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和蔡京下去以后,赵佶越想越坐不住。
他觉得写信,试探一下赵桓。
看看自己这个儿子的想法,到底是如同他信中所说那般,还是如同童贯等人担忧的那般。
提笔,赵佶给赵桓写了回信。
先是表达了一番,赵桓的书信他都收到了,对于儿子还能惦记自己,心中很是欣慰,也很想念赵桓。
说完一番客套话后,就开始了试探。
言说,镇江的百姓对他颇有微词,江南的某些官员也对他不够尊敬等等,说的他在镇江过得委屈极了。
简直是被欺负的不成样子,好像他在镇江街上遇见一条狗,狗都要冲着他喊几声。
仿佛之前挥霍无度,一掷千金的人不是他。
仿佛他来到镇江以后,吃不饱穿不暖,活得还不如乞丐一样。
最后又表达了对京城的渴望。
然后,语气一转写道:“虽然为父很想很想回到都城,但为父仔细想了想,若是为父回去,岂不是影响吾儿做朝主政?”
“我大宋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二圣临朝之相,尽管为父已经无心问政。”
“可只怕回去以后,会被有心人利用,倘若卷入父子相争的局面,为父将来还有何颜面去见我赵家的列祖列宗?”
“为了皇儿能稳坐江山,为父思索再三还是决定留在江南……”
……
赵佶的信,很快就到了赵桓手中。
看着信中这些话,赵桓简直恶心的要把隔夜饭给吐出来了。
好一个无心问政,好一个不恋权势。
无心问政在镇江成立小朝廷,不贪恋权势逼得江南官员把赋税都交给他,甚至还在江南大肆提拔官员。
这是无心问政,不贪恋权势的样子?
虽然赵桓早就知道自己这个爹不要脸,但没想到能不要脸到如此地步。
他写这些话,他都不觉得脸红吗?
赵桓气得又是砸了一堆的书本奏折。
总之,什么东西摔不坏,他就摔什么来发泄脾气。
发泄完了,继续写信。
情真意切的恳求赵佶回来,并且强烈的表达了对赵佶在江南“艰辛”生活的心疼,要把皇位还给赵佶。
洋洋洒洒写了十几张后,赵桓又翻出了赵佶的书信。
看着上面对于某些官员的控诉……
赵桓眼神冷了冷,当即就下旨严厉斥责了赵佶信中所说对他不敬的那些官员,甚至还罢免了他们的官职。
这消息一传出,朝廷上下的人都蒙圈了。
他们搞不懂,赵桓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想要把皇位还给赵佶不成?
纵观历史,他们就没见过哪个人当上皇帝以后,享受过皇帝的权利,还愿意主动退下来的。
除非对方继续当皇帝会死,为了活命才会不得不选择退位。
但赵桓很明显占据优势啊!
他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甚至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众人想不懂,赵桓为什么要自绝后路。
很明显他罢免的那些官员是忠于朝廷,忠于他赵桓的人,现在把他们都给罢免了,岂不是让这些跟随赵桓的人心寒?
“你说说你说说,官家这是什么意思?啊?”
孙傅不停的来回走动,他看向何栗气恼的说道:“难道他真要退位还政给太上皇不成?”
“他倒是父慈子孝,一家团聚了,但他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死活啊?”
要真的让太上皇重新掌控权力,还能有他孙傅好日子过吗?
毕竟,谁不知道老昏君最信赖的人就是蔡京,蔡京就是他最亲近的心腹。
而蔡京的儿子,不说是孙傅亲手杀死的,但也和他脱不了关系。
一旦太上皇那个老昏君重新上位,蔡京必然的得权,到时候他能不报杀子之仇?
何栗现在当了宰相以后,性格越发沉稳了。
当然,主要是郭京不在京城,何栗觉得自己必须要扛起国师一脉的大旗,替国师稳住后方。
毕竟他可是国师亲手扶持上位。
知遇之恩,自当舍命……鼎力相报。
何栗慢悠悠的品着茶,等待孙傅把这股火气给发泄完,冷静下来才能正经的商议情况。
“还政于太上皇,那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啊!”
孙傅急得不行,旋即突然一拍手说道:“不行,我要马上把此事告知国师,绝对不能让官家一错再错。”
他说着,转身就要喊人拿来笔墨纸砚当场写信告状。
“哎呀,你省省吧!”
何栗看他这样,终于开了口,说道:“国师什么本事,别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吗?难道你以为国师会对今日之事毫无预料吗?”
孙傅听到这话,眉头一皱,不解的看向何栗问道:“你什么意思?”
何栗拿起桌子上的手帕擦了擦手,这才伸手进怀中掏出了一个锦囊。
“这是……国师的锦囊妙计?”
孙傅一眼就认出来了,因为郭京
走的时候,也给了他好几个这样的锦囊。
“没错!今日之事,国师不仅早有预料,甚至还交代好了我们应该如何做。”
何栗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的拆开,跟捧着圣物一般。
“我看看,我看看……”
孙傅眼前一亮,伸手就要去抢过锦囊。
“别动别动,你别抢坏了。”
何栗护犊子一样,连忙把锦囊护在怀中。
两个人就跟两个小孩子抢一个稀有玩具似的,又紧张又期待,恨不得拿到自己手里,又担心动作太大会弄坏。
何栗拆开以后,自己拿着纸条让孙傅看。
孙傅想上手,都被他拍打开了。
“这是国师给我写的,回头我可是要当传家宝一样传下去的,你别给我碰坏了。”
何栗警告了孙傅一句后,旋即说道:“昨日我听到陛下的旨意一出,就想到了国师给我的锦囊,果然,国师算无遗策,早就预料到今日之事。”
孙傅嫉妒的瞥了何栗一眼,心中不服,但又不能说。
明明他和国师的关系才是最铁的,怎么国师给何栗的锦囊,好像比给自己的还多?
不爽,心中一万个不爽。
尽管心里很不爽,但孙傅还是仔细的看着纸条,生怕错漏一个字。
只见,国师的锦囊妙计上面写着:“上书请奏,迎回道君,广而告之,信传镇江。”
上面只有这么十六个字,孙傅越看眉头皱的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