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192、【中国战场】常德会战

192、【中国战场】常德会战

【中国战场】常德会战:余程万丢了老蒋的面子

1943年5月底,鄂西会战结束,日寇第11军各部返回战前出发地。此时二战的整体格局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有利于盟军一方,包括日本的轴心国一方越来越显现出颓败的迹象。

在欧洲战场,苏德双方于1943年7月初在库尔斯克展开激战,德军投入90万人,苏军投入190万人。德军不仅没能夺取库尔斯克突出部,进而向苏军纵深挺进,而且还在苏军随后的反击中一路败退。直到战败投降。德军除了在1944年初发动日托米尔反击和1945年春发动巴拉顿湖反击两次进攻战役以外,在东线一直处于被动防御中。

美英盟军于1942年底在北非登陆后,于1943年5月肃清了北非的德意联军。1943年7月,盟军从意大利西西里登陆。不久,意大利国王下令将墨索里尼逮捕。尽管希特勒命令纳粹传奇人物斯科尔兹内将墨索里尼解救出来,但意大利已经决心退出战争。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向盟军投降。

在太平洋战场,自美、日双方在1943年年初结束了漫长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后,日寇陆军,特别是海军和航空兵都损失了大量精华,从此在太平洋上失去了主动权。此后美军开始转入反攻,在新几内亚、阿留申群岛,失去海军支援的守岛部队就像是一只只僵死的臭虫,虽然依旧顽强,但已经提前确定了自己的命运。

在鄂西会战之后的几个月,日寇大本营明确指示中国派遣军“从战争全局要求出发,不允许进行任何进攻作战”。所以作为中国派遣军唯一的机动兵团,第11军一直没有发动新的攻势。国民政府也出于“养精蓄锐”的目的,没有主动向日寇进攻,双方以一种畸形的“默契”,维持了“和平”对峙。

1943年10月,驻扎在缅甸北部的中国驻印军发起反攻作战。同时,在盟国(美英两国)的一再催促和要挟下(罗斯福曾以中断物资援助相要挟),中国远征军也开始筹备在滇西发动反攻。为此国民政府从第6和第9战区抽调出7个军进入滇西地区,准备第二次入缅作战。

1943年8月,日寇大本营制订《1943年秋季以后中国派遣军作战指导大纲》。针对“当前战争全局形势,特别是缅甸方面盟军的反攻、重庆军的策应和美国驻华空军的加强趋势”,要求“派遣军努力确保和平定占领地区,特别是在华北方面。本年秋季以第11和第13军主力分别进行常德作战和广德作战。来年春季,以华北方面军及第11军进行打通京汉线作战”。

1943年9月27日,大本营命令: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为执行现任务,可在华中方面临时越过作战地区。次日中国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即向第11军下达向常德进攻的命令。

10月初,第11军完成作战计划,并于6日召集各参战部队参谋长进行图上作业。按照计划,此次常德会战中,第11军将出动第3、第13、第39、第68和第116师团全部,以及其他师团临时组建的4个支队投入作战,兵力约10万人。

以第11军司令横山勇的作战习惯,会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各师团从江陵至华容渡过长江,进入鄂西会战期间在江南保留的登陆场,尔后攻占安乡、公安等南岸诸要点。第二阶段各师团分三路南下,渡过澧水,攻占常德,期伺机寻歼第6战区国军主力。第三阶段各师团从常德等地返回原驻地。

1943年10月底,参战各部队向指定地区集中,并渡过长江,与南岸的警戒部队交替戒备。至11月1日,完成进攻的全部准备。

国民政府方面,第6战区驻守长江以南的仍然是江防军(吴奇伟部)、第10集团军(王敬久部)和第29集团军(王缵绪部)。担任常德守备任务的是第74军(王耀武部),该军归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暂时由第6战区督训。

9月,日寇调动频繁。第6战区判断其可能再次发动进攻,遂立即调整防御计划。因5月鄂西会战中,日寇进攻的重点是石牌、清河等长江江防要塞,所以第6战区将防御重点仍然划定在上述地区。

10月,军事委员会综合各方面情报,判断日寇有南下企图,遂又调整部署,于10月28日电令第5、第6和第9战区,作如下部署:第10和第29集团军各以一部部署于长江以南与洞庭湖之间的河沼地区,以主力部署在津市、澧水、暖水街一带山地,以侧击、伏击方法袭击日寇;第74军以第57师(余程万部)固守常德,军主力部署在常德西北的太浮山地区,伺机而动;第100军(施中诚部)进至常德东南的益阳待命。

第9战区以2个师向岳阳以东出击,威胁南下日寇左侧翼;第5战区以2个师向京山出击,威胁日寇身后。第6战区于长江以北的第26集团军和第33集团军深入日寇后方防御弱点攻击。

至此,第6战区完成会战前准备,参战部队包括江防军、第10、第29集团军、第74军,以及后续参战的第9战区第10军,国军参战部队兵力为21万人。

1943年11月2日傍晚,日寇5个师团自长江南岸依次排开,从多路向守军10、第29集团军展开进攻。至次日晨,日寇突破守军多处阵地。因驻守安乡的第79军第98师(向敏思部)不战而退,第68师团进展最顺利,攻占安乡后,进至洞庭湖北岸。

此后左翼第68师团在安乡、鱼口集结,向东监视第9战区动向,保护进攻部队左侧翼;右翼第39师团派出一个大队向西进攻,夺取宜都、枝江,掩护其右翼。其余各师团继续平行向南进攻。

第6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一面命令第10和第29集团军就地坚守,一面请示军事委员会,要求第74军从太浮山北上增援。但日寇攻势凌厉,第10和第29集团军阵地连续被突破。11月4日,公安失守。当天傍晚,日寇右翼第13师团抵近守军防御要点暖水街。

此时第10集团军退守主阵地聂家河、王家畈、两河口、暖水街、闸口、王家厂、九王庙;第29集团军退守主阵地永镇河、红庙、龙山、涂家湖一线。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尤以暂6师(赵季平部)在暖水街、第98师(向敏思部)在马踏溪与日寇第13师团的战斗最为激烈。

当天下午4时,第6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致电第10集团军:“查暖水街、马踏溪、干溪滩三角地带为战区战略要地,得失关系重大,若能固守三日,着重奖赏。”第10集团军司令王敬久接到命令后,命暂6师主力确保暖水街,另以有力部队增援其余两处阵地,随后调第194师(龚传文部)主力控制在马踏溪西北、西南方向,伺机而动。

至11月8日,第13师团被守军两个师死死钉在暖水街和马踏溪一线,宫胁支队奉命增援,暂时划归第13师团指挥。第13师团长赤鹿理命令宫胁支队与暂6师在暖水街对峙,师团主力全力向马踏溪守军进攻。战至下午2时,突破守军第98师阵地,暖水街阵地被孤立。

当天军事委员会致电第6战区,命令战区集中第10集团军主力向暖水街的日寇反击。次日拂晓,国军尚未完成反击准备,日寇从暖水街守军左翼出击。第39师团和古贺支队击退第185师(李仲辛部)、第199师(周天健部),在暖水街左翼达成突破;第13师团经马踏溪继续西进,迫使第10集团军放弃主阵地。

11月9日夜,第10集团军司令命令暂6师放弃暖水街,连夜向子良坪突围。次日拂晓,该师开始行动,沿途却遭到日寇层层截击,遭受重大损失。

至此日寇全线突破守军第10和第29集团军主防御阵地,逼近澧水,完成第一阶段作战。

11月13日,日寇4个师团重新完成集结,开始向澧水一线进攻。守军是第29集团军第73军(汪之斌部)和第44军(王泽俊部)共7个师。

深感形势严峻的孙连仲命令第74军划归第29集团军指挥,同时命令第10集团军和江防军向日寇发起反击,以牵制其南下的进攻。尽管如此,日寇也仅将几个支队用于侧翼的防御,主力师团仍然全力向澧水守军进攻。其中第73军所属第77师(韩俊部)和暂5师(彭士量部)防守的澧水中段地区形势最危险。11月14日,新安失守,两个师退守石门。此时暂5师伤亡2/3,第73军军部已经和两个师失去了联系。11月15日,石门也告陷落,澧水防线被拦腰截成两段。

第73军军长汪之斌见防线已破,只得下令各部撤往澧水以南。在撤退过程中,日寇第3和第13师团紧追不舍,守军在步步紧逼下陷入混乱。其中,暂5师师长彭士量在战斗中牺牲;第77师以及第73军的第15师在撤退过程中大部分士兵溃散或伤亡,仅有少数人于11月16日向西南撤往第10集团军阵地。

战后第73军军长汪之斌被撤职,军长职务由第29集团军副司令彭位仁重新接管。

在第44军(王泽俊部)防守当面,日寇第116师团于11月15日开始向津市、澧县进攻。此时第29集团军司令王缵绪已经命令第44军主力退守澧水南岸,在上述两地仅有少量部队防守。获知此消息后,第116师团改变部署,立即南下向澧水急进。

渡过澧水后,第116师团遭遇同样刚刚抵达的第161师(熊执中部)和正在收容部队的第150师(许国璋部),第161师未敢与日寇纠缠,随即向西撤退;第150师师长许国璋也丢弃部队,仅率领2个连逃走。

11月17日,日寇攻占龙山。第29集团军急令第74军主力第51师(周志道部)和第58师(张灵甫部)北上。此时日寇的3个师团(第3、第13、第116师团)全部渡过澧水,向常德方向急进。

当天第58师先头部队一个营到达赤松山,与日寇第13师团遭遇,双方激战终日,该营死战不退,直至全营官兵牺牲。

11月18日,日寇开始进攻第74军主阵地。第9战区第100军(施中诚部)也从常德东南赶到增援,遵照军事委员会命令,该军由第74军军长王耀武统一指挥。王耀武命令第19师(唐伯寅部)坚守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