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 第九十五章:一家子,一百个心眼!

第九十五章:一家子,一百个心眼!

        但他少了大权。

        贾府主要的钱财来源,是庄子。

        原著黑山村的乌进孝便是东府的庄头。

        贾珍失去了爵位。

        庄子没收也就名正言顺。

        然而目前东府也不是一无所有。

        祖茔是不会没收的。

        承祧的贾蔷、居住西府的惜春。

        还有一部分未逃亡的下人。

        至少也要有衣食保障。

        西府的大权是在王夫人手中。

        她的陪房周瑞,管着春秋两季的地租子。

        此外。

        鸳鸯父母金彩夫妇在金陵老家也有这些经济来源。

        像黑山村这样的庄屯,西府也有八九个。

        供他们挥霍无度。

        这种祖宗留下的大树不会长久。

        是不难想象的。

        诚然。

        真正使四大家族大厦将倾的并非微不足道的小矛盾。

        主因是这群掌权的男人。

        有明以来,当官的大多数都是地主。

        跻身士大夫,上述的经济来源唾手可得。

        同样,丢掉官位爵禄。

        这些东西也将荡然无存。

        所以庄屯算不上贵族在朝廷社会的立足根本。

        他们的立足根本是名声、威望、皇家的宠信度。

        “如今东府名存实亡,希望能对西府当头棒喝。

        皇上留了情面,这座公府依在。

        蔷哥儿你坐镇未尝不好,西府那边也放心。

        于你也有个衣食着落。

        珍大哥、蓉哥儿不许入城停灵。

        东府太爷尚在,这么说蔷哥儿兼祧也合理了。

        要维持礼数。

        东府玄真观的太爷,你得常去瞧瞧。”

        贾琮一连说完,又看向贾芸琢磨道。

        “至于芸哥儿嘛,东府这边派不出事来了。

        但你好歹攒了点家用,我有个主意。

        西府我说不上话,你挤不进去。

        不如暂时倒卖花种,我那个兰陵书社也需要。

        应该不至于亏本。”

        参股兰陵书社,荣国府不知。

        明面上都是金喜财、黄俊郎在做。

        次年。

        贾元春不出意外要封贤德妃了。

        贾芸也可进来监工大观园。

        贾芸心里感激,却不说出来,谈了一会。

        “都八月了。”

        贾芸道:“琮三叔快要科考,再参加秋闱了吧?”

        贾琮点头。

        贾蔷笑道:“那便祝琮三叔旗开得胜。

        我们做侄儿的,也好沾光。”

        贾琮面容挂笑应和,心下却苦笑:“你们局外人不知当事人的苦。

        今年癸酉科乡试,就当磨练。

        整个直隶上万的考生,哪有那么容易考中。

        而且......我还得先去宛平过科考。”

        .......

        精致小巧的东路贾赦花厅。

        修于东路靠西一面,厅外秋菊盛开。

        王熙凤穿家居服陪席,头戴紫貂昭君套。

        肌肤白腻的发光,似能揉出水来。

        毛茸茸的貂毛,覆盖到亮晶晶的耳坠上面。

        上身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银鼠披风。

        下摆大红洋绉银鼠皮裙,将个肥硕的屁股顶成了蜜桃状。

        简家装扮也不失美艳高贵!

        但脸色病恹恹的脸色,却似病未见好。

        贾琏面容英俊成熟,兀自出神地手拿一窜葡萄,慢悠悠地嚼着。

        贾琏派小厮买了鲍二家的回来。

        不与王熙凤同床好些时日了。

        时常找着借口。

        偷偷另觅房间与鲍二家的夜夜承欢,好不舒爽。

        那种欢乐与老夫老妻的王熙凤不同。

        自是别有一番滋味。

        王熙凤人前大大方方,夜里行事却是扭扭捏捏。

        不爱玩花样,连换个姿势都不肯,千篇一律。

        少了闺房情趣,久而久之,未免腻歪。

        再加之夫妇俩吵闹争端一开,往后每每便会因琐事争吵不断。

        琏二爷自是不满,却敢怒不敢言。

        贾琮头戴幞巾,身穿装了绵的长衫。

        时下丝绸装绵谓之衫,不装绵谓之袍。

        足蹬缎靴与哥哥嫂嫂交流都和和气气。

        外人见了,都会认为这家人好亲密、好温暖。

        “琮哥儿那些钱使光了么?也合该省检些。

        东府落难我们也不好受啊。”

        邢夫人聒噪道:“平时世交、王公来往。

        过生日、过节、庆贺的礼物应酬都是要钱的。”

        “还有剩余,今年不用母亲破费了。”

        贾琮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耸了耸肩。

        “这才好。”

        邢夫人闻言,面色方才好看些:“老爷,我看琮哥儿去科考、秋闱都用不着破费了......

        还有,我听说琮哥儿常去西小市与同年聚会?

        莫非你在外开了间店铺?”

        “不过是同年品文,讨论时文。

        以资上进,大家共同出钱。

        儿子哪有闲钱开店铺?”

        邢夫人笑而不语,又道:“秋桐、小红都是我们赏给你的。

        切不可怠慢!

        老爷瞧着是不是该让琮哥儿收个通房丫头?

        免得他在外收不住心,胡来。”

        小红是邢夫人答应的,成了她的人,她要以此拴住贾琮。

        贾琏偏头暗笑。

        王熙凤看了眼丈夫,美眸翻个白眼。

        小声嘀咕:“说句实话,你不是这么过来的?

        老太太还说,当年二老爷也是这样。”

        贾母训斥贾琏欺负王熙凤之时,说“馋嘴猫”。

        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见贾赦、贾政小时候没少玩丫头。

        不过贾政克制一些。

        才有赵姨娘、周姨娘俩小妾。

        反观贾赦则是小老婆一大堆。

        贾琏自知说不过妻子,索性闭口不言。

        贾赦瞪视贾琮,欣慰道:“琮哥儿还是沉稳的,他的下人咱们都问过了。

        晴雯也还未开脸,总要选个妥当的。

        等过了十四五,再说也不迟......

        今年科考、秋闱,你自己有把握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邢夫人止住不语,唯有顺从贾赦。

        贾赦不管的,她才越权总揽。

        王熙凤心里冷笑:“今年他不但过不了,而且......哼!

        你们真当姑奶奶的气,是白受的么!”

        一家子人,一百个心眼。

        贾琮自然没心思想那么多。

        想了想,还是老实答道。

        “科考,儿子倒是有十足信心的。

        秋闱乡试就当磨练,想等下一科或者几科。”

        贾赦听完眉头一皱,开始郁郁寡欢起来。

        明知贾琮乡会殿连过是不现实的。

        但儿子先前给了他希望、振奋、神佛保佑的印象。

        他自然而然想象贾琮会更加勇猛。

        此等落差,贾赦心里有些失望。

        王熙凤稍有得意、宽心。

        就连贾琏也不自觉地放下心来。

        ........

        ........

        葡萄结果之前需要修剪枝蔓。

        一般选在夏季。

        此时院里葡萄已经吐绿。

        常过来的迎春不时要观赏观赏。

        温软柔和的二小姐喜欢拿针穿花玩。

        尤其是茉莉花。

        贾迎春受不了处暑秋分的日头。

        丰泽的肌肤老爱见汗,和宝姐姐一般。

        她只得不断拿扇子扇风,偎在西厢房外屋檐下。

        看着琮弟举石锁、练箭。

        弓箭类型,有少年弓、成人弓。

        成人弓贾琮是拉不开的。

        只能于墙角一端练习张力小的。

        举石锁也是量力而行,四五十斤内锻炼。

        贾琮对武艺、内功什么的不抱幻想。

        只是让身体有精力、健康一些。

        若要保护自身周全,将来配备火枪是首选。

        不过这个愿望还遥远。

        “琮三爷......”

        铁牛跑过来墙角边,低声汇报:“教坊司今儿有消息了。

        明发告示,皇恩浩荡。

        会先选一批乐籍除籍从良,珍大奶奶也在此列。

        不过她可没去处,回娘家是难过下去的.......”

        贾琮放下石锁,风吹湿透衣衫而凉飕飕的。

        思忖了一会道:“知道了,你去尤家说予尤氏姐妹一声。

        我去接她,消息别传出去。”

        铁牛应声走了,曹达华在院子大门外眨巴眨巴眼。

        “又要出府游学了?”

        贾迎春递给她手帕:“大半时间在路上,去南城不远么。

        你索性在那儿长居得了。”

        贾琮傻笑了笑:“我先去洗澡了,回来再和二姐姐说。”

        ~~~~~

        这回是欠了豫亲王人情了。

        赦免一部分乐籍,除籍从良。

        这种命令唯有求皇上开口,才能办到。

        而实际上。

        全部赦免教坊司乐籍,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教坊司的女人,人生轨迹大多固定了。

        她们专门是为了迎合男人培养的,手无缚鸡之力。

        不像寻常妇女会纺织、种桑、养蚕。

        大多也没资产、靠山。

        就只能暗地里再卖身或者卖艺了。

        马车在街道上从东城行到西城。

        尤氏与他并排而坐。

        贾琮询问道:“你在东府处理过家务、账目。

        你家应该没有多少余财,不如先到书店帮忙记录。

        也算有个容身之所,等将来我再想想办法可行?”

        “二姐儿、三姐儿她们呢?”

        尤氏咬了咬嘴唇,复杂一言难表。

        是这个人害了自己......虽然长远来说不算害。

        毕竟却又救了自己,但眼下无依无靠真是恐惧不安。

        茫然道:“多谢。”

        处理完尤氏的事。

        贾琮先到书店后院作坊观看雕刻、印字。

        毕竟科考时日无多了。

        ——————

        三进西面一间小屋。

        全是木板、横梁、木柱搭起来,炕头。

        里外间俱全。

        虽与宁府院子不可同日而语。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尤氏走了一圈,二尤才进店来,三姐妹抱成一团大哭。

        尤二姐喜极而泣:“原来那个贾琮心地还不坏,到底帮了大姐。”

        尤氏端坐炕上,暗叹道:“我如今投靠他。

        贾琮斗死珍大爷、蓉儿,算是夺人之妻。

        怎滴不坏......不过当初他全为了秦氏的事。

        东府也是该完了,珍大爷不放过儿媳妇。

        我也咽不下这口气,要怪就怪我遇人不淑。

        嫁错了人,琮兄弟确实仁至义尽了。”

        心里这般想着,尤氏抿了抿唇还是没说出来。

        终究与二尤不甚亲密。

        由于她和她们没有血缘关系,当初周济。

        多半是面子原因。

        尤三姐也暗恼自己错怪了贾琮,桃花眼一转:“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

        那个贾琮,倒像是个有前途的人。

        我看姐姐不如暗地委身于他,也好过......”

        “三妹莫要说这种胡话!”

        尤氏闻言先是一怔,随后又羞又气。

        “倒是二妹看看,要不要嫁那个指腹为婚的张华?

        娘亲还健在,趁家里还有点余财,你们好好想想。”

        尤二姐欲言又止,张华家道中落是一。

        之后张华游手好闲赌博喝酒是二。

        嫁过去毫无前途,也不长久啊!

        三尤物的依靠,在哪里?

        西小市兰陵书社店铺集书店、作坊。

        马厩、士大夫游乐场所于一体。

        分为三进,三开间,规格大小、装饰。

        没有一样违反朝廷礼制规定,显得低调、神秘。

        店铺户籍的挂名人是金喜财、黄俊郎。

        深宅大院的邢夫人有所耳闻,却也不知贾琮是主心骨。

        大楚勋贵几乎没有亲自出面经商的。

        在外挂的都是以奴才、远亲的名义。

        他们在背后遥控。

        就是这家不大不小的书店,却在西小市打出了名声。

        因为他们最先刊刻大楚第一神童贾琮的作品、时文集。

        出名的、有功名的读书人批阅时文。

        注定是热销的。

        贾琮为宛平小三元获得者。

        必然要引起人学习、观摩。

        当然,批阅时文也要精准、有特点。

        一针见血,起到指导作用。

        不然可不好卖,反而落了自己的名声。

        哪一行都不容易的。

        批阅时文这事。

        贾琮从六月院试完毕便着手做了。

        隔三差五地挑选或优秀、或落榜的考生时文。

        详细指出原因,汇聚成集、刊刻出榜。

        名曰《贾景之评八股文》。

        摇晃着啜一口香茗茶,点评完几十篇。

        贾琮做着眼保健操,推窗眺望西小市。

        兰陵书社位于十字路口的西北方。

        距离宣武门还不是很近。

        但向北可见城洞、守门官兵、人声鼎沸的菜市场。

        西小市这边也有四牌楼。

        便在南面与东四牌楼对立。

        四柱三间斗拱、戗柱、暗褐漆。

        巡视过印刷作坊。

        小胖墩黄俊郎上楼,身穿员外服,眉毛一立。

        “公子,好消息,这时文果然比其他书都好卖!

        短短一个月,销售数千本,一本有几钱赚头。

        咱们也赚上千两了,只是公子的批阅得迅速一些.......”

        科举制度兴盛时期。

        上下几百年、方圆几千里,整个社会都以它为荣。

        只要是有经济能力的读书人,观摩成功时文是必须的。

        时文名副其实,时效、快速。

        这一行也有竞争,还得比同行快,又快又好。

        得到此时。

        黄俊郎才真正体会到,贾琮这种读书名人。

        赚钱果然不难!

        心里这才死心塌地、再没有怨言了。

        “我没做过生意,却也看得出收入、支出的对比。

        也知道薄利多销、细水长流是根本。”

        贾琮也有些欢喜:“对了,你们从江南贩运书籍。

        要经过多少钞关?

        手下驿传有多少人手?”

        “我大楚钞关有北新、浒墅、扬州、淮安。

        九江、临清、河西务.......若是从浙江返回。

        约莫要经过十个钞关。

        钞关守备都有在官府规定上加收的惯例。

        不过若是老熟人,好商量一些。”

        黄俊郎似乎猜到了什么,遂警惕道:“大运河船行比陆路快多了。

        日行三四百里不成问题,只是咱们现下的人手不过百十个。

        多的养不起,公子这是要做什么?”

        这里面有很多商机、利润啊!

        到了江浙,买些民间丝绸、瓷器。

        地方特产完全没有问题!

        商品经济在大明早就蓬勃发展了!

        虽然说丝绸、盐铁等等是官方垄断。

        但是商人仍然有利可图,误就误在闭关锁国!

        自高自大!

        湖丝、瓷器、松江棉布。

        白花花的银子、惊人的利润。

        大部分都让西洋海商赚了!

        郑和下西洋,中国的船队是世界领先的。

        那个时候西班牙还在摸索阶段!

        十六、十七世纪,达伽马和哥伦布都完成了航行。

        一是技术进步了,二是西方政府支持。

        而明清的商人几乎没有政治权力、政府的保守顽固。

        可悲!

        这种自高自大、优越感。

        只会有一天被人轰开国门。

        日本从战国时代、丰臣秀吉之后。

        这时怕也是德川幕府时期,他们也是闭关锁国。

        但是日本人的学习借鉴能力,太强了。

        贾琮沉吟片刻,眼睛透出了浓浓的野心。

        “人手虽少,但能到浙江也就能到福建、广东。

        书店不必吝啬,用得起冰镇。

        岭南的荔枝、龙眼同样有利可图。

        有冰镇保养、日行三四百里,不成问题。

        一旦钱多了,咱们再开分店、加大规模。

        叫驿传的兄弟们去岭南。

        不仅仅是为了荔枝、龙眼。

        叫他们去濠镜(澳门)看看。

        那儿跟西洋人赚钱,才是最大的。”

        想法是好的。

        黄俊郎作为温州人,还是有所了解,担忧道:“岭南的山主、寮主多半满了。

        他们怕是不愿意咱们插手,多分一杯羹的。”

        岭南地区本地资本家叫做山主。

        外来资本家叫做寮主。

        外来的有徽商、浙商,肯定有后台。

        贾琮微微一笑:“所以我才叫兄弟们先去探探情况。

        要拼后台,三年之内,我就不能和他们拼么?

        你们先收集情报,到了那时我们也可以增加人手......

        等本公子手握重权,开海通商。

        有了船只,这小小书店算什么?”

        这块蛋糕使得黄俊郎两眼放光。

        当然。

        这个想法还遥远、很有难度。

        贾琮当下能做的,是把书社整理好。

        先在朝内发展一定势力.....

        贾芸驱车送来了枣、梨、杏、桃,苹果。

        榛子、栗子、松子、榧子、白菜。

        京师大富商拥有温窖。

        可以培育出不合季节的瓜果蔬菜。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还不提及白菜。

        元明之后,白菜差不多成为普遍主菜。

        有箭干白、瓢儿菜、矮青、乌菘菜。

        塌科菜、结球白菜,四季可种。

        兰陵书社的档次越来越高。

        慢慢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

        来此看书、品画、下棋的人。

        都觉得是一种享受,口碑伴随着服务,越来越好。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