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我的千古一帝之路 > 第243章

第243章

“还请冷静,切莫冲动!”

一旁的几位大儒纷纷出言相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他们对此事也有所耳闻,知道炎皇不同意变法,与建议是否粗糙根本没一点关系。

上次炎皇看着李贤书是大儒的身份,所以并没有过多怪罪,可若是再犯,难保那炎皇会恼羞成怒,落下些惩罚。

“不,不不……此法真的可行,真的可行!”李贤书似乎陷入了魔怔,嘴里不停念叨着什么。

说着他立马起身,向外走去,一副马上就要回北炎的架势,任凭旁人如何相阻都无济于事。

“他这是陷入心魔了吗……”

郑渊见状也有些不忍,虽是敌国大儒,但对于他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是非常钦佩的。

于是他走上前,一把搭在李贤书的肩膀上,语重心长说道:“师长莫怪,方才只是晚辈的一时戏言罢了,真正的解题之法,其实还在晚辈这里!”

“戏言……”

李贤书眼中闪过一丝清明,接着又摇头道:“不……这不戏言,此法确实可行,不行,我一定要回去!”

说着他不顾旁人劝阻大步向外迈去。

“此法放在任何一国都是可行,但你北炎却是不行!”

郑渊声音郎朗,纵使周围一片嘈杂,也一字不差的落入了李贤书的耳朵。

“为何不行?”李贤书身躯一颤,缓缓转过身来质问。

“你北炎自有国情在!”郑渊冷声道。

“国情!”李贤书呆在原地,愣了半晌。

是啊,北炎国情如此,纵使炎皇同意,也政律持续不了多久,就会名存实亡。

更别说其他诸多大臣会从中作梗,提出异议。

到时候变法失败,他李贤书身死事小,若被当作前车之鉴,导致后来者无人再敢变法,那才是大事!

“你方才说有办法?”李贤书嘴唇微微颤动,眼神中含着希冀。

郑渊叹道:“想要改变百姓恶习,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一个人改变从小到大的习惯,都可谓难如登天,更别说是改变千千万万的了人!”

“那该如何是好……”关心则乱,李贤书似乎丧失了判断力,神色变得一片茫然。

“想要彻底改变北炎如今的国情,必须先从小教起!”郑渊严声道。

“从小教起……”李贤书眉头紧蹙,一下子没明白过来郑渊的意思。

“没错,一般的成人恶性基本上都根深蒂固,劝和平、知伦常、懂谦让、明事理……这些都需要从小抓起!只要将这些思想传播至涉事未深的童生,不出十年,就会出现明显成效,到那时没了冲突,律法自然是形同虚设了!”郑渊笑道。

李贤书听闻后便冷静了下来,似乎在思考此法的可行之处。

可一旁的诸多北炎文士却是满脸不屑。

“人力有时尽,更何况是改变一国之人!”千流蘭骄哼一声,似乎觉得郑渊还是戏弄李贤书,严声厉斥:“你方才说的这些别人何尝不知,哪还轮的到你说!”

“姑娘话可别说的太早了!”

郑渊淡淡一笑,然后看向李贤书道:“师长,我这有一部经文,你若真想改变现状,就可将它传于北炎,教化一国之人!”

闻言,全场皆惊。

“教化一国之人!世上岂有如此经文?!”

“口出狂言,真是口出狂言!”

“莫不是得了个文会三魁,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北炎文士纷纷出言质疑。

“何种经文?”李贤书却是诧异道。

“你等可看好了!”

郑渊哈哈一笑,走回解题台拿起笔墨,在白纸上写了起来。

“还请冷静,切莫冲动!”

一旁的几位大儒纷纷出言相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他们对此事也有所耳闻,知道炎皇不同意变法,与建议是否粗糙根本没一点关系。

上次炎皇看着李贤书是大儒的身份,所以并没有过多怪罪,可若是再犯,难保那炎皇会恼羞成怒,落下些惩罚。

“不,不不……此法真的可行,真的可行!”李贤书似乎陷入了魔怔,嘴里不停念叨着什么。

说着他立马起身,向外走去,一副马上就要回北炎的架势,任凭旁人如何相阻都无济于事。

“他这是陷入心魔了吗……”

郑渊见状也有些不忍,虽是敌国大儒,但对于他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是非常钦佩的。

于是他走上前,一把搭在李贤书的肩膀上,语重心长说道:“师长莫怪,方才只是晚辈的一时戏言罢了,真正的解题之法,其实还在晚辈这里!”

“戏言……”

李贤书眼中闪过一丝清明,接着又摇头道:“不……这不戏言,此法确实可行,不行,我一定要回去!”

说着他不顾旁人劝阻大步向外迈去。

“此法放在任何一国都是可行,但你北炎却是不行!”

郑渊声音郎朗,纵使周围一片嘈杂,也一字不差的落入了李贤书的耳朵。

“为何不行?”李贤书身躯一颤,缓缓转过身来质问。

“你北炎自有国情在!”郑渊冷声道。

“国情!”李贤书呆在原地,愣了半晌。

是啊,北炎国情如此,纵使炎皇同意,也政律持续不了多久,就会名存实亡。

更别说其他诸多大臣会从中作梗,提出异议。

到时候变法失败,他李贤书身死事小,若被当作前车之鉴,导致后来者无人再敢变法,那才是大事!

“你方才说有办法?”李贤书嘴唇微微颤动,眼神中含着希冀。

郑渊叹道:“想要改变百姓恶习,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一个人改变从小到大的习惯,都可谓难如登天,更别说是改变千千万万的了人!”

“那该如何是好……”关心则乱,李贤书似乎丧失了判断力,神色变得一片茫然。

“想要彻底改变北炎如今的国情,必须先从小教起!”郑渊严声道。

“从小教起……”李贤书眉头紧蹙,一下子没明白过来郑渊的意思。

“没错,一般的成人恶性基本上都根深蒂固,劝和平、知伦常、懂谦让、明事理……这些都需要从小抓起!只要将这些思想传播至涉事未深的童生,不出十年,就会出现明显成效,到那时没了冲突,律法自然是形同虚设了!”郑渊笑道。

李贤书听闻后便冷静了下来,似乎在思考此法的可行之处。

可一旁的诸多北炎文士却是满脸不屑。

“人力有时尽,更何况是改变一国之人!”千流蘭骄哼一声,似乎觉得郑渊还是戏弄李贤书,严声厉斥:“你方才说的这些别人何尝不知,哪还轮的到你说!”

“姑娘话可别说的太早了!”

郑渊淡淡一笑,然后看向李贤书道:“师长,我这有一部经文,你若真想改变现状,就可将它传于北炎,教化一国之人!”

闻言,全场皆惊。

“教化一国之人!世上岂有如此经文?!”

“口出狂言,真是口出狂言!”

“莫不是得了个文会三魁,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北炎文士纷纷出言质疑。

“何种经文?”李贤书却是诧异道。

“你等可看好了!”

郑渊哈哈一笑,走回解题台拿起笔墨,在白纸上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