。臣不敢苟同。”
  此时站出来说话的,是中射雕。此人乃是扶风郡大族射家的子孙。其祖上乃是先在长安出仕汉献帝,看到献帝那边没前途就跑到益州依附刘焉,看到刘璋不行了就马上投降刘备的射援。
  虽说射援的人品不怎么样,但才华那是杠杠的。在刘备做汉中王期间,射援是尚令法正麾下的第一仆射,手里的权力比诸葛亮还大。要不是后来蜀汉执行荆州第一的政策,射家说不得就是蜀汉一顶一的大家族了。
  即便如此,毕竟人家入蜀时间早,积累的时间长。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来敏去世,吴家和来家的后人都挂上军职出镇地方后。射家就成了东州派在蜀汉朝堂里的代表。
  对于东州派来说,炎兴元年的那一场大战,他们也是吓得不行。一旦蜀汉灭亡,益州实行九品中正制,他们也将被迁徙原籍都离家六七十年了。去了就是个渣渣啊!而且和荆州近在咫尺不同,东州派的祖籍散布在全国各地呢。所以这个时候,东州派反而成了坚定的北伐支持派:荆州打下来了,东州派就没人陪着一起接受益州人的各种嫌弃了!
  “陛下,无论是魏还是晋,其国力比起我大汉和东吴都要强大许多。当今之世,能够对我大汉生存形成威胁的,绝不是东吴,而只能是晋国。就算晋国愿意与我国结盟共同拿下东吴。那东吴被拿下之后呢?”
  “那中的意思呢?”
  “派出使者,向东吴重申盟好。然后继续一致对抗晋国。”
  “嗯,那就呵,朕都差点忘了。”刘禅自嘲的拍拍自己的脸:“咦,今天大司马怎么没有来?”
  “启禀父皇,大司马上个月就去了剑阁。至今未归。”
  是的,关大司马作为国家军委主席兼国务院总理,那是相当忙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从来不相信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拿到真实的数据,了解真正的情况。所以从炎兴三年开始,在各项新政都在蜀汉各郡铺开后,他就带着霍在一头扑了下去。
  当然,除了了解基层民生之外,关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个事情,他预计的是炎兴二年初步开始试验,炎兴三年全面铺开。到了炎兴五年或者六年的时候要基本完成那个时候,就是再次北伐的时候了。
  这是一个遍及全国的大工程在北起汉中,南至南中,长达一千五百多公里的一条主干道上。凡是有大山阻隔的地方,全部架设飞索或者加固栈道!
  蜀汉境内的大山实在是太多了。苍莽的群山在为蜀汉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也严重的制约了蜀汉国内的交通。如前文所述,成都地面上生产出来的粮食,运到北伐前线起码要消耗掉七成多。以蜀汉的国力,这种损耗,即使是他这个穿越者不停的给蜀汉开挂,也是无法承受得起的。为了以后他自己的北伐不至于悲哀的再来一次“粮尽退兵”。那么在北伐之前,他要先把粮食北运消耗过大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没有盾构机,这个时代是不要去想在大山里开洞直通的事了。关彝能做的,就是在蜀汉苍茫的群山之中,到处架设飞索、加固栈道。
  所谓飞索,其制作分为三步。
  第一步先是在甲山和乙山的山体上打洞,这洞呢,先竖着打,打到一定程度了就向左右方法横向延伸一点进去。之后在这个空间内用铁丝编织骨架。然后再注入水泥犹如在山体里打进去一颗大号的膨胀螺钉。之后就在两颗膨胀螺钉之间架设缆绳。
  这个时代没有高强度钢丝,所以缆绳的制作也非常麻烦。先要把各种藤蔓植物的枝条用桐油浸泡,再用铁丝和竹丝反复缠绕捆绑,之后再用桐油反复浸泡许久,一条缆绳才算制作完成。
  第三步就是架设缆绳。这个是最没有技术含量,但也最耗人工的:先把一头的缆绳绑定,然后另一头抛下山去。山下面的人轮流接力,把另一头缆绳一点一点的挪移到另一座山头上去,在那座山头已经打好的水泥膨胀螺钉上绑定。那么,甲山和乙山之间的飞索就架设好了。
  这个东西,起源于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在明清时代,整个横断山区到处这样的飞索。即使是到了现代,在少数交通不便的地区,飞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至于加固栈道。这也是因为有了水泥关彝才能这么做。
  以前蜀汉的栈道是什么样子的呢?先派人从悬崖吊绳而下,人悬在半空中往大山的山体里面打孔,之后插入木桩。再在这些木桩的上面铺设木板这样的栈道,在西南地区潮湿的大环境里,那是需要时刻保养维修的。而且即便如此,这样的栈道,其承重量也非常的有限。
  关彝现在的方法是,在尽可能保持原有栈道的前提下,在这些栈道的底部插入水泥制作的长条形预制板,用他们来做新的承重梁。然后用水泥把栈道路面的木板给粘连起来。之后再在栈道的外侧修建护栏。
  毫无疑问,这是极为浩大的工程,需要花费海量的钱粮。非常符合穿越者左手进、右手出。手里尽量不留大量现钱的消费习惯。
  APP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