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我的千古一帝之路 > 第210章

第210章

“是!”几名妇人如蒙大赦,连忙将人扶走。

“我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调查此事,若是与你们无关,我自会禀明天子,让其从轻发落。不过查明真相前,谁都不能离开这里一步!”

慕容楠声音很轻,但在众人听来,却如雷霆在耳边轰鸣,根本生不起一丝反抗的念头。

他们深深明白,眼前这名柱国公是何等的存在。

这可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绝世强者!

其凶威赫赫,天华之人谁人不晓?

哪怕是雄武王不死,也要对其礼让三分。

“看住他们!”

在进入王府之前,慕容楠就已经将西境的兵权尽皆收回,如今把守王府之人尽是与王府瓜葛不深的军士。

人群中,一名容姿英武的短发少女低下头,面上满是不甘与委屈。

在其身边一名美妇人悄悄的搂住她的肩膀,似乎轻声安慰着什么。

“我要去京都面见天子!”

看着慕容楠离去的背影,短发少女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

北炎皇都——煌炎城。

此时皇宫内一片肃静。

一名须发皆白,面容枯槁的老人端坐龙椅,无精打采的看着下方群臣。

“陛下,三皇子阎风劳师糜饷,攻打天华天门关多日,不仅寸功未立,反而损兵折将,即使陛下不愿降罪,也应将其立即召回,以免徒增损耗。”大炎国相司马儆站出来,拱手说道。

“国相说得不错,三弟此番出征,死去大将就不下百余位,而死在他自己手里的……怕也不少,还请父皇下旨,让三弟放下兵权,早日归朝。老实说,我这做兄长的,也挺想念这位多日不见的弟弟。”一名身穿蛟龙袍的俊朗男子和煦一笑。

若是不清楚底细,旁人真会以为这位大炎朝的二皇子阎休,与其弟关系融洽,兄友弟恭。

“对啊父皇,边疆苦寒,您就忍心三哥一人在边境受累吗?”

御阶下,四皇子阎禄同样适时劝说道。

三人说罢,朝堂上的其余人却是无人敢出一语反对。

要么就是出言附和,要么就是一言不发。

“风儿……”

身为皇帝的阎启厥年轻时也是一代雄主。

可如今的他,却如风中残烛般萎靡不振,说话有气无力,仿佛随时都会驾崩。

他膝下共有十八子,除了不幸殁亡的长子和出征在外的三子,其余都在皇都之内。

如今他明白自己时日无多,经他人一提醒,心中顿时颇为思念。

“传旨……让三皇子阎风……回京!”老皇帝默默点头,肯首了这个想法。

“父皇英明!”

“陛下英明!”

朝堂上的人不管愿不愿意,都齐齐说道。

“朕有些乏了,诸位爱卿若是无事,就退朝吧。”老皇帝摆了摆手,便要起身离去。

而此时,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有一言关乎江山社稷,还请陛下谏纳!”太傅曹涿上前一步说道。

“曹卿请说。”老皇帝皱了皱眉,耐着性子说道。

“太子一位虚悬已久,臣恳请陛下今日拟定北炎继承人,以免日后生出天大祸乱。”曹涿认真道。

“你……”

老皇帝手指微微颤抖,似乎并不想提及这个话题。

“请陛下早立太子!”

还没等他说话,其余人皆是齐齐一拜,大有逼迫就范之意。

甚至连最前方的几位皇子也是如此。

“朕早已将传位诏书写好,待朕归天之日,继位之人自会让各位知晓。”老皇帝无奈地叹了口气。

“陛下,您为何不直接将此人公之于众,如此遮遮掩掩是为何故?”国相司马儆露出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笑容。

“是!”几名妇人如蒙大赦,连忙将人扶走。

“我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调查此事,若是与你们无关,我自会禀明天子,让其从轻发落。不过查明真相前,谁都不能离开这里一步!”

慕容楠声音很轻,但在众人听来,却如雷霆在耳边轰鸣,根本生不起一丝反抗的念头。

他们深深明白,眼前这名柱国公是何等的存在。

这可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绝世强者!

其凶威赫赫,天华之人谁人不晓?

哪怕是雄武王不死,也要对其礼让三分。

“看住他们!”

在进入王府之前,慕容楠就已经将西境的兵权尽皆收回,如今把守王府之人尽是与王府瓜葛不深的军士。

人群中,一名容姿英武的短发少女低下头,面上满是不甘与委屈。

在其身边一名美妇人悄悄的搂住她的肩膀,似乎轻声安慰着什么。

“我要去京都面见天子!”

看着慕容楠离去的背影,短发少女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

北炎皇都——煌炎城。

此时皇宫内一片肃静。

一名须发皆白,面容枯槁的老人端坐龙椅,无精打采的看着下方群臣。

“陛下,三皇子阎风劳师糜饷,攻打天华天门关多日,不仅寸功未立,反而损兵折将,即使陛下不愿降罪,也应将其立即召回,以免徒增损耗。”大炎国相司马儆站出来,拱手说道。

“国相说得不错,三弟此番出征,死去大将就不下百余位,而死在他自己手里的……怕也不少,还请父皇下旨,让三弟放下兵权,早日归朝。老实说,我这做兄长的,也挺想念这位多日不见的弟弟。”一名身穿蛟龙袍的俊朗男子和煦一笑。

若是不清楚底细,旁人真会以为这位大炎朝的二皇子阎休,与其弟关系融洽,兄友弟恭。

“对啊父皇,边疆苦寒,您就忍心三哥一人在边境受累吗?”

御阶下,四皇子阎禄同样适时劝说道。

三人说罢,朝堂上的其余人却是无人敢出一语反对。

要么就是出言附和,要么就是一言不发。

“风儿……”

身为皇帝的阎启厥年轻时也是一代雄主。

可如今的他,却如风中残烛般萎靡不振,说话有气无力,仿佛随时都会驾崩。

他膝下共有十八子,除了不幸殁亡的长子和出征在外的三子,其余都在皇都之内。

如今他明白自己时日无多,经他人一提醒,心中顿时颇为思念。

“传旨……让三皇子阎风……回京!”老皇帝默默点头,肯首了这个想法。

“父皇英明!”

“陛下英明!”

朝堂上的人不管愿不愿意,都齐齐说道。

“朕有些乏了,诸位爱卿若是无事,就退朝吧。”老皇帝摆了摆手,便要起身离去。

而此时,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有一言关乎江山社稷,还请陛下谏纳!”太傅曹涿上前一步说道。

“曹卿请说。”老皇帝皱了皱眉,耐着性子说道。

“太子一位虚悬已久,臣恳请陛下今日拟定北炎继承人,以免日后生出天大祸乱。”曹涿认真道。

“你……”

老皇帝手指微微颤抖,似乎并不想提及这个话题。

“请陛下早立太子!”

还没等他说话,其余人皆是齐齐一拜,大有逼迫就范之意。

甚至连最前方的几位皇子也是如此。

“朕早已将传位诏书写好,待朕归天之日,继位之人自会让各位知晓。”老皇帝无奈地叹了口气。

“陛下,您为何不直接将此人公之于众,如此遮遮掩掩是为何故?”国相司马儆露出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