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海南1939 > 第二百八十一章00后

第二百八十一章00后

两天以后,这盘节目在海南省军区新兵训练营里,放给了差不多同样大的年青新兵们看。

18岁的于是身高已经达到188,比电视里的山东新兵更像山东大汉。

近2个月的军营生涯,让他的皮肤深了一些,身体壮了许多,改变更多的则是内心。

说实话,军营与他想像的不一样,与他在电视、文学作品和平时打听的也不一样,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

枯燥

新兵训练最强调的就是纪录,吃饭、洗澡、起床、睡觉都有着严格到分秒的规定,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会受到惩罚,跑圈、俯卧撑、打扫厕所、喂猪等等不一而足,看班长或是教官的心情。

两个月里,他都经历过一回,对于生下来就没动手干过家务的他来说,从最先的新奇到渐渐地感到无趣,甚至有些后悔。

没有激情燃烧,青春飞扬,所有的个性都显得那样不合时宜,高傲只会被孤立,主动与不熟悉不了解甚至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打成一片?

对不起,海南太子就算想放下身段,也不知道与他们说什么。

然而今天,看到这个节目,那些朴实无华的旧社会农民子弟,因为分到了田地,所迸发出来的激情,让于是深深震撼了。

阶级

斗争

这些在二代圈子里早就成为笑柄的词汇,如此鲜明地出现在眼前,让他明白了一些,似乎很早就应该明白的道理。

原来,我们的党曾经致力于消灭的,并不是简单的贫富差距,而是阶级差别,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因为憎恶自己的出身,毅然投入到反对的阵营中,不惜牺牲生命。

他们原本可以生活得很好,成为民国电影里,光鲜亮丽的那一群人。

为什么,他们要对自己的阶层开刀?

因为它腐朽、恶臭、凶残、暴虐,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即使有那么一些有良知的人,也改变不了整个阶层的反动特性。

过了80年,我们或多或少地又把那些曾经被打倒的东西捡起来了,人们开始分“圈子”,开始讲究“层次”,电视上堂而皇之地宣扬起“豪门”“上层”之类的概念。

他想起学校里的老师那种若有若无的谄媚,校领导不知不觉的讨好,政府工作人员无时不刻地关怀倍至。

原来,自己打心眼里,就没有看得起同班的战友。

于是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你参军,是单纯地找刺激呢,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高尚欲,收获别人的满意?”

但不管哪个答案,都与这个时代革革不入。

他从来没有如此痛恨自己的出身,似乎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一类人!

“报告!”

于是起身,走向连队的办公室。

新兵的带队连长熊立文有些诧异,这个城市兵有着相当不错的身体素质,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娇气,就是融不进集体,与战友间总有一种莫名的疏离感,他也十分头疼。

指导员不止一次地与他谈过心,感觉总是不到位,他不知道对方又想干什么,00后的新兵,他们算是第一批,一时还摸不准脾气。

“进来。”

熊立文要仰头才能看到对方的脸,干脆站起身:“有什么事吗?”

“我听说,省军区在选拔干部战士赴山东,我想报名,这是申请书。”

连申请书都准备好了,他有些没想到:“为什么?”

“我想和他们一起战斗。”

“你只是个新兵,连枪都没摸过。”

“那正好,他们也是新兵,连枪都没摸过。”

反应敏捷,伶牙利齿,敢想敢做,这是熊立文这个90后对于00后新兵的第一个有记忆的直观印象。

“那边需要的是有技术、有领导力的成熟战士,你有什么?”

他决定单刀直入,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有知识有文化,我可以从识字开始,与他们共同成长。”

这话还真没什么毛病,当前时代,高中毕业生可以算得上高知了。

而2019年的高中毕业生,知识储备又远远要比1939年的高中毕业生多得多,于是就更是如此。

“你还会日语?”

“为了看原版的日漫,找人学的。”

“是教育片吧。”

于是笑而不语,熊立文在他的申请表上,发现了更多。

“你会开车?”

“会潜水,会攀岩,会开快艇,会射击”

熊立文不禁问道:“飞机呢?”

“科目7,放过三次单飞,降落也还凑合,教练说,再过一个月,我就能拿到民用证。”

“那你干嘛不去考空军啊?”

于是嘟嘟嘴:“我还在长身高,有可能突破1米九,不合适。”

熊立文忍住暴打他一顿的冲动,自己极有可能打不过,因为这小子还学过跆拳道。

“你的申请我可以收下,也可以帮你递上去,不过我要告诉你,希望不大,因为即使人选合适,我们也要征求家长的意见,小伙子,如果你把战争想得太过浪漫,我希望你可以看一看前方发回来的战地报告,再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去。”

于是向他敬了个礼:“我想清楚了,这是我接下来的人生目标。”

转身离去。

熊立文将他的申请报告上交给了团部,团部又交到了省军区,当张怀秋看到的时候,正陪着于铮在工厂视察。

“这是我们自行设计的7.62自动化子弹生产线,主要生产目前用量最大的步枪和轻机枪子弹,设计月产量一千万发,年产量1.2亿,隔壁车间是12.7、14.5重机枪和高射机枪子弹生产线,

月产量在100万发左右,接下来,我们还会恢复5.8子弹的生产线,当然量不会太大。”

于铮听得很仔细,作为领导,他不需要关心具体的流程、技术等细节,只要知道产量有多大,能不能跟得上国内的消耗就可以了。

“枪枝的生产呢?”

厂总工答道:“已经在试制了,我们准备在81系列的基础上进行材料、人工和工业化生产的改进,运用一些新的经验,争取本月定型。”

张怀秋突然插嘴:“不用了,只要没有致命缺陷,一边生产一边交付,根据战士的反馈改进,这是所有武器的必由之路,我们现在需要的时间,新枪先不用考虑先进性,只要能够方便地大规模生产就可以了。”

于铮有些惊讶,张怀秋不是一个喜欢在领导面前插话的人,果然,他将总工打发走,把于是的申请书交给他。

“他想去山东?”

“嗯,也不知道是怎么冒出这个念头的,一直以来,他在新兵营里的表现都是中规中矩,我还以为消停了呢。”

张怀秋不无忧虑地说道:“眼下大战在即,将来还有更多的仗要打,谁也不敢保证安全,年轻人哪,头脑容易发热,想一出是一出。”

“他不符合标准?”

于铮看了一眼,没想到儿子居然会这么多技能,好多都是自己不知道的,这18年,他究竟是怎么过来的啊。

“他是新兵,还有一个月才结束训练。”

于铮把申请报告还给他:“于是现在是个军人,部队说了算。”

他转头对高焱说道:“下一步去哪里?”

高焱看了看日程表:“炮弹生产线。”

第二百八十二章后勤压力大

海南重工业集团下属的机械制造基地放在长流镇,离海马工业园区一路之隔,原本是开发区的一部分,因为招商引资的效果一般,土地大量空置,显得有些荒凉。

不过基础设施均已到位,三通一平、标准厂房什么的应有尽有,就连园区的绿化、路灯、隔区马路也建了个七七八八,谁让招商这一块儿的竞争过于激烈,条件不好人家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呢。

也亏得前期的投资到位,荒了几年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

规划中的机械制造基地需要一块不小的土地,省里大笔一挥,一块新牌子就挂在了大门外头。

从3月份起,这里逐渐热闹起来,人员、装备、物资一天天地越来越多。

工业及信息化厅厅长徐养浩最操心的两个地方,一是钢铁基地二就是这里了,钢铁基地的建设有专家组把控,他只需要每天了解进程,为他们解决问题,这里可以说,是他一手一脚看着成长起来的,花的心血最多,成果也最为丰盛。

从全省各地搜刮机床等加工设备,分门别类地打包装箱运到这里,再根据用途进行编组,其中大部分都是通用机床,如果要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必须要重新改造。

比如说炮弹外壳的生产,从方形粗坯进料到分割、高温加热、挤压成形、淬火钻孔、切削打磨、上漆装信、对接药筒、成品检验,除了前后几步需要不少人工,大部分都是自动化生产。

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涉及到了专用机械设备,从150吨锻压机到程控钻孔机床,从智能机器人到自动接口封装设备,每条生产线至少要新造和改造4到6台专用设备,再加上组装调试试运行,等到正式生产,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儿了。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还高,咱们的人啊,连轴干了一个多月,出设计图上手改造,试错纠正什么的弄下来,总算有了一个能运转的样子货,和马总的汽车生产线比不了,先应应急吧,专家小组在做进一步的改进,等到咱们把流程摸透了,准能搞出更好的生产线。”

徐养浩很理解,都不是军工专业,大部分可能连见都没见过,部队后勤部门的工程师也未必知道制造的过程,两三个月功夫能搞出来,基本上能用,自动化水平还不低,有什么可苛求的呢?

疏不知,在苏联呆过的张浩已经看不过来了,见惯了苏联工厂的乌烟瘴气、简陋的生产工具,恶劣的生产环境、低下的生产效率,这套“样子货”如同外星科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