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43、【人物篇】巴顿2

243、【人物篇】巴顿2

【人物篇】巴顿2:你必须做出决定,然后我跟你走!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经历失败是必然的,尽管它难以承受,可谁都需要面对。在漫长的痛苦中,有人忍耐不住选择了放弃,从胸怀大志沦为庸庸碌碌;有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无论现实中遭遇什么样的打击,无论内心的斗争如何激烈,无论对未来充满怎样的迷惑,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并最终抵达了成功的顶峰。

当成功者回忆迷茫失意的日子时,也会感慨万千,原来这不过是一段大雾暂时蒙蔽了双眼。但也正是这段短暂的迷茫,断送了大多数拥有绝顶智慧但缺乏坚定意志者的前程。面对困难,奋起拼搏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如果选择放弃就永远不会成功。

小乔治自进入西点军校后,最初的感受是令他失望的。学校的环境没得说,到处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餐厅的桌布几乎每天都换。不过他能感受到这里跟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不同,学员们缺少南方的绅士派头,很多人出身并不“高贵”,充其量不过是中产阶级。在他的观念里,人是可以通过门第判断优劣的,在普通人充斥的校园里,他的蔑视与偏见表露无遗,始终认为自己与那些人有本质的区别。

1904年7月初,他和新生们旁听了一场演说,主题是“现代军人的意义”。这场演讲再次让小乔治感到失望,演讲者的观点跟自己的认知有很大差别。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与他们不同,我属于一个快要灭亡或者从来就没存在过的阶级……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会尽一切所能达成属于我的命运。”

如此高傲的小乔治先给自己定下第一个目标:第一学年结束后当上“第一下士学员”。他最重视队列,因为它最能体现军人的气质,培养军人顽强的意志。每周六的队列考核结束后,他就开始为下次考核刻苦训练,这让他在期末考试时取得了全班第二名的成绩。但他的文化课太差了,尤其是数学。同学劝他减少队列训练的时间,然后多把精力放在数学上,毕竟队列只占15个学分,而数学则占200个学分。小乔治没听进去。

小时候患上的“阅读失常症”还在困扰他,每次到黑板墙写字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到了第一学年结束时,他的数学成绩列全班倒数第一,法语的成绩也不理想。校方虽然肯定了他的刻苦精神,但还是决定让他留级。

在写给家人的信中,小乔治难以掩饰失望和痛苦,他写道:“我已经19岁了,别人都几乎成功了,而我却一事无成……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军事天才,将来成为一位伟大的将军。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想法似乎没有什么根据……我恐怕已经失去了父亲身上的那种自信心,而这恰恰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具备的。我只是400多名学员中的一员,其中有些学员很优秀,比我强不知多少倍……”

在小乔治最失意的日子里,父母和亲人并没有责备他,而是通过安慰和鼓励为他注入了勇气和力量。父亲老乔治经常给他写信,希望他能重拾信心,“我知道你渴望成功,这是一件好事。我也了解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那其实已经足够了。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不断进取并理应获得成功的人,如果你不能成为下士,那么就微笑着接受这个现实,继续努力,是你的就一定跑不了……你必须独自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场战斗,在接受失败或是迎接成功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我并不担心你,我知道你正尽力争取成功,这是你能做的。当你正在这么做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成功了。”

艾尔家的千金比阿特丽丝也时常写信来,这让不得不第三次学习军校一年级课程的小乔治倍感安慰(他已经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过一年)。姑姑大多数时间都留在西点陪伴他,妈妈露茜和妹妹妮塔也时常探望他,这让他明白,无论在学业上有多么糟糕,家人和爱人对他都没有丝毫改变。

1905年3月,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举行就职典礼,西点军校学生团组成阅兵分列式参加了这次庆典。人群中小乔治看到了特意赶来看望他的比阿特丽丝,两个年轻人一同参加了当晚的舞会。他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女孩了,她敢攀登悬崖,了解西点的系统。更让小乔治感动的是,比阿特丽丝愿意为他学习军事知识。他向父亲承认:自己早已钟情于她,而且无法自拔。

重新振作起来的小乔治在第一个暑假开始时,就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下“始终不渝地竭尽全力”。他把时间都花在了温习功课上,与比阿特丽丝的通信也是练习写作的机会,对方会替他纠正拼写中的错误。

新学年开学后,他依旧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参与者,足球、跨栏、骑马、击剑都是小乔治的强项。与此同时,他吸取了上一年的教训,各门功课都抓得很紧。他的目标依旧是在学年末能得到“第一下士学员”的职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期末通过了各项考试,而且被任命为“第二下士学员”。尽管这跟自己的目标有一点差距,但它足以证明自己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亲人的鼓励和个人的努力像两条有力的臂膀,终于让一个有缺憾的年

轻人走出了困境。

在之后的三年学员生活里,小乔治·巴顿逐渐成为西点军校学员的佼佼者。他喜欢发号施令,作为二年级“第二下士学员”,他负责带领一年级的一个连队,而且“第一下士学员”不在时,还负责领导新学员营。每当履行职责时,他的脑子里都会想起自己的先祖,于是立刻感到信心倍增、浑身充满了力量。

不过新学员们都讨厌他,因为他太严格、太铁面无私了。有人觉得他是在出风头,热衷于军衔和荣誉,新学员不过是他向上爬的工具。小乔治不管这些,他有些一根筋,心里想的都是如何提高新学员的军事素质和培养他们的军人性格。如果新学员有违纪行为,他是绝不会姑息的,所以他带领的连队上报违纪行为也是全营各连队最多的。让他沮丧的是,新生训练结束时,因为自己连队违纪最多,他从第二下士学员降为第六下士。

这是小乔治没有料到的,对于一个只有21岁的年轻人来说,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他后来在日记里写道:“永远不要相信那些因为某种原因而不喜欢你的人,他肯定会在背后整你。”

对比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他这句话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这种经历还不至于让小乔治再次陷入消沉,在日记里他除了诅咒了那些“小人”,同时还不忘给自己打气,“我希望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都要达到我的目的。一个人如果已经尽力去准备,他一定会赢的”。

小乔治屡屡有惊人之举。在一次轻武器射击训练中,他的鲁莽让教官和同学们吓出了一身冷汗。根据规则,射击训练时同学们要分成射击和报靶两组,射击组射击时,报靶组会趴在壕沟里,停止射击后负责上报环数。轮到小乔治报靶时,他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自己是否有勇气面对射来的子弹。于是他从壕沟里一跃而起,感受子弹从他的身边嗖嗖飞过的刺激。

还有一次电击实验课,教授准备了一个直径30厘米、放射着火花的感应圈。一名同学问电击是否会致命?教授提议这个同学亲自试一试(多好的老师)。在那名同学拒绝后,小乔治·巴顿决定试一试。教授坦言自己没把握承诺不会有危险,他则对教授说他想知道自己有多大胆量和勇气。感应圈绕在小乔治的胳膊上通上了电,他没觉得有多疼,但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之后的几天,他的胳膊都是硬邦邦的。

日子久了,教官和同学们对他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并非爱出风头,而是想培养一名优秀军人身上应该具备的勇气;他并非热衷军衔和荣誉,而是坚守严于律己的军人性格。在二年级快要结束时,小乔治再次升为第二下士学员。不久又提升为学年的“学员军士长”。到了三年级的时候(1907~1908),他奉命出任学生团副官。

当他在学员中树立威信后,一切事情也变得简单起来。在西点军校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遇到不受欢迎的军官时,大家会用沉默表达自己的立场。一天,一位这样的军官走进餐厅,这时学生们正准备听从指令入座。但是作为副官的小乔治·巴顿下达命令后,所有人仍然面无表情、木然而立,用沉默以示对那位军官的抗议。小巴顿反对这样的做法,立即将全营学生带离了餐厅。他认为军衔本身必须得到尊重,无论佩戴军衔的那个人是否受到欢迎。

随着毕业临近,巴顿不得不面对人生的重要选择——是否从事军人职业。出于他个人意愿考虑,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可他还有比阿特丽丝。艾尔的父亲是百万富翁,比阿特丽丝从小生活在舒适享受的环境中,他能否习惯军人家庭那种颠沛流离、简陋苛刻的生活很难说。

不仅如此,他生活在和平年代,美国常备陆军只有3万人,军人在美国并不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如果没有战争,他日后的晋升会很慢,很可能默默无闻工作很多年,却什么功绩都捞不到。

在前途面前,他有三个选择,其一是待在和平年代的军队里,就像一盆花,根茎越来越大,但不会长大,自己将逐渐丧失斗志,碌碌无为度过一生;其二是在部队待上一阵子然后复原专业,尝试步入政界或是商界;其三是直接离开军队成为平民,放弃自己的理想。

他失眠了,在1908年圣诞节期间,小乔治把苦恼告诉了父亲。他还提到了比阿特丽丝,认为对方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而且从二人的交往中他发现,比阿特丽丝是个十足的和平主义者,并不喜欢军队和战争,所以自己没有信心和胆量向她表白。

老乔治坦白地告诉儿子,比阿特丽丝已经23岁了,早已经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之所以不出嫁,就是在等小巴顿开口向他求婚。果然,当小乔治表明爱意后,比阿特丽丝欣然同意。当他又写信给艾尔先生,表示愿意娶比阿特丽丝为妻时,后者也立马同意了。

不过艾尔提出了一个让小乔治无法接受的条件——转业、离开军队。他告诉自己的未来女婿,军队的发展方向太狭窄了,而且极不稳定。他觉得小乔治的性格也不适合待在部队,这个年轻人不愿意受到约束,那就应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行动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