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在年代刑侦剧里破案 > 第 23 章 墙内藏尸案(四)

第 23 章 墙内藏尸案(四)

周国平跟薛刚握了握手,开门见山,“薛工,五年前冯荣生的案子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了?”

薛刚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警察找他原来是为了五年前老冯的案子啊,不过都已经过了这么久,警察怎么又把老冯的案子想起来了呢?

难道是抓到凶手了?

想着,薛刚便问道:“凶手抓到了?”

周国平不答反问,“你以为的凶手是谁?”

薛刚诧异道:“不是他媳妇刘丽芬吗?”

周国平摇了摇头,“今天我们接到报案,在当年冯荣生的房子的墙里发现了一具白骨,目前基本可以确认,这具白骨就是冯荣生的妻子刘丽芬。”

薛刚眼中露出了震惊的神色,他结巴着有些说不出话来。

良久他才稍微冷静下来,说道:“所以,凶手不是老冯他媳妇?”

周国平点了点头,“嗯,所以需要你帮我们重新回忆一下五年前的事,越详细越好。”

薛刚想了很久才道:“那天具体是几号我记不清了,总之是个星期一,也刚好是老冯休假结束应该回来上班的那天,过了上班时间,我见老冯还没到,觉得很奇怪,他时间观念一向好,如果不来应该会提前知会厂里才对,我大概是那天刚好也不太忙吧,便告了假去了老冯的家。”

周国平问道:“按照你的说法,如果冯荣生的时间观念一向好,他既然已经到家了,就不会不去上班,如果他被什么事耽误了行程,导致他不能按时到家,他也应该会提前知会厂里,那这种情况下,你去他家里找人似乎不太合理吧!”

纪然在一边做着笔录,心里疯狂点头,这的确不合理呀!

薛刚懵了一瞬,才道:“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不过可能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吧,就想着先去他家看看有没有人?”

纪然在薛刚说话的时候,一直在观察他的微表情,薛刚被周国平突然质问,他的神色没有丝毫慌乱,竟只是懵了一瞬。

很正常的反应,并没有什么异常。

显然,周国平也注意到了,他眸色微沉,也觉得薛刚的反应并无异常,接着便问出了他心中的那个疑点,“冯荣生当初之所以要请探亲假,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还是听了谁的建议?”

纪然闻言,手中的笔蓦地一顿,她已经明白了周国平这么问的目的。

因为如果冯荣生是听了谁的建议才请探亲假的,那么这个建议的人便有很大的嫌疑,因为如果凶手不是刘丽芬,那么凶手既要杀了冯荣生和刘丽芬还要掩藏刘丽芬的尸体,挖墙埋人又不能引起邻居的注意,此外墙上还要不留痕迹,这无疑都需要时间。

显然,凶手就是要利用冯荣生休假的这段时间来完成这一切,那么,直接或间接促成冯荣生休假的人则都有嫌疑。

然而薛刚想了想却道:“我记得好像是老冯主动找我商量的,让我自己顶一段时间,他抽空回趟老家,问我行不行,我想我们的项目上一阶段刚好收尾了,新的材料也还没到,我自己带着组员处理数据也没什么问题,就

答应他了,可谁成想,他这一休假竟然还休出了事。()?()”

似乎是旧事重提又触动了他的心伤,薛刚忍不住砸了一下桌子,懊恼道:“早知道,我就不该答应他。?()???????()?()”

纪然拧眉,竟然是冯荣生自己提出来了吗?

周国平的眼中也闪过一丝不解,那就是凶手刚好知道冯荣生要休假,然后便利用了这段时间。

“冯荣生是10月30日下午请的10月31日到11月9日的假,你还记不记得,他最初找你商量是哪天?()?()”

薛刚回忆了一下,“好像就是当天中午吧,我们在组里吃饭的时候,然后他下午便去了厂办。()?()”

“也就是说,你们组里的人和厂办的人都知道冯荣生要休假的事?”

薛刚点头,有些不明所以。

这些问题,他记得五年前调查的人好像也没问过呀,怎么五年后却突然又问起这些了?

的确,五年前的卷宗里没有相关记载,那是因为五年前嫌疑已经完全指向了刘丽芬,当然也就不存在凶手利用冯荣生的休假时间作案并善后的问题。

又跟薛刚核实了几个卷宗里的细节,周国平让人把薛刚送了出去。

“周队,你觉得薛刚有没有可能撒谎?”纪然问道。

“不像,不过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但如果薛刚撒谎了,那他的嫌疑无疑就是最大的,但他的动机呢?”

纪然想了想,是啊,薛刚没有杀冯荣生的动机呀!

薛刚跟冯荣生年纪相仿,两人先后进入三五重工,一步一步从助理工程师爬上来,成了工程师,又分到了同一个项目组。

薛刚任正职,冯荣生任副职,如果说反过来,薛刚还有可能会因为嫉妒自己不如冯荣生而动了杀机,但实际情况却是,薛刚是正组长,冯荣生是副组长。

他有什么理由要害

自己的得力副手呢?

纪然摇了摇头,也否定了自己的胡思乱想。

“周队,我们现在要干什么?”

“薛刚刚才提到的他们组里的组员,其中一人叫杜同和,是冯荣生当年的助手,当年的其他人现在都还在三五重工,只有这个杜同和在冯荣生出事后不到一年就下海了,薛刚也不知道原因,我们就先查查这个杜同和吧!”

纪然颔首,跟着周国平离开了办公室。

另一边,郭淮首先统计了筒子楼里这五年并没有搬走的住户,这些住户显然都是冯荣生案的亲历者。

同时也能通过这些住户了解到这五年都有那些住户搬走了,再根据这些住户的信息调查他们现在的住址。

郭淮将调查的重点放在了冯荣生家的前后左后以及楼上楼下,因为这些住户是最有可能察觉到异常的人。

比如有没有人听见挖墙的声音?钉钉子的声音?

五年前,竟然没有任何人提供相关信息,郭淮觉得很不可思议,挖墙埋人,又将人钉在墙里,那得造成多大的声响啊,竟然没人跟当年的调查人员反映吗?

但凡有一个人反映,当年也不至于错过刘丽芬的尸体啊

真是奇哉怪也!

郭淮怎么想也想不通。

毕竟这么大的声响()?(),

又不同于那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声响?[(.)]???%?%??()?(),

往往都需要调查人员的引导()?(),

有针对性地提问()?(),

作为被询问者才能勉强回忆起来。

但挖墙,钉钉子,这么大的声响,还需要调查人员的引导吗?

郭淮虽然满肚子的疑惑,但他却不能不将冯荣生家的前后左右以及楼上楼下的邻居都引导一遍。

虽然已经时隔五年,但他的问题又不是你们在案发前后听没听到什么异常,他是很明确地问,你们有没有听到挖墙以及钉钉子的声响。

这么多人,他就不信一个人也没听见过。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他的调查足足持续了三天,冯荣生的邻居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听见过挖墙以及钉钉子的声响。

就离谱啊!

凶手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将一个大活人藏在墙里而不被所有人察觉呢?

在郭淮调查的同时,周国平和纪然也通过杜同和的信息查到了他的公司。

杜同和是1987年10月下海的,距离冯荣生案刚好不到一年,但也快了。

下海后,他闲了几个月,直到1988年1月他才经营了一家小型机床厂,名为同光机床。

短短两年,杜同和的厂子日益壮大,1990年春天,他注册成立公司,杜同和便是公司法人。

杜同和的发家史怎么看都透着蹊跷。

于是,周国平和纪然便调查了杜同和的财务状况。

下海之前,杜同和一直是三五重工的普通技术职工,为什么下海之后他便有钱能够经营起一家小型机床厂呢?

又调查了杜同和的背景,他家是几代贫穷,刚好赶上第一届恢复高考时,全村出了他这么一个金凤凰,要论他家的底子,能给他拿出来钱办厂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说他的妻子,梁燕,虽然是城里人,家里条件也不错,但也是标准的工人家庭啊!

家里攒了一辈子的老本难道就能拿出来给杜同和办厂吗?

就说老人们同意,梁燕的兄弟姐妹们能同意吗?

再说了,就算都同意,梁家也拿出不这么多钱呀!

而且,梁燕就一定会支持杜同和吗?要知道,梁燕能跟杜同和这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农村小子结婚,想必也是看中杜同和是三五重工的职工,杜同和要下海,梁燕估计是第一个反对的。

但如今,不止杜同和下了海,杜同和的公司注册成立时,梁燕也紧随其后。

不得不说,短短几年的时间,杜同和的生意竟然越做越大。

已经基本掌握杜同和的情况之后,周国平和纪然决定好好会一会这个杜同和。

他们直接来了杜同和的公司,亮明身份,很快便见到了杜同和以及他的妻子梁燕。

梁燕被纪然客气地请了出去,表示他们想先跟杜同和单独聊聊。

纪然看着梁燕走远,确保杜同和的办公室周围已经没有人了,才对周国平点了点头,自己便站在了门口。

周国平姿态随意地坐在杜同和对面,他拿出一根烟,问道:“方便吗?”

杜同和连连点头,“方便,方便。”

说着还亲自给周国平递了火,然后他坐下,给自己也点上了一根,他深吸了一口,紧绷的身体也渐渐放松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3-2700:34:03~2024-03-2800:28: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