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安笑道;“一千多人干活,足工足料,那还不快。”
陈洪范惊奇;“你哪里来的木料?”
李建安笑道;“我派人回靖海卫运来的,随便运来一些粮食。”
“哎呀贤弟!你这速度也太快了!”陈洪范赞叹;“要不你升官发财呢,年轻人干事就是速度。不像我们这些老家伙,干点事还要想几天。”
其实李建安并没有派人回去,木料和粮食都是他复制的。
李建安带领将士们,花了两天的时间,将一万辽民安置妥当。
一万辽民有吃有喝,有房有炕,民心大定!
薛富贵作为百户官,先负责管理工作。他的身边汇聚着一些辽民中的“积极分子”,算是有了“草台班子”
休整了两天,李建安留下六百人照顾岛上安全,和陈洪范一起出海。
皮岛还有两万辽民等待安顿,两营水师一块去,一趟就能运回来了。
薛富贵本来想跟去,李建安让他留下来照顾岛上。
李建安带上几个口才好的“积极分子”,一同前往。
五天后两支舰队到达皮岛,监军卢友德亲自到码头迎接。
一番宴请,李建安把广鹿岛的事情交代一番。
卢友德大喜,要亲自去难民营帮忙劝说。
次日,李建安到达难民营,才知道朝鲜难民已经都回去了。
辽民中,也有部分人回归朝鲜。
现在岛上只剩下辽民,不到两万人。
李建安心想;“这两万人没有去朝鲜,八成都在等我回来。”
众人到了难民营,李建安请几位“积极分子”现身说法。
几位“积极分子”口若悬河,把广鹿岛好吃好住的情况说了。
卢友德也帮忙劝说。
两万辽民全部答应移居广鹿岛。
临上船前,李建安让伙头兵做了一顿肉酱汤,辽民吃了肉酱汤,安定不少。
这天风和日丽,两万人分批登船。
次日扬帆起航,折返广鹿岛。
…………
北京,紫禁城。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忙活完了金册金牌和华服的事情,非常满意。
所谓金册,就是一整块黄金方板。
黄金方板上,雕刻文字,记录某年某月,某人因为某事被册封什么爵位。
有了金册,和诰券对应,就是爵位的凭证。
大明内廷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它们负责皇庭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各个方面。
司礼监统领二十四衙门,算是大内总管。
王承恩从崇祯帝那里领来圣旨,交付两位随堂太监,让两个人分别给李建安和陈洪范传旨。
去靖海卫的,还是唐公公。
临行前,王承恩特意交代,不许唐公公吃拿卡要收礼品。
唐公公笑呵呵答应了。
唐公公的队伍从京城出发,一路南下,轻车熟路,走得很快。
不到半个月,唐公公一行人已经到达登州城。
杨文岳得知手下两员大将全部封伯,乐得眉飞色舞。
不过陈洪范和李建安都不在,众人只能替他们高兴。
唐公公在登州耽搁一日,马不停蹄赶往靖海卫。
整个靖海卫,还在一片懵懂无知中。
…………
靖海卫指挥使衙门。
曹大人正在后院书房里看邸报。
邸报中虽然写得很含蓄,可是情况不妙还是跃然纸上。
西北的兵乱扩散到中原和湖广,朝廷的“十面网罗”不知道能否奏效。
关键的关键,还在洪承畴身上。
曾经的十三家七十二营,很多名字都消失了,比如不沾泥,曹操,射踏天,横天王,混十万,小红狼,捅破天,老鹞子,飞山虎等等。
李建安笑道;“一千多人干活,足工足料,那还不快。”
陈洪范惊奇;“你哪里来的木料?”
李建安笑道;“我派人回靖海卫运来的,随便运来一些粮食。”
“哎呀贤弟!你这速度也太快了!”陈洪范赞叹;“要不你升官发财呢,年轻人干事就是速度。不像我们这些老家伙,干点事还要想几天。”
其实李建安并没有派人回去,木料和粮食都是他复制的。
李建安带领将士们,花了两天的时间,将一万辽民安置妥当。
一万辽民有吃有喝,有房有炕,民心大定!
薛富贵作为百户官,先负责管理工作。他的身边汇聚着一些辽民中的“积极分子”,算是有了“草台班子”
休整了两天,李建安留下六百人照顾岛上安全,和陈洪范一起出海。
皮岛还有两万辽民等待安顿,两营水师一块去,一趟就能运回来了。
薛富贵本来想跟去,李建安让他留下来照顾岛上。
李建安带上几个口才好的“积极分子”,一同前往。
五天后两支舰队到达皮岛,监军卢友德亲自到码头迎接。
一番宴请,李建安把广鹿岛的事情交代一番。
卢友德大喜,要亲自去难民营帮忙劝说。
次日,李建安到达难民营,才知道朝鲜难民已经都回去了。
辽民中,也有部分人回归朝鲜。
现在岛上只剩下辽民,不到两万人。
李建安心想;“这两万人没有去朝鲜,八成都在等我回来。”
众人到了难民营,李建安请几位“积极分子”现身说法。
几位“积极分子”口若悬河,把广鹿岛好吃好住的情况说了。
卢友德也帮忙劝说。
两万辽民全部答应移居广鹿岛。
临上船前,李建安让伙头兵做了一顿肉酱汤,辽民吃了肉酱汤,安定不少。
这天风和日丽,两万人分批登船。
次日扬帆起航,折返广鹿岛。
…………
北京,紫禁城。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忙活完了金册金牌和华服的事情,非常满意。
所谓金册,就是一整块黄金方板。
黄金方板上,雕刻文字,记录某年某月,某人因为某事被册封什么爵位。
有了金册,和诰券对应,就是爵位的凭证。
大明内廷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它们负责皇庭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各个方面。
司礼监统领二十四衙门,算是大内总管。
王承恩从崇祯帝那里领来圣旨,交付两位随堂太监,让两个人分别给李建安和陈洪范传旨。
去靖海卫的,还是唐公公。
临行前,王承恩特意交代,不许唐公公吃拿卡要收礼品。
唐公公笑呵呵答应了。
唐公公的队伍从京城出发,一路南下,轻车熟路,走得很快。
不到半个月,唐公公一行人已经到达登州城。
杨文岳得知手下两员大将全部封伯,乐得眉飞色舞。
不过陈洪范和李建安都不在,众人只能替他们高兴。
唐公公在登州耽搁一日,马不停蹄赶往靖海卫。
整个靖海卫,还在一片懵懂无知中。
…………
靖海卫指挥使衙门。
曹大人正在后院书房里看邸报。
邸报中虽然写得很含蓄,可是情况不妙还是跃然纸上。
西北的兵乱扩散到中原和湖广,朝廷的“十面网罗”不知道能否奏效。
关键的关键,还在洪承畴身上。
曾经的十三家七十二营,很多名字都消失了,比如不沾泥,曹操,射踏天,横天王,混十万,小红狼,捅破天,老鹞子,飞山虎等等。