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 第一百零六章:林如海

第一百零六章:林如海

        坐在舱间床沿。

        木桌摆过来。

        贾琮在竹纸上默写了一遍《毛诗》。

        看看国子监修道堂的作业安排。

        又大略看了一遍书算、律学,百无聊赖地后仰躺下。

        水面平静无波动,人心也淡淡的。

        舱窗外的山势、水湾仿佛在动。

        他取出褡裢,摊开汪精卫的书信看。

        这位江苏臬司分巡道先他一步南下了。

        江苏惯例是巡抚、臬司驻苏州,藩司驻金陵。

        总兵驻镇江,河道总督驻淮安。

        两江总督驻安庆(安徽不设省,并入江苏、江西)。

        汪精卫是臬司按察使麾下的分巡道。

        介于巡抚三司之下、知府之上。

        总有见面的时候。

        铁牛添了油灯。

        曹达华侧舱传唤。

        铁牛问:“爷要歇了吗?可要做那什么俯卧撑?”

        “做事得锲而不舍,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也要练得像曹达华那么结实才行啊。”

        贾琮做了一遍,脸脖见汗。

        铁牛过来坐在木桌边,看看右方舱壁,撇嘴道。

        “琮三爷,你说林姑老爷要是没了。

        我大楚女子没继承权。

        他那几十万、百万的家产岂不是要托运回北上?

        那可就发达了。”

        贾琮摇摇头,一脸无所谓。

        “这个真不好说,横竖不关我的事。”

        铁牛点点头,叹气道:“林姑娘还真可怜。

        听说本来林姑老爷有个儿子的,却夭折了。

        这林姑娘虽秀外慧中,到底不是男人,不能成家立业。

        林姑娘又是不像宝姑娘会做人的。

        且自小带病、弱不禁风。

        据说还爱哭哭啼啼、使小脾性。

        宝二爷都哄不过来......琮三爷,往后你娶奶奶。

        可不能娶这个样的,我们做奴才的,不就有罪受了。”

        贾琮好笑,手中褡裢丢过去:“皇帝不急太监急。

        这都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早着呢。”

        ........

        自打收到林如海病危致信。

        黛玉日日以泪洗面,伏案哭泣,还是无声的。

        眼眸的一汪春水说来就来,娇咳不止。

        紫鹃瞧瞧饭菜并未下肚多少。

        端给雪雁拿去倒了。

        那雪雁一团粉脸,是黛玉从扬州带来的。

        年纪小些,不大通世故,直似没这个人一般。

        紫鹃扶上黛玉香肩,“姑娘,想那些烦心事做什么。

        不如先盼个好,到了扬州自有分晓。

        林姑老爷就盼着姑娘了,这一回去。

        看姑娘几年一出落,不定能高兴一场。

        是病总有好的时候。”

        林黛玉恍若未见未闻。

        紫鹃侧背只见姑娘的一拢堕马髻。

        浅绿纱质上襦、腰间玉带,紫鹃咂砸嘴。

        缓缓再劝道:“姑娘,琏二爷未必靠得住。

        他自己也顾不过来,哪能好心照看姑娘。

        好的是琮三爷也下来了,他最是个能拿捏主意的。

        连豫亲王爷也指名道姓要他做参谋......”

        “他参谋,和我有什么干系?”

        林黛玉抬头,泪痕流下两颊,看得紫鹃一阵心疼。

        “男人的事我们不懂,宝二爷闺阁厮混的也不懂。

        要是万一,姑娘将来无依无靠的。

        我听说你们本家的族人都是吴中远亲。

        这可如何是好呢,姑娘与我都做不了主。”

        紫鹃不厌其烦地安慰。

        万一父亲死了,那真是寄人篱下。

        母亲早已长眠于地下,数年阔别,父母音容犹在。

        小金山与得胜山的样子依稀可辨。

        那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淮扬故地。

        祖籍的三吴佳丽地、中间的金陵帝王州。

        六朝金粉,王谢门庭,太湖之滨。

        吴中故里,此次南下,难道就要永别吗?

        黛玉怔忡半响,方才摇了摇头:“我一个姑娘家,怎好与他说话。”

        “姑娘又犯小性子了,你不能与琮三爷长谈。

        姑老爷还不能么?

        姑娘是假充男子养大的,请西席,学诗书。

        那位先生便是应天府太守。

        姑娘只要和姑老爷说便成。”

        .......

        .......

        船行过淮安,进入扬州宝应、高邮。

        扬州府,江都埠头。

        来往穿梭的商船、民船、官船四通八达。

        排满了整个江面。

        忽有一张挂着“江南市舶司”旗幡的船只横冲过来。

        其他船只纷纷让道。

        埠头上。

        郁郁寡欢的林府管家伸头道:“来了,来了。

        咱们家小姐回来了,快抬轿。

        纤夫们下船拉绳。

        护栏内水手高喊:“抛锚!抛锚喽!”

        贾琮、贾琏才踏出甲板。

        小厮丫头们护住后面黛玉。

        不等粗使奴才搬运。

        埠头挑夫一窝蜂地涌进来:“官爷,请我们本地行帮。

        扬州府哪个府?

        那做宅?

        那间坊?

        说一声,立马就到!”

        “请我们漕帮的!”

        “我们是牙行的!”

        贾琮微微皱眉。

        贾琏朗声一笑,回头笑道:“你看,地头蛇就是嚣张。

        请他们呢,要加价。

        不请他们呢,强龙不压地头蛇。

        这些帮会,背后有人扶持。

        如此看来。

        为兄都不放心你孤身去苏州了。

        且先扬州安下再说。”

        “二哥还是请漕帮,扬州盐场重地。

        他们哪有不熟巡盐御史老爷的。”贾琮出点子道。

        贾琏答应漕帮的去挑货箱,打行、牙行的黯然退出。

        若是一般民船、商船。

        他们一定强买强卖。

        可眼前这是打起“江南市舶司”的招牌。

        强买强卖,不是作死么?

        远山如螺狮一般盘旋。

        近水碧绿如洗,水天一色。

        贾琮、黛玉跟后上了埠头台阶。

        江水时涨时缩,台阶设得老长。

        这时漫到了只剩下二十多级。

        台阶与江水接触的地方。

        碧绿色的青苔稀稀拉拉,随水晃荡。

        埠头上林管家迎下来,老泪纵横。

        “小姐可算回来了,快上轿吧。

        这两位爷...想必是老爷书信说的琏二爷?

        琮三爷?

        快请,快请上马.......”

        “无需客气,这是我兄弟。”

        贾琏不失风度地温和一笑。

        林管家“噢”的一声,不由多看了贾琮一眼。

        林黛玉应声道:“琏二哥、琮三哥,都在家里下榻。”

        林管家点头:“理应如此,连月奔波,先歇下再说。”

        贾琮沉吟一番也没拒绝,看了眼黛玉。

        雪雁正拿一个小木凳子放在轿门前。

        黛玉扶紫鹃之手上轿,青色珠幔。

        回头微笑,两颊浮出浅浅的酒窝。

        俩兄弟骑马进城,至扬州城门口。

        摊贩云集,货郎走街。

        商贾车马络绎不绝。

        “江都方酥,高邮鸭蛋,新鲜的鱼脍喽!”

        “仪征五色糕呀!芙蓉糕呀!

        栀子花呀!十文钱一块!

        十五文两块!”

        浓浓的江淮口音充斥市井。

        过了搜检,进得城门。

        坊间酒楼可见徽州巨商穿梭其间,莺歌燕舞。

        豪气逼人!

        四方巾、网巾、瓜皮帽、瓦楞帽。

        庙会、杂耍、口技、戏台、说书,随处可见。

        奢华、大气、古老、沧桑。

        矛盾地充斥着这座人口高达两百万的扬州城。

        贾琮暗赞叹:“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

        曹达华、铁牛俩吃货,乐滋滋地买了鱼脍回来。

        贾琮骑马上看着食盒,便觉得鲜、脆、美,色香味俱全。

        不禁问道:“生的熟的?”

        “是生鱼脍,作料一大堆,爷留着吃吧。”

        铁牛嘿嘿一笑,赶紧跟上。

        贾琮放开口腹,不顾形象地吃起来。

        大热天吃这个,爽啊!

        ~~~~~

        林家宅院修于城北。

        坐北朝南,双环衔兽大门前。

        大理石台阶下有两座狮子兽头。

        左手方有一股活水冲出排水道。

        右方是中心大道,直达府衙、盐运使衙门。

        背面靠山丘陵,重檐建筑。

        外瞧进围墙,园子不小,江南富豪建园成风。

        金陵不下数千座园子。

        扬州瘦西湖便是盐商所建。

        引起贾琮奇异的是;林府对面是一座粪厂。

        营造门记载:左手有水,右手有路。

        背后有山,前面有粪。

        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俱全。

        为最好的风水宝地。

        看来,林如海的行辕家宅是按风水造的。

        林管家迎进院子。

        转过正对门口的紫檀木架子、大理石底座的照壁。

        趋二进、三进穿堂,入园子垂花门。

        各于后院园子觅清幽馆阁安排贾琏、贾琮的住处。

        又吩咐人接待好贾家车马人手货物。

        林管家虽是笑脸相迎。

        可愁眉不展的神色时有流露。

        当晚。

        贾琮沉沉睡去,异乡美梦,会见周公。

        客居异地是他前世的习惯。

        犹如飞出笼中的鸟儿,却是一点都不想家。

        ——————

        次日紫鹃、雪雁送来饭食,吃过。

        俨然是精挑细选的江南菜蔬。

        紫鹃退下首站立,等他整理着装出来。

        她道:“姑老爷见过二爷了,这几天忙请郎中。

        气色好了些,琮三爷跟我去拜拜。”

        “好。”

        贾琮答应着。

        他却知道今年九月初三,林如海必死。

        对此他也无能为力。

        其一;林如海对他来说完全是个陌生人。

        其二;他没学过医,听到一个陌生人死了。

        能有何起伏呢?

        紫鹃叫雪雁引路。

        雪雁嘟嘴说:“紫鹃姐姐,我记不清了。”

        紫鹃哼道:“亏你贴身伺候姑娘。

        我一个老太太跟前的南下。

        走过一回,也记得了。”

        “我那时卖进林府很小,不大有印象。”

        雪雁嘟着嘴解释,紫鹃无奈地摇摇头,在前引领。

        穿了一道长长的游廊,风送桂花之香。

        水飘残荷之枝,隐隐有些秋凉了。

        出园子垂花门、跨院垂花门,才到西路外书房。

        刚行至门外。

        便听见人声:“那个贾琮中了秀才是吗?

        他的《儒林外史》行销到江南了。

        为父阅过,想为父中探花都三十几了。

        秀才考了二十年,他十二岁便有秀才之身。

        大内兄有此子,难得、难得...咳咳......”

        “嗯......父亲快别说话了。”

        “老爷、姑娘,琮三爷过来了。”

        紫鹃在门外通报,门内林黛玉闻声退避出去。

        雪雁提了帘毡。

        贾琮进去。

        一眼便见太师椅坐一名长袍中年人。

        身材伟岸,面色苍白。

        圆滑的梨木条案摆了几搭盐引。

        容貌清癯儒雅。

        不难瞧出此人年轻时是个俊公子。

        他便以晚辈礼节参拜。

        林如海瞧他是头戴四方平定巾。

        脚踏秋冬棉布厚底靴,略瘦一点。

        面色康健红润。

        一身玄色袍配一条玄色腰带,他手虚扶。

        居官多年的上位者气势仿佛有股力量一般。

        “坐,大内兄福量不小。

        难为你小小年纪便有盛名。”

        “都是虚名,晚辈不敢克当。”

        两人先度过完这些礼节套话。

        林如海才慢声慢气道:“陈东生与我同属台垣。

        这几年书信往来,我对你的事迹略有耳闻。

        既是亲戚,便不套话了。

        京畿长芦盐场你想必听说过。

        扬州两淮盐场这边,徽州巨商财富。

        占国库一半,不知你有何见解?”

        是考较还是什么?

        林大人你没必要这样吧!

        贾琮眨眨眼,琢磨着如何对答。

        江苏的淮南基本与淮东重合。

        两淮盐运使的衙门也在扬州城。

        扬州是一个盐政管理中心。

        盐运使贵为三品大员。

        在七品巡盐御史面前却不敢造次。

        御史位卑权大,以卑治尊。

        扬州城的没落。

        是在十九世纪,直接被剔除江南,划为江北。

        那时吴语在大江南北的普及也超越了江淮官话。

        现下属于鼎盛时期。

        扬州盐商暴富。

        仅仅是来此经营盐务的徽州巨商。

        百万家产才是小富,行会商会林立。

        总财产占国库一半。

        朝廷不整他们,也是没天理了。

        “姑老爷见谅,晚辈初来乍到的。

        对两淮盐场、扬州盐商不大了解。”

        贾琮琢磨了会,端正道:“只是从史书中看到过。

        《宋史》载盐引以来。

        一引百数斤,元、明、顺沿用。

        盐铁巨利,国库仍旧亏空。

        怕是官商滥发,私相把持的结果。

        商人哄抬盐价,苦的还是百姓。”

        林如海焉能不知此中弊病。

        不过这话从一个十岁生员口中说出来,实是怪异。

        他语气温和道:“你说中了一点,盐引长久了,必生弊病,痼疾难除。

        我受命之时,圣上再三嘱托收上盐税。

        如今‘多病不辞惟药物,未有涓埃答圣朝’。

        身在维扬胜地,不能以报万一。

        实在惭愧!”

        林家祖上袭过列侯,且额外加恩一代。

        后来爵位散尽。

        楚朝的爵位是不能代代世袭的。

        倒有点类似于清朝的“十四等”。

        林如海探花及第。

        一甲第三名出身,如海不是他的名。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

        时下风气,正妻死了。

        没有子嗣还不续弦,会被指责。

        贾敏因病去世后。

        林如海不补填房、不纳妾,感情算是专一了。

        贾琮收了回胡思乱想,整理着思绪,侃侃道。

        “那不外乎改革一途,除却革新政弊。

        再无他法,再好的政令也会滋生弊病。”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