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隆美尔第17:马特鲁一役,英国人丑态百出
1942年6月22日9时45分,已经一个月没有好好睡觉的隆美尔正在车上打盹儿。当柏林的电台开始播放《英格兰在炫耀》时,部下赶紧叫醒他,因为每次有战胜英军的消息,德国媒体人都会奏响这段乐曲。
电台播音员向全世界宣布:“托布鲁克整个要塞投降,共俘虏英军2.5万人,其中包括一些将军,我军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隆美尔当然不会吃惊,因为这是他和他的非洲装甲集团军刚刚取得的战果,唯一遗憾的是播音员少报了俘虏的人数,他们手上已经有超过3万名俘虏了。
让他吃惊的是后面的话,德军统帅部宣布晋升他为陆军元帅。在随后写给妻子的信中他说:“当上陆军元帅真像是做梦一样。”
同样经历梦幻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6月10日,他会见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时,当场承诺把法军第1旅撤出比尔哈凯姆要塞,以保存自由法国最精锐的一支部队。那时的丘吉尔并不认为仗会打输,还有兴致跟戴高乐做一笔交易——准许英军出兵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将那里的维希法国军队赶走。
6月15日,前线局势开始恶化,丘吉尔尽管极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兵力和装备全面占优的英军打输了。他想不通,能做的他都做了,奥钦莱克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可英军还是一败涂地。
此时丘吉尔认为双方的这一轮战斗已经结束,战场局势将回到去年夏天那样——德军向东逼近埃及边境,并围困身后的托布鲁克要塞,一直等到他们积攒出足够的进攻力量再采取行动。
托布鲁克失守的消息传来时,丘吉尔不在国内,他正在华盛顿与罗斯福举行会晤。这是丘吉尔自二战爆发以来第三次拜访白宫,双方商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辟第二战场”。
美国人一直主张在大西洋海岸登陆,但英国人把目光投向了非洲。双方的分歧并不复杂,前者希望尽快投入到欧洲战局,让德军遭受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后者更在乎自身的安全,所以在登陆欧洲之前,先要确保地中海航线的畅通。
丘吉尔临行前准备了两套方案,其一是他想要力推的,即美军在埃及登陆,然后沿着近东地区攻入巴尔干半岛。如果美国人不同意,他会退而求其次,主张盟军在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登陆,形成对北非轴心国军队的东西夹击之势(也就是日后的“火炬行动”)。
这两个方案都离不开埃及,但眼下德军已经占领了整个昔兰尼加。下面的目标将依次是马特鲁港、亚历山大港、开罗和苏伊士运河。一旦埃及失守,英国人的地中海航线将彻底被切断。
丘吉尔当着罗斯福的面丝毫没有掩饰沮丧的情绪,后者陪着他坐了一会儿,然后很仗义地问他:“我们能为你做什么?”
丘吉尔也不见外,他希望美国能尽可能多地给埃及送去坦克、火炮和兵员。罗斯福把陆军总长马歇尔叫来,询问了军工生产进度,随即决定把美军刚刚生产出来的第一批300辆谢尔曼坦克运到埃及,还把100门自行火炮也一并装船送给英军。
丘吉尔也给国内下达了命令:立即将第8集团军司令里奇解职,北非战区司令奥钦莱克亲自接手前线指挥权,阻止德军的进攻。
隆美尔作为二战德军最富传奇性的将领,不仅是战后,就是在战时的德军内部也对他的指挥能力存在诸多质疑。他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敢于冒险,这对于偏重理性的德国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所以有的人认为他充其量只能指挥一个军,完全不能胜任一方统帅的职责。
那么如果把北非战场交给稳健的将领会是什么结果呢?这种“历史如果主义”一直很盛行,很多人也都能讲出一番道理来。我们换个角度看一看,二战德国人在大规模战役中,有过几次以少胜多的战例?
首先能想到的是法国战役,这里说的“少”是德军的坦克总数其实是少于英法联军的,兵力则大体相当。此战,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创新性的主张集中大多数坦克在敌军防御薄弱的阿登地区实施突击,从而一举奠定了胜局。如果按照德军统帅部最初制定的“黄色方案”,西线能不能打成一战的样子就很难说了。
另一个例子是东线的克里米亚战役,胜利者依然是曼施坦因。那一场战役可以说是“一个猎手一枪打死了一头猪”。当“政治将军”梅赫利斯强令士兵们排着方阵向德军阵地发动进攻时,估计“曼帅哥”睡觉都能笑醒了。
其实德军在二战期间以少胜多的例子屈指可数(防御作战击退对手不作数),但凭借深厚的军事素养,他们可以做到攻守兼备,即使己方处于劣势,也极少发生崩溃的局面。
北非战场对于德军来说始终都是敌强我弱。如果用一名典型的德国将军指挥非洲军团(比如最初跟随隆美尔在北非作战的第5轻装师师长施特莱彻),他完全可以完成德军统帅部一开始赋予的使命——帮助盟友稳定那里的局势。
如果是那样,我们可以预见二战
北非战场的大致进程:德意联军坚守利比亚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英国人控制着利比亚的昔兰尼加地区。这种局面将持续很长时间,直到美英联军在北非登陆,然后以绝对优势将轴心国军队赶出北非。
有人说隆美尔太贪恋功名,所以总是毫无理智地发动进攻。但是我们再换个角度想一想,英国人把大量陆军主力派到了北非,而德国人在北非只是一支偏师。双方后勤补给能力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丘吉尔倾尽全力,希特勒则抠抠搜搜。隆美尔之所以每次都抢时间发动进攻,就是明白自己在休整时,对方将以更快的速度恢复战斗力,届时依旧无法改变战场格局。1942年1月,当意大利人拒绝东进时,隆美尔说的话颇有代表性“现在动用一个团,可以抵上以后动用一个军”。
好吧,我承认自己是“隆粉”。
攻占了托布鲁克之后,德军的三个师兵力还剩下多少呢?我没有查到完整的数字,只能依靠有限数据再大致猜测一下。第90轻装师在夺取西迪·穆夫塔和比尔哈凯姆要塞后,兵力锐减至1000人。经过战地补充,师长克里曼手上有3000人。
第21装甲师的坦克打得只剩下不到20辆,兵力还有600人。
以上数字是有据可查的,没有查到的是第15装甲师的剩余兵力,但经过连续苦战,他们的坦克应该还有40辆,兵力应该介于第90轻装师和第21装甲师之间。
此时隆美尔在想什么?他要用这点兵力“宜将剩勇追穷寇”——越过利埃边境,彻底将丧失全部装甲部队的英军击败。
6月25日,德军三个师在两个意大利装甲师的配合下向东挺进至埃及马特鲁港。当年为了抵御意大利人的“入侵”,英军将这里改造成要塞。在马特鲁港的南面是西迪·哈姆扎山脊,两者之间是一条宽15公里的走廊,公路由西向东穿行而过。
就在德军到达前,马特鲁港接收了一批新坦克,共159辆,其中有60辆是格兰特中型坦克。奥钦莱克让刚从加扎拉防线上撤出来的英军第50师退守马特鲁,与建制完整的印度第5师、印度第10师一部担任要塞守备任务,以上部队统一划归霍尔姆斯的第10军指挥。在西迪·哈姆扎山脊一线,奥钦莱克配属了新西兰第2师和重新领到装备的英军第1装甲师,这两支部队隶属于戈特的第13军。
匪夷所思的是奥钦莱克没有向公路派出部队,他并不是无兵可用,在马特鲁以东100多公里外的阿拉曼,从利比亚撤下来的英军第8集团军有很多是闲置的。
奥钦莱克给前线两个军长下达的命令也模棱两可,既可以理解为“死守”,也可以理解为“迟滞”。熟悉奥钦莱克秉性的两位军长心领神会——能打则打,不行就撤到阿拉曼。
隆美尔的计划的确非常冒险,德军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但他坚信英军已经惊弓之鸟,只要一打就会瓦解。他命令第15装甲师从西面向西迪·哈姆扎山岭推进,第21装甲师和第90轻装师沿公路冲过马特鲁港,然后第21装甲师向南,与第15装甲师夹击英军第1装甲师;第90轻装师则北上,从马特鲁港以东向要塞发动进攻。意大利的两个装甲师留在公路上,随时向南北增援。
德军的危险就在于,他们的兵力太单薄,如果哪个英军将领敢于同德军来一场硬碰硬的决战,德军将必败无疑。只可惜没有一个英国将军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阵地守候一周的英军,于6月25日晚上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零星炮声。光线太暗,英军打出照明弹,影影绰绰可以看到德军在靠近。突然德军装甲车的机枪响起来,躲在工事里的英军开始还击。
这些德军隶属于第21装甲师侦察营,他们的任务是侦察敌军火力。久经战阵的德军在地图上详细记录着暴露的射击位置,返程时还抓走了两名印度籍俘虏。
6月26日,两个德国师开始行动,第21装甲师和第90轻装师共计3600人沿着走廊地带的公路急进,成功进至马特鲁港以东。然后两个师按照计划分别向北、南两个方向出击。
当天下午,第90轻装师行进间消灭了英军的一个营,然后开始清除阵地上的地雷,准备次日发动对马特鲁的总攻。
南下的第21装甲师将目标对准了英军第1装甲师,对方刚刚拿到159辆崭新的坦克。再加上新投入战场的新西兰第2师,兵力是德国人的几十倍,坦克数量的对比则是1比10。
最先跟第21装甲师交上火的是老对手第22装甲旅。第21装甲师师长俾斯麦命令反坦克炮和88炮摆好阵位,对准英军的格兰特坦克射击。仅剩的十几辆坦克则躲在炮兵阵地的身后。
德军的炮手越打越自信,不到一个小时就击毁英军18辆坦克。趁英军阵脚被打乱,弗里德里希率领坦克团冲了出去,意大利的两个装甲师此时从北面压过来,逼迫英军第4装甲旅不断后撤。
此时战场上的局势表面上对德军有利,但只要英军坚决打下去,他们不仅可以击退对手,还完全具备团灭德军第21装甲师的实力,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