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篇-太平洋战场】北上还是南下,两种不同的自杀方式
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前,日本内阁和军部存在一个共识,即日本在陆上最大的敌人是苏联,在海上最大的敌人是美国。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向即位不久的裕仁天皇密奏《帝国对于满蒙之积极根本对策》,这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在这份奏折中他宣称:“我日人为欲自保而保他人,必须以铁与血,方能拔除东亚之难局。然欲以铁与血主义而保东三省,则第三国之美国,必受中国‘以夷制夷’之煽动而制我。斯时也,我之对美角逐,势不容辞。......向之日俄战,实际即日中之战,将来欲制中国,必以打倒美国势力为先决条件。与日俄战争之意,大同小异。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倘中国完全可被我国征服,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遗策,是亦对我日本帝国之存立上必要之事也……”
由此不难看出,日本的基本国策是比较清晰的,首先要控制中国的东北和蒙古,再占领整个中国,最后称霸整个亚太地区。而其中让日本担忧的,是在征服中国的过程中,北方的苏联和太平洋上的美国必然干预,所以为了实现整体战略,“北进”苏联远东地区,和“南进”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是必须要实施的步骤,这样可以确保在征服中国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苏联和美国的干扰。
在这个战略计划中,日本有一个主观的设想,如果北进能够占领苏联远东地区,苏联就会主动坐下来与日本谈判,承认日本占领远东地区的事实;同样,南进也会如此。之所以日本有这样的设想,是因为在过去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外侵略战争中,结果均是如此。
但即便是国策清晰的情况下,日本内部仍然为优先实施北进还是南进而争论不休,如果北进,未来的战争将主要在陆地上进行,就要优先发展陆军;而如果南进,未来的战场在广阔的太平洋上,就要优先发展海军,而无论哪一项战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国防开支,日本的财政根本无力支持两项战略同时进行。
1905年日俄战争后,陆军认为:“以其威胁迫在眉睫的具体国家为假想敌人,俄国虽然战败,但国力尚强……一俟国情好转,必图报复。”而海军则认为:“不能以眼前利益选定假想敌国,应从整个利害关系加以考虑,并从历史上、地理上以及其他关系全面衡量,择其势力最大者,妨碍日本实现世界霸权者为敌国……而在发展道路上,最大障碍应属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华盛顿会议上,日本与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签署《五国海军条约》,日本海军发展规模被限制在31.5万吨,排在英国、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三。这本来是日本的一次外交胜利,但其国内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的发展规模仅是太平洋上最大假想敌美国的60%。加之美国在一战后在中日问题上对日本打压,日本国内对美国的不满情绪上升,这时海军的南进主张占据上风。1923年,日本《用兵纲领》中将美国列为头号假想敌,此后每年都制定详细的对美作战计划,尤其是关于菲律宾作战的计划,几乎达到实战的程度。
日本的军事战略受德国的影响很深,在建军之初,曾聘请德国前总参谋长毛奇的得意门生梅克尔担任军事顾问。1907年,日本制定《帝国国防方针》,其要点是“帝国国防以攻势为根本原则”。同年颁布的《帝国军队用兵纲领》中规定:“帝国军队之作战基于国防方针,以陆海军协同,为收先发制人之利,以取攻势为本。即以海军先敌迅速占据所需地点,集结兵力击破敌主力舰队;陆军先敌迅速集结所需兵力于一地,粉碎敌野战军队作为作战方针。”在后来不断修订的用兵纲领中,基本战略原则逐渐确立,其特征为“强调进攻”、“速战速决”、“相机处置”,尤其是第三点原则,赋予战场将领极大的自主权,使日本在后来发动的战争中,决策当局被牵着鼻子走,致使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这既促成了日本在二战时初期的成功,也构成了其日后失败的因素。
为扩展军备,日本的军费开支逐渐大幅增加,1931年日本军费开支占国家总支出的30.7%,到1937年已经达到69%。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日本与苏联、英美的矛盾都有所激化,究竟是南进还是北进再度引起争论。1935年,担任日本陆军参谋部作战科长的石原莞尔认为:“从我国国力来看,不可能同时针对世界最强的陆军国家苏联和世界最大的海军国家美国,来加强我们的陆海军军备,仅仅以军备得到加强,而不具备战争的物质力量-资源及生产力,也是不可能支持长期战争的。......为此必须把对苏联作为重点,排除来自北方的威胁。”他的主张遭到海军的反对,海军强烈主张“北守南攻”,双方争论未取得结果。
1936年8月7日,内阁五相会议通过《国策基准》,最终确立了两方妥协的“为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即南北并进的两面扩张战略:“在
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方向发展,......充实陆军军备,与苏联在远东能够使用的兵力相对抗……发展海军,足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的制海权。”
1937年,日本对华战争发展成全面战争,其南北并进的战略受到牵制。在中日全面战争初期,日本企图以少量兵力速战速决,尽快解决中国问题。但战端一开,中国的顽强抵抗出乎日本意料,迫使日本逐次增兵,陷入持久战的泥潭。随着日本将用于北进对苏联作战兵力转投中国战场,其对苏联的作战准备越来越受到削弱,导致其在侵华期间的北进尝试失败,北进战略因而动摇。
1938年7月9日,在中国吉林省南部中苏朝边境地区的张鼓峰,苏联士兵构筑工事,此时日本正在准备发动武汉会战,没有余力同苏联作战,遂于7月15日通过外交途径要求苏联撤走军队,但被苏联方面拒绝。日本驻朝鲜第19师团遂集结主力,决定对苏联进行一次“武力侦查”。7月29日双方发生冲突,次日日寇占领张鼓峰并构筑阵地。至8月11日,苏联集结1.5万兵力向日寇发起进攻,凭借两倍兵力的优势重创日寇第19师团一部,双方就此签订停战协定,日寇撤退至图门江西岸。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在中国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地区的诺门罕,与苏军发生冲突,日本的北进战略再次遭到痛击。
5月12日,一部分伪蒙军队在诺门罕地区与伪满边防队发生冲突,日寇驻海拉尔第23师团一部将伪蒙军队击退。尔后伪蒙军队又越过哈拉哈河,并在东岸构筑工事,5月28日,日寇关东军向哈拉哈河推进时,遭到苏军和伪蒙军队的反击,损失惨重。由此,关东军极力主张对苏作战,发动“第二次日俄战争”。而此时日本参谋部无法抽调部队,遂于6月29日命令关东军“不许扩大事态”。
没有得到大本营的同意,关东军决定独断行事,向诺门罕不断增兵,总兵力达到7.5万人,并配备182辆坦克、500门火炮和350架飞机,由荻洲立兵统一指挥诺门罕战事。苏联方面也积极备战,6月18日,朱可夫被苏联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统一指挥诺门罕地区的战斗,并调集5.7万人,配备885辆坦克及装甲车、542门火炮和515架飞机,虽然兵力人数不及日方,但装备和火力明显强于对手。
关于这场战役日寇伤亡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据日寇官方统计,共伤亡1.2万热;苏联史学界统计的数字是至少阵亡1.8万人,被俘464人,伤亡总数超过4万人,这个数字与日寇民间记录基本一致。苏蒙联军的伤亡大约1.85万人。
9月16日,苏联与日本于莫斯科达成协定,诺门罕事件平息。至此,日本两次对苏作战均失败,北进战略严重受挫,其地位也根本改变,南北并进战略被南进战略取代。
1935年8月31日,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了《中立法案》。法案规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然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1937年12月12日,英国皇家海军“瓢虫”号军舰载着从南京撤退的领事馆官员和侨民在长江芜湖段日寇划设的安全区内被日寇炮火多次袭击。在英国舰船表明身份并向日寇提出抗议之后仍没有避免继续遭受袭击。袭击造成“瓢虫”号等英国舰船受损及船上人员伤亡,美国军舰“帕奈”号则在袭击中被日机击沉,死伤甚众。
1938年1月,美国上校格索尔访问英国,就英美两国海军对日共同战略达成非正式协议。1938年7月1日,美国对日本施行“道义禁运”,号召本国企业自发减少对日本的相关出口。
1938年12月15日,美国同中国签订《桐油借款合约》,向国民政府提供2500万美元借款。1938年12月20日,英国宣布对华援助50万英镑,次年3月18日又追加500万英镑贷款。1939年1月20日,英法通过国联理事会,要求国联成员国采取有效措施援助中国。
对于美英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以及对日本的打压,让日本把对华战争久拖未决的原因归咎于美英的怂恿和支持。使其转向南进扩大战争以解决中国问题。1939年12月28日,日本陆相、海相、外相在《对华政策的方针纲要》中指出:“不介入欧洲战争,停止北进,准备南进。”
1940年6月,德国闪击西欧,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击败英法联军,横扫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逼英国本土。西方各国的惨败,给西太平洋及东南亚的殖民地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变化,成为防务薄弱的真空地带,这为日本实施南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日本国内一批人极力主张趁火打劫、向南扩张。
1940年7月3日,日本制定《适应世界形势变化的时局处理纲要》,主张“无论中国事变是否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