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帆,这里。”刚刚走出小区就看到街道上的莲娜热情的挥舞着右手,笑看着自己。
胡以帆快步走向前。
“怎么了,你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开玩笑的对着莲娜说,莲娜却是转过头,撅着嘴说,“怎么,一两次的早起就不正常了?”
“没有没有,只是好奇最近你怎么都开始早起了。”胡以帆侧头疑惑的看着莲娜。
胡以帆将头低下,看着这条用红砖砌成的街道,等着莲娜的回答。莲娜眼神飘忽不定,时不时瞟向胡以帆,正在犹豫要不要说。
可等了许久,依旧没有听到莲娜的回答,一路无言。
在快到学校门口时,莲娜说:“我在等你。”
随后徒留胡以帆站在原地一个人思考,她却像搭在弓弦上的箭,跑出十米外。
来到教室,还没等胡以帆思考早上莲娜说的话,就看到老师进来教室。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起。胡以帆拿出书本,听着老师讲课,心思却完全不在课本上。
看向窗外,多云的天气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画作,充满了神秘和诗意。天空被薄薄的云层覆盖,阳光透过云层间隙,洒下柔和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胡以帆,站起来,你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站在讲台上的老师看到神游天外的胡以帆,气愤的指着胡以帆。
见老师提问,胡以帆却是将书本合上拿在手里,默默的走到门口罚站。
周边坐着的同学都见怪不怪了,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对于胡以帆来说语文就是天书,总是在钻研那些晦涩难懂的句子,还要去理解,对于胡以帆来说很迷茫,他不懂为何要去理解不能理解的诗词文章。
而身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每天上课都会叫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每次七科考试,六科都接近满分就只有语文每次都是不及格,这是身为语文老师的他对自己的不满。
胡以帆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每次没答出问题他都会叫胡以帆在门口站个十分钟,索性胡以帆就经常自己主动的走到门口罚站。
下课了,原本只有一人的走廊,现在人来人往。
收起教材的老师从教室走出,盯着自己:“以帆啊,你成绩是…很好,但也不能这么……偏科吧!算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希望下次你能有进步。”
老师叹了口气,默默的走了。
看着这位年过半百,带着老花镜,两鬓斑白的老师背影。胡以帆也只是转头回了教室,对于不习惯的事和物,胡以帆选择直接放弃。
正如在数学中,有个最好形容这个行为的词,叫做“最优解”。
刚刚聚在附近吃瓜的同学们见热闹没了,也一个个识趣的散开了。
夕阳缓缓西沉,晚霞映红了天际。那一抹红彤彤的色彩,宛如仙女的霓裳,让人陶醉在这绝美的景色中。
因为忘带了些东西,胡以帆丢下了相约一起回家的莲娜,转身跑回教室。
在折返途中的班级走廊上,胡以帆看到离教室没多远的化学实验室亮着灯,鬼使神差的往那走去,一时忘了自己回来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借助室内的灯光,胡以帆看到化学实验室有人,不确定是谁,只是在那自言自语。
“怎么回事,实验还是错了,我都已经精确到毫克了。”
灯光下的人影逐渐暴躁,对着刚刚实验的实验器材发泄着不满。他将头上戴着的实验护目镜气愤的摔在地上,随后举起手重重的拍打在实验桌上记录数据的笔记本上。
“你是老师吗?不是的话我要请你出去了。”不知何时,在另一个门口处站着一个学校保安,向实验室内的那位说。
刚刚发泄完情绪的男子理了理自己因发泄时而凌乱头发,缓了缓情绪:“我是初二的化学老师,我叫林瑜业,证件没带在身上,如果你不信可以去问,我刚刚是在做实验……”
站在侧边窗户的胡以帆,目睹着实验室里全部情况。听到那人说自己叫“林瑜业”,便将平时的林老师和现在的模样对比,一时分不清那个才是真实的他。
平时的林老师温文尔雅,有问题问他,他也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从没有任何生气或者不厌烦的情绪,“他是一个好老师”这是班上学生的评价。
在交谈一番后,刚刚的保安开始向其他地方巡逻去了,刚刚应该站在那里的林瑜业却不见了踪影。
“你还没回家?都快天黑了。”
关心的话从后背传来,转头看向后方,只见消失的林老师站在了自己的后方。
看着眼前这个30左右,相貌不扬,面容却很憔悴。身着白色化学实验服,脚上还带着蓝色塑料鞋套。刚刚实验完的林老师站在身后,胡以帆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嗯?你是初二一班的胡以帆?”林瑜业右手握拳抵在下巴上,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孩子。
“嗯……”
“林老师,我记得学校有明文规
定,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进入学校的化学实验室,除非校长同意,即使同意但钥匙是不会交到别人手上的,你有点不简单啊。”
胡以帆双手环抱,略带猜疑的看向林老师。
“胡以帆,有些事情不该问的你就不要问,你还是快点回家吧。”林瑜业转身向实验室走去,摆手向自己说。
“你在做……穆林·戴维尔提出的纳非因粒子的基础实验吧。”
听到“穆林·戴维尔”时,刚刚本应该抬腿离开的林瑜业顿住脚步,立在原地。转身看向胡以帆,脸上像是写满了“震惊”二字。
“你知道这个实验?”林瑜业转身抓住胡以帆的肩膀激动的说。
“只是听说过。”胡以帆淡淡的说,眼神犀利的看着搭在肩上的手,让林老师注意搭在肩上手用力轻点。
看到胡以帆的眼神,林瑜业连忙将手松开。
“也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知道。”林瑜业转身,从刚刚开始的激动变得失落。
“老师,您应该也知道这个实验只是猜想,或者猜想并不成立。因为在2007报道中,声称纳非因粒子是一种可融合型元素,在现有的基础上可以与任何元素进行融合然后创造出全新的元素,说是颠覆整个科学界也不为过,但这可能吗?穆林·戴维尔到死也没做出成功结论。”
胡以帆像一位资深教师一样,向身前这位没走多远的真正老师进行说教。
林瑜业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听着这个还未成年的孩子讲着他的结论。
“老师你想一下,世界上一共有118种元素,而纳非因粒子可以创造新元素,也就是237种元素。”
胡以帆叹口气:“可…到现在人类历史上都还没有发现新的元素研究报告,也就是说可能就只有118种元素,但说不定也可能有其他的元素,但你有庞大的资金推动这个实验数据吗?如果以你现有的条件,可能这辈子都不一定有进展。”
他的语气开始变得平淡:“说到底,也就是说这里的设备并不能支持实验报告的准确性,你拿一个只有简单的化学实验用得到的东西,还有些许的教材,在这样一个学校实验室这么可能有结果?你说是不是?”
“或者说你是个天才,用这些就够了?”胡以帆意带嘲讽的对着林瑜业说。
林瑜业双手紧紧握拳,看着眼前这个让自己扯开伤疤,让自己难堪的孩子,一时都忘了反驳他,只是过了许久才开口说:“这些我都明白,我自身条件有限,如果是你来做,你也不一定会做的更好。”
“哦,是吗?”
“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兴趣星期天和我去个地方?”
听到对方的回答,林瑜业愣在当场,没等林瑜业进行询问,胡以帆就急匆匆的走了。
“天太晚了,下次聊。”
这个实验是他唯一的机会,可为了这个实验,林瑜业浪费了自己太多的时间。
看着和自己差不多一样高,年轻有活力、孩子离去的背影。就像是看到当年的自己,青春懵懂,还有少年的意气风发,林瑜业却只能是摇头苦笑,抬头看着天,长叹一声。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