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送过来,李承乾道:“我们这几天可以多做一点。”
前面几天李承乾也不是闲着的,他看似在吃喝玩乐,实际上让李靖拨了几个心腹,除了做地雷之外,也做出了一些炸弹。 加上用空城计忽悠突厥,虽然没能让他们退兵,但也拖延了几天时间,长安那边送了一批炸弹过来,今天才有那么多炸弹可以用。 但是经过这一战,之前准备的弹药都消耗得差不多了,长安那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过来,还是得自己努力多做一点。 李承乾想了想:“我再给阿耶写封信催一催。” 屈突通和李靖微微颔首,就是这个意思!他们这里缺东少西的,也不敢让太多人知道炸弹的配方,做起话还比他们顶用呢! 说干就干,李承乾从书包里翻出纸笔写了信,让人连夜送去长安,大家就各自散了。 李承乾已经累得不行了,今天一大早就被叫起来,白天又紧张劳累,现在已经子时了,早过了他平时睡觉的时辰,李承乾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晕晕乎乎往回走。 护卫道:“下臣抱殿下回去吧?” “不要!”李承乾连连摇头,万一被外人看到多不好,在这里他还要保持太子形象的! 李承乾摇摇晃晃回到自己房间,脸也没洗,衣裳也没脱,躺到床上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李承乾是被外面的说话声吵醒的。 他揉着眼睛掀开帘子,就见太阳已经老高了,茫然地问:“什么时辰了?” “巳时三刻了。”答话的是屈突通派来伺候李承乾的丫鬟婆子。 李承乾惊讶地长大了小嘴:“都这个时辰了?你们怎么不叫我?” 自从五岁入学后,他就没睡到这么晚过。就算过年过节放假,早上也会被生物钟叫醒。 丫鬟笑眯眯道:“将军说殿下昨日劳累了,今日不许叫您起床,让您好好休息呢!” “哦。”李承乾糯糯应了一声,让丫鬟伺候着洗漱换衣裳,还能听到外面隐约的说笑声,“是杜荷他们在外面吗?” “正是呢!”丫鬟笑着点头,“杜家和苏家的郎君早上话了。” 李承乾加快了洗脸的动作,接过丫鬟递来的干毛巾胡乱抹了抹,拔腿就往外面跑。 丫鬟追在他身后:“您干什么去?” “去找杜荷他们。” 丫鬟大声道:“您还没用早饭呢,都准备好了,吃了再去玩吧。” 李承乾停下脚步,小手一拍脑门:“我差点忘了。” 做为一个把不生病不喝药当成人生信条之一的小朋友,他是一定要吃早饭的! 李承乾爬上椅子乖乖吃早饭,每样东西都吃了一点,这样营养才均衡,吃到肚子饱饱的,他才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我吃饱了!” 说着跳下椅子 往园子里跑。 苏琛几个正围着火堆听杜荷讲故事,李承乾噔噔噔跑近,就听杜荷挥舞着胳膊道:“……就在这个时候,我一个弯腰躲过他的刀,并且给了他一弩,趁着他还没反应过◇.の.の◇()?()” 李承乾兴致勃勃:“你在说昨天在战场上的事吗?()?()” “承乾,你醒啦?()?()” 杜荷停下来,好奇地看着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起来?()?()” “我还想问你呢,你都不困的吗?”杜荷昨天不比他睡得早,他回去休息的时候,听说杜荷才回去没多久。 而且杜荷可是上战场去打仗了,难道不会觉得累和困吗? 杜荷摇头:“不困,我昨天晚上还睡不着。” 李承乾惊叹地看着他:“你真的很适合打仗。”以前读书的时候杜荷可没有这样的精力,早上赖床,课上补觉,恨不得天天睡不醒。 杜荷骄傲地挺起胸膛:“我也这么觉得,你不知道我昨天有多厉害……” 又拉着李承乾说起他昨天的英勇事迹杜荷亲手杀了好几个人,苏琛本来就不怎么好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好奇地问:“你不觉得难受吗?” “难受?什么难受?”杜荷挠挠头,“我不觉得难受啊!” 苏琛:“胃疼、想吐,还会觉得喘不过气。” “没有啊,我没有这样的反应。你们都有吗?”杜荷有些茫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和一般人不一样。 这时候李承乾摇头道:“我也没有难受。” 杜荷松了一口气,然后揽着李承乾的脖子得意一笑:“我们厉害的人都不难受!” 杜构和苏琛:“……” 李承乾关切地看向他俩:“你们现在还是难受吗?要不要找大夫来看一看?” “不用了,现在已经好多了。”生理上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只是心理上还没适应过来而已。 杜荷同情地拍拍他俩肩膀:“习惯就好了。” 杜构和苏琛:“……”并不想习惯谢谢! * 杜荷把他昨天打仗的故事跟不同的人重复了好几天,总算过了一把瘾,下午又跑到军营去了。 他现在正在兴头上,要去军营和其他将士一起训练,摩拳擦掌准备下一次继续打仗。 “李将军说,我要是能再拿到五个人头,他就让我做队长。” 这时候实行的是府兵制,每五个士兵为一伍,二伍为一伙,五伙为一队,也就是说一个队长能统领五十人左右。
李承乾很惊喜:“这么快就当上队长,说不定很快就能当将军了,发达了发达了!” 杜荷也忍不住咧开嘴笑。 杜构和苏琛:“……”这么乐观真的好吗? 总之杜荷兴冲冲去军营了,李承乾几个则没什么事干,炸药和地雷那边有李靖和屈突通看着,李承乾几个的主要任务就是休息。 李承乾和杜构、苏琛对视一眼:“你们想休息吗?” 杜构和苏琛齐齐摇头,他们昨天一擦黑就开始休息,
已经休息得够多了。
李承乾嘿嘿一笑:“那我们出去玩吧。” 到了豳州这么多天,心里一直绷着一根弦,
他们还没好好玩过呢。
苏琛两人没有异议,对现在的他们两个来说,做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事情做,免得闲下来就东想西想,又要开始难受了。 李承乾找了个豳州本地的下人带路,就兴致勃勃出去玩了。 昨天刚经过一场大胜,豳州百姓很高兴,街上的人都多了不少,李承乾逛了一圈,还买了不少豳州特色吃食。 比如晋枣、肉夹馍、豳州御面。 李承乾惊喜道:“我以前也吃过这个面,很好吃!” “郎君是会吃的。”卖御面的小贩笑呵呵道,“咱们豳州这面可是连宫里的圣上和皇妃都吃呢,味道没得说!不过要说正宗,还得是咱们豳州最正宗。” 李承乾冲杜构和苏琛挤挤眼,抿着嘴笑了笑没说话。 正宗不正宗他不知道,反正确实没有宫里的好吃。 逛到城墙附近,李承乾见到很多破损的民居,看样子应该是被突厥用投石车投进来的石头砸坏的。大家都忙碌着修整房屋,李承乾见一位老者费力地搬木头,噔噔噔跑上去帮忙,杜构和苏琛紧随其后。 老者感激地不行:“老朽多谢几位郎君。” “不用谢呀,都是我们该做的。”李承乾挺着胸膛腼腆地说,“剩下那些还要搬吗,我们帮你搬进来吧?” “不敢劳烦贵人。”老者连连推拒,但李承乾才不听呢,招呼杜构和苏琛一起去抬木头,老者见状也只能一起搬了。 中途李承乾观察到他们家只有老人、妇人和孩子,就好奇地问:“你家儿子呢?” “之前突厥攻城,屈将军他们兵力不够,城中很多青壮都去帮忙了。”老人叹了一声,“豳州是我们的家,没有让外地来的孩子替我们卖命,我们却什么都不做的道理。” 杜构年纪大些了,知道战争的残酷,也知道命运的无常,闻言也叹了一声:“你们节哀。” “什么节哀?”老人哈哈一笑,“他们兄弟没死,前儿老二还升了伍长,现在都在军营训练呢,没得为了家里这点事耽误正事的道理。” 杜构:“……” 李承乾赶紧眨眨眼,把已经流到眼角的泪眨回去,拍着小胸脯道:“百姓的事就是大事,你们的房子都不能住了,要早点修缮才好,我找人着就让人去告诉屈突通,让他想办法找点人来帮忙,可不是只有这一户是这样,挨着城墙这一片的房子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损伤。这时候天气已经冷了,豳州可不像长安附近的百姓,人人都有棉衣,家家都有厚被子,他们的房子漏风可是要命的。 况且房子被石头砸过,谁知道有没有安全隐患?万一倒了或是房梁上掉点东西下来,砸到人可怎么办? 屈突通并非不 负责任的长官()?(),只是战后事情太多()?(),
一时顾不上这边罢了?[(.)]???+?+??()?(),
现在李承乾叫了()?(),
不一会儿就让手下带着一支队伍过来帮忙。
能修的修,不能修的就安排主人暂时到别处去住,然后再慢慢修,总之得保证百姓日子能过下去。 杜构看着这副场景,见还有人被石头砸伤,被将士抬着从家里出来,就不由叹了一声:“怪不得主要官员都不住在城墙附近,打起来太容易被伤到了。” 现在的抛石车射程有限,也只能伤到城墙附近的房子。 李承乾眼睛却是一亮:“如果能把炸弹投到突厥可汗住的地方,我们攻城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杜荷和苏琛眼睛也亮了:“能做到吗?泾州可不小,突厥可汗的住所离城墙肯定有一段距离,怎么才能把炸弹送到那里啊?” “现在还不知道!” 众人:“……” 李承乾理直气壮地说:“有想法才会有发现,我这就回去研究。你们跟我回去吗?” 杜构和苏琛想了想,他们回去也帮不上忙,倒不如留在这里还能做点事,于是都摇头。 李承乾自己带着护卫回到将军府,对下人留下一句“不要打扰我”就跑进书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下人们:……太子殿下今日怎么啦? 大家面面相觑,犹豫片刻后派人去告诉屈突通。不是他们打小报告,而是李承乾身份贵重,年纪又小,他们得保证他们的安全,遇到反常情况不得不向主人反应。 屈突通也提起了一颗心,生怕李承乾遇上什么事,但又不敢前去打扰,直到从底下人听说了李承乾的雄心壮志才松了口气。 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