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场】第一次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下):防御大师莫德尔
苏军第20集团军是在1941年11月29日,在苏联英雄历久科夫的战役集群基础上重建的,最初有2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和2个坦克营。在冬季攻势前部署在方面军右翼的拉马河一线,他们在接下来的作战中,成了苏军内部战史战术教材中“集中使用兵力兵器”的典范战例。
指挥这支部队的是弗拉索夫中将,此刻的他是苏联的英雄,斯大林赏识的战将,没有人会想到他后来会成为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最可耻的叛徒。战后的苏军官方材料中,在提到第20集团军拉马河作战时,除了不愿意提及弗拉索夫的名字,毫不吝啬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遗憾的是,第20集团军的战术还没有在整个苏军推广,甚至在此次战役中也还没有在方面军级采用。尽管如此,弗拉索夫的第20集团军给苏军未来赢取进攻战役找到了一把钥匙。
当然,苏军的钥匙不止这一把。战争初期担任第1坦克旅旅长、日后担任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司令员的卡图科夫提出改变坦克部队的编成,放弃每个坦克旅由轻、中、重型坦克平均混编的方式,改成以中型坦克为主,少量配备轻、重型坦克,以加强坦克旅的整体作战能力。
战争初期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空军司令员的诺维科夫,因为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的出色表现,越级担任苏联统帅部空军统帅。此后,他开始尝试改进空军编成和战术,按师级组建专门机型战术集群,轰炸机师、强击机师、歼击机师开始大规模出现,并在此基础上组建空军集团军。
战争初期担任第8坦克旅旅长的罗特米斯特罗夫在实战中逐渐认识到苏军坦克与德军坦克性能上的差异,德军坦克的火炮和正面装甲强于苏军坦克,而苏军坦克的机动性优于德军坦克。所以他强调苏军坦克应发挥机动性优势,冲入德军坦克集群中与其近战,以抵消德军坦克在火炮威力和装甲厚度上的优势。
所以说,正是这些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才使苏军逐渐在战场上扭转了局面。德军这只战争怪兽逐渐被撕咬得遍体鳞山,并最终毁灭。
为了迅速突破勒热夫东南、维亚济马东北的拉马河德军防线,西方面军将突击第1集团军的卡图科夫集群、列米佐夫集群,以及第16集团军近卫第1坦克旅划拨给第20集团军指挥。集团军还得到了第22坦克旅、第20骑兵师、4个步兵旅、5个滑雪营、1个重榴弹炮团、6个加农炮团、5个火箭炮营和2列装甲车的加强,兵力达到7万人、444门76毫米以上的火炮和迫击炮、79门反坦克炮、40门火箭炮和106辆坦克,空中则由第47航空兵师和第601轰炸航空兵团提供火力支援。
西方面军的攻势于1942年1月10日开始,第20集团军在战前用3天的时间进行了战斗侦察。根据战前侦察和炮兵试射的效果,确定了集中火力和兵力的进攻原则。在集团军进攻的20公里正面,70%的步兵和87%的炮火集中在8公里地段上,从而在战场局部达成了兵力兵器的绝对优势。
德军在拉马河一线由第5军负责防御,该军下辖第6装甲师和第23、第106步兵师。在此前从莫斯科后撤期间,2个步兵师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重武器全部丢失;第6装甲师的情况要好一些,但也丢失了几乎所有的坦克,全军兵力大约2万人。
10日,经过90分钟的炮火准备,苏军第20集团军以近卫第1坦克旅的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为先导,越过已经结了厚厚冰层的拉马河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步兵则跟在坦克身后推进。在绝对优势兵力的进攻下,德军的防线很快被突破,至1月12日,苏军稳步推进至德军防线纵深8~10公里。当天,集团军第二梯队的骑兵、滑雪营和轻型坦克部队投入到突破口。
德军则紧急抽调帝国师(党卫军第2装甲师)增援拉马河防线,该师由于能够优先获得补充,兵力尚有1.9万人,相当于第5军此时的全部兵力。双方在拉马河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战斗,均损失惨重,帝国师则成功地阻止了苏军的进攻。
1月14日,苏军恢复进攻,除了第20集团军,第5、第16集团军也在第20集团军的左翼,突击第1集团军在第20集团军的右翼发动攻势。苏军的进攻正面扩大到60多公里,德军的阵地纷纷被突破。1月16日,突击第1集团军攻占洛托西诺;1月17日第20集团军攻占沙霍夫斯卡娅;1月20日,第5集团军攻占莫扎伊斯克,德军第3和第4装甲集团军防线被全面突破。
此时,战场之外出现了变动,导致苏军反攻意外夭折。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命令中央战线的2个装甲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后撤至冬季防线阵地,以拉直防线、缩短防御宽度。据此,德军的3个集团军撤退到勒热夫和尤赫诺夫之间的祖布佐夫、格扎茨克。这样一来,克鲁格手上就掌握了更多的机动兵力。
苏军方面也同样有变动,此时在勒热夫以北的伊尔门湖地区,苏军
西北方面军正在进攻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所属第16集团军,并有希望达成对杰米扬斯克德军的包围。
苏军统帅部根据战场情况变化,将西北方面军已经突入到德军防线后方的突击第3和第4集团军划归给加里宁方面军指挥,由朱可夫和科涅夫统一指挥苏军从东、西夹击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又把西方面军突击第1集团军调给西北方面军,以加强封闭杰米扬斯克包围圈的进攻力量。朱可夫为此专门给斯大林打电话,在西方面军进攻的关键时刻,他希望把突击第1集团军继续留在这里,但斯大林驳回了朱可夫的请求。
随着苏军的调整和德军的后撤,在战场上双方都调整了部署。朱可夫放弃了集中力量在北面突破的计划,将第16集团军调往南面,第20和第5集团军接过突击第1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的地段。由于战线拉升,兵力密度无法保持集中,苏军北线的攻势已经大打折扣,不久转入防御。
在西方面军的左翼,苏军第10集团军一直和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对峙。在加里宁方面军进攻的当天,缺兵少员的第10集团军夺取了尤赫诺夫西南的莫萨里斯克。由于德军仍然坚守着尤赫诺夫和苏希尼奇,苏军第10集团军一直存在着陷入德军包围的危险。1月13日,德军在北面经受苏军猛烈进攻时,在南线集结了2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的兵力,向苏军发起反击。在持续十几天的战斗中,伴随着苏军不断的短促出击,德军的推进非常缓慢,双方像两个疲惫的拳击手,正在消耗点自己最后一点儿力量。1月25日,德军在这个方向放弃了进攻。
在维亚济马方向,博尔金指挥的苏军第50集团军和近卫第1骑兵军向德军第4集团军9个师防守的尤赫诺夫的南部进攻;苏军第43和第49集团军则在尤赫诺夫东北方向进攻。克鲁格下令撤到冬季防线后,尤赫诺夫的位置仍然突出,这里需要承受东面和南面两个方向、苏军3个集团军和1个骑兵军的进攻。
能够获得“近卫”称号的苏军都是有过辉煌功绩的部队,近卫第1骑兵军从1941年11月投入战场,首先击退莫斯科以南地区的德军第53军的进攻,收复卡希拉;然后跟随第50和第10集团军从图拉一路反击,一直打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尤赫诺夫,其间一直没有休整。1月27日,近卫第1骑兵军从南面冲破德军防线,越过华沙公路,抵近到尤赫诺夫南郊。担任牵制进攻任务的苏军第33集团军在尤赫诺夫东北方向也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像一根细长的钉子扎在德军第4集团军的防线上,不但逼近尤赫诺夫北郊,而且距离德军后方中枢维亚济马也不远了。
为了夺取维亚济马,苏军还在德军后方实施了两轮空降作战,第一次是在1月18日,空降地点在维亚济马东南的热拉尼耶,包括第301空降旅和第250步兵团的1643人成功着陆;1月27日,第8空降旅分两个批次2148人也在维亚济马西南的奥泽列奇尼亚实施空降。上述部队的任务是在后方破坏交通线,协助正面进攻部队推进。但苏军的空降因降落位置偏差太大,且兵力分散,未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从北面调过来的苏军第16集团军接替了戈利科夫第10集团军一部分阵地,并幸运地接收了统帅部调拨给该集团军的2个步兵师、坦克和炮兵。罗科索夫斯基的新任务是首先消除苏希尼奇突出部。
1月29日,在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准备进攻时,当地村民告诉苏军,德军已经跑了。罗科索夫斯基起初还不相信,随后先头部队发回来的报告证实了这个消息,原来德军在1月25日停止进攻后,也决定放弃苏希尼奇,吉尔扎集群已经在苏军进攻前的一天撤离了坚守20多天的苏希尼奇。
就这样,戈利科夫的第10集团军一直无法攻克的苏希尼奇,在自己刚刚撤出战场后,被罗科索夫斯基轻而易举地攻占。当然,罗科索夫斯基并不是来捡漏的,他的任务是从南边向维亚济马方向进攻。遗憾的是,第16集团军还没有开始进攻,整个战场形势却又发生改变,苏军已经丧失了进攻有利时机。
2月1日,苏军统帅部决定组建西方战略方向总指挥部,由朱可夫统一指挥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交给该指挥部的任务是:全歼克鲁格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为了支援苏军地面部队的进攻,苏军统帅部命令莫斯科地区的战斗机兵团、远程轰炸机航空兵等部队加紧出动,对德军防线重要据点之间的交通线,以及后方机场、道路实施空袭。
苏空军的一系列行动对地面进攻并没有起到太大的帮助,这主要是因为朱可夫和科涅夫的部队已经长时间没有得到休整,在1941年底从防御转入进攻时,除了第10集团军是新投入战场的部队外,其他所有参战的集团军都是从防御阶段直接转入进攻的。而且苏军在此后的莫斯科会战反攻阶段又直接发起冬季攻势,这期间也没有一天得到休整。前线士兵消耗巨大,体力也达到了极限。
新补充的部队因为缺少训练,战斗力低下,在战场上徒增伤亡,却无法取得战果。不仅如此,后方补给也越来越落后于进攻的需要,有些地段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