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凤仪盘极为特殊,伴身多年,其中奥秘却还未尽皆挖掘。”慕容花姻摩挲着掌中玉碟,上面的纹路像是砂砾般挪动流转。
“敢问姑娘是以何种方法,确认在下身份的?”郑渊轻嘶了一声。
他自问掩藏气息的功法已经非常绝妙高深,也不知道是哪里出的问题,才会被凤仪盘识出身份来。
“阁下是否听说过功德金光?”慕容花姻忽然问道。
“功德金光!”郑渊心头一惊。
这东西他当然知道。
功德金光诞生的条件极为苛刻,千万中无一,乃是世上极为少有的护体道韵。
被其庇护者,皆是举世罕有的慈悲之人,必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寻常人做了大半辈子的善事,可能还凝聚不出一丝。
但郑渊却在五岁时,无心插柳下,不小心诞生出来很多……
并在之后的日子里,越发壮大,直至现在有了不小的规模。
“难道是藏的东西太多,过犹不及,露出马脚了?”郑渊心中郁闷。
这等显眼之物,他自然是要掩藏的,却没想到会被凤仪盘发现。
不过这玩意还能圆的过去,不算什么麻烦,所以他没有再多想。
“公子年纪轻轻就有了功德金光,可真不一般呐!”侍女青雉在旁说道。
“哪里哪里,不过是侥幸罢了。”郑渊打了个马虎眼。
“侥幸不能吧!”慕容花姻笑道:“功德金光若是这么容易凝聚,怕是全天下不知道要出多少个大善之人了。”
“姑娘唤在下来此,就是为了聊这个?”郑渊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说下去。
他品了一口茶了,立刻转移话题。
“其实小女有一事不明,还望公子解惑。”屏风后的慕容花姻掌中落下一页小纸掉在身前的木台上,然后拿起刻笔在上面划了一道。
“姑娘但说无妨。”郑渊微微有些皱眉。
这女人的架子也太大了。
他是被邀请的客人,作为主人的慕容花姻居然也不出来见上一面,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郑渊念在其身体异于常人的情况下,也没过多计较什么。
“为何楼下这群人身无背景,可面对朝廷命官却有恃无恐,又是如何能拿到工部的官印文书,请到侍郎亲身莅临的?”慕容花姻疑惑道。
“很简单,无非就是‘借势’二字!”郑渊微微一笑。
“借势?”慕容花姻低头思索,似乎在思考其中的可能性。
郑渊沉默,在整理好思绪和言语后缓缓道:“为首者许谦善于算计人心。”
“他先是在民间造势,说自己在善堂策论出来之前,就提出过这种策论。然后靠人将谣言在一众小有身家的商贾团体中散播。”
“所谓三人成虎,说的人一多,事实也就会出现扭曲,而许谦大善之人的身份,也就这么来了。”
“至于工部的文书……是当初许谦动用手头的关系,在善堂面前主动与一位户部主事攀谈,从而让那位签售文书的工部官员误认为,此事是户部一手促成,所以想也没想就盖了章。”
“拿到工部的文书后,他们就有理由去请户部的官,所以这一来二去,就被这些人浑水摸鱼成了。”
“至于戴青戴侍郎来临,完全是出乎了许谦的预料,他本来应该只是想请一位寻常官员,却没想到戴青这尊大佛居然屈尊降贵,来到这种俗地做镇场之事……”
郑渊将推测出来的过程大概说了一遍。
“公子心思缜密,小女佩服!”慕容花姻叹道:“这些人可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做这种鱼目混珠之事!”
“不错,凤仪盘极为特殊,伴身多年,其中奥秘却还未尽皆挖掘。”慕容花姻摩挲着掌中玉碟,上面的纹路像是砂砾般挪动流转。
“敢问姑娘是以何种方法,确认在下身份的?”郑渊轻嘶了一声。
他自问掩藏气息的功法已经非常绝妙高深,也不知道是哪里出的问题,才会被凤仪盘识出身份来。
“阁下是否听说过功德金光?”慕容花姻忽然问道。
“功德金光!”郑渊心头一惊。
这东西他当然知道。
功德金光诞生的条件极为苛刻,千万中无一,乃是世上极为少有的护体道韵。
被其庇护者,皆是举世罕有的慈悲之人,必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寻常人做了大半辈子的善事,可能还凝聚不出一丝。
但郑渊却在五岁时,无心插柳下,不小心诞生出来很多……
并在之后的日子里,越发壮大,直至现在有了不小的规模。
“难道是藏的东西太多,过犹不及,露出马脚了?”郑渊心中郁闷。
这等显眼之物,他自然是要掩藏的,却没想到会被凤仪盘发现。
不过这玩意还能圆的过去,不算什么麻烦,所以他没有再多想。
“公子年纪轻轻就有了功德金光,可真不一般呐!”侍女青雉在旁说道。
“哪里哪里,不过是侥幸罢了。”郑渊打了个马虎眼。
“侥幸不能吧!”慕容花姻笑道:“功德金光若是这么容易凝聚,怕是全天下不知道要出多少个大善之人了。”
“姑娘唤在下来此,就是为了聊这个?”郑渊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说下去。
他品了一口茶了,立刻转移话题。
“其实小女有一事不明,还望公子解惑。”屏风后的慕容花姻掌中落下一页小纸掉在身前的木台上,然后拿起刻笔在上面划了一道。
“姑娘但说无妨。”郑渊微微有些皱眉。
这女人的架子也太大了。
他是被邀请的客人,作为主人的慕容花姻居然也不出来见上一面,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郑渊念在其身体异于常人的情况下,也没过多计较什么。
“为何楼下这群人身无背景,可面对朝廷命官却有恃无恐,又是如何能拿到工部的官印文书,请到侍郎亲身莅临的?”慕容花姻疑惑道。
“很简单,无非就是‘借势’二字!”郑渊微微一笑。
“借势?”慕容花姻低头思索,似乎在思考其中的可能性。
郑渊沉默,在整理好思绪和言语后缓缓道:“为首者许谦善于算计人心。”
“他先是在民间造势,说自己在善堂策论出来之前,就提出过这种策论。然后靠人将谣言在一众小有身家的商贾团体中散播。”
“所谓三人成虎,说的人一多,事实也就会出现扭曲,而许谦大善之人的身份,也就这么来了。”
“至于工部的文书……是当初许谦动用手头的关系,在善堂面前主动与一位户部主事攀谈,从而让那位签售文书的工部官员误认为,此事是户部一手促成,所以想也没想就盖了章。”
“拿到工部的文书后,他们就有理由去请户部的官,所以这一来二去,就被这些人浑水摸鱼成了。”
“至于戴青戴侍郎来临,完全是出乎了许谦的预料,他本来应该只是想请一位寻常官员,却没想到戴青这尊大佛居然屈尊降贵,来到这种俗地做镇场之事……”
郑渊将推测出来的过程大概说了一遍。
“公子心思缜密,小女佩服!”慕容花姻叹道:“这些人可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做这种鱼目混珠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