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海南1939 > 第二百三十八章大生产运动(二)

第二百三十八章大生产运动(二)

主席是来参加大生产运动的,正好赶上石化基地招收工人,就过来瞧瞧,没想到竟然碰到了现场生娃表演。

“李文秀同志,我替我们的老乡感谢你呀。”

李文秀毫不在意地回答:“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很久没干过了,幸好技能没丢。”

主席同她握握手,亲切地说道:“我听说了,你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连饭也没顾上吃,吃不吃得消啊?”

“没问题,当年我也参加过援非医疗队,那里的条件,比边区还要差,主席我们有个想法,借这个机会,大力开展卫生普及工作,提高咱们边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增加生育率,减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对常见的疾病做一个预防,让咱们的群众活得健康,活得长久。”

主席很感动:“李文秀同志啊,你是大医生,还是领导的夫人,却能扎根基层,切实地为农民做卫生工作,很了不起啊,我看我们这些领导也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夫人哪都派下去,不能只为自己一个人服务啊。”

李文秀一愣,这是哪跟哪:“主席,千万别,您要这么做,非得让所有的领导夫人联合起来揍我不可。”

主席哈哈大笑:“夫人们联合起来,我也是不敢得罪的呀。”

李文秀暗自松了口气,她是真怕这事成为现实,自己可就成了众矢之的。

接下来,主席和即将成为石油工人的陕北农民们做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顾虑,特别是收入,比起空口白话,这才是最实际的。

“每个月真给15块?”1

“还有白给的饭吃?”

“白给衣裳穿?”

“当然,这只是工资,就是薪水,除薪水之外,每名石油工人还享有相应的劳保福利,包括每年两套工装,从头到脚全包,每天两顿伙食,加班的话还有工作餐,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2毛钱,保证有油水。”

陪同主席考察的是刚到延安不久的石新睿,为了吸引百姓,石油基地实行工资制,而不是边区普遍的供给制。2

15块是个什么水平呢,女作家陈学昭当时任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她记载了1938年秋季延安的物价情况:

小米每斗(一斗30斤,一斤16两)3元,猪肉每斤0.5元、猪油每斤0.8 -0.9元、山羊肉每斤0.35元、绵羊肉每斤0.4元,紧俏物资白糖每斤1元。

也就是说,石油工人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5斗=150斤小米,或者30斤猪肉。

一天一斤肉的诱惑是相当大的,何况还包伙食发衣服,当然这只是最低的普通工人工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还有差别,加班和岗位津贴一应俱全,劳保服务更是前所未有,可以说,从一开始,延长石化基地的起点就是全球第一。

在组织上的大力宣传下,许多延长县、绥德县和其他县的农民纷纷报名参加了工人的选拔,通过体检之后,还有一段时间的技能培训,以便分配合适的岗位。

刘玉厚等入选的农民有一个特点,都是无地的贫雇农,没有田地负担,比较容易转变,而那些名下还有一定土地的中下农,则更看重田地的补偿,对此政府同样欢迎,因为他们对于开荒的积极性更高一些。

根据当时的统计数据,边区可耕地面积在3000万亩左右,而截止到1938年底,入册的耕地面积仅有899万亩,开发度为30%左右,大量荒地的存在,主要原因就是人口的稀少,延安做为首府,人口只有4万多,其中还有一半以上是公职人员、部队战士、脱产学生、知识青年等群体,土地的撂荒率居高不下,因此,哪怕将整个绥德县全都迁来,也不愁安置。3

应该说,当前形势下,实行工业化的后果就是进一步加剧粮食供应的缺口,历史上,直到大生产运动的后期,内部供应有了极大改善,边区的外贸,主要进口的还是粮食。

计划中,延长石化基地将吞噬10万产业工人,加上家属和相关从业人员,这个数字将达到20万以上,一个延长县是不够的,再加上一个绥德县,也只能说勉强,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离开土地去当工人,至少在工人的待遇优势凸显之前,这个结果不会有大的变化。

好在石化基地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第一期工程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在2-3万,包括家属可能达到5-7万,这样算下来,就消化了十万人口,剩余的人口反而更好安置。

“我们设计了一个时间表,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中间大概在3个月左右,以此为参考,给新招工人的培训期就是三个月,目地是让他们达到初级工种的上岗要求,企业内部还会开展职业进阶培训,让那些有志于提高的工人有一个晋升的路径,将来,他们会是国家石化工业的种子,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华夏西北部,以此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而不是死靠着那点水土刨食。”

主席听得很认真,问得也很仔细:“我听说这个石化,对环境有很大影响。”

石新睿毫不隐瞒:“对,石化工

业是重污染行业,在后世,需要环保部门的评估才能上马,有时候啊,就算拿到了环评,市民也会反对,让工程无法上马。”

“人民的国土,应该让人民做主,这个好,我们这个延长石油厂,也是通过了人民的允许的,不过我看了你们的宣传画,厂区环境很漂亮嘛,不像是有污染的样子。”

石新睿解释道:“石化工业的污染主要是对水资源和大气环境,比如说,变色的水和刺激性的气体,简单说就是难闻。”

“那样啊,我想边区人民是可以克服的,至少比起安源煤矿要好得多,矿井的空气,不是难闻那么简单,会要命的。”

主席感概了一句:“或许到了80年后,人们生活富裕了,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在这个年代啊,活下去都是一个奢望,你看到了,我们的农民,过得有多苦,石同志啊,把这个工厂建起来,带动几十万百姓生活无忧,就是功德无量的事,别的问题,以后再想办法解决吧。”

石新睿激动地表示:“我们一定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1单位为法币

2党政机关普遍拿津帖,同时期主席的津帖是领导干部中的最高一级,一个月5块。

3数据来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一编《总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9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大生产运动(三)

刘玉厚发现,自己不但当了工人,而且还参了军。

原来体检合格只是有了申请的资格了,能不能成为石油工人,还要经过多道手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入伍关。

“额叫米志高,延长人,认得额的乡亲都知道,已经入伍两年多咧,部队抽调额来这里,做啥咧,带你们学文化学知识学打仗。”

20岁的米志高是警备团的一名排长,当兵当得好好的,眼看又要换装,没成想一纸调令来到了家乡,成为一名石化兵。

啥叫石化?

不俅懂,只知道那玩艺来钱咧,延长人都知道,地下的黑石油来钱,土法蒸馏就能得到煤油,煤油可是好东西啊,有钱都买不到的贵价货,一斤煤油在1923年卖到了大洋3角,也就是说,一个大洋只能买三斤煤油,汽油更贵,到了全国大部分沿海地区沦陷的1939年,已经成了有价无货的样子货。1

刘玉厚等农民就算不懂石油炼化,知道它能产出个啥就够了。

既然是生产这么贵的东西,那要入伍就可以理解了,不拿起枪,怎么保卫?

延长石化师从一个空架子到填满只用了十天,到五月底六月初,近三万名通过体检合格的农民得到了入伍资格,经过动员,最后实在不愿意参军的人数只有百十来人,大都为家中独子,组织上自然不会勉强。

近三万人的准石油工人,加上从部队抽调的战斗骨干,再加上海南派来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组成了新华夏第一支集建设、施工、保卫于一体的军事工程部队,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设延长石化基地。

“当兵咧,不再是农民,有啥区别?部队上是有纪律的,啥时候起床,啥时候睡觉,都有规定,到了点就要执行,违反了纪律是要受到处罚的,啥,你有婆姨,天天腻歪那是不要想了,一周回去睡一天,把部队发的好东西带家去,给娃吃,让婆姨高兴高兴,让乡亲们眼馋,第二天啊,还得给我赶回来,不回来的人是啥。”

米志高用挥手来增加自己说话的气势:“逃兵!”

“吃得好还有肉,发这么好的衣裳,憋孙才当逃兵哩。”

刘玉厚听到旁边一个同伴的嘀咕声,他也是一样的想法,现在还没开始干活,已经是一天两干了,别小看这个,普通的地主家也未必能有天天两干吃的。

厚布工装,白毛巾,胶底鞋,不知道啥做的硬帽子,每一件都是亮晶晶崭崭新,让他舍不得上身,这日子就算拼命也值哩,傻瓜才想跑。

当然,有的想婆姨,不能天天睡一起,他不想,自家那口子刚生了第三个娃,正坐月子呢,挨一块儿也睡不成,还不如不见得好。

为了家里的三个娃,也得努力作工啊。

刘玉厚第一次有了主动学习技术,争取成为技术工人,拿更高的工资的想法。

农民的思想有时候很简单,你让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他们就会死命跟你干,土地是一种,工资也是一种。

就这样,新成立的延长石化师在六月初开进了已经搬迁一空的延长县,按照先期专家们设定的规划图,分片包干,开始了各自的建设工作。

“打响延长石油大会战。”

军工局副局长李强成为这个大会战的总指挥,副总指挥由中海油海南分公司经理石新睿担任,对于大会战的概念,后者比他的前辈理解更深刻。

这是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工人风餐露宿,顶风冒雨与大自然抗争,在无人的荒地上建设起一座座矿山工厂,高楼大厦,相比而言,延长县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