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分宗(你是哪位崽崽?)

分宗(你是哪位崽崽?)

六月底, 尚药局每位大夫的药箱中,都多了一柄听诊器。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二凤皇帝把手里的听诊器放下,太医令蒋季琬就带了两位宦官下去这是如今太医署的两位珍贵案例, 一个人天生心跳的快,有时候还乱跳两下, 另一个则是多年有肺病, 用听诊器能很明显听到一种,胸膛似乎是哮鸣的声音。

皇帝拿到听诊器后,听了身边人的心脏与肺腑,觉得并无太大差别,太医令就将这两人带了来。

因为是陛下来听,那位天生心跳快且不齐的宦官, 紧张地症状越发明显,皇帝听了没两息, 都怕他跳出毛病来,连忙让他先退到一边去缓着去了。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李勣很随意道“不必这么客气,我今日过来,是替先生带给你这个。”他拿出孙思邈写的听诊方略一。

姜沃接过来“先生这就写成了一卷好辛苦。”

李勣手里也拿着一柄听诊器, 颔首笑道“先生一见此器, 实在高兴的很别说先生, 连我这些日子也是随身就带着这听诊器, 府中与兵部上下都被我听了个遍。”凡是心向医道之人, 骤然得了此器, 如何忍得住。

李勣现在就是见了谁咳两声,都想拿出听诊器来给人家听一下。

以至于现在兵部上下一片整肃, 那真是一声咳嗽不闻。

“先生的千金方和正在新修的医典,也要加上这听诊方略了。”

他此时说话的语气, 较之初见,已经熟稔许多。

此时替孙思邈捎了一份听诊方略后,还很随和亲切地与姜沃说了一声“既如此,姜太史丞,明儿朝上见。”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二凤皇帝试用听诊器的那日,不光太医令在,太子、李淳风和姜沃也在。

等太医令下去后,二凤皇帝依旧赏罚分明地夸了姜沃几句,并赏下绢五百匹。

姜沃正在边谢恩边听系统里新入账的权力之筹时,皇帝忽然冷不丁问道“朕昨日看李卿推算的历法,那今岁定日是岁星去日度十四”

皇帝忽然问起历法,姜沃下意识就答了“是,太白去日十一,镇星、辰星去日十七。”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姜沃忽然有种回到被两位师父考试时的感觉。

不过这些都是她倒背如流的常用测算法,便流畅答道“按定日星度,减半总,各以初日行分乘之,顺加逆减之。”1

问过历法,皇帝又问了几个问题,天马行空似的,上一个问题还是数算,下一个就变成了风象分级。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李治站在一旁,原本还有点替姜沃紧张,随着父皇问的越多,他便猜到了父皇的意思,倒是露出一丝笑意来。

果然,二凤皇帝问完,对一直在旁立着看皇帝考徒弟的李淳风道“李卿与袁仙师教出了佳徒啊。”

李淳风也不矜持一句“皇帝谬赞了”,而是带笑道“臣也自觉,当年没选错徒弟。”

二凤皇帝点头,很直接道“既如此,从下个朔日起,便让她一并入朝吧。”

李淳风也很自然接话道“陛下英明,臣夜里观星,常不能按时入朝。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也是她该做的。”

姜沃在脑海中密集响成一片的筹子入账声中,与皇帝谢恩。

“还得是父皇。”之后李治又单独到太史局贺了她一回,与她道“原本我想着是等十八年的元日大朝百官朝见时,与父皇进言,让姜太史丞一并参新岁大朝有了这个开端,再筹划上朝的事儿。”

但皇帝一开口,便不需要什么循序渐进了,直接飞跃。

李治举了举茶盏为贺“姜卿,下月朔日朝会见。”

且说皇帝让姜沃从下月朔日,也就是下月初一日开始上朝,并不是什么一月之初开始的仪式感,而是姜沃如今是六品太史丞,只能上朔望朝,即一月只需要上初一十五两日朝。

大唐的朝事分为几种,其中朔望两日,为大朝,不论文武官员,只要是在京的九品以上官员,皆入朝。

还有一种便是常朝,得正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朝参,向皇帝禀事。

因此,满打满算,姜沃一年只需要上二十四次早朝。

“其实,圣人刚登基的前些年,常朝是每日都有的。

”李淳风与姜沃讲了许多上朝的注意事项。

贞观初,真是百废待兴,那时每日都有常朝,还都持续颇长。

倒是这几年,三省六部已经磨合数年,一切进入了正轨,政令简明。皇帝便发觉每日常朝,许多朝臣并无之前那么多要事、实事汇报,大约是为了不显得尸位素餐,总要开口回禀点什么,于是开始出现了些车轱辘的套话。

二凤皇帝其实不是个愿意一直坐在那儿上朝的人。见此苗头,直接叫停没的说就不必说了。

直接把常朝改成了三日一次。

省的每日浪费彼此的时间。

那时候魏征还在,立刻盯上了皇帝不肯每日视朝,莫不是奋斗了十年后累了,有了懒政享受的苗头

为此还连上了好几封谏书。

不过二凤皇帝其人,对于谏言,是有选择性的从善如流。在很多事上,最终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于是到现在,常朝都是三日一上。除非有战事时,才会视情况加常朝。

七月初一清晨。

姜沃很早就起来了。

她刚换过官服,就见陶姑姑进门,亲手拎着一个食盒,打开来,里面是一盘白莹莹的糖年糕。

五块年糕,按照宫里的惯例,摆成了五福呈祥的样子。而年糕本身,则是按照模具做成了如意的样子。

陶姑姑给她夹了一块放在碟中,笑道“吃吧,以后更是事事如意年年高。”

与陶姑姑和媚娘一起吃过年糕后,姜沃与姑姑告辞出门去。

陶枳见了她,感慨道“我还记得你第一回出门办差的样子呢。”

姜沃也记得。

那时她从陶姑姑手里接过写着宫律的竹椟,姑姑说“完了差事,你就正经是咱们宫正司的七品女官了。”

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今日,她依旧如那第一回出门前一样,站在太史局的正堂里,对着一面等身铜镜,整理自己的衣冠,将身上的鱼袋鱼符检查一遍。

但不同的是,此时她旁边还有一个人。

媚娘递上笏板,笑道“去上朝吧。”

姜沃从她手上接过笏板“武姐姐,回见。”

会在朝上见的。

姜沃去太史局等师父李淳风,一起去上朝。

昨夜李淳风依旧在观星,就住在了宫里没走,早与姜沃说了,今日先到太史局,等他一并走。

见袁天罡也在,姜沃不由问了一句“师父怎么也在”

袁天罡属于离退人员,是不需要参加早朝的也不需要当值点卯的,他过得是姜沃很羡慕的,睡到自然醒的日子。

“今日是你第一天去上朝,做师父的怎么能不来送送呢”

袁天罡还指着桌上一个匣子道“打开看看,师父送给你的。”

姜沃打开,看到一个新的卦盘。

她现在用的卦盘,就是袁天罡给的,是个古铜卦盘,是他少年时用过的。

而眼前这个新卦盘,明显是新制的,机扩枢纽都是崭新的铜器才会有的亮色“如今你也学了多年,卜卦已经有了自己的习惯所以师父给你做了个新的卦盘,应该用起来更顺手。”

姜沃心中暖成一片,抬头就见袁天罡对她眨眨眼“你不会以为,师父每日只在屋中高卧吧。”

她还未答话,旁边的李淳风就道“绝大部分时间确实是吧这卦盘是袁师作的图,但一个个机扩、铜片磨了一个多月的人,好像是我吧。”袁天罡就负责在旁边指指点点,继续提改进意见。

袁天罡很名士风流的大笑了两声,转移了话题“诶是不是时辰快到了,你们这就出门吧。这可是徒弟第一回上朝,你别带着她迟到御史台可是有罚例的,凡朝参迟慢,要罚一月俸禄的。”

姜沃收下卦盘,拜别过袁天罡,跟李淳风一起出门。

往前头太极殿走去。

一路上,李淳风就着刚才袁天罡提起的罚例,给姜沃讲了二十多条御史台定下的文武官朝参不当罚例,然后道“嗯,我记得应该就这些了,以后要注意啊,别犯错误。”

姜沃师父你果然是二凤皇帝死忠粉,之前给我讲上朝注意事项,直接歪楼到皇帝调整常朝次数是多么英明,以及其余各英明神武事迹,讲了大半日。

结果最重要的朝参罚例今日才告诉我,真是临上轿子现扎耳朵眼啊

她只好在心内紧急默背了一遍。

等她背完,两人正好能看到太极殿的大门。

夏日天色亮的早,不需要点起大蜡,也能够看清巍峨阔立的殿宇。不断的有官员进入其中。

皇帝忽然下旨由太子监国,他本人则离了九成宫,亲去巡看幽州兵士。

据说晋阳公主最得皇帝疼爱,且为人不但和善,还格外聪慧,与太子一样,都习得陛下的飞白体,腹内颇有诗书。

比如此时,她见了姜沃屋中陈设,就问道“太史丞惯用胡桌胡椅吗”

“陛下跟皇后特意给公主起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