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就知道这臭大哥想干嘛。
她板着脸一板一眼的回答:“多谢大阿哥垂爱,奴才如今住在寿康宫,如果大阿哥要是想和奴才做邻居,不妨今日一起入内拜见皇太后,您亲自和她开口,如何?” 你敢不敢去找祖母? 大阿哥笑容满脸:“表弟,你如今真的长大了,稳重的多了,可喜可贺,早先你都是追着表哥玩儿,那时候多乖巧喜庆,哎呀,你长的太快表兄伤心啊!” 就是笑话你,有本事来追着哥哥打啊! 海棠微笑,要不是人多,现在肯定追着你打,毫不手软的那种! 四阿哥看不下去了,走过去让大哥把人放下着直接跑了,四阿哥还没来的急阻止人都已经跑远了,但是这时候院子里响起太监的催促声,休息时间门结束,师傅们该讲课了。 四阿哥看看这秃头的妹妹,只能说:“你既然来了,好好学,不许闹。” 大阿哥扔下一句:“中午往行宫去的时候,你来大表哥的车里坐。” 两人火急火燎的回去了。 六阿哥和哥哥们也不在一起读书,他的进度超过五阿哥但是赶不上前面四个哥哥,也被单独拎出话,就见三阿哥表情诡异的冲进,你五哥身边的伴读你要去看看,你看了肯定大吃一惊。走走走,赶紧跟哥哥去看看。” 老六都没动,心想这哥哥向:“一个伴读有什么可看的。” 三阿哥还要再说,外面催促的声音响起:“你等着吧。” 三阿哥走了,六阿哥身边的伴读们纷纷坐下,六阿哥能坐着和三阿哥说话,他们除非得到允许,刚才都站在一边。 众人纷纷坐下,扎拉丰阿小声的跟六阿哥说:“刚才在走廊上,奴才路过的时候听见有几个人说五阿哥那里这几日来蒙古人啊,而且还是贝勒爷,贝勒爷当什么伴读,他自己就能带几个伴读进是科沁尔来的,是个小贝勒爷,才几岁。” 几岁?那肯定是祖上传下来的爵位,科尔沁有多少郡王、贝勒、台吉这些爵位都是有定数的,除非有大功否则不会再封,因为对应着爵位要有对应的俸禄、草场、民丁等等,没听说过这么小的贝勒啊! 六阿哥正想问问是蒙古科尔沁的哪一支,有什么出身,叫什么名字,这时候师傅来了,他只能把这话放心里。 可是小孩子就是好奇心重,要是立即得不到满足,就一直惦记着,心里就一直想着 ()?(),那真是七上八下抓心挠肺。
相比于六阿哥学习走神()?(),海棠这会十分认真()?(),
因为学渣五哥几个月了还没学完三字经?()?[(.)]??@?@??()?(),
对,三字经学了几个月,学着丢着忘记着,得益于那一百二十遍的恐怖重复,他背的很熟,但是三字经讲了什么是真的记不住。
海棠早上和五哥聊过,因为他没学会,有些典故是囫囵吞枣,还不好意思问师傅,就进度缓慢。 海棠新来,师傅肯定要先摸摸底,海棠就准备了白纸给四个伴读让他们替自己和五哥做笔记。 毕竟海棠还小,骨骼很软,长时间门写字不太现实,而且时间门宝贵,她不可能一边问一边自己做笔记。所以当师傅问会不会背三字经的时候,她说会,只是不懂其意。给师傅背诵了一遍三字经,就开始提问。 在提问前对其中一个伴读说:“第一行写我问的问题,另起一行写师傅的回答。” 问师傅:“‘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是谁?教五子中的五子是谁,他们六人后来有什么成就?在哪本书中有记载?这个义方是什么?前面写了孟母三千,这个窦燕山的义方和孟母的办法孰好孰劣?后的记下来,回头再们再温习。” 再转头把自己刚才的话跟五阿哥用蒙古语讲了一遍。因为一起生活,她那蒙古汉语满话夹在一起的表达方式五阿哥能听的明白。 而海棠也做好了同声传译的准备,因为五阿哥经常抱怨这些师傅动不动就拽文言文,他听不懂。 师傅哪里见过这种架势,那问题一下子抛出来了,后面还有个伴读奋笔疾书,师傅们是没见过当庭做笔记的。 师傅回打一个问题,海棠给五阿哥翻译一遍,再问问后面的伴读跟上了没有,记住了不曾。 后面起初写的慢,渐渐的写的快了,跟了上来。 后面不用操心,海棠就专心问哥哥,看他哪里不明白的,这几句话弄懂了之后再接着学下一句。 一直讲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上午才算是结束。 后面的伴读写了整整几十页纸,各个手腕酸痛。 五阿哥很满足,今儿听懂了,有了妹妹就是好。 师傅浑身不得劲,因为和他以往讲课不一样,以往他只需要讲就行了,就问问五阿哥听懂了没有,一般情况下五阿哥是点头表示听懂了的,至于伴读们能不能懂他是不管的。 现在不一样了,这新来的贝勒爷问题太多了,后面的四个伴读也胆肥了,小声的在这贝勒爷身后提问题,光是给他们六个解答都让他浑身不舒服,主要是这贝勒爷的问题很刁钻。
特别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这个贝勒爷问:“冬夜里给父母暖被,他个子矮,只暖了一半,脚头那儿还是凉的,这种暖一半算不算是真的暖了?” 师傅自然回答,孝心重要。 贝勒爷又问:“冬夜寒凉,他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被冻的得了风寒,这是不是陷他父 母于不慈之地?”师傅目瞪口呆,正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回答呢。这贝勒又问:“父母爱子女,冬天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从温暖的被窝里面出的?为的就是誉满人间门?”
师傅肚子里骂胡人就是胡人,前面几句都白学了,背着“人之初性本善”还把人想的那么龌龊。
黄香乃是东汉大儒,又掌握军政,汉和帝年间门做了尚书令,是当时的宠臣。那可是进了《后汉书》的人物,写了《天子冠颂》和《九宫赋》,更是爱民如子的典范,其子孙封侯拜将,岂容一个小小的胡人质疑。
他脸色很臭的把黄香的生平给说出来。
其中提到了《二十四孝》《后汉书》,海棠让人记下,不能只看书上记录,看黄香为人和做官还要看当时的皇帝和社会环境。比如说当初东汉桓帝卖官,曹操的父亲曹嵩花钱买了太尉一职,因为当时黄巾起义暴发他无力应对被迫引咎辞职。 也就是说当年的汉朝在某个时间门段官是能买黄香爱民如子,请师傅具体举例。 其中涉及到治水,明显触及到师傅的短板答不上,皇家藏书众多,要利用好这些藏书,学习的进度可以慢,但是不能得过且过,一定要把学问掌握的扎实才行。以一本三字经为索引,能粗略的学习以前一两千年的历史,这才是这本书传世的意义所在。 再问师傅下面“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中孔融的事迹,要用到哪本书好让他们提前复习。 师傅心里非常酸,真的很酸。 皇家藏书何其浩瀚,人家出身膏粱,想看哪本书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他们这些人头发都白了,可能也未必看过一些书。 师傅酸着走了,心里盘算着皇上要是问起五阿哥的功课今日之事能拿出来讲讲。要知道这些师傅们也是有鄙视链的,给太子讲课的鄙视一干同僚,一干同僚互相鄙视,最终给五阿哥讲课的是鄙视链底层,无他,五阿哥学的最差。 已经中午了,这里的执事太监通知先吃饭,吃饭后坐车出宫去汤山行宫。 六阿哥踩着人家的通知声来到了五阿哥这里,刚进门喊了一声五哥,他就看到了秃秃的胖妹妹。 六阿哥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叫了一声浑身炸毛。 然后立即冲过:“出去出去。” 这几个伴读一手墨,正想出去洗了,听了这话赶紧跑。 六阿哥问:“你头发呢?” 这话问的!你看不见吗? “剃了?” “为什么剃了?” 五阿哥就得意洋洋的把昨日的事儿给讲了,六阿哥听的面无表情,你个老五!你学不会让妹妹给你收拾烂摊子你还得意,你有什么可得意的啊! 这时候梁九功来到了尚书房,请各位皇子和班布拉贝勒去乾清宫用午膳,其他人等一律按照刚才的安排接着行动。 大阿哥哈哈笑着进完,同时遭遇了一干兄弟的白眼。 海棠这时候已经显出了卷王气质,跟五哥说:“把刚才写了问题的纸拿上,咱们去问问皇上。” 五阿哥呆呆的说:“不是说晚上问吗?” 海棠恨铁不成钢的说:“你上午能问为什么要拖到下午去,你要积极一点,要主动一点,不问学问是不会跑到脑子里的!万一下午皇上忙,这问题岂不是积累到明天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快点啦!” 众位兄弟的目光瞬间门变了,大阿哥的嘴角拉平,这时候四阿哥嘴角上扬,对,这才是爷的妹妹!跟老五这呆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