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功夫外家祖,
武当拳术内家宗。
以武止伐修武道,
化解干戈天下盟。
武道是以武为修行,是一种对身体和精神上的极致追求。使单纯的技击技术变得富有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也从简单的技艺练习上升至精神修炼,形成了人们熟知的“武道”。
武道精神是为了保护和守卫众生,以武止伐,平息干戈,从矛盾斗争中找到互相统一的终极目标。
天地之道,一阴一阳;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阴阳之变,太极之理;“道”,是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武道一途永无止境!武之极致便是悟!有人灵光一闪便能领悟出武道之精髓,从而突飞猛进,终至极境。
中华武术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内家拳以练气为主,讲究内修。外家拳是练力为主,重视外形。
自古,外家拳皆奉少林为祖,内家拳均尊武当为宗。
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分:
1、特点不同
内家拳的特点是柔和、放松,讲究以柔克刚。
外家拳的特点是刚猛有力,以力撼山。
2、修炼方式不同
内家拳以松柔入手,养练双修,且偏重于养,内家拳劲路连绵,不易断劲。
外家拳以刚猛入手,主练筋骨皮和肌肉先天之力,注重招式,不重内养,到一定阶段才会开始注重内养,外家拳劲路刚烈,招式明朗,必须换式换劲,故时有断劲。
3、训练方法不同
内家拳注重内功和后天力的训练,通过内功培养内力,通过试力、听力来力的敏感度和发力效果来形成对力量的精准判断和掌控。
外家拳偏重于外功和先天力的训练。
4、身体外形不同
修炼内家拳的高手,神光内敛,并且皮肤比较细腻,肌肉柔和不突显发达,青筋血管顺畅,两肩斜削,举止轻灵飘逸。
修炼外家拳的高手,往往神光如电,神态威猛,皮肤较粗厚,肌肉发达,青筋血管暴起虬结,两肩结实,举止威猛刚烈。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家拳与外家拳最大的区别就是“丹田”。
关于丹田的位置可分为上、中、下三个位置。
两眉中间的印堂穴为上丹田,又称“泥丸宫”。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线上,督脉属于阳经,故上丹田属阳,是阳气积聚之处,又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思维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
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活动,平衡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修上丹田功主要是疏通整个颅腔里面的气脉。
上丹田功的修炼,古人称为“炼神还虚”。当内气充满整个身体的时候,身体就会产生虚无的感觉。身体虚无了,心就会非常安定,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喜怒哀乐淡化了很多,心更加安定,心对事物的观察更加仔细,得出的结论更加正确,渐渐地,我执之心就淡化了,也就是第六意识隐退了,这就是心虚无。
古人所说的“形与神俱”、“形神俱妙”就是在这个阶段开始真正获得的。如果修心修得好,功夫的上长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
中丹田位于胸部膻中穴处,又称“绛宫”,为气会之所在,道教经典《仙经》中指出:“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修中丹田功主要是疏通五脏六腑里面的气脉。
中丹田的修炼,古人叫做“炼气化神”。“神”是什么东西呢?古人叫识神和元神,现代人叫意识和下意识,修炼到了一定阶段心很容易入静。
这个阶段,主要是净化心灵、使精神更加稳定,从而产生对身体大面积的感知。
下丹田位于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为人的生命之根,元气积聚之所,是练功诱导得气,激发人体潜能的主要部位。
练功时的意守活动主要在下丹田。
修下丹田功主要是聚气,进而通大小周天。下丹田的修炼,古人称为“炼精化气”。
修炼下丹田功,身上的气感反应会比较明显。因为是处在经络的开通阶段,气的运行是有始有终的,比较容易被练功者察觉。全身的经络基本畅通后,体内的气量也就增加了许多,全身各处都有内气运行的感觉,但很柔和、很舒服。
总之,以上部位都是真气运行集中而又活泼的部位。
而我们经常提到的丹田一般主要
指下丹田。
下丹田类似于一个夹室,气冲则升,气虚则合,为任、冲、督三脉之发源地,是全身经气聚集之处。下腹丹田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下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
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
要打通全身经络,则需要按照周天的路径进行功法修炼,周天又分为小周天和大周天。
小周天喻真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呼气沿任脉下行,吸气沿督脉上行,一呼一吸一周天。
真气从下丹田始发,经会阴,过尾闾,沿脊髓通夹脊,透玉枕,过三关,到泥丸宫,再由印堂至祖窍内,通过舌抵上腭,即“鹊桥”,与任脉相接,过十二重楼,沿胸腹复还下丹田,环流一周,故称小周天。
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气沉丹田,内气足就会自通任督二脉。
小周天修炼以打通任督二脉为标志,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练功,气感会慢慢消失,意念会慢慢变轻,这样就会修成周天功夫,进入先天无为的清静境。
大周天是内功修炼的第二阶段,即“炼气化神”的过程。它是在小周天基础上进行的。
大周天的内气循行,除沿任督二脉外,也在其他经脉上流走。相对来说,范围大于小周天,故称为大周天。
大周天不是刻意用意念引导内气运行某部位或某穴位的,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大周天运行路径,摆好姿势,放松身体,入静。
先呼气,舌舐下腭,气沉丹田,小腹随之鼓起,再将气下沉到会阴,分作两股沿大、小腿内侧,直下足心涌泉穴。
再吸气,小腹随之收缩,舌舐上腭,以意领气,从足心出发,沿小、大腿外侧回到会阴部,然后提肛,将气沿督脉过三关,上达头顶,再顺两耳前侧分下,会合于舌尖,此时恰与呼气时的气息相接。
如此,自头顶的百会穴,至足底的涌泉穴,周而复始,循环运行。
脚是人体周身之根基,根本固而枝叶荣,下盘稳固,上盘自然轻灵。习练内家拳,意和眼神都要贯注于中指,中指劲到,余指劲也会到。
所谓气沉丹田,实质上就是松。在人体外面,“松”表现为垂肩坠肘、松裆圆胯。在人体里面,“松”表现为不执着,放得下,胸腹松开了,气自然就下沉了。
内家拳强调用意不用力,不要刻意,意念不要太重,不要太在乎感觉,似有似无。这就是老子说的“无为就会无所不为”。甚至出现“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玄妙现象。
当有杂念的时候,意念适当加重,当没有了杂念时,意念要慢慢减轻,要将意念调整到丹田似守非守的状态,进入恬淡虚无的境界。
意念轻了杂念多,意念重了会诱发肌肉的力量,故需要掌握适合的度。
外家拳人人都可以练,只要能吃苦,有毅力,身体和精神经得住日积月累的高强度打磨和熬练,大都会有所成就。
内家拳则更看重修炼者的武学天赋。内家拳对修炼者的心智、定力、悟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否则突破进境会很难。
每一门高深的武功,它的心法口诀都是历代先辈们用心血和通过无数次战斗总结出来的精华,就是告诉你怎样做的途径和奥妙。听到的人往往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