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完毕,三人难得清静的躺在床上,
李清河双手垫在脑后,望着头顶昏暗的灯光,
“十三啊,我叫李清河,你左面的那位大哥叫吴守义,跟着我们可以,但是以后不可以再偷东西了,能做到吗?”
十三听道李清河终于把自己留下了,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点头如捣蒜,
十三属实是个惹祸精,一天之内,加上自己,碰上的三拨人都是带着家伙的,只是李清河这次属实是冤枉了十三,如若不是卢沟桥事变后,世道越发的不太平,是一年半载都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的。
现在十三既然跟在自己身边,也就不需要他一个半大的孩子来考虑吃住的问题了,既然想跟着他们,那必要的规矩还是要守的,不然日后惹出大麻烦,丢了性命都不知道。
十三道也是个从善如流的,不论李清河说什么,他都一口答应,大有一种把自己卖了的架势。
这么听话的十三,让李清河也不好再说什么,吴守义听着他们的闲聊,将书放在一边。
想来这么小的孩子,按理说若是有亲人还在,应该不至于流落街头,但是南京公立和私立的收容所都不少,也不至于让十三饿肚子没饭吃最后流落街头成为一个扒手,于是好奇的问:
“十三,你的家人还在吗?”
十三听到这个问题,坐起身来,似乎是想了半天,最后奈何也没想明白,他的父母亲人长什么样子,其实想不明白才正常,他自打记事起都是在收容所长大的,又怎么会对亲人有印象,
犹犹豫豫的开口道:
“大概是不在了吧,我之前在‘遗族学校’,我是那个班第十三个孩子,所以就叫十三……但是我不喜欢那里,所以找个机会跑了出来。”
最后那两句话,说的别扭又倔强……
两人听了十三的描述,大致也能猜个七七八八,遗族学校全称‘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里面的大多是烈士子女和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孤儿,能被送到那里的孩子,即便有亲人尚在,也是不愿意接管这种‘麻烦’的。
但是虽有安身之所,分帮结派,欺软怕硬的事也是屡见不鲜。即便是二十一世纪,校园霸凌也是家常便饭,更何况是这个动乱年代。
想来十三在里面过应该很不好,不然也不会私自跑出来宁可过着西处流浪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去。
第二日一早,三人就收拾行李,退了房,准备跟着吴守义一起回家。
叫了两辆黄包车,李清河和十三乘一辆,吴守义自己一辆。黄包车夫是两个壮硕的中年大哥,有着一膀子力气,虽然是凭着人力拉车,但是也并不慢。
吴守义看着坐在前面另一辆车的好友和十三,不免有些担心,东京留学下来,相处的这三年,他很了解李清河,表面上看起来是个纨绔子弟,但实际上却最重情义。他回国虽然有爱国报国之心,但是也的的确确是没有其他办法,若是让他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人只身留在敌国,他属实是没有那个胆量。可他觉得李清河不一样,李清河的父亲在武汉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政、商均有涉及,如果李清河想,他完全可以选个更为安全的国家继续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但是李清河却选择了跟自己一起回来,这一点比他是不如李清河的。其实这想法李清河不知道,不然一定会吐槽:他现在的处境还不比吴守义,既不知道自己成为的这个‘李清河’有没有亲人,除了吴守义又没有相熟的人。况且,他一个生在太平盛世的大学生,更是不敢留在那个国度,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那个种族的残忍与卑劣…..
吴守义觉得,能有李清河这个正首善良的朋友是自己的福气。但是有时,李清河过于善良,就比如小乞丐这件事,一路跟着他们来到山东,虽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吴守义想着想着,自嘲的笑了起来,他还真的是像李清河的老妈子一样,有着操不完的心……
洗漱完毕,三人难得清静的躺在床上,
李清河双手垫在脑后,望着头顶昏暗的灯光,
“十三啊,我叫李清河,你左面的那位大哥叫吴守义,跟着我们可以,但是以后不可以再偷东西了,能做到吗?”
十三听道李清河终于把自己留下了,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点头如捣蒜,
十三属实是个惹祸精,一天之内,加上自己,碰上的三拨人都是带着家伙的,只是李清河这次属实是冤枉了十三,如若不是卢沟桥事变后,世道越发的不太平,是一年半载都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的。
现在十三既然跟在自己身边,也就不需要他一个半大的孩子来考虑吃住的问题了,既然想跟着他们,那必要的规矩还是要守的,不然日后惹出大麻烦,丢了性命都不知道。
十三道也是个从善如流的,不论李清河说什么,他都一口答应,大有一种把自己卖了的架势。
这么听话的十三,让李清河也不好再说什么,吴守义听着他们的闲聊,将书放在一边。
想来这么小的孩子,按理说若是有亲人还在,应该不至于流落街头,但是南京公立和私立的收容所都不少,也不至于让十三饿肚子没饭吃最后流落街头成为一个扒手,于是好奇的问:
“十三,你的家人还在吗?”
十三听到这个问题,坐起身来,似乎是想了半天,最后奈何也没想明白,他的父母亲人长什么样子,其实想不明白才正常,他自打记事起都是在收容所长大的,又怎么会对亲人有印象,
犹犹豫豫的开口道:
“大概是不在了吧,我之前在‘遗族学校’,我是那个班第十三个孩子,所以就叫十三……但是我不喜欢那里,所以找个机会跑了出来。”
最后那两句话,说的别扭又倔强……
两人听了十三的描述,大致也能猜个七七八八,遗族学校全称‘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里面的大多是烈士子女和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孤儿,能被送到那里的孩子,即便有亲人尚在,也是不愿意接管这种‘麻烦’的。
但是虽有安身之所,分帮结派,欺软怕硬的事也是屡见不鲜。即便是二十一世纪,校园霸凌也是家常便饭,更何况是这个动乱年代。
想来十三在里面过应该很不好,不然也不会私自跑出来宁可过着西处流浪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去。
第二日一早,三人就收拾行李,退了房,准备跟着吴守义一起回家。
叫了两辆黄包车,李清河和十三乘一辆,吴守义自己一辆。黄包车夫是两个壮硕的中年大哥,有着一膀子力气,虽然是凭着人力拉车,但是也并不慢。
吴守义看着坐在前面另一辆车的好友和十三,不免有些担心,东京留学下来,相处的这三年,他很了解李清河,表面上看起来是个纨绔子弟,但实际上却最重情义。他回国虽然有爱国报国之心,但是也的的确确是没有其他办法,若是让他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人只身留在敌国,他属实是没有那个胆量。可他觉得李清河不一样,李清河的父亲在武汉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政、商均有涉及,如果李清河想,他完全可以选个更为安全的国家继续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但是李清河却选择了跟自己一起回来,这一点比他是不如李清河的。其实这想法李清河不知道,不然一定会吐槽:他现在的处境还不比吴守义,既不知道自己成为的这个‘李清河’有没有亲人,除了吴守义又没有相熟的人。况且,他一个生在太平盛世的大学生,更是不敢留在那个国度,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那个种族的残忍与卑劣…..
吴守义觉得,能有李清河这个正首善良的朋友是自己的福气。但是有时,李清河过于善良,就比如小乞丐这件事,一路跟着他们来到山东,虽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吴守义想着想着,自嘲的笑了起来,他还真的是像李清河的老妈子一样,有着操不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