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349章:信不信编一套历史给你看……(求订阅)

第349章:信不信编一套历史给你看……(求订阅)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闻一多先生提出的新诗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再别康桥》,则是无比契合此三美。

        特别是他的音乐美与绘画美这两点。

        不需要怎么解读这一首诗。

        也不需要陈凡解释这首诗里面的一些词汇。

        陈凡知道。

        只要大家读上几遍,众人就能发现这一首诗他的节奏该有多么的美丽。

        同样。

        读过几遍之后,脑海中一系列的画面亦是扑面而来。

        正如这首诗里所写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是不是。

        节奏来了。

        画面也来了。

        但。

        有的时候冥冥中自有天定。

        做为作者的徐志摩也没有想过,他的离别方式在他的诗中就已经预示。

        可是。

        徐志摩所说的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是让人难于忘记。

        所以。

        他挥一挥衣袖,带走的何止是一片云彩。

        ……

        “陈凡老师,徐志摩先生这首诗歌超过了此前一众新诗。”

        陈凡讲完徐志摩,这时主持人也是感慨起来。

        连称呼徐志摩时,也加上了先生两字。

        虽然刚才陈凡在讲徐志摩的时候,他内心里也冒出渣男两个字。

        毕竟。

        自己有妻子,而且还怀孕了,竟然还让妻子打胎,后面还离婚追求一位比自己年纪小7岁的女孩。

        另外。

        在与陆小曼结婚也不见得多么光彩。

        陆小曼是自己好朋友的妻子。

        结果,好朋友让他照顾陆小曼,最后却是将陆小曼照顾到床上去了。

        这要是不渣,那谁还渣了?

        但。

        有的时候。

        当一个人在某一些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之后。

        他的个人感情生活,反倒是次要的了。

        “是的。”

        陈凡也是点头。

        说到现代诗,如果不提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那就太遗憾了。

        “对了,陈凡老师,之前您提到徐志摩在欧洲的时候碰到了才女林徽因。并且你说过,当时的林徽因还是很欣赏徐志摩的。可是后来,为什么林徽因并没有嫁给徐志摩呢,而是嫁给了梁思成。”

        “看来大家对于才女还是很感兴趣的嘛。”

        陈凡笑了笑:“在初见徐志摩的几年,林徽因确实很欣赏徐志摩。毕竟,谁也无法抵档一位即有才识,也有才学,更有诗情,家境还好的年轻才子。同样,林徽因也是一位才女。甚至可以说,相对于陆小曼,或者是其他当时的一众女子来说,林徽因实在是太出彩太出彩了。”

        “这个出彩,一个是林徽因出身的家庭原因。林徽因的父亲在当时担任高官,所以林徽因自小见识就不是一般的女子可以相比。而且,林徽因是长女,林徽因父亲在培养林徽因的时候也下了不少功夫。林徽因与徐志摩在欧洲相见,就是因为林徽因父亲想让自己女儿长长见识,所以就带着林徽因到了欧洲。”

        “当然,另一个也是林徽因自身的天赋以及才华。通过家庭,林徽因认识到了世界,所以她的想法,她的思想都与当时国内的女子不一样。这让林徽因不管是站在哪里,都是众人的焦点。如此,徐志摩在第一次见到林徽因的时候,就感觉这位女子和别人不一样。”

        事实上正是如此。

        前世网上流传出来的关于林徽因的一些照片。

        哪怕就是放到100多年之后,林徽因的形象亦是让人叹为观止。

        “而在徐志摩不断追求林徽因之后,林徽因自然也很欣赏这位才子。只是,随着交往当中,林徽因却认识到,徐志摩未必喜欢的就是自己。”

        “啊?”

        陈凡的解释让众人有一些惊讶。

        这是什么意思?

        徐志摩未必喜欢林徽因?

        这不可能啊。

        如果不喜欢,他会与妻子离婚?

        如果不喜欢,他会诗情高涨,写出了这么多的情诗?

        如果不喜欢,当时整个社会怎么可能对于两人的恋情议论的沸沸扬扬?

        对于此,陈凡则再次说道:“或许林徽因确实在当时很欣赏徐志摩,也确实徐志摩也是很多人的白马王子。可是,林徽因毕竟不是一般的女子,她的家世,她的眼见,她的才华却是让她明白。如果她与徐志摩在一块的话,未必是一个多么好的结局。而且,从徐志摩给林徽因写了大量的情诗之中,林徽因虽然很受感动,但她却非常理智的明白。徐志摩喜欢的并不是林徽因自己,而是徐志摩在内心脑海里想象出来的那个林徽因。”

        这句话看起来很矛盾。

        但其实一点儿也不矛盾。

        有过感情经历的就明白。

        刚开始恋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对方身上的任何缺点,在当时热恋中的双方来看都不算什么。

        可真正生活之后,未来就算是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吵架的来源。

        这放在林徽因身上也是。

        林徽因清楚的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以及后面的相爱,相陪伴一身靠的不是激情,靠的也不仅仅只是喜欢,靠的更不是情诗。徐志摩眼里的林徽因实在是太美好太美好了,美好到,林徽因发现,徐志摩眼里的林徽因根本就不是自己,而是徐志摩想象中的那个美好的林徽因。

        最终。

        林徽因选择了老实本份的梁思成。

        所以四年之后,当徐志摩再见到林徽因后,却发现林徽因已经嫁给了梁思成。

        “不过,说梁思成更为老实本份,并不代表梁思成不如徐志摩。只不过梁思成的才华并不是表现在诗歌上,梁思成更大的成就则是在建筑这一块。而林徽英同样喜欢建筑,所以,刚开始两人或许并没有发生太多的交结。可是,当两人有了一个共同的爱好,慢慢的,林徽因知道,最为适合自己的正是梁思成。”

        甚至。

        如果从某些成就上来说,徐志摩最多就是写出了一些还不错的诗。

        但是。

        在国家建筑文化上,梁思成才是真正的大师。

        如果不是梁思成,恐怕中国建筑都有可能断代。

        而正是梁思成的回来,才在中国开创了第一个建筑体系。

        而为了保留与完善中国建筑体系,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走遍了整个中国。

        当时没有电脑,所有的图纸都是用人工手绘。

        而在前世流传出来的梁思成建筑图纸,就是比之电脑制作还要更为精细。

        “只是,虽然林徽因最终选择了梁思成而不是徐志摩。不过,在徐志摩志世之后,林徽因也写了一首新诗。”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没错。

        这首诗,正是林徽因的代表作。

        如果全文你不记得,那没事。

        你只要记住【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可以。

        事实上。

        不需要特别的记住。

        只要你听了这句话,脑海里面你就会自然而然的记住。

        正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样的句子实在是太美好太美好了,哪怕是想忘都忘不了。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了个去,果然是才女。”

        “啊啊啊……难怪徐志摩过林徽因爱得死去活来。”

        不需要其他再证明了。

        光是这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便已经足够。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句诗就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

        “是啊。”

        陈凡点头:“不过,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往深处去想,其实还是有一些阴郁。但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则是无比的明媚。”

        “这首诗是纪念徐志摩的吗?”

        “这个啊,林徽因没有说,我也不知道。”

        陈凡摇了摇头。

        关于这一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的,有两种说法。

        一个是说,这是写给林徽因儿子的。

        提供这个说法的是林徽因儿子梁从诫。

        梁从诫在他的书里写过,说是梁思成告诉梁从诫,是林徽因在梁从诫出生之后,内心喜悦而作的。只是,梁从诫又说,但母亲从来没有跟他说过这首诗是写给他的。

        所以呢。

        这首诗到底是写给徐志摩还是写给儿子梁从诫的,那就让读者去评价了。

        但不管是写给谁的。

        这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却是让许多人感受到了林徽因的才情。

        只是。

        关于林徽因,她却不是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可以说得完的。

        “陈凡老师,林徽因还有其他的一些诗吗?”

        众人这会儿对于林徽因已然越来越感兴趣。

        主持人自然知道众人的意思,顺着众人的意,再次向陈凡问道。

        陈凡说道:“我其实并不是特别想聊林徽因的诗,虽然林徽因写的诗也非常好。但相对于林徽因写的诗,在她身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我更为愿意与大家分享。或者,我想跟大家说说林徽因的家族。”

        说到这里,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各位,你们知道有一个叫做清朝的朝代吗?”

        “清朝?”

        “是的。”

        “陈凡老师,有这个朝代吗?”

        “这个世界是没有的。”

        陈凡点点头:“可是,在我的记忆当中,有这么一个朝代。”

        “这个……”

        主持人一愣。

        但到底是主持人,他很快明白了陈凡的意思。

        也许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清朝。

        但是。

        可能陈凡老师笔下,就诞生了这么一个朝代。

        这有一些像架空历史。

        也就是作者在写故事的时候,虚构了一个未知的朝代。

        “能跟我们说说清朝吗?”

        主持人再次问道。

        “清朝自然是要说的,不过,要讲清朝的话可能不是一两个小时讲得完的,我们还是回到林徽因吧。要讲林徽因,我想先讲讲与林徽因有关的一些人。比如,林徽因的几个叔叔。”

        “林徽因的祖父叫做林孝恂,林孝恂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林长民,林尹民,和林觉民。不过林觉民小的时候却是过继给了族中一位长辈。

        这里我单独讲林觉民,林觉民出生在清廷末期,这个时候,整个国家都被一众外族势力刮分的四分五裂,国家危在旦夕。中华许多有志之士便联合起来,想要建立一个新的家园。”

        “林觉民自天资聪慧,还善诗文。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林觉民在考场却是一字不答,离开考场的时候才在考卷上写上【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看到林觉民如此,继父并没有怪罪林觉民,反而觉得他的儿子正气浩然,有冲天之志,很可能是承上启下的一代。”

        陈凡讲故事的能力自然是一流的。

        不过哪怕如此。

        此时,一众游客这会儿对于陈凡所讲的故事也是暗自佩服。

        佩服不是说故事讲得怎么样。

        因为故事还没有开始。

        他们并不知道具体这个故事怎么样。

        但故事不知道没关系,可他们却知道,这个故事写得太过于真实了。

        真实到,比如讲一个人物,他不单单讲一个人物,而是把这个人物的一系列关系全部例子出来。

        比如讲林觉民。

        现在你知道的不仅仅是林觉民。

        你会知道,林觉民有个哥哥叫林长民,林长民有个女儿叫林徽因。

        林徽因的老公叫梁思成。

        曾经追求林徽因的叫做徐志摩。

        而与徐志摩结婚的却并不是林徽因,是陆小曼。

        最后徐志摩是坐飞机去世了。

        你能想象,这个故事的人物设定该有多么的详细吗?

        更何况。

        这还是人物设定。

        后面的世界观设定,那就……

        “兄弟们,陈凡老师这是在讲故事,还是在讲历史?”

        “应该讲的是历史。”

        “可好像历史当中没有林徽因,也没有徐志摩,更没有林觉民。当然,这还只是其次。最为主要的是,我们历史当中没有清朝。”

        “那就将他当成是一个故事吧。”

        “可这故事写得也太详细了吧。”

        “别说了,再说,信不信陈凡老师编一套历史给你看。”

        得。

        别人自然是没有这个实力。

        但陈凡,绝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